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沒有澎湖灣……

2021-02-17 音樂周報

潘安邦和外婆的銅像

文/攝 麥瓊

潘安邦將一首《外婆的澎湖灣》唱得家喻戶曉,是葉佳修1979年在校園民謠時代立起的標杆,在那個時代恐怕沒有其他歌曲與之相提並論。澎湖灣除了夕陽下外婆與外孫的腳印一對半,也有「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裡頭的故事是誘人的,有外婆的時光是美好的,有外婆的孫兒是幸福的。據悉,這個作品曾經給作者(歌者)帶來商演以十億以上巨額的收入,可惜,唱紅這首歌的潘安邦跟著外婆走了,讓人唏噓。

臺灣沒有澎湖灣

偶爾跟臺灣友人提起要去澎湖,他們都會說那裡太熱太曬,玄武巖地貌,鹽份高不長樹。當然,這不會打消我的念頭,只是拖延症將我的澎湖之行推遲到離臺前立秋後。從臺北去澎湖非常方便,與坐公車無異,市內的松山機場每天都有密集的航班前往,我從公寓步行就可以到達機場。飛機起飛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俯瞰灑落在臺灣海峽的澎湖列島。同機的幾乎都是年輕學生,我猜他們不太可能是想去尋找歌中的澎湖灣和探望外婆吧。

我住在平湖窩(澎湖舊時稱平湖,閩南語同音),首先打聽澎湖灣。民宿主人一臉疑惑,表示沒聽說過。是呀,就好像沒有哪一座山是阿里山一樣,臺灣根本沒有澎湖灣。所謂澎湖灣,乃是葉佳修和潘安邦在歌曲裡建構的浪漫意象,又或者可以說是屬於外婆的澎湖灣,作曲家寫歌的時候也未去過澎湖。也怪聽歌的人不認真,人家歌者明明唱的就是「外婆的澎湖灣」。如今外婆已經遠行,如何尋找澎湖灣的痕跡?

鑑於潘安邦作為歌星名聲在外,官方為了紀念,也為了旅遊事業,於是在原來潘安邦住過的眷村修葺了他的故居(紀念館),塑了他和外婆的藝術銅像。連同歌唱天才張雨生小時候的居所(與潘安邦是鄰居,但據說二人未曾有交集),以「保護眷村文化」為主題,形成一個小具規模的文創園區——篤行十村。

張雨生紀念館

來此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估計都不太明白眷村是怎麼回事,都是衝著早逝的兩位歌手而來。當然,周圍的觀音亭、金龜頭炮臺、媽宮古城、第一賓館,還有馬公島、白沙和西嶼環抱的安靜海灣,應該是來澎湖不可錯過的地方。據我觀察,在馬公市也就是金龜頭炮臺的高處是看夕陽的好去處。

其實,如果外婆還在,她就是最好的風景。無奈韶華荏苒不留,只有在歌聲中懷戀過去的時光了。

 

民歌風潮餘音嫋嫋

民歌,在大陸朋友的認知中,是找不到作者的流傳經年的歌曲,是集體創作。但是在臺灣,近幾十年卻是硬生生將這個概念改變成為對校園流行歌曲的指稱,皆因那一波強大的「民歌運動」和流行文化風潮。民歌風潮至今餘音嫋嫋,周年紀念演唱會經常是此起彼伏。剛過去的2019年的夏季,民歌手們翻著花樣一再唱響。8月裡,他們連續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地舉行「民歌雅集」,看來有將民歌引入新時代氈毹堂會的節奏。

按照他們的說法,《外婆的澎湖灣》無疑就是一首典型的、傑出的民歌。在臺北凱達大飯店的「民歌雅集」中,施孝榮就讓大家在臺上臺下大唱特唱,讓大家熱情高漲。說起來,讓民歌在餐廳裡迴響,本來就是它的原鄉。只不過以前的民歌手駐唱的西餐廳,沒有雅集中那麼氣派的大飯店。我隨意地挑了一個晚上參加,首先對我是一種情結,也是對老歌手們的致意。宴會廳在六點中便開始陸續坐滿了民歌迷,讓我驚訝的是沒有像同溫層聚會那樣的高談闊論和喧鬧,甚至沒有幾個人照相發朋友圈,幾乎都是溫文爾雅的低語或者耳語交流。宴會沒有安排亂鬨鬨的自助餐,而是分餐的形式。菜式以果蔬、甜品為主,程序頗為講究用心,葷素交錯,不可謂不豐盛。但是,我對吃這些實在不太感興趣,我是來聽歌的,就是不見主持人發話,原來以為是邊吃邊唱呢。

