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Q1的不聚集不開工,讓不少綜藝轉戰「雲錄製」。但云上的日子終非長久之計,隨著復工復產的大潮,Q2綜藝正呈井噴之勢。
熟悉的幾檔綜N代不必多說,《奔跑吧》與《極限挑戰》嘉賓陣容大換血,「跑男家族」和「男人幫」繼續爭奪戶外綜藝王座;《拜託了冰箱6》與《嚮往的生活4》,一主打美食脫口秀,一著墨鄉村田居圖;《青春有你2》與《創造營2020》正式同臺打擂,妹妹們又要內部廝殺,還要「共御外敵」。
不過硬糖君更關注的,還是Q2的綜藝新生代:大齡女團選秀、偶像團體對抗、獨居生活觀察。
又是大齡女性、又是選秀愛豆(事業不順的糊咖愛豆?)對抗,還有社畜們又怕又愛的「獨居處刑」,如今的綜藝在單純娛樂之外,是越來越追求共鳴和共情了。而究竟是販賣焦慮,還是治癒焦慮,不妨逐個分析。
被「闖入」的獨居生活
早在觀察綜藝剛興起之際,硬糖君就預言「獨居生活」勢必成為熱門選題。這不,優愛騰三家都在本季選送了獨居生活觀察類真人秀。
騰訊視頻的《讓生活好看》、愛奇藝的《我要這樣生活》和優酷的《看我的生活》,名字裡都有「生活」,擺明是對準被觀察者的日常。就是最近這股「重名」風不知怎麼來的,劇集、綜藝的起名關鍵詞都高度重複,實在太容易記混了喂。
回想閨女、兒子、丈夫、妻子的觀察類綜藝「餘威還在」,獨居觀察的題材更讓人捏一把汗。想想閨女兒子們經歷過的相親、催婚,丈夫妻子面對的逼生、催二胎,獨居綜藝播出後不知又要在多少熱搜榜興風作浪,在多少家庭掀起波瀾!
根據韓版獨居綜藝《我獨自生活》來看,這類綜藝通常會設置棚內及棚外兩個場景。觀察間邀請被觀察者的家人,一般是父母;棚外則是被觀察者的家以及其日常生活。雖然乍看與我家那閨女、兒子有互通之處,但細節還是有差別。
韓版被觀察者多為出道多年的愛豆或演員,節目組一般也不會對其日常生活進行幹涉,比如突然安排個相親對象什麼的,而是任其在鏡頭前展示「真我」。
於是,觀眾得以看到外表乾淨利落的徐仁國,家中髒亂如同豬窩;元祖偶像安七炫,下班路上看著追星少女們,感慨自己已經是過去時。
不過從幾檔節目的slogan來看,側重點也不太像是「獨居有多慘」,而是「一個人也很精彩」。但既然是完全聚焦在人,獨居綜藝對嘉賓陣容也就有更高要求。
韓版《我獨》的前身是MBC電視臺播出的新春特輯《男人的獨居時代》,主要被觀察對象是清一水的男明星。且並不以韓國樂壇的新晉愛豆為主,而是已經成名多年、甚至在外界看來有些「過氣」的愛豆。
這批愛豆成名於網際網路尚不發達的時代,路人知名度更高,且對於大眾而言,他們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因此,人們對他們私下的獨居生活更感興趣。
但從這三檔節目釋出的嘉賓名單來看,當下的飯圈愛豆存在感很強。其實,從最近的八卦傳播應該就能感覺到,還是人人都能插上一嘴的藝人,話題更易出圈;以及,上一代藝人、非當紅藝人,比之如今被管得服服帖帖的正能量偶像,真的太敢說、太有梗啦。
大齡女性,要凍齡還要拼事業
女人的一生,基本都被綜藝盡情展示了。Q2待播及已播的《喜歡你我也是2》《創造營2020》《青春有你2》均為這一類別成員,《妻子的浪漫旅行4》據說也在悄悄邀請嘉賓準備錄製。
這當中,一直溜粉卻從未官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相當引人注意。大齡女性追夢再就業,真是個現實焦慮與理想雞血並存的好題材。加上這兩年熟齡女藝人缺少機會的話題討論度極高,這個策劃必須給芒果比心,緊跟時事!
