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世界,熱氣球的歷史故事

2020-12-23 知行攝旅行

熱氣球不似跳傘、滑翔傘那麼刺激,卻也能以上帝的視角俯瞰世界,最接近太陽的地方看日出又是另一番景象。隨著冷空氣不斷被加熱,熱氣球逐漸上升,駕駛員不斷點燃燃燒器促使熱氣球穩定的飛行,沒有任何失重感視野開闊老少皆宜,乘坐者站在籃筐內享受一場視覺盛宴。

2019年10月上映的電影《熱氣球飛行家》,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領銜主演,講述在1862年,熱氣球駕駛員Amelia Wren和科學家James Glaisher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旅程,乘坐熱氣球去尋找天堂的奧秘。在飛行過程中,他們的飛行高度突破了世界紀錄,也有了令人驚嘆的發現。然而當他們即將達到大氣層時,被迫為了生存而展開史詩般的鬥爭。

電影《熱氣球飛行家》海報

本期,說說熱氣球的故事。

人類發明熱氣球的過程如何,熱氣球又承載的人類怎樣的夢想?

氣球,是人類創造的第一種載人航空器。

氣球的雛形最早源自中國,但它真正的發展則是在法國。人們駕駛著氣球,飛躍海峽,橫跨大陸,伴隨著探索。氣球有230年的飛行史,經歷了許多艱難曲折,才發展成了獨特並具有廣泛用途的飛行器。

20世紀隨著飛機的出現,氣球不再用於載人飛行,而有了很多新的用途,比如高空物理探測、氣象、旅行、商業廣告等。讓我們和知行攝旅行一起了解一下飛機時代之前的氣球時代的故事吧。

1

《淮南子》與莘七娘

早在公元前3世紀,人們就發現了氣球賴以升空的原理。這就是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定律。這個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在流體中所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所排開的同體積的流體的重量。但這條原理沒有直接發展出氣球技術。

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早在2000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淮南子》一書中記載:「取雞子,去其汁,燒艾火納空卵中,疾風因舉之飛」。大意是說,將雞蛋抽空,在蛋殼中點火使空氣加熱,蛋殼就會飛起來。雖然根據理論計算的實驗,由於蛋殼太小充滿熱空氣後並不能產生足夠的升力升空,但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關於熱氣球升空原理的最早記載。西漢《淮南子》裡的飛行「夢想」,歷史意義是很大的。

圖片來源:網絡

一位中國五代時期的女科學家,與熱氣球原理有關。五代的莘七娘在入閩作戰時,使用了一種稱為松脂燈的紙燈作為軍事信號。在紙燈的下部固定了一隻松脂蠟燭,蠟燭燃燒後,燈內的空氣被加熱,從而產生升力,讓紙燈升空。松脂燈是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可惜,後人沒有利用這個原理發展成載人飛行。

2

蒙哥爾費兄弟,真正的熱氣球之父

圖片來源:網絡

1782年,一次法國巴黎的博覽會上,一些藝人展示了一種日本燈,以蠟燭助燃,可以慢慢升空。是莘七娘的松脂燈的一種流變。這場無意中的表演,誘發了航空史上第一次偉大的飛躍,載人飛行器的實現。

當時的觀看日本燈表演的觀眾中,有一對法國兄弟,哥哥叫約瑟夫·蒙哥爾費(1740-1810),弟弟叫埃蒂納·蒙哥爾費(1745-1799),他們是一位造紙廠商的孩子。兄弟二人都對科學發明很感興趣。特別是約瑟夫曾經研究過著名英國化學家普列斯特利的著作。這些著作中詳細描述了輕於空氣氣體的性質。約瑟夫聯想到使日本燈升空的很可能是一種比空氣輕的氣體。於是兄弟二人決定開始了實驗。

從巴黎回到昂諾內的家中後,約瑟夫製作了一個大紙袋,將紙袋口朝下放在爐子上,使熱空氣和煙充入紙袋。很快紙袋就升到了天花板上。第二步,約瑟夫又製作了一個絲織的口袋,將熱煙充入口袋後,口袋升到了20多米的空中。實驗的成功不僅刺激了約瑟夫,也激發了埃蒂納的熱情。兄弟二人聯手合作投入到熱氣球的實驗當中。

