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是一段怎樣的日子和回憶,相信經歷過的人都有體會,很多學生會用恐怖、地獄等詞彙來形容,甚至不僅是高三,整個初高中都仿佛是在噩夢中度過的。
不過,近日一位名叫Kayla的美國高三女生在網上發布了自己每天的生活和作息表,瞬間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評論,在國內也是如此,由於同樣的高中經歷能夠引發很多人的共鳴。網友們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表示出羨慕和敬佩,有的則帶著一絲酸意表達了嗤之以鼻的態度,並用國內的高三做了對比。對此,筆者覺得實在沒什麼可比性,儘管看起來同樣是早睡早起,頗有壓力的一天,但性質完全不同。
從Kayla的作息時間表來看,儘管是6點30起床、0點30睡覺,也非常的辛苦,國內的初高中學生也不過如此,或比這睡得更少,但從一天的具體內容安排來看,與國內學生卻有些天壤之別,也值得大家留意並思考,筆者認為主要有兩點值得我們的關注,下面就來一起探討一下。
一、下午2點就放學了?文化和藝術教育不衝突
早上7點半開始正式上課,儘管略晚於國內很多中小學,但差別畢竟沒有那麼大,但下午2點半就放學了,在我們看來卻有些不可思議,何況這還是高三。我們的高三學生恨不得每天晚上七八點才放學,對我們的高三及中小學生來說,白天的10來個小時幾乎可以簡單的分為一段,並用「上課、寫作業」就可以概括了。
不過,在歐美國家,不論是在中小學哪個年級,下午早早便放學都是常態。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不多的作業以外,大部分學生可以去參與自己喜歡的文化、藝術及體育活動。就像Kayla一樣,只不過她的訓練更加辛苦和極端一些,其他學生的日程安排也大致如此。但Kayla畢竟是專業的芭蕾舞演員,獲得過多個大獎,國內的專業舞蹈演員訓練又何嘗不辛苦呢?
重要的是,國外的教育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具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多樣、有趣的個性和靈魂,而不是一群單調、無趣、話廢的解題機器。文化教育和藝術體育愛好的培養不僅不衝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這一點在歐美國家十分明顯,而我們大部分的孩子只能同時做一件事,要麼專注於文化課,如果從小便從事藝術體育類行業,就基本放棄了文化課。總之,不論做什麼都有種孤注一擲的意味,沒有退路可言。
二、火車上可以寫作業
另一個令人矚目的地方是Kayla在去上舞蹈課來回的通勤火車上寫作業,很多人聯想到我們的普通快車或動車高鐵,儘管也有小桌子,但不甚方便,而且經常十分擁堵,最主要是我們很少以火車作為日常的通勤交通工具。
其實,這是典型的中西方差異,在不少歐美國家,火車其實是很普通的日常通勤交通形式,跟地鐵差不多,只是建得比較早,而且基本在地上。而我們提到火車,往往給人一種長途出行交通工具的感覺。火車上也不會太過擁擠或吵鬧,桌椅相對舒適,因此也比較有適合寫作業的氛圍。其實,火車上寫作業只是一種公共氛圍和文明程度的縮影,可以投射到很多食物及公共場合上進行對比。
當然,這些都是客觀的要素,最終還是離不開Kayla美少女高度的自律性,但不得不說,自律性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成就感,而反觀很多中國孩子,除了學習文化課外,幾乎沒有興趣愛好可言,這才是我們的可悲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總之,Kayla作息時間表的火爆刺激了不少人敏感的神經。很多評論充滿著自我感覺良好的態度,看法浮於表面,距離問題的本質太遠。我們能否培養出全面成長、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孩子,並且提高全社會的文明公德素養……恐怕這些菜才是值得我們深思並需要共同努力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