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航空指揮委員會,提名艾米·鮑恩施密特擔任尼米茲級航母艦長,如果這項提名得到批准,鮑恩施密特將在2022年得到正式任命,成為美國海軍歷史上首名女性航母艦長。
此舉本應是消除性別歧視的一大進步,但胖兵看到一些觀點,認為這是美軍為順應國內政治正確和女權運動的一場秀,表演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這種現象的確存在,但絕對不可能出現航母艦長的任命上,當你了解航空母艦的艦長是如何選拔和培養的,就知道任誰也沒有膽子敢開這種玩笑。
怎樣才能成為航母艦長?
以美國海軍為例,潛在候選人要想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首先要具備兩個基本條件:
1、拿到海軍、航空或理工類院校(自然科學專業)的碩士學位,並在就學期間拿到後備軍官訓練團(ROTC)的資質認證,如果是拿到學位之後才有上艦目標,也可以進入軍官候選人學校(OCS)進行培訓。
2、成為一名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因為航空母艦最主要的作戰工具是艦載機,作戰空間在空中而不是水面,所以必須熟練掌握海上飛行技術和戰術理論。
滿足這兩點後,你就有機會進入航母艦載機聯隊服役,也算是踏出了成為航母艦長的第一步。
(小兵兵註:美軍歷史上只有雷蒙德·斯普魯恩斯這一位非海航飛行員出身的航母艦長,他曾任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海軍學院院長,在二戰中指揮了中途島、硫磺島、衝繩島、菲律賓海戰役)
上艦後,候選人的表現和服役經驗將決定他是否能成為飛行中隊乃至全艦航空聯隊的指揮官,這個環節將把擁有同等學歷和資質的飛行員分流開,只有能同時勝任飛行員和指揮官的人才能繼續晉級。
在這一階段,美軍通常會用全軍統一的薪酬等級制度來衡量候選人資歷與任職水平,飛行員所屬的軍官等級分為O-0至O-11,等級與資歷、工資成正比,也就是我們國人所說的職稱。
Enlisted為士兵職稱
Offcer為軍官職稱
這個等級可不是熬工齡就能拿到的,由於美軍常年在海外執行任務,訓練和執勤壓力很大,艦載機飛行員超過兩周沒有飛行就要重新獲得飛行資格,所以這個履歷的含金量非常高,它直接代表了飛行小時和出勤次數的累計程度。
升到O-4時,候選人就有資格成為中隊指揮官,但在此之前他必須先完成飛行教員和中隊指揮官資格考試與多機種飛行培訓。
(小兵兵註:一個中隊有12架固定翼艦載機,一艘尼米茲級核航母能搭載4個以上的戰鬥機中隊)
O-4對應少校軍銜
升到O-5時,即將成為中隊指揮官的飛行員,先要前往田納西州的海軍人事辦公室述職,由軍官審查委員會根據候選人的過往履歷和服役表現,評定他是否能夠勝任更高級別的指揮崗位。
再往上升至O-6,海軍會給出兩個選擇,一是繼續留在部隊帶兵,往航空聯隊長、航校主官的方向發展,二是成為XO(執行官或副艦長,不是那個酒)。
圖為林肯號航母的XO
這一步相當關鍵,想當航母艦長就得選擇後者,那意味著候選人將從飛行崗位調離,開始一系列富有挑戰性的高難度理論學習和輪崗鍛鍊,為成為兩棲攻擊艦甚至航母艦長做準備。
儲備XO在獲得正式任命前需要做兩件事,一是回到大學進修,在短短6個月內完成涉及原子物理學、熱力學、材料學、化學、數學和電氣工程學的課程。
隨後前往南卡羅來納州的核反應堆工廠培訓,學習、觀摩艦用核反應堆的工作原理、維修程序、緊急處置方案等知識。
二是在學習完成後進入院校機關擔任職務,培養行政管理能力,系統學習艦隊級別的指揮理論。
這個過程一般需要2-3年,順利通過後便會接到海軍部的直接命令,正式成為一名XO,並調往某一艘航母擔任18個月的副艦長。
在此期間候選人依然不能鬆懈,他需要全面了解5000名水兵和各部門是如何協調一致開動一艘核動力航母的,因此要在各部門輪崗一遍,直到完全了解這艘船的每一個艙室、每一個關鍵崗位的作用。
