氣壯山河的老電影《上甘嶺》

2020-11-05 佐羅zgz

《上甘嶺》是長影廠1956年攝製的,是中國最經典老電影之一。影片描寫了我志願軍一個連隊在上甘嶺戰役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守坑道與美國鬼子作鬥爭的故事。該劇片林杉、沙蒙,導演沙蒙、林杉。作曲劉熾,作詞喬羽,演唱郭蘭英。演員有高寶成、徐林格、張亮、劉磊、白英寬、張健佑、劉玉茹、李樹楷、張鳳翔、張巨光、王楓、田烈。客串段斌、周森冠、張輝。

該片的軍事顧問是趙毛臣。關於趙毛臣得多說幾句,因為他是我的老鄉,是我市曹鎮鄉趙莊村人。上甘嶺戰役時他擔任志願軍15軍某連指導員,帶領戰士們堅守坑道與敵人作艱苦卓絕的鬥爭,(電影裡有表現,但實際境況比電影裡艱苦的多,)一直堅持到反擊部隊到來,並與反擊部隊配合收復了表面陣地。戰後立特等功,並被授予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朝鮮議會還頒發他二級國旗勳章。他後來最高職務只做到軍後勤部副政委(副師級),但卻當過多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九大代表,1987年被軍委授予勝利勳章。

《上甘嶺》和《英雄兒女》一樣,也是一部歌頌英雄主義的作品,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整個影片基調很悲壯。有很多場景令人激動,令人感動,令人震撼,令人淚奔。

1、七連指導員眼睛瞎了還堅持戰鬥,讓我十分激動。

2、戰士們排隊等待到洞口用機關槍對敵人掃射,這件事很危險,前面已經有很多戰友犧牲或者負傷,但他們個個仍面無表情,視死如歸。他們表現的越平靜,越令人震撼。

3、坑道內嚴重缺水,到剩下最後一壺水時,輪到的戰士們都不喝,寧肯留給其他戰友喝。

4、楊德才堵槍眼是黃繼光的原型。黃繼光就是15軍的一個通訊員,就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後被授予特級戰鬥英雄稱號,(整個志願軍只有他和楊根思獲得這一殊榮。)他最後犧牲的場景也讓我熱淚盈眶。

5、看到志願軍戰士與美國鬼子肉搏,背景是悲壯的音樂,我的內心也充滿了悲壯之情。看到美國鬼子慘無人性的用火焰噴射器殺害我志願軍戰士,憤怒異常。

6、為了給坑道送給養後勤人員犧牲那麼多,為了取水喝坑道裡戰士也犧牲那麼多,尤其是指導員的犧牲,讓我頓時淚奔。戰役結束,師長上來巡視,看到全連包括女衛生員只剩下幾個人,太殘酷了。我再次淚如泉湧,志願軍戰士全是英雄!都是好樣的!抗美援朝絕對是一場戰爭史上的奇蹟,上甘嶺戰役也是奇蹟,當時敵我力量懸殊,我軍能夠獲勝,完全是靠志願軍戰士用血肉築起了一道新的長城。

其實電影還是有所虛構的,真實的上甘嶺坑道又短又窄,戰士們都是人挨人擠在一起,根本不像影片中表現的那樣,那麼寬敞,甚至還能放幾張床和桌子。所以實際的上甘嶺比電影裡描繪的要艱苦卓絕得多。戰士們在那樣的環境下還堅持那麼久,怎能不令人敬仰。

現在的電影電視裡經常出現戰鬥場面,即便是遊擊隊打仗,也都是炮火連天山搖地動的,天曉得土八路拿著邊區造的土手榴彈怎麼能造成威力那麼巨大的爆炸效果,甚至人挨了一槍不是向後倒而是向前栽,這種違反常識的場景屢見不鮮,幾成常態。但老電影就沒有這麼逆天,像《上甘嶺》裡的爆炸就顯得很真實,因為美國鬼子的飛機大炮相當先進,投擲的炸彈確實威力巨大,上甘嶺的山頭都被削低了幾米!

片中的師長原型應該是15軍45師師長崔建功,他原來是東北軍士兵,直羅鎮戰役中被俘,後來參加紅軍,逐漸成長為一個高級將領,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不過,片中師長原型更多的是15軍軍長秦基偉,(應該還有12軍副軍長李德生,)因為師長沒有那麼多的決策權。

本片整體基調是悲壯的,但為了體現除了革命英雄主義外還有革命樂觀主義,也設置了一些輕鬆詼諧的內容,張忠發的性格就很幽默。片中的小松鼠也是有寓意的,按說那種環境是不可能有小松鼠活著的,主要是以小松鼠代表著生命與和平。