有趣的是蒙哥爾費兄弟一直認為熱煙是一種特殊的氣體而不是熱空氣。所以,他們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試驗不同物質燃燒後產生的熱煙,試圖找到一種有效的浮升氣體。他們試驗過溼稻草、羊毛、木材、舊皮鞋甚至腐肉。可想而知,這些試驗是不會有效果的。但他們執著的試驗,驚動了法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

科學院派專人來昂諾內要求蒙哥爾費 兄弟證明他們的發明。1783年6月4日,在昂諾內鎮的廣場上人們挖了一個大坑,坑內放滿了稻草和羊毛。蒙哥爾費兄弟將稻草和羊毛點燃,然後將產生的熱煙充入到一隻直徑約11米的氣球中。在充氣時,需要8個壯漢緊緊抓住氣球的繩索,使得氣球不會離地。當氣球中充滿熱煙後,繩索被鬆開,氣球逐漸升到約457米的空中,飛行了約10分鐘,降落在1.6公裡外的地方。

蒙哥爾費熱氣球比我國的松脂燈晚了約800多年,在原理上沒有突破,但是由於蒙哥爾費兄弟一開始就力圖使熱氣球向大型化發展。就在廣場實驗的第二天,蒙哥爾費兄弟製作了一隻直徑30.5米的熱氣球,他們的實驗向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蒙哥爾費 兄弟的成功震動了法國科學院,名噪一時。整個法國都在談論氣球。法國科學家夏爾一直在致力於氫氣的研究。他認為氫氣比空氣輕得多,升力的效果可能比蒙哥爾費兄弟的熱煙更好。於是夏爾請人幫助製作了一隻直徑3.7米的氣球,重量約11公斤。1783年8月27日。成千上萬的巴黎人前來觀看夏爾的氫氣球試驗。這隻氫氣球是在頭天晚上充好氣運到試驗地點的。當氫氣球的繩索鬆開時,氣球慢慢升起,一直升到了900米的空中。它在空中飄蕩了將近1小時,最後於24公裡外的農莊降落。當地農民看到這個從天而降的怪物大驚失色,急忙喚來牧師。牧師認定它是來自地獄,於是農民們一擁而上把氣球撕成了碎片。

氫氣球的升空成功,更大的刺激了蒙哥爾費兄弟的想像力。同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對氣球的飛行試驗也非常感興趣。國王路易十六把蒙哥爾費兄弟邀請到巴黎製作氣球,並要他們在凡爾賽宮進行表演。

1873年9月19日,蒙哥爾費 兄弟製作了一隻高17米、直徑12.5米的大氣球。這隻氣球裝飾得很漂亮,還配有法國皇家的標誌。這天早上,國王帶領著王后和滿朝文武來到凡爾賽宮。在廣場中央堆起一座高臺,臺中挖有大坑,為了助燃。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氣球才充氣完畢。約瑟夫·蒙哥爾費 將一隻公雞、一隻鴨子和一隻綿羊放在一個籃子裡,掛在氣球下面。三聲炮響之後,熱氣球升空了,直升到518米的空中,飛行了8分鐘後氣球降落,著陸在3.2公裡之外的農田裡。除公雞的翅膀收了一點傷外,綿羊和鴨子都安然無恙,路易十六大喜,賜名熱氣球為蒙哥爾費氣球。同年11月21日,兩名青年科學家F.P.羅齊埃和M.達爾朗德乘坐蒙哥爾費氣球,在巴黎上空飄行25分鐘,平安降落在距起飛地約8.9公裡的地方,這是人類第一次升空航行。

隨後熱氣球的技術不斷發展,1862年9月5日,英國氣象學家格萊徹爾和氣球飛行家柯克斯韋爾乘坐氣球上升到了9000米高空。這是人類第一次飛到高層空間。1934年10月23日,皮卡德與夫人乘坐氣球壓力艙升到了17358米的高度,這是女性第一次進入同溫層。

