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2020-11-17 中國江蘇網

編者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

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

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

(周榮根近照)

中國江蘇網10月22日鹽城訊(記者 程光 通訊員 何燕 周稀銀)周榮根,又名周永根,1931年2月生,1951年1月入伍,參加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被授予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是電影《上甘嶺》部隊原型之一,並參加了在朝鮮平壤舉行的志願軍全軍英模大會,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首長的接見。

1952 年2月,21歲的周榮根和戰友們在國內經過緊張的短期集訓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正式進入烽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他作為24軍72師215團3營9連的一名戰士,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周榮根所在的72師,師長為何鳳山,政治委員為李懷德。上甘嶺戰役期間,該師創造了步機槍擊落美軍戰機、以小股兵力夜襲抓「舌頭」,冷槍冷炮運動等戰術,戰果赫赫。

一次戰鬥中,身為副班長的周榮根,在班長壯烈犧牲後主動負起班長職責,帶領全班戰士勇猛戰鬥。在進入某個高地時,一座敵方碉堡猛烈的火力,擋住大部隊前進腳步。周榮根主動向連長請戰,身上掛滿手榴彈,挎著衝鋒鎗,越過封鎖線,悄悄潛到敵碉堡跟前,趁敵人一時大意,冷不丁地向敵地堡同時投進兩顆手榴彈,當場斃敵十多人,並隻身衝進敵堡中用槍託打暈一個還握著槍的美國大兵,然後背起這個一米八幾的美國大兵就往回跑,活捉一個「舌頭」。歸隊後,連長從這個美國大兵身上繳獲一隻湯匙,作為獎勵放到周榮根手上,這個湯匙被他珍藏至今。

(連長獎勵的湯匙)

據該敵俘交代的情報,我方順利打通了直奔前方戰場的道路,周榮根及班集體因此被部隊分別授予二等功。周榮根的二等功證書上,這樣寫道:「戰鬥勇敢,機智靈活,自動代理班長指揮全班,一人擊毀敵地堡三個……斃敵九名,戰績顯著。」

(周榮根獲得的立功證書)

之後的戰鬥中,周榮根繼續帶領全班頑強作戰,不僅順利地完成了多個戰鬥任務,還為部隊活捉敵方「活舌頭」多個,被火線提拔為8排排長。戰場上,周榮根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次一發子彈正好打在他掛在身上的搪瓷缸上,子彈將搪瓷缸打了洞,滾燙的子彈「噹啷」一聲,掉在瓷缸裡……雖然部隊給他補發了一個新的搪瓷缸,但是周榮根把這隻「保命」的搪瓷缸精心保存著,直到回國前不慎丟在朝鮮。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籤訂,韓戰結束。但是在停戰前,周榮根所在連隊在上甘嶺仍和敵人有激戰,師部要求他們必須堅守24小時以待後援。敵人展開了二十多次凌厲攻勢,周榮根所在9連傷亡慘重,全連240人打得只剩下他和被打瞎眼的7排長李富春在坑道裡繼續戰鬥。

敵人再次衝上來,周榮根讓李富春掩藏在坑道裡,自己挺身端著槍向敵人開火,可李富春沒有退縮,摸到周榮根身邊,一隻手扶著戰壕邊緣,一隻手狠狠地扔出手榴彈。他們的還擊,立即招來敵人的機關槍掃射,李富春就在周榮根身旁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2歲。這一仗,3營700多官兵最後只剩下17人。

周榮根和72師戰友們的頑強作戰,為韓戰的最終停戰作出了突出貢獻。後來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周榮根所在部隊這段慘烈戰事,改編成電影《上甘嶺》的故事情節。攝製這部電影時,周榮根和其他戰友一起參加全程拍攝,再現了這場悲壯的戰鬥,也讓全世界了解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可歌可泣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周榮根參戰證書、英模代表證)

1953年10月,在朝鮮平壤舉行的全軍英模大會上,周榮根和其他受獎的志願軍官兵,披紅戴花,英姿勃發,接受上萬名官兵和朝鮮群眾的檢閱,並得到了朝鮮最高領導人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首長的親切接見。

回國後,周榮根時常教育晚輩:「在韓戰中18萬多志願軍戰友,為了保家衛國,壯烈犧牲在異國他鄉,和平年代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美好的日子。」