起初外界對這檔節目的構想,是將此前國內多檔選秀節目、尤其是「超女」時代的遺珠選手重新聚在一起,打情懷牌的同時,選拔出國內首個大齡女性偶像團體。
但根據各方路透,節目的主旨應該是大齡女性也有追夢的權利,通過選秀的方式選出一組女偶像團體。從路透的擬邀嘉賓名單來看,更像是變種的《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並不是外界猜測過的「純種選秀」。
擬邀名單中,包括選秀出身的歌手、海外出道又回國發展的愛豆、一直演戲從未接觸過唱跳的演員……這樣一群嘉賓(路透名單裡還有寧靜和張雨綺)湊在一起,能夠以選秀的方式誕生一支唱跳女團?真的嗎,我不信(魯豫臉)。
硬糖君大膽預測,以芒果TV的一貫風格,這檔綜藝大概率是在「追夢」主題下,穿插著各位嘉賓對於夢想的堅持,以及各類雞湯金句。
這倒也不能說製作方販賣概念,如果只是「掛選秀之名,行觀察之實」,其實很難與市面其他綜藝有明顯區分。但真的做大齡女團選秀,更是兵行險著。
硬糖君已經說過許多次,國內沒有成熟的打歌舞臺,從而限制了唱跳組合的發展以及展示空間。《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縱然成團,大概率也就是在今年的湖南衛視跨年晚會高歌一曲,留下一些「划水」「假唱」的談資吧?
即使是造星大本營韓國,主打大齡女愛豆概念的新出道團體也極少,多數是老團再聚首,或幾個已經成名多年的女愛豆組成限定團體。可見就算有舞臺,大齡女團也難在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韓國大齡限定女團unnies,因綜藝《姐姐們的SLAM DUNK》成團
不過,主打大齡女性追夢、唱跳,也算是很有新意了。但不請到「女團夢」最為狂熱也最廣為人知的李小璐,就是你們節目組的不對了!
愛豆同臺競技,打歌舞臺終於來了?
一直說國內沒有唱跳舞臺,騰訊視頻待定5月播出的《炙熱的我們》顯然就是衝著這個空白來的。
該節目擬邀SNH48、R1se、SING女團等,主打男女偶像團體同臺競技。可喜可賀,終於要在偶像運動會之外看到「河炒壺搖(SNH48、火箭少女、R1se、unine)」battle的盛況。本來嘛,你們是愛豆啊!天天搞體育算怎麼回事。
外界調侃愛豆們出道即巔峰,成團即失業,唱跳歌手沒舞臺,打包進棚錄劇綜。至於SNH48這種畢業制度的女團,就更別提啦。不少成員還沒到畢業日,就開始琢磨自己不做偶像能幹點什麼,生生把人逼出了職業焦慮。
《炙熱的我們》能否緩解愛豆對口就業問題?從節目定位看,是「團體競演真人秀」而非「打歌節目」。
既然是真人秀,節目一定會有一條主線貫穿。硬糖君認為大概率就是圍繞「成長」講故事,繼而衍生出各種分支,如「不被認可」、「能力有限」、「誤會衝突」等等。節目還沒播,眼淚海洋與雞湯金句已經可以想像出來。
從概念看,該節目與此前浙江衛視的《最優的我們》有類似處,都是主打偶像成長勵志。只不過《最優》選擇的是預備役愛豆,通過比賽來進行養成;《炙熱》則網羅了已經成名的偶像團體。
但如今真人秀滿天飛,各個偶像團體都有屬於自己的大小團綜,主打「團體真人秀」是否還能博取觀眾的興趣呢?當然,能把當紅的偶像團體聚在一起,本身就是最大看點。但噱頭之下,能夠持續留住觀眾的會是什麼?
如今社交媒體發達,偶像與粉絲之間的距離無限縮短,粉絲可能比製作方還要了解自家愛豆。通過節目來展示愛豆身上不為人知的一面,對於粉絲可能吸引力並不大。
愛豆的現場演出,倒真是看點所在。多數偶像團體合體演出機會寥寥,即使是48系女團這類主打劇場文化的女團,舞臺效果也難以與專業燈光舞美團隊的成果匹敵。因此,「真人秀」先放一邊,請給我震撼的「競演」舞臺!
至於說觀眾看了節目後,感覺到愛豆與自己的經歷相同,固然有助於引發觀眾的共鳴情緒。但還是剛才說到的問題,粉絲都堅信自己了解愛豆,煽情反倒落了刻意。再加上節目時長有限,很難做到所有組合的故事線時長一模一樣,更容易受累不討好,遭遇粉絲炮轟「惡剪」。
除了上述幾檔努力向現實話題靠攏的新綜藝外,以萌寵為主咖的治癒系綜藝《汪喵物語》、拓寬文化類綜藝表現形式的《巧手神探》,都是值得關注的綜藝新形式及角度。
眼看各大平臺衛視以「百團大戰」的架勢加碼Q2綜藝,獨居青年、大齡姐姐、糊咖愛豆的焦慮,或許也是製作方們心境的真實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