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大戰「如懿」,該怎麼看這場好戲

2021-02-07 柳飄飄了嗎


表妹個人號「柳飄飄了嗎」

第 74 篇推文


今天表妹要講的戲,一波三折。


第一折,叫作「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2016年8月開機到2017年5月殺青,歷時九個月。


號稱「大牌雲集」「3億投資」「良心巨製」,賺足眼球。


第二折,「狼來了」


定檔、挪檔、延期,中間夾雜天價片酬、拒絕網播、力求上星等風波。


昨天,終於如願播出。


於是有了第三折戲,「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因為同題材、同背景,還被搶儘先機,它特地挑周一為首播吉日——


這本是《延禧攻略》停更的日子。


沒想到《延禧》應聲宣布:


我們周一也更了!



這,不是截胡是啥?


好了,你們都猜到我說的是哪個「小倒黴蛋」:


《如懿傳》



一上來《延禧攻略》就逮住《如懿傳》正面剛。


這不友好。


可《延禧攻略》真的有多厲害嗎?


在此,表妹乾脆借昨天頭圖最高贊的評論一表心跡:


是的,我同樣不認為它是一部多麼優秀的劇作。


甚至和你們想的一樣,表妹也覺得它的好看,在於且僅在於一個「爽」字。



它就是一部三分劇(五分制)啊,多餘的水分有什麼細究的意義呢。


所以,對於《延禧》,我們不必因為它承包了半個暑假的熱搜就過於吹捧它。


不是正面剛嗎?


那就剛——


表妹敢說,這是截至8月22日,中文網際網路關於《延禧》與《如懿傳》的最有料掰頭。



Round 1:服化審美



似乎所有和歷史相關的劇,都喜歡強拗這八個字:


"服化考究,審美高級」。


《延禧》是,《如懿傳》也是。


之前於正因為挖出「一耳帶三鉗」的耳飾細節,被歷史博主表揚,從此開始積極轉發各種彩虹屁。


講句實在話,《延禧》的服化的確用心了。


劇中皇后的團龍棉褂,正是清代乾隆時期的緙絲A貨。再仔細看,她手中拿的手串也有來頭:學名叫做「十八子」,是一種佛教手鍊。


這不僅在當時的清宮相當流行,也很符合劇中皇后善良恬淡的性格。



佘詩曼飾演的嫻妃,封后大典上那身禮服,表妹也著實咂舌。


皇后必備十大件:


朝冠、金約、領約、耳飾、彩帨、朝珠、朝袍、朝褂、朝裙,竟然一樣都不落!


對比看看:



這下,你們也看出門道了吧?


《延禧》服裝的精緻,在於高度還原


於正完美高仿了很多清朝時期的古畫和文物。據說,還請來了曾在故宮擔任文物修復工作的繡娘,專門縫製。


文物修復級別的服道化啊。


看看,是不是肉眼可見的工藝精良↓



當然了,偶爾也有弄巧成拙的地方。


比如眼尖的表妹就揪出了這些小bug:


純妃穿的這件石青褂子,本是高仿現存於故宮的清石青緙絲八團慶壽燈籠紋棉褂。


可惜那是嘉慶年間的東西啊,這一件就穿越了幾十年。



還有,像紫禁城爆款「雲肩裝」。


宮女、娘娘,人人都穿。



可雲肩本是我們漢族服飾中常見的元素,旗人不是沒有流行過,但那也都是清末的事了。


這一樁,又穿越了近百年。



好了,《延禧》是捉大放了小。


那麼,從「劇王」候選淪為遛粉代表的《如懿傳》呢?


叫人大開眼界了嗎?


開了。


開天眼了。


正片開場,表妹本來肥腸期待迅哥兒回眸一笑。


可你看這詭異的調色↓


還有,恕表妹直言——


右手邊那幾位「大頭娃娃」格格確定不是摳圖摳上去的?



當然,正臉的迅哥也並沒滿足表妹的期待。


臉部浮腫,妝不服帖,演15歲少女實在勉強了些。


而且,這頭飾、這配色認真的?


而且的而且,為什麼要給迅哥兒系這種拖地大蝴蝶結——


是嫌人家身板太大還是脖子太長?