本片的音樂是一大亮點,可謂盪氣迴腸,具有史詩風格。優美抒情的歌聲裡,艱苦昏暗的坑道裡,突然出現了祖國的大江大河,桂林山水,黃果樹瀑布,巍峨的水庫大壩,藍天白雲以及當時代表經濟發展的工廠煙囪畫面,讓人十分震撼。衣衫破爛、硝煙滿面的戰士代表著嚴酷的戰爭,而那些畫面代表著和平的美好。這些本都是和平年代很普通的景色,此時此刻出現,顯得那麼珍貴,那麼令人嚮往,表現了志願軍戰士對祖國與和平的美好願望,儘管他們正在與美國鬼子進行殊死的搏鬥,但內心深處卻依然渴望和平,渴望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渴望祖國繁榮昌盛,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

片中音樂有一點很有趣:張忠髮帶領八連戰士趕到七連陣地時,音樂響起,但音樂竟和《三笑》插曲「叫一聲二奶奶聽我表一表,華安本是塊好材料……」的旋律一樣,後來大反攻時,背景音樂又出現《三笑》的旋律。當然這是開玩笑,其實這都是江南小調的旋律,只是巧合罷了,何況《上甘嶺》在前,《三笑》在後。

本片雖然非常優秀,但也有個別情節可以商榷。電影裡開始描述戰士們出坑道很不易,為了取水犧牲很多人,後來都出不去了,跟後方也失去了聯繫。但決定大反攻後,張忠發和通訊員突然就很輕易的回到了後方。而在大反攻前夕,戰士們也突然很輕易的得到了水和食物,也不知道怎麼送來的,缺乏相應交代,沒能做到前後呼應。