3

熱氣球的各種應用

氣球,在航空器中雖然是最簡單的,但它的用處還是很多的。

圖片來源:網絡

【氣象探測】氣象探測是氣球最重要的用途。早在夏爾發明氫氣球時,他就攜帶了氣壓計升空。這是人類最早的應用氣球進行氣象探測的行為。在此之後,當布朗夏爾飛越英吉利海峽時,他不僅攜帶了氣壓計和溫度計,而且帶了風向標。1896年世界氣象大會之後,氣球被廣泛應用到了氣象探測中。

【汙染監測】隨著工業的發展,大氣汙染越來越嚴重。氣球用於大氣汙染監測有特殊的優點:第一,氣球可以長時間的停留在空中搜集大氣數據,其他飛行器難以做到;第二,氣球由於可以隨風飄蕩,因而特別適用於來監測汙染物隨大氣流動散播的情況;第三,氣球的製作成本比較低。

【為航天服務】在太空人進入太空之前,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其中之一就是宇宙射線對生物的影響。只有氣球能夠以最小的代價飛到幾千米的高空中,去測試射線對於太空人有哪些危害。

除了作為飛行器,氣球還用於商業廣告、旅遊、體育運動和軍事偵察等領域。

載人氣球從1783年開始,經歷了200多年的歷史,它是人類擁有飛機之前的巨大發明。

資料來源於網絡搜集 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解憂雜貨店》影評:換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別樣精彩
    《解憂雜貨店》影評:換個角度看世界,發現別樣精彩這部電影是我很喜歡的一部,不僅是因為他的主演都是很出色的,更重要的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內容,我是在看完東野圭吾的小說之後,才決定來看這部電影的。不過話說回來,我想與其說他們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我想更恰當的說法是他們是過渡,一個個故事的過渡。在開始聽到這部小說要改編成電影的時候,我就感覺肯定會對小說內容有很大程度的改編,因為這畢竟是一本日本的小說,它與我們的文化還是有相衝的部分,果然,在看到電影的那一時刻,我就發現它的不少地方都有所改動,不過這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砍人快樂》,老梗新拼,換個角度看世界.
    《砍人快樂》的故事,描述女主角這個總是遇到霸凌的高中女生,在被連環殺人魔追殺的時候,無意間啟動一個古老的詛咒,竟然和殺人魔互換身份,殺人魔的靈魂跑進正妹的身體,變成外表是正妹,內在是殺人魔,而正妹的靈魂也跑進殺人魔的身體,變成內在是正妹,外表卻是孔武有力的殺人魔,更慘的是,如果在時限之內沒有破除詛咒,他們就一輩子換不回來了!
  • 詩歌中的療愈|換一個角度看世界
    換個角度看世界插秧詩契此和尚【五代梁】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換個角度看自己湖邊的小草林芳萍【中國臺灣】湖邊的小草說樹比我高 山比樹高雲比山高 天空比雲高但是當我彎下腰
  • 換個角度欣賞紀錄片
    我先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我兒子今年兩歲,中午不太愛睡覺,我就想了一個辦法,給他看紀錄片《微觀世界》,裡面全是各種昆蟲。我抱著他邊看邊溜達,慢慢他就困了。我就把聲音調小,畫面調暗,很快他就睡著了。到後來,我一放這個片子,他就開始打哈欠。但有一次,我忘了把聲音調小,他已經趴在我肩上快睡著了,片中突然響起了歌劇音樂,他就又抬起了頭,笑眯眯的對我說:蝸牛。
  • 換個角度看世界 多角度翻轉屏幕相機推薦
    換個角度看世界 多角度翻轉屏幕相機推薦  過去使用傳統的膠片拍攝,要等衝洗過後才能獲得影像,數碼時代以來通過取景器和液晶屏可以很快看到照片效果,但在很長一段時間數位相機的液晶屏都是固定在相機背後的,而我們有時候在拍攝特殊角度的照片時就沒辦法從正面看到屏幕
  • 《迷你世界》熱氣球怎麼製作 熱氣球製作方法
    導 讀 《迷你世界》是一款高度自由的休閒類3D沙盒遊戲,有著非常方便快捷的多人聯機模式,在這裡,你能夠隨心所欲創造一切