(迅哥兒,要是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好嗎)


並非清代婦女不這麼打扮,只是人家沒這麼浮誇,而且那也出現在清末時期。


包括這高聳入雲的「大拉翅」,也同樣是清末流行的穿越貨。



本以為《如懿傳》只是和《延禧》一樣,有點小瑕疵。


但表妹好死不死跑去刷了《如懿傳》幕後採訪,服裝設計師真的說服我了:


我希望把清代300年的服飾文化

濃縮在(乾隆朝)這60年裡




你話語裡為啥洋溢著一種#我幫瀕危古蹟糊了水泥我自豪#的感覺呢?


再一查《如懿傳》的首席設計師:


張叔平。


是表妹錯了。



表妹不該談考據,應該談審美——


橫貫古今的魔幻現實主義審美。


確認過配色,是乾小四的水平。



尤其是那身墨綠裡襯+瑩綠色馬褂的設計——


完全以天地萬物為靈感,師法自然。



再看桌盤擺設。


雜亂的構圖與五花八門的餐具↓


還有,大行皇帝的梓宮還停靈在前殿,女眷們就在後院穿紅著綠、大嚼葷腥?



這亂來派的行事章法——


《如懿傳》禮儀老師張曉龍誠不欺我。



再看女演員裝扮,個個都是「寶藏女孩」。


這是我們的嬛嬛(鄔君梅 飾):


一對疑似米老鼠耳環映襯著仿佛馬克筆畫出的鬢角。



真可謂是——


中國結+玉環+米奇的搭配,既體現了東方的和諧關懷,又有著西方式活潑想像。


高,實在是高。


又如我們的女主,如懿。


瞧瞧這身成親裝扮:


顏色不正的點翠,中間點綴著四片泛著螢光綠的玉牙。



蜜汁打光將一對新人的臉映襯成嬌羞的豬肝色。


這仿佛拿腮紅當粉底的妝容,到底是怎麼說出「好看」兩個字的?



想不通。


綜上所述——


不論《延禧》還是《如懿傳》,它們所謂的「服化考究」都是半斤八兩。


只不過《延禧》是百密一疏,而《如懿》是疏中尋密。


再考慮到配色和審美的差距,五星制的話,表妹的評價是:


《延禧攻略》★★★

《如懿傳》★★☆


本回合,《延禧》險勝一局。



Round 2:人物設定



既然都談不上還原,那我們就談談尊重——


尊重歷史。


何為尊重歷史?


表妹絕不苛求主創們對著歷史古籍原樣照搬,那便不是文藝創作了。


我們的要求其實不高:


在合理範圍內解讀,不扭曲、過分醜化歷史人物,此為基本。


規矩說好,表妹來給大家串一串兩部劇重合的主要人物:



歷史上,乾隆皇帝一生比較順遂。


年少登基,爺爺定了穩固江山,老爸攢了大把零花,自己還是長壽皇帝。


後世說起他來也都是帶著「寵溺」的:


風流痴情、好大喜功、審美成迷、附庸風雅、容易膨脹……等。


對待這個人物,《延禧》選擇保守play、著眼微處——


還原他傲嬌毒舌、痴迷蓋章的小毛病。



而《如懿傳》,emm……看過小說的表妹送大家一個高能預警


他,多疑、陰暗、猜忌,家暴、(曾)陽痿,愛折磨女人;


他,罰過宮女在床前裸跪,猛喝鹿血,夜御六女;


他,因女主被一個侍衛暗戀便閹割了侍衛,請侍衛旁聽他和女主xxoo……


總之,在流瀲紫的原著裡,乾隆帝的一生等同於一個巨大的馬賽克。


並且「子承父業」,將《甄嬛傳》中的替身梗玩到底,虐身虐心——


他老子念純元之貌,pick甄嬛之身;


在他這一代,令妃就copy了如懿。


電視劇《如懿傳》有無翻盤可能?


有……


吧?


原著作者是唯一署名編劇


在劇情完全鋪開之前,恕表妹只能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大豬蹄子的設定好像比變態霸好玩那麼一丟丟?





歷史上的富察皇后,真真配得上「獨得恩寵」四個字。


相傳,乾隆皇帝平生所作四萬詩篇中,只有一百多首「真摯、動人」——


思念富察皇后的悼亡詩。



《延禧》的帝後CP,甜到還原。


秦嵐飾演的皇后溫婉善良,與乾隆感情甚篤。



這一設定既符合歷史,又是促成《延禧》爆火的一大原因。


《如懿傳》裡的富察由董潔扮演。


年近40的董小姐,顏值依舊很能打,站在眾秀女中,鶴立雞群。



可緊接著,奇怪的發展來了……


弘曆(乾隆名諱)被母后甄嬛逼著,才不情不願將代表當選嫡福晉的如意,遞給富察。


剛遞過去,我們的女主圍著拖地蝴蝶結從天而降↓



弘曆果斷變卦,將嫡福晉之位轉而交給女主。


可這不符合歷史啊,於是雍正果斷跳出:


你不能娶青櫻!她娘家獲罪了!

