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大型紀錄片《尋訪老英雄》在沂南開機!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大型紀錄片《尋訪老英雄》在沂南開機!為紀念可歌可泣的崢嶸歲月,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11月22日,大型紀錄片《尋訪老英雄》開機儀式在臨沂市沂南縣天河養老服務中心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共山東省委老幹部局、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省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山東省國欣文旅集團共同主辦,魯商傳媒集團承辦,旨在通過鏡頭、影像、檔案,展現我省60位老英雄的革命事跡,一起重溫歷史,牢記初心,砥礪前行。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黃凱:狙擊手子彈下,下山冒死拎回「救命水」
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新華日報、「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
-
...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9日下午,中信所青年理論學習小組組織開展「傾聽英雄老兵故事、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專題學習活動,通過觀看紀錄短片《尋訪抗美援朝英雄老兵》,共同傾聽老志願軍們講述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的難忘故事,回顧70年前那場波瀾壯闊、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2020-10-16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從上海視角切入,講述英雄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了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1集48分鐘)以為紀念。節目將於10月23日22:00在東方衛視播出,10月25日21:00在上海紀實人文頻道播出。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 講述抗美援朝往事
中新網10月16日電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17日21:35,北京衛視將推出紀錄片《英雄》。預告片從抗美援朝戰爭親歷者在和平年代追憶崢嶸歲月中展開,滿頭白髮的抗戰老兵們聚在一起唱戰歌、小心翼翼撫摸戰友發黃的老照片、淚目懷念昔日戰友……鏡頭一轉即是迎接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將觀眾思緒牽引到多年前硝煙瀰漫的戰場:志願軍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不畏天寒地凍在大雪中前行、以「天為被、地為床、雪為糧」;冒著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撲入戰火之中。
-
被遺忘的抗戰老兵——陸軍工兵學校教官俞家佐尋訪記
在我們尋訪抗戰老兵的過程中,老兵告訴我們,當年打鬼子不害怕,但今天他們害怕被人遺忘!當年他們青春年少、英姿勃發、抵禦外侮、血薦軒轅;而今,他們劫後餘生、風燭殘年、孤寂悵惘、逐漸飄零。雖然如今他們很多往事都已記不太清楚,但是他們依然告訴我們,當兵打鬼子一點都不後悔!我們國家和子孫後代有責任了解和牢記歷史,他們為戰爭出過力,為我們的民族流過血,他們用鮮血與生命贏得了一場悲壯的衛國戰爭,他們不該被遺忘!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70年前,志願軍指戰員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與江蘇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開展「尋訪抗美援朝老兵 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在全省範圍內尋訪健在的志願軍老戰士,聽他們講述當年的故事。
-
《老兵》:從此踏上英雄的路(影視評論)
文/小關平看完趙本山導演的民國劇《老兵》,感慨良多。 這部劇以抗日結束、國共內戰為背景,縱橫風雲亂世,是一部江湖黑道片,主角們很像《水滸》裡那些好漢。張向北(于震宇飾),隱忍沉著像林衝;周飛(張家豪飾),仗義豪邁像魯達;王鐵(蘇小龍飾),沉默霸氣像武松;餘雷(王龍飾),輕佻衝動像李逵;小鼓樓(楊冰飾),頑皮張揚像阮小七;史大可(程野飾),膽小機智像時遷;細細數來竟皆梁山泊的英雄好漢。
-
老兵故事 新意傳播
不只是楊養正老人,近年來,媒體發揮資源優勢,多方尋訪抗戰老兵,通過新聞報導保存了抗戰活歷史,一些媒體還策劃組織了幫老兵回家、圓夢行動。而今,抗戰老兵陸續辭世,尋訪抗戰老兵也進入「搶救性」階段,資源越是珍稀,越要有效利用。筆者認為,媒體需積極運用融媒體手段,創新傳播方式,豐富報導形態,讓老兵故事和精神走近更多年輕受眾。