一直吃到快犯困的時候,王海玲才開麥。說實在,三位名歌手我都不算是很熟悉,但是他們唱紅的歌兒倒有蠻深的印象。譬如王海玲唱的《忘了我是誰》(李敖詞許瀚君曲),施孝榮唱的《拜訪春天》(林建助詞、陳輝雄曲)和《歸人沙城》(陳輝雄詞曲),都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佳作。

他們都很有心、用情、用力地為歌友們演唱,年近六旬的施孝榮寶刀不老,依然是那麼充滿活力。當然,言語中也免不了練達和圓滑。《秋蟬》(李子恆詞曲)、《外婆的澎湖灣》(葉佳修詞曲)、《化裝舞會》(梁弘志詞曲)一首接一首,不敢說她們的演唱有多麼出色,歌手在席間穿梭,歌友們則同聲唱和,已經是相當享受了。就像《你的歌》(吳楚楚詞曲)中所唱的:唱錯又何妨!重點是唱出來,揮灑青春和對生活的熱情,這本來就是校園歌曲的美學精神。

說到現在仍然延續的民歌風潮,懷舊是主流,民歌手和他們的歌迷們年紀都不小了,需要用回憶來打發時光和尋找青春歲月的印記。當然,懷舊中不能不摻雜其他的因素(譬如刷存在感),更不能排除商業參與,因為商業操作是民歌活動的根本保證。因此,也有熱愛民歌的朋友發出與當年一樣「清純不再」的感慨。然而,還是有些朋友在堅持校園歌曲的純粹,維持著校園民謠的血脈,難能可貴。

 

校園民歌的搖籃

吉普賽民歌餐廳

循著朋友提供的信息,我在一個周末的午後誠意登門拜訪了碩果僅存的吉普賽民歌餐廳及其主人。餐廳設在臺中鬧市中一條小巷的地下室,自1978年開張以來一直保持原貌。進得來,感覺到一種古樸的氣息。沒有客人,場面顯得冷清,老闆娘還是很熱情,滿面春風。未幾,老闆林先生來了之後餐廳開始忙碌起來。我表示幫忙,他說不需要,客人不多,準備預定位置即可。也許每天來打擾的朋友不少,林先生態度似乎有點冷漠。其實,林先生很健談,見我對民歌這麼感興趣,而且遠道而來,便將幾十年有關經營民歌餐廳的故事娓娓道來。我打趣說,看到走道的牆上有很多明星的籤名,他們一定在這裡留下許多故事。

吉普賽民歌餐廳牆上的歌手籤名

他說是的,開始面對面坐下來聊天。那些明星故事在他那裡簡直就是如數家珍——孟庭葦、周華健、張雨生、李宗盛、謝雷、黃舒駿等等一大串響亮的名字,他們出名之前都是這裡的學徒。他自豪地說,吉普賽民歌餐廳是校園民歌的搖籃。他從歐洲留學回臺之後,恰逢臺灣興起校園歌曲,有感於國外流行音樂的發達,便撮合幾位同好一起開民歌餐廳。盛期他們幾個股東在臺灣各地開了9間,聚集了大批的歌手和寫作能手,生意興隆。用他的話說,二十年滿座。他們有國外的經歷,結合本土條件,建立了一套經營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歌手;而且有自己的格調,只給大專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以老帶新,源源不絕。我對他們的作為大加讚賞,陪他一起回憶那些美妙的故事。不過,話題總得回到現實,時光流逝,風光不再,按照目前的境況,似乎這惟一的一處民歌聖地也難以為繼了。沒想到,林先生對我的感嘆不以為然,沒有半點沮喪的意思。他說,他是幸運的人,之前命運對自己太好了,是以感恩的心在經營這餐廳,虧本也要堅持下去,回饋社會、回饋時代。我趕忙附和著說,是呀,給那個時代的過來人留一點念想和精神家園。他詭秘一笑,對我耳語:其實餐廳並不虧損,不請人,一家人經營,也算一種樂趣和習慣。下午開門,晚上聽完歌回家睡得很香。嗯,我明白我的問話是失言了,好在幽暗的燈光看不見我一臉的難堪。

晚上七點半,有歌手來候場了。我匆匆將老闆娘精心烹製的靚湯喝完,靜靜地聽了兩首歌,因為是新歌不太有感。但是年輕女孩很青春活潑,聲音清純青澀,是校園歌手的格調。我跟她揮手致意,同時也與林先生握手作別。

- THE END -

 熱門文章精選 

我們為什麼沒有真正的新年音樂會?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不要錯過!半部當代中國音樂編年史就在你的眼前……

他是70周年國慶大典聯合軍樂團總指揮,背後的故事令人感動 | 人物

中國的鋼琴藝術指導在哪裡?