朕與她姑母,死生不復相見!



於是,受姑母牽累的女主,就這麼失去了當嫡福晉的資格。


而歷史上乾隆的心尖子富察等於是撿漏才當上正宮。


一個字,慘。


還有更慘的——


弘曆還不肯和她圓房,非要把冰清玉潔之軀留給女主。


第一夜自然要和你……


痴情龍的土味情話


枉顧史實到這地步,這回合也恕表妹不能pick你。





不是很懂為何最近的清宮劇都愛突出嫻妃——


這明明是一個在歷史上極不受落的妃子/皇后。


她不像富察:


乾隆三十年南巡,繼皇后輝發那拉氏隨駕,可中途卻因為斷髮忤逆被送回京去。隨後,乾隆收繳了她的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一共四份冊寶夾紙。


等於把這皇后打入冷宮。


《還珠》還原過乾隆對她的厭惡


這份厭惡,一直到她死也不曾消殆。


同樣貴為大清皇后,富察皇后薨逝,乾隆親作《述悲賦》悼念,親自料理喪事。而嫻妃/繼後呢,乾隆竟然不惜罔顧國禮,硬是將皇后之尊,以皇貴妃之禮(實際相當於嬪位)下葬,並且不舉國孝,連諡號也沒有給她一個。


這位涼涼,就有這麼「涼」。


這些情緒在《延禧》中是有體現的:


以後不用費心了



《如懿傳》呢?


流瀲紫在原著中給了她姓名——青櫻


這一點,電視劇沿用了↓



為什麼是青櫻?


還記得乾隆的名字嗎,弘曆,就是紅荔啊。


青櫻、紅荔,CP感不言自明。


然而青紅cp的糖,從原著到正劇都泛著一股蜜汁尷尬的黴味。


《如懿傳》中,她搖身一變,成了乾隆一生摯愛。



你和富察少年夫妻嗎?那我也少年夫妻。


你不是一生白月光嗎?那我就做顏色不一樣的月光——


富察皇后被寫成表面淡然,內心非常羨慕如懿可以得到乾隆愛的傻女人。


後來又受人唆擺,多次害人,將犯錯的宮女賞給太監夜夜折磨……再後來受皇帝厭惡,親自出馬把她氣死,結果卻是個天大的誤會。



流瀲紫的處理是——


乾隆對她不是愛,是愧疚。


再加上她的死亡加成,於是才成為了白月光。


而歷史上,嫻妃受到的那些不可迴避的硬性厭惡都被強拗成:


是乾隆為了保護如懿,才把她打入冷宮。因為要成全她作庶民夫妻的願望,才草草下葬。


你這樣顛倒愛恨,乾隆帝的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好嗎?


總之,拋開歷史,僅就小說來看,這一對強拉的cp邏輯也是很無力的。而這種無力使得男女主角活像兩個神經病,終生致力於互相作死。



歷史上,因為高貴妃嬌媚,乾隆對她還算另眼相待。


可無論在《延禧》還是《如懿傳》,這個角色都算是反派。


但都不臉譜化,是蠢萌的那種反派。


打平。



別看魏瓔珞今天成了爽文女主化身。


其實歷史上,這位令妃大約是個「無趣」的人——沒有詳細描述、沒有奇聞野史,面目模糊。


今天的史學家也只能從她的封號找線索:


令嬪,「令」字語出《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在古語中有美好之意,大概是魏佳氏讓皇帝聽到和看到的都是善良、美好的一面,所以才會得到此封號。


你看,一朵白蓮禮節性美人。


於她,《延禧》《如懿傳》都算不上尊重史實。


兩部劇中,魏佳氏都是背景貧寒,頗有城府,逐漸上位的女人。


區別在於:


前者,魏佳氏是爽文女主、黑蓮花;


而後者……大概是《如懿傳》中被抹黑得最慘的一個歷史人物了吧。


原著中,令妃和甄嬛一樣,都是流瀲紫替身梗中那個替身可憐蟲。


可惜她沒有瑪麗蘇光環,她的攻擊就是赤裸裸的反派。


於是,這個大清歷史上唯二的漢人皇后、親子繼承皇位的女人,就被這本書抹黑成各種毒殺小孩,還常年被餵蕈菇湯,染上毒癮,爬在地上舔的那種……



電視劇會好點嗎?