相關焦點

  • 《上甘嶺》唯一女性劉玉茹,為啥一生只此一部電影,今還好嗎?
    這首《我的祖國》其實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它也是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插曲。跟很多演員不同,《上甘嶺》是劉玉茹一生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因而這部影片對她來說,也具有這不同的意義。
  • 老電影《上甘嶺》《奇襲》的主角原型現身屏幕 戰後他們曾任何職
    在電視新聞報導中,欣喜看到了老電影《上甘嶺》中張忠發連長的真實原型張計發,還有老電影《奇襲》中方連長的真實原型張魁印。 兩位老英雄都是九十以上高齡,說起七十年前朝鮮戰場的往事,仍是那麼思路清晰,表達流暢,在哪打了幾仗,犧牲了多少戰友,都記得清清楚楚。真是歲月如歌,英雄不老。
  • 上甘嶺唯一女性劉玉茹,為啥一生只此一部電影,今87歲還好嗎
    這首《我的祖國》其實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演唱的,它也是1956年電影《上甘嶺》的插曲。,他曾經就表示:即使人們不再記得電影,但仍有人會唱起這首歌。跟很多演員不同,《上甘嶺》是劉玉茹一生拍攝的唯一一部電影,因而這部影片對她來說,也具有著不同的意義。了解一個人,了解一部作品都需要從她身後的時代背景作為參照,才能看得更真實,了解的更全面。
  • 老片新映:硝煙瀰漫《上甘嶺》
    《上甘嶺》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出品的軍事題材電影,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時期,艱苦而意義非凡的上甘嶺拉鋸戰。上甘嶺主峰陣地東西方向長度不到500米,南北寬不到300米,是雙方爭奪的焦點,也是大本營五聖山前唯一的制高點。
  • 熬夜也要看完的抗美援朝老電影,令人熱血沸騰血脈噴張
    那個時代人民是純粹的,拍電影不是為了掙錢的,而是為了給人民以信心,對抗美援朝戰爭的信心。上甘嶺劇照1956《上甘嶺》:解放軍在惡劣生存環境下奮勇抗戰24天,成功扭轉戰局上甘嶺劇照上甘嶺劇照該片是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它取材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
  • 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
    《上甘嶺》4K 修復版專場放映  中國電影資料館  新浪娛樂訊 10月25日,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中國電影資料館在小西天藝術影院隆重舉行「重溫經典 致敬英雄——新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上甘嶺》4K 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使這部紅色經典煥發新生
  • 電影《決戰上甘嶺》成功立項,這場68年前的戰鬥為何至今讓人銘記
    近兩年,浙江某影視公司即將拍攝電影《決戰上甘嶺》的消息反反覆覆出現,這也吊足了軍迷的胃口。作為一場在1956年已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過一次大銀幕、也是大伊萬最期望能夠重拍的戰役之一,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將這場氣壯山河的
  • 電影《上甘嶺》:盪氣迴腸的歷史背後
    電影《上甘嶺》一部拍攝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的老電影。一部由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發現役軍人當軍事顧問的戰爭故事片。《上甘嶺》電影不止看過一次,每看一遍就能夠從中體會到不同的人生感悟。再把這部電影同其戰鬥故事片比較,感覺到這是一部最接近朝鮮戰場的原生態電影,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的軍隊電影記者在上甘嶺拍攝的記錄影片。
  • 電影《決戰上甘嶺》成功立項,我們應怎樣認識這場68年前的鏖戰?
    近兩年,浙江某影視公司即將拍攝電影《決戰上甘嶺》的消息反反覆覆出現,這也吊足了軍迷的胃口。作為一場在1956年已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搬上過一次大銀幕、也是大伊萬最期望能夠重拍的戰役之一,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下,將這場氣壯山河的
  • 設計《上甘嶺》外景的電影美術師劉學堯去世
    新華社長春9月1日電(記者趙丹丹)記者從長影集團獲悉,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於8月31日晚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他的代表作有人民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橋》,以及《白衣戰士》《劉胡蘭》《上甘嶺》《黨的女兒》等40多部影視劇、戲曲片。
  • 電影背後的故事:電影《上甘嶺》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
    1948年入東北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後曾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代表作:《趙一曼》、《上饒集中營》、《上甘嶺》、《汾水長流》等。沙蒙為寫劇本去了三次上甘嶺。劇本寫了兩年多,拍攝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圖為上甘嶺一角。
  • 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去世 代表作《上甘嶺》《黨的女兒》等
    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於2020年8月31日晚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劉學堯原藉山東安丘,1922年2月28日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1948年擔任東影(長影前身)美術師,參加了人民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橋》的美術工作。在沒有特技攝像的情況下,採用「透視」和「縮尺」手法,在攝影棚內完成了「大部隊過江」「工人搶修橋梁的高空作業」兩場重頭戲的拍攝。
  • 《金剛川》終於來了,上一部抗美援朝的經典電影還是《上甘嶺》
    張譯、鄧超主演,管虎、郭帆、路陽導演的抗美援朝戰爭大片《金剛川》終於要上映了,上一部有相關情節的電影還是十多年前的抗美援朝可歌可泣的故事這麼多,為啥講述它的電影這麼少?人家美國可是一年拍好幾部愛國主義大片,讓很多人覺得二戰中的德國人是他們打跑的。建國初期,我們拍過不少戰爭電影,雖然那時候技術條件落後,但是卻拍出了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比如1956年的《上甘嶺》。
  • 4K彩色修復 經典電影《上甘嶺》升級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國首部抗美援朝故事片《上甘嶺》獲得「新生」,經過4K精緻修復後再現銀幕,近期已在南京、北京進行了專場放映,未來還將在還將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專場放映。歷史上,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志願軍戰士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使得「上甘嶺」成為英勇頑強的代名詞,也從此成為了人民軍隊乃至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高地。
  • 電影《上甘嶺》4K修復版專場放映活動在寧舉辦
    10 月 23 日起,中國電影人製作的致敬抗美援朝系列電影《金剛川》等將陸續上映,而江蘇電影以這場《上甘嶺》4K 修復版的放映活動,吹響了抗美援朝電影系列展映的 " 集結號 "。江蘇青年電影編劇以及電影工作者代表,來自東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的學生代表,退役軍人代表,還有來自現代快報觀影團和天下美篇報觀影團的幸運讀者齊聚幸福藍海荔枝廣場旗艦店,觀看了這部經典老片。
  • 成名於《上甘嶺》,《古剎鐘聲》飾牛生海,92歲老演員今精神矍鑠
    No.1 說起《上甘嶺》《古剎鐘聲》,大家應該耳熟能詳,都知道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兩部經典電影。但如果說起其中的兩個重要人物——《上甘嶺》中的毛四海、《古剎鐘聲》中的牛生海是由誰飾演的,許多朋友則可能就說不上來了。 告訴你吧,毛四海、牛生海的飾演者,是如今已經92歲的長影老藝術家白英寬。今天,咱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老人。
  • 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劉學堯去世,曾設計《上甘嶺》外景
    據@長影集團消息,新中國第一代電影美術師、長影老藝術家劉學堯於8月31日晚在長春去世,享年99歲。他的代表作有人民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橋》,以及《白衣戰士》《劉胡蘭》《上甘嶺》《黨的女兒》等40多部影視劇、戲曲片。
  • 《金剛川》上映,《上甘嶺》《英雄兒女》等10部老電影值得重溫
    為了身後的祖國,為了長眠的英雄,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型戰爭題材電影《金剛川》將於2020年10月23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
  • 「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上甘嶺》《祝福》等十部經典電影精緻修復煥發新生
    這些影片中經過精緻修復的部分作品,計劃進行全國復映,此次影展也是對老片復映的一次市場預熱。影片《上甘嶺》精緻修復前後對比「珍藏:中國經典影片展映」是「2020重燃·藝術之光」優秀國產藝術影片放映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獲得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