毫無疑問,儲備XO將會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只有經受住考驗的候選人才能證明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身體狀態能夠承擔重壓。
通過該階段的候選人將被任命為CO(指揮官),調往兩棲攻擊艦或船塢登陸艦擔任艦長,此時距離成為航母艦長只有一步之遙。
但想跨越這一步並不容易
CO想要證明自己指揮能力,至少需要長期海外派遣、艦隊級聯合訓練、大型軍事演習各一輪次,以美軍的活動頻率來說這並不算難,關鍵是看表現。
當這些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候選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希望好運降臨,要知道每次選拔只有區區數人入圍,不是每一名CO都能走到最後一程。
終於,我們的候選人完成了各項挑戰,成為航母艦長並獲得準將軍銜。
羅斯福號航母艦長布雷特·克羅齊爾
這一漫長的晉升之路通常需要2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任何一個環節跟不上或出現嚴重失誤都將功虧一簣,那些能夠成為航母艦長的精英是真正的人中龍鳳。
看到這你就能明白,獲得艦長提名的鮑恩施密特怎麼可能是政治正確的代言人?她是一名千裡挑一、貨真價實的航母艦長。
美國《海軍時報》透露,鮑恩施密特1994年畢業於海軍學院,是美國海軍首批進入戰鬥崗位的女性之一,曾被部署至波斯灣執行任務,擔任過飛行教員、中隊指揮官、林肯號航母副艦長、累計飛行超過3000小時,現任聖地牙哥號船塢登陸艦艦長。
其他國家有女艦長嗎?
當然有,而且集中在海軍強國中。
如1972年出生的莎拉·韋斯特,她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一位擔任主力艦艦長的女性。
從赫特福德大學數學系拿到學士學位後,她又考入不列顛尼亞皇家海軍學院,主攻掃雷、艦上武器系統和水下作戰。
韋斯特在服役期間擔任過掃雷艦、驅逐艦的導航員,2012年被任命為23型護衛艦「波特蘭」號的艦長,因在任務期間與男性下屬發生關係被控嚴重違紀並撤職。
去年12月,大谷三穂出任日本海上自衛隊「金剛」級飛彈驅逐艦「妙高」號艦長一職,成為日本海自首個女性盾艦艦長。
大二時她自願從龍谷大學文學系退學,重新考入日本國防大學。
1996年畢業後,大谷先後服役於「島雪」號訓練艦與「山霧」號護衛艦,並創下首個女性訓練艦艦長、首個女性護衛艦長的記錄,2018年晉升一等海佐(海軍上校)。
中國海軍中目前還沒有正職女性艦長,但距離這一步已經很近了。
2012年,碩博連讀的學霸韋慧曉在35歲時毛遂自薦,破格被海軍錄取為遼寧艦的一員,服役期間不僅成為航海部副航海長,還補上了軍事學學士學位。
2015年韋慧曉調任052C飛彈驅逐艦長春艦實習副艦長,緊接著成為副艦長、鄭州艦實習艦長,一旦通過艦長全訓考核,她將成為中國海軍史上首位女性艦長——這只是時間問題。
什麼是牛人?韋慧曉就是。
不過胖兵認為她很可能暫時無法成為航母艦長,因為年齡很難支持她完成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訓練,畢竟飛行員有身體條件的剛性門檻,這是不由人的。
截至目前,全世界只有美軍即將開創女性航母艦長的先河。
但是小兵兵相信中國海軍也很可能培養出女航母艦長,能頂半邊天的廣大女性也一定能在國防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資料:
NavyTimes:Aviator vying to be Navy's first female CO of an aircraft carrier
Military:It Really is Harder for Women to Get Promoted——Elana Duffy
Aerotime:Who is the first woman to command aircraft ca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