演員官方微博已經蓋章了:


喝了50碗毒藥

跟皇上生了6個孩子

直接、間接害死15人



很明顯了。


在人物設置環節,表妹zqsg偏向《延禧》:


《延禧攻略》★★★

《如懿傳》★☆


本回合,《延禧》再奪一城。



Round 3:故事格局



說到這裡,表妹注意到《延禧》已經連下兩城。


想到於媽笑出聲的樣子,我也真的很想笑!大笑!!


——要論格局,《如懿傳》完勝《延禧攻略》。


首先它的人物多、支線密,探討的空間也大。


更重要的是,主角視角


《延禧》是令妃視角,這就決定了:


整個宮鬥歷程,像一條逐漸升爬的線,只會越來越好。


爽文歷程。


而《如懿傳》的女主是繼後烏拉那拉氏,她一出場就是被歷史的大框子架著的——


事實上,第二集就透出一些端倪。


青櫻因姑母獲罪,終日愁眉,乾隆表示理解:


一個女人,沒了名分,一生孤苦



似乎是在嘆姑母,這又何嘗不是青櫻一生的寫照?


不論現在再怎麼拗青紅cp的恩愛,這一對,註定是相負的。



所以於女主如懿的命運——


只能是一條下滑的線,註定越來越悲涼。


歷史是這樣。


人物的結局已經寫就,我們後人再怎麼拗說辭,也不得不目送著他們被歷史按著頭,朝那個已知走去。


從文學角度來講,這樣的悲劇故事卻是更容易走向深刻的——


風流雲散,從來比蘭桂齊芳更高級。


這也是表妹有些近乎偏執地……容易往歷史的邊邊上靠的原因。


從「編劇」角度,歷史,幾乎是自帶悲劇屬性的。


迅哥兒「黑化」後這一眼就叫人受不了


這時,梅粉們可能會問:


表妹表妹,我不care原著,也不是史實黨。我只想看好故事、好演技。


這麼單純看的話,它是否值得一看呢?


答:當然。


衝著這麼多優質戲骨,也是值得看的。


就是第二集,鄔君梅飾演的甄嬛和陳衝的烏拉那拉氏皇后對戲短短兩分鐘。


就十足過癮。


| 時長:02分15秒 |


這是一段「逼宮」的戲。


此時,皇后已經被禁足景仁宮,與雍正帝「死生不復相見」,形同廢后。同時,她扶持的三阿哥也被削碟籍,相當於帝後烏拉那拉氏一支被連根拔起。唯一希望在侄女青櫻/如懿,她若能留在宮中,烏拉那拉氏還有翻身之日。


就在這時,皇后被「死對頭」甄嬛來「激將」,羞辱值到頂——開懟、開罵,還是乾脆撕破臉皮相互扯頭髮?


我喜歡陳衝的處理,她在克制之餘還有一種意料之外的突兀


有經驗的女演員沒有一個會容許自己呈現這樣的銀幕儀態:


不舒展。


脖子梗住,背勾住,整個身子要拉成一張弓,難看。



這哪裡是平時舒展性感的陳衝?


可我們看一次動圖,像不像一隻貓被激怒後弓起背的樣子,又像不像一個固執硬頸的老人——


人氣急不得解是這樣,肩、頸、胸、背舒化不開,緊繃。



此時的皇后被一股巨大的憤怒裹挾,氣團淤積胸口。它不好破門而出,只能被自體消化——


這是帝後。


形同廢后也還是帝後,在死對頭面前,更要收著,收得好好的。


這「緊繃感」演的是一種生理反應,應激狀態下極度收斂的身體狀態。


跟著有了第二次的轉身動作。


相比第一次的,你能不能猜到事情新的走向?



你看,這是演員對身體語言的控制。


張弛有度、來去自如。


沒錯,今天表妹拿《如懿傳》跟《延禧攻略》做了比較。


三局下來,眼看《如懿傳》落了下乘——


可話不說死。


在看得見的地方,如服飾、人設,《延禧》是高了一頭。


但決定一部劇高低的,還要看那看不見的——


之後的情節走向、演員高低,甚至,這部劇作在文學性上的探索。


所以《如懿傳》的水準會到哪裡,還難下定論。


可是今晚,表妹已經注意到:


微博出現了一道奇景——


《如懿傳》 VS 《延禧攻略》,從這一點看就已經敗了……



看啊,《如懿傳》的大戲還沒有開場,戲外的劣質宮鬥已經打響。


怎麼滴,筆下寫投毒,下春藥,互扇耳光寫多了,現實中也玩起這種黑水軍?