相關焦點

  • 上甘嶺走出來的真英雄——抗美援朝老兵曾志宙的故事
    上甘嶺走出來的真英雄——抗美援朝老兵曾志宙的故事 2020-08-20 09:24:09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肖霄 劉昭雲 劉芙連] [編輯:潘華]字體:【大 中 小】 8月18日,在邵東市宋家塘街道華電星苑小區,記者見到了95歲的老兵曾志宙。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⑤|鄧彰德:上甘嶺的「娃娃臉」英雄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第一聲吶喊,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時光流逝,精神永存。每一位為國奮戰的人都會被銘記。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⑦丨鄭時文:親歷上甘嶺「人肉沼澤」 炮雨中讓...
    10月20日,在內江的家中,87歲的老兵鄭時文回憶起在朝鮮戰場上的故事,依然歷歷在目。志願軍老兵鄭時文。當時,上甘嶺戰役牽動著中國人民和海外僑胞的心。1952年10月,鄭時文接到任務,把上甘嶺的戰鬥情況儘快報導出去,提供稿件給報紙發表。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黃凱:狙擊手子彈下,下山冒死拎回「救命水」
    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向不畏犧牲保家衛國的「最可愛的人」致敬!黃凱,四川省梓潼縣人,1932年12月出生,1949年9月入伍。
  • 尋找抗美援朝老兵:聆聽抗美援朝老兵講那戰火紛飛的故事
    在長岐鎮上那陵村有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兵,他叫李才榮,雖然已90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浴血故事。 這位身材消瘦,兩鬢斑白的老人就是李才榮,他17歲參加了地下黨,解放後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年僅19歲的他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回憶起當年參軍當兵的情景依然滿腔熱血。
  • 棲霞老兵趙福臣:上甘嶺上立過二等功!
    上甘嶺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我市抗美援朝老兵趙福臣就是那場戰役的參與者和見證者。1952年5月,作為 15軍45師134團2營6連的炮兵班長的趙福臣在上甘嶺戰役前試探性進攻的五聖山戰鬥中立下二等功,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走進趙福臣老人那場戰鬥歲月。聽說我們要來採訪,趙福臣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寶貝,這些都是他從抗美援朝戰場上帶回來的,這張泛黃的材料是他作戰用的一六零炮的使用說明。
  • 《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開播
    近日,《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三八線》等一批抗美援朝題材經典影視劇作品將集中亮相上海螢屏,帶觀眾重溫「向我開炮」、「一條大河波浪寬」這些響亮臺詞、歌詞,背後的真摯的愛國情與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該片從上海角度出發,尋訪上海籍志願軍老兵和歷史親歷者,結合國內外抗美援朝的影像資料和檔案文獻,用故事的方式講述英雄的事跡,同時也將展現抗美援朝時期上海後方對前線的支援。該紀錄片還將於10月25日紀念日當天,在東方衛視、紀實人文頻道重播。
  • 話劇《上甘嶺》「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演,致敬英雄的城市——唐山
    話劇《上甘嶺》10月25日 「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演 致敬英雄的城市——唐山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宏領銜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聯袂出演話劇《上甘嶺》,在唐山大劇院精彩上演,致敬先烈和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
  • 廣西這四名抗美援朝志願軍老兵,了不起!
    作為志願軍裡的一名後勤輜重兵,茹三每次出發輸送物資,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著回來,但他知道任務必須完成「我看著黃繼光誓師出戰」 10月17日,97歲的茹三坐在藤縣的家中看電視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這位上甘嶺戰役三等功勳老兵、朝鮮軍功勳章以及和平萬歲紀念章的獲得者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穿越戰火歲月,聽親歷老兵講述那段硝煙瀰漫的...
    他們不畏犧牲,不辱使命,歷時近3年時間,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了盪氣迴腸的英雄詩篇,鑄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黨中央決定將兩水洞戰鬥的1950年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目前在無錫,還有900多名抗美援朝老兵。近一周時間裡,記者走訪了其中的三位老人,聆聽他們講述自己親歷的炮火歲月,感受他們背後深沉的家國情懷。
  • 第一部抗美援朝電影並非《上甘嶺》