-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開播
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導 抗美援朝紀錄片《英雄》目前正在北京衛視開播,據悉,該紀錄片共6集,聚焦於抗美援朝戰爭中為祖國無私奉獻和英勇獻身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紀錄片《英雄》以抗美援朝戰爭的進程作為時間軸,以人物為切入點,把故事表達的戲劇性與節奏感結合史料,張弛有度地將這段70年前的歷史在鏡頭前鋪展開來。同時,紀錄片《英雄》不僅著筆於對戰爭的宏觀描述,也不只是展現英雄的光輝時刻,製作團隊還深挖英雄背後的生活故事與情感細節。據介紹,紀錄片《英雄》力求最大限度地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還原真實歷史。
-
48年,一個老兵的情懷
1999年,中央電視臺在《東方時空》欄目中,播出了紀錄片《為了那聲軍號》,記錄片裡的主人公就是抗日英雄老八路常孟蘭。常孟蘭和逝去的團長告別真實的常孟蘭,在紀錄片《為了那聲軍號》裡,是個飽經滄桑的老兵這48年中,常孟蘭有時候還需要撿破爛,撿垃圾,以支持自己的找尋之路。
-
大型史詩紀錄片《玄奘之路》登陸CCTV9熱播
此片與玄奘之路商學院戈壁挑戰賽也有著極深的淵源,賽事路段即為玄奘當年孤身一人穿越的位於甘肅瓜州境內的莫賀延磧戈壁。就是在號稱「八百裡流沙」的莫賀延磧,玄奘經歷了打翻水袋,走上十裡回頭路,又經過激烈的心裡掙扎後,毅然冒死走上西行之路並發願「寧可西行而死,絕不東歸而生「的誓言,最後經過四天五夜滴水未進,被識途的老馬搭救,歷經九死一生。
-
英雄的故事傳四方
10月下旬,歷時6個月的活動圓滿結束,百餘名媒體記者,尋訪老兵開展面對面採訪;600餘名文藝工作者以老兵事跡為原型,創作數千件文藝作品;各級媒體平臺集中報導老兵先進事跡,刊發稿件300餘篇。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時代凱歌,在白山松水唱響。
-
追尋老兵足跡 致敬抗日英雄——《幸福向前衝》推出紀念抗戰勝利70...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來臨之際,山東電視綜藝頻道《幸福向前衝》牢記媒體責任,放眼全省,精心策劃,將鏡頭對準四組極具代表性的抗日老兵,拍攝製作了系列紀錄片。 左文平:85歲高齡的左文平,是目前淄博沂源縣僅有的一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抗戰時期,他奮勇殺敵;和平年代,他一邊盡全力資助需要幫助的人,一邊在中小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左文平一輩子忠於革命事業、忠於黨,是一位值得敬仰的老英雄。
-
老兵不死,只是隨著夕陽遠去
在偶然聽到這些後,22歲的行知客劉念與搭檔賈曉麗,在2014暑假毅然踏上了尋訪抗戰老兵的徵程,為我們講述一段尋訪中國遠徵軍老兵的故事:第一次飛行是因為雲南地震2014年8月4日凌晨4:00到達昆明。1942年5月,日寇的鐵蹄踏上了滇西的土地,騰衝淪陷。在一篇濛濛細雨中,我們感懷英雄,牢記今天是8月15日,是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的紀念日,是東北亞人民結束戰爭、重享和平的紀念日。
-
聽老兵講故事、看抗美援朝紀錄片,辦歷史手抄報...這堂主題班會讓...
作為一個老兵,我自己在慢慢凋零,但一代老兵的榮光,永不凋零。」——抗美援朝老兵向榮川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為了讓學生銘記歷史、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中學生的課堂裡,南渝中學初一、初二年級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通過開展「抗美援朝」主題班會、歷史手抄報和演出匯報的形式,將那個遙遠的年代拉到我們的身邊。
-
抗美援朝6集紀錄片完美收官 北京衛視以《英雄》致敬英雄!
如:抗美援朝戰場上第一個手持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英雄石寶山;入朝一個月後因凍傷被截去四肢的老兵侯方仁;忍著劇痛用十天九夜爬回我軍陣地的堅強戰士張渭良;用自己的身體接通電話線的電話員牛保才……每一個人物都鮮活飽滿、感人至深。製作團隊沒有將鏡頭停留在英雄的光輝時刻,而是深入發掘英雄故事和情感細節,大量採用第一人稱的敘事手法進入英雄的內心世界。
-
盧江:我的「老兵」情結
我想留住的不只是故事——七年尋訪拍攝,千辛萬苦,言不能盡。盧江,一名攝影愛好者,七年時間, 尋訪我市200餘名建國前老黨員、抗戰老兵,為他們拍照留念,書寫著他的「老兵」情結。老英雄們讓人起敬盧江,是市檢察院一名檢察官,熱心公益事業,曾多次參與張家口晚報「山城一家親,一周一心願」活動。
-
老兵裴海清的回家之路:老兵裴海清今日啟程回怒江
    8月10日早晨,抗戰老兵裴海清早早地就起床散了一會步,和家人吃完早餐後,就坐上了返回怒江的汽車。    老兵籤字 按手印 留作紀念    老兵籤字 按手印 留作紀念    心願達成 老爺子很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