揭秘 | 國慶70年聯歡活動中國交響樂首次「千人綻放」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相關焦點

  • 臺灣原聲兒童合唱團《外婆的澎湖灣》
    2016休斯頓巡演下半場——《外婆的澎湖灣》合唱作品簡介《外婆的澎湖灣》是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和潘安邦於1979年創作並發行的歌曲。歌詞信息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
  • 《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的回憶
    讓我們跟隨歌手潘安邦的記憶,追憶80年代的臺灣民歌風採,追憶那心湖中奔湧不息的愁緒與懷想。《外婆的澎湖灣》鐘聲年代show© Zhongsheng Music鐘聲音樂《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廣為流傳,可謂家喻戶曉。
  • 湖南省長杜家毫訪臺灣唱《外婆的澎湖灣》(圖)
    赴臺參訪的湖南省長杜家毫,19日出席在臺北舉行的湖南衛視「芒果握手會」,並在致詞時引吭高歌一曲《外婆的澎湖灣》。《中國時報》圖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湖南省長杜家毫訪臺熱情滿滿,19日在臺北圓山飯店高唱《外婆的澎湖灣》,獲觀眾如雷掌聲。  應臺灣工業總會邀請,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17日率團抵臺,開始為期6天的交流參訪活動。
  • 【論攝影 235期 • 宋曉剛】臺灣行之--外婆的澎湖灣
    今年春節,去臺灣過年。這次去,特意坐飛機去了澎湖。說起澎湖,最先想到的當然是潘安邦那首「外婆的澎湖灣」歌曲。
  • 情系澎湖灣
    情系澎湖灣福建省南安市水頭中學 歐陽溪人的情感說有多奇妙就有多奇妙,有時會因為一首歌而對某個地方魂牽夢繞,有時會因為某個地方而對一些人牽腸掛肚。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臺灣校園歌曲也開始傳入大陸,校園裡飄蕩著優美動聽的旋律。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潘安邦病逝
    圖:潘安邦享年52歲/中央社  大公網2月5日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全球華人世界的臺灣歌手潘安邦,驚傳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3日上午8時57分病逝臺北長庚醫院,得年52歲。  潘安邦是資深的臺灣歌手,上世紀70年代出道,即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贏得臺灣「民歌王」美譽。後來淡出歌壇,赴美從事成衣生意,並結婚定居。  1989年,潘安邦應邀首度登上大陸中央電視臺春晚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後,廣為傳唱,20多年來中國男女老少都會唱,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除阿里山、日月潭就是澎湖灣。
  • 拜爾娜《中華情》舞臺與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共同演繹經典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節目中拜爾娜不僅演唱了陳彼得先生創作的經典歌曲《阿里巴巴》,還與《外婆的澎湖灣》的原作者葉佳修先生共同演唱了這首歌,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經典的回憶。拜爾娜《阿里巴巴》:葉佳修 拜爾娜《外婆的澎湖灣》:現場精彩相片:
  • 與費玉清並稱臺灣雙雄,《外婆的澎湖灣》賺9億,52歲患癌離世
    那就是《外婆的澎湖灣》。這首膾炙人口的校園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至今唱起來仍然是朗朗上口,足足火了40年。這首歌曲的原唱是潘安邦。講述的就是歌手潘安邦本人和外婆童年生活在澎湖灣的故事。當天打電話給在澎湖灣的外婆,唱給她聽。電話那頭的外婆久久沒有說話,但是潘安邦可以感覺到外婆已經感動落淚。這首歌被收錄在他的專輯《思念總在潘安邦》中。輕快的旋律和真情演唱讓生活在臺灣的潘安邦從臺北火到了大陸,收穫了無數不同年齡段的粉絲。潘安邦當時是個火人也火。
  • 【歌聲飄過40年】外婆的澎湖灣