    《上甘嶺》的消息。準確地說,《上甘嶺》是新中國第一部正面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片,而抗美援朝是一個宏大的題材,早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之際,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故事片亦已誕生。由於開拍時,朝鮮停戰協定已在板門店籤字,影片僅保留了總工程師周昌民為防範美軍飛機轟炸研製先進的防空武器這個引子,更多注重表現的是新社會的面貌、新時代的精神,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描寫上。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明起向公眾開放...
    這場「穿越時空」的展覽利用軍博展覽大樓一層西側3個展廳,以時間為脈絡,設「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 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5個部分,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思想政治工作」「後勤保障工作」「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最可愛的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5個專題,全方位展現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
  • 《尋找英雄》紀錄片踏上尋訪老兵之路
    8月1日零時,《尋找英雄》紀錄片主創團隊從四川中江縣「中江電影公社」啟程,開啟為了和平紀念保家衛國韓戰70周年,沿途尋訪70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珍貴史料和戰爭記憶紀的徵程。攝製路線上集從中江縣黃繼光生前茅屋經成都沿川藏線、青藏線尋訪老兵,下集從隴海線出山海關到遼寧丹東鴨綠江邊,預計2020年12底完成主要尋訪攝製,然後在相關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及主流視頻網站播出。
  • 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展周日開放,新京報記者帶你先睹為快
    分為序廳、「正義擔當 決策出兵」「運動殲敵 穩定戰線」「以打促談 越戰越強」「實現停戰 勝利歸國」「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偉大意義和歷史貢獻」、結束語等7個板塊,設置「中國人民志願軍思想政治工作」「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保障工作」「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最可愛的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5個專題,全景式回顧展示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曆程,接續反映戰爭結束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國家和軍隊建設發展的巨大成就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⑰|孫克中:上甘嶺戰役時,我每天夜裡送炮彈
    10月22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舉行前夕,在廣元市利州區,今年87歲的孫克中談起當年自己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情形,仍記憶猶新。1952年10月,孫克中參加了抗美援朝的著名戰役——上甘嶺戰役。戰爭的前一階段,上甘嶺戰役還叫五聖山戰役,上甘嶺,是五聖山南邊的一個十幾戶人的小村莊,背後就是五聖山,五聖山前面有兩處高地,但卻是重要的軍事要地,戰爭越打越激烈,後稱上甘嶺戰役。在上甘嶺戰役中,孫克中所在的六連是第二梯隊,四連、五連是第一梯隊。當時19歲的孫克中,仍主要承擔炮彈運輸任務。
  • 電影中的抗美援朝
    管虎導演的《八佰》掀起了一股觀影的熱潮,而由他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繡春刀》導演路陽共同執導的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也已定檔10月25日正式上映。這一天,正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紀念日。金剛川是一條河,金城戰役打響後,後勤物資需要通過橋運到前線,張振智等人受命要在這裡架起承重橋。
  • 血戰上甘嶺,秦基偉:為了祖國,為了勝利,15軍打光了在所不惜
    開國將軍秦基偉(1914-1997)十三歲參加革命,參加過長徵,在抗戰、解放戰爭期間屢建軍功,抗美援朝時指揮上甘嶺戰役,打出了軍威國威。 上甘嶺一戰,面對美軍6.2萬餘人、118輛戰車、350門大炮、3000多架次飛機以及投下的200多萬發炮彈、萬餘枚炸彈,十五軍堅守上甘嶺40餘天,頂住了「世界戰爭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擊」,把美軍牢牢釘在上甘嶺前,打得驕橫的侵略者只好再在談判桌前低下頭!!
  • 黃仁俊:抗美援朝老兵的無悔堅守
    有這樣一位老兵,他背後有一段生與死的感人故事;他滿臉皺紋裡珍藏著戰鬥的歲月,他的勳章裡凝結著曾經的輝煌。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黃仁俊。    黃仁俊,男,1931年12月14日出生,原籍為重慶合川人,現居青白江區怡湖社區川化五村三區。1950年10月1日參軍入伍,入伍報考軍隊幹校,錄取後,從軍幹校轉到第二野戰區三分校二大隊六班。
  •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2020-12-22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停戰協定
    那次交手我們今天稱之為「抗美援朝」,美國稱之為「韓戰」。歷史書上關於抗美援朝主要是講打仗。「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的結果既是打出來的,也是談出來的。回顧一下談判桌上的「韓戰」,有益於我們看如今的中美貿易談判。韓戰從1950年6月爆發打到1953年7月籤訂停戰協議,總共打了三年多。停戰談判開始得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