也不想想——


清宮戲那些主動作妖的,是不是都活不過三集。


醒醒!


我們要的,可不是這種好戲。


熬夜寫了一晚上有點愛心好嗎↓↓↓

相關焦點

  • 【《如懿傳》VS《延禧攻略》9大主角大PK!】《如懿傳》高貴妃是「小章子怡」!「令妃」顏值完勝魏瓔珞!
    在這兩部劇中,人物上有很多的重疊,馬上來看看重疊的人物中你比較喜歡哪個?#1 如懿的角色▼《如懿傳》周迅(左)、《延禧攻略》佘詩曼(右)。#5. 愉妃角色▼《如懿傳》張鈞甯(左)、《延禧攻略》練練(右)。
  • 《延禧攻略》突遭下架,《如懿傳》也消失了,宮鬥劇怎麼了
    國內宮鬥劇近年來紅遍亞洲,包含《如懿傳》、《延禧宮略》等,無論是播放量、討論度都相當高,不過今(28)日有網友發現,要看《延禧宮略》時上頭寫「當前地區版權受限,無法播放」,不過實際從該平臺測試,臺灣仍是正常播放,不受影響。
  • 設計 | 看花藝師如何用花藝升級《延禧攻略》&《如懿傳》
    這意味著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中的狀態並不麻木 隨時處在可以被激發的狀態 特別幸福的是 我現在仍然還在創作中 ——川名哲紀 近期,宮廷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的中國傳統配色,讓大家大開眼界,中國傳統色彩純而不豔,灰而不髒,有歷史沉澱的歲月感,美得不可方物,激發了花藝師們的創作欲望。
  • 《如懿傳》、《延禧攻略》無預警遭下架!網一片哀嚎:這什麼操作
    記者劉宛欣/綜合報導清宮劇《延禧攻略》、《如懿傳》在2018年暑假開始接連播出,掀起全亞洲的追劇熱潮,網絡討論度爆表,成為繼《甄嬛傳》後,又二不可撼動的宮鬥劇經典。▲《如懿傳》、《延禧攻略》突然無預警在播放平臺下架
  • 【延禧攻略】PK【如懿傳】九位主角對比圖,人物設定大反轉
    而另一套同樣是講述乾隆的後宮故事的清裝宮廷劇《如懿傳》在開播之前氣勢已經很強勁,事關是周迅、霍建華主演,而且是之前大熱劇集《甄嬛傳》的續集,不過拍攝完成多時,卻一直未有播出時間。日前劇組宣布該終於能通過審批於正式播出!而《如懿傳》正面對上和它時空背景幾乎一樣的《延禧攻略》,少不了讓觀眾多方比較。
  • 「延禧、如懿」娘娘都是敏感肌,皇后、嬿婉、爾晴的護膚法寶
    發現宮中娘娘幾乎都是敏感肌,像是秦嵐皇后、魏嬿婉、爾晴,今天就盤點下她們御用的護膚品。敏感肌寶寶們可要認真看啦!第一個推薦的是LA MER極致濃縮再生精華,因為經常要飛往不同的城市,皮膚經常會有小範圍的過敏,她都會靠這罐解決。
  •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說到底,這部在半年前穩坐「年度第一期待」的「劇亡」,開播時被嘲到土裡無非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前幾集服化道捉急,有劣質感;步入中年的周迅沒有少女感;「年度創新爽劇」《延禧攻略》正在風口浪尖,《如懿傳》的傳統正劇節奏+大量貼片廣告撞了觀眾雷點。
  • 分享 |「延禧攻略」帶來的音樂盛宴
    這款網紅劇《延禧攻略》你看了嗎?原本小沃只是隨手打開第一集,沒想到追劇一發不可收拾。最近,小沃發現周圍很多同事啊朋友啊都開始追《延禧攻略》。日常生活裡,也有很多關於劇情的討論:「我們家魏姐啥時候才能當上令妃呀?」「天了嚕,純妃為傅恆做了那麼多,結果他根本不知情,終究是錯付!」
  • 《如懿傳》開播穩贏,《延禧攻略》後勁十足
    8月20日《如懿傳》在海信聚好看全網獨播,播出規則是每周一到周四20點更新兩集,VIP搶先看8集。而正在熱播的《延禧攻略》也宣布「周一加更!」
  • AI「復活」《延禧攻略》眾生相
    AI神還原《延禧攻略》眾生相據這位Up主介紹,AI在「施法」前所基於的畫像,是來自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心寫治平》。當然,他對這些畫像也是做了一些「數據預處理」,專門挑了一些好看、出名的嬪妃:有些好像得罪畫師的畫像,就不復原了……首先登場的是純妃。古代畫像、《延禧攻略》中的劇照長這樣。