    1979年,臺灣音樂人葉佳修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認識了歌手潘安邦。為了製作潘安邦的第一張專輯,兩個人談了整整一個下午。潘安邦把他認為最重要的事都告訴了葉佳修,包括他從小跟著外婆長大……這種祖孫情深深地觸動了葉佳修的靈感,他根據這種感受創作出了《外婆的澎湖灣》。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 泳渡澎湖灣延期 2020國際澎湖灣燈光節延期至9月19日
    因應疫情不穩定,澎管處公布今年國際澎湖灣燈光節順延至9月。(陳可文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悶燒,澎湖觀光大受衝擊,繼2020澎湖海上花火節、國際澎湖灣燈光節兩大觀光盛事喊卡,3日縣府再宣布泳渡澎湖灣、端午節龍舟賽等也全都延期。    觀光是澎湖經濟命脈,最具指標性的夏天海上花火節與秋天澎湖灣燈光節帶動了數十萬觀光人潮,如今雙雙延期,一下子打亂了澎湖整個旅遊生機。
  • 【小SO送福利】外婆種下了一個「澎湖灣」,不出溫州嘗遍臺灣地道美食
    但有這麼一個「澎湖灣」,她不在臺灣,而在溫州。 「澎湖灣臺灣茶餐廳」是一家人文茶館,座落在智慧谷一個不起眼的弄口裡。但她並不寂寞,周圍聚集了來自臺灣的各大機構,如喬登美語臺灣喬登耀文幼兒園。 在這個暑假,他們將聯手為孩子們開辦一場盛大的PARTY「繽紛夏威夷 狂歡水世界」。 澎湖灣為SO+的粉絲兒特別準備了10張門票(包含水上高爾夫、歡樂水上滑梯、冰淇淋狂歡日、神奇DIY等活動),趕緊帶上你的寶貝來玩水吧!
  • 周末聽歌: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是根據潘安邦童年在澎湖與外婆祖孫情深的故事改編,是歌手葉佳修第一次為潘安邦填詞譜曲的歌。1979年,潘安邦憑藉該歌曲當選年度「臺灣最佳新人獎」。雖然是一首成名快40年的老歌,但聽起來還是那麼的親切。今天,是應荷友@孩子 的點播而推送給大家。
  • 慢品澎湖灣
    出海捕撈螃蟹樂趣無窮推薦地:臺灣澎湖文/圖 吳穎薇推薦理由《外婆的澎湖灣》曾風靡大陸,澎湖是需要深度遊玩的海島,區別於以往澎湖本島走馬觀花遊,南湖國旅·西部假期將帶你深入澎湖離島吉貝推薦玩法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在臺灣,澎湖有「離島之最」的稱號。從《外婆的澎湖灣》到偶像劇《海豚灣戀人》、《原味的夏天》,澎湖一直以來都被塑造成晴空白雲、金色沙灘、蔚藍海洋的島嶼風貌,藍天、海洋、陽光、沙灘、聚落於島嶼,這就是澎湖的清新形象。來到澎湖,只在本島遊玩遠遠不足以品讀到澎湖的內在魅力。
  • 王潔實、謝莉斯《外婆的澎湖灣》,經典的組合,經典的作品!
    作為我國著名的歌唱家,王潔實和謝莉斯翻唱了很多紅極一時的臺灣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也是其中非常膾炙人口的一首。這麼多年過去,當我們再次聆聽王潔實和謝莉斯的演唱,還是那麼熟悉親切,那麼動聽優美。《外婆的澎湖灣》 詞曲:葉佳修演唱:王潔實、謝莉斯 男: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
  • 外婆的澎湖灣:永恆的經典名曲,成就一代民歌王潘安邦
    1989年的春晚,央視邀請到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在1989年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招牌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大江南北。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出道於1979年,素有「臺灣民歌王」之稱,出道33年,在1989年的央視春晚上,他憑藉《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紅透大江南北。
  • 《外婆的澎湖灣》: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
    《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是由臺灣歌手潘安邦於1979年主唱而紅的成名作,是潘安邦用真情來唱響,屬於他自己與外婆的真實情感故事與難忘回憶。該歌曲在1989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後,更是紅遍歌壇,傳唱於海峽兩岸。
  • 落跑吧愛情影評 愛比海風柔情定澎湖灣
    落跑吧愛情影評 愛比海風柔情定澎湖灣時間:2016-06-12 21:26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也因為這首歌,使得無數人對於臺灣的澎湖無限嚮往。
  • 澎湖灣,如果可以騎車環島做一次自己的英雄
  • 《外婆的澎湖灣》動態歌譜示範伴奏,卓依婷版本
    《外婆的澎湖灣》是歌手潘安邦1979年9月1日發行的專輯。由葉佳修擔任詞創作共收錄20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