  • 大罵「如懿傳」的,今天全被打臉了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十點電影」還沒嗑完《延禧攻略》「衛龍cp」的糖。
  • 9部「低開高走」成功逆襲的劇!《棋魂》評分7.2飆到8.0,《如懿傳》被黑到越追越香
    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是《如懿傳》,剛開播時被罵慘,最後口碑逆襲勝過同為宮鬥劇的《延禧攻略》,最近熱播的漫改劇《棋魂》也是逆襲的代表,該劇的豆瓣評分如今已衝到8.0了呢!以下這些「低開高走」成功逆襲的電視劇,《如懿傳》、《宸汐緣》都是被吐槽到越追越香!
  • 延禧攻略:一口氣,我看了14集.
    小仙女的第 13 期推送     在古裝劇一片涼涼的大形勢下,「延禧宮略」悄悄上線了
  • 沒有佘詩曼的話,我猜《延禧攻略》打不過《如懿傳》.
    自打再三延期的《如懿傳》終於開播,《延禧攻略》也宣布日更,吃瓜群眾看他們這樣「暗鬥」也不失為一齣好戲。雖然很多人對《如懿傳》失望,覺得周迅演少女太勉強了,但從第三集開始有點意思,人物形象沒那麼彆扭,周公子的魅力也散發出來了。至於之後的劇情走向,暫不評價,只是大家還是會拿這兩部劇互相比較。
  • 延禧攻略 | 千萬不要對女生說「you're my sunshine」
    如果,你還不知道誰是爾晴,那你吃飯的時候聽到「令後大旗」,「傅瓔女孩」,「得體夫婦
  • 《如懿傳》對打《延禧攻略》,看樣子有點難……
    跟近期大火的《延禧攻略》那叫「撞得一個嚴嚴實實」。 同樣的題材,差不多的人物,兩個不同的主角視角,《如懿傳》跟《延禧攻略》在撞款後的對打,是避免不了的。 這不,連愛奇藝跟騰訊,兩部劇的平臺也被捲入其中。優酷像是失去了入場券,但仔細一看,你會發現,一邊的優酷暗戳戳地把《甄嬛傳》放在了電視劇首頁上。
  • 網評10大「最愛的大女主劇人設」《延禧》魏姐認真搞事業女主帥炸
    近幾年大女主古裝劇是最熱門的劇類型,像是《延禧攻略》、《如懿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是,這類的女主角人設絕不聖母瑪莉蘇,做事情永遠顧全大局,不會被周圍的人影響,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事業上,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而微博上也掀起「最愛的大女主劇人設」討論話題,《知否》明蘭、《延禧》魏姐,認真搞事業女主帥炸!
  • 金鷹獎網劇參選無鬚髮行許可證《延禧》《如懿傳》或有份
    除此之外,另外兩大電視劇獎飛天獎、白玉蘭獎亦都宣布網劇首獲資格參選,但要求「在重點視頻網站首播的電視劇」,即必須獲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而金鷹獎則沒有這一個限制。肖戰、王一博因《陳情令》爆紅。(微博@肖戰工作室)其實過去網劇尚算比較小眾,未能吸引太多觀眾觀看。
  • 延禧攻略如懿傳為什麼下架怎麼回事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原因
    據悉,《如懿傳》由汪俊執導,流瀲紫擔任編劇,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於2018年8月20日在騰訊視頻首播,講述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  《延禧攻略》也是在同一個時期播出的,開播之前沒有人看好,結果開播之後這部劇就成了爆款。
  • 從還珠到甄嬛,從延禧到如懿,這個人物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
    」→主頁右上角菜單欄→設置星標→★近期,延禧攻略與如懿傳兩部熱門宮鬥劇先後播出,不光掀起對比熱潮,也讓清宮宇宙再一次走入觀眾視線。前有《還珠格格》、《甄嬛傳》,後有《延禧攻略》、《如懿傳》,將這四部以及更多部清宮戲串聯起來的靈魂角色,自然就是被幾代人演繹過的——鈕祜祿.甄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