  • 《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換個角度看世界
    特意選了科技館的巨幕,準備享受又一次的華麗盛宴,結果呢,嗚嗚嗚,又一次印證了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影片視效雖然從2D升級至3D,但是故事簡單重複,定位低幼,矛盾平緩,驚險不足,看不出有突破性的創意,一部中規中矩的標準化作業
  • 《熱氣球飛行家》世界的樣貌,取決於我們冒險過的一切
    甚至不計性命投入全副身心,只求超越世界當下的侷限,至死方休?似乎也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得到的回答大概不難想像:只要試過一次,一旦成功跨越那道障礙,往往就會有一種讓人上癮的快感。》,故事講述1862年熱氣球女飛行家艾米莉亞與英國氣象學家詹姆士.格萊瑟,為了實地瞭解大氣層高空的對流現象,並且探索天氣預測的科學奧秘,兩人乘坐著早期尚未發明飛機之前的唯一飛行工具——熱氣球——踏上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旅程。
  • 讓孩子換個角度看科學 | 法國影片:《阿薇爾與虛構世界》
    故事起始於拿破崙三世統治的法國,當時為實現普法戰爭的勝利,拿破崙政府要求科學家古斯達夫•富蘭克林研製出一種「終極血清」,好用在士兵身上讓他們變得刀槍不入。| 可惜當時的實驗結果並不成功,測試在動物身上只能夠讓他們變得會說話,並不能實現刀槍不入。拿破崙三世因此大發雷霆,朝著被實驗對象開了槍。
  • 換個角度看中國——《鳥瞰中國》的審美意義與價值內涵
    上集14處人文地理風貌,下集13個社會、科技發展問題,南北風情、四季變換,萬花筒般地呈現出中國傳統與現代交織的文明傳承與創新。片中的鳥瞰角度不僅是一種視角,還是一種創意,更是一種激發敘事系統的手段。在這一過程中,諸多問題產生交流碰撞:中國故事、人類情懷的共通共鳴如何結合;人與自然、當代與歷史、人文與地理、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係把握;故事化的手法、以小見大的敘事表達、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影像實現等等,這些都是中國紀錄片創作者在國際碰撞中需要思考的問題。
  • 和平精英熱氣球版下載
    和平精英熱氣球版下載是一個射擊類型的遊戲,模擬角色,真實的參與到射擊當中去,開始一段新的射擊吃雞大戰,不斷的變換屬於自己的槍枝,參與到戰鬥中去,豐富的經典玩法,帶給玩家全新樂趣,不一樣的吃雞模式,是會讓玩家感興趣的遊戲.一款節奏相當快的手遊,主打"10分鐘1局"預計目的還是希望可以打發玩家的碎片時間。
  • 電影《花木蘭》之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承認別人優秀並不難
    換個角度看問題,你會發現承認別人優秀並不難!但你又不得不承認的是,迪士尼讓世界知道了中國的花木蘭!那些天天說什麼文化輸出的黑子,你讓世界知道了中國的什麼?多看看別人營造的唯美的畫面。從這個角度看,承認別人優秀有那麼難嗎?
  • 《熱氣球飛行家》:就是想上天!
    剛才有個朋友問我:剛剛上映的新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裡頭發生甚麼事了?我說怎麼回事,給我發來了幾張劇照,嗷,原來是昨天……哦不對,原來是1862年的兩位年輕人:一位是呆萌科學家,有抱負但沒上過天;一位是美女寡婦,飛行經驗豐富但曾消沉,他倆試圖乘氣球打破升空記錄並進行科研實踐的故事。
  • 《中國妖怪故事》:1080種妖怪,喚醒我們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
    0303 換個視角看世界《中國妖怪故事》是一本百科全書類的書籍,其編排形式就像字典一樣,可以在索引中查找對應的妖、精、鬼、怪,每種妖怪都有若干個古典裡的小故事來概述其形象。這本書之所以能夠在豆瓣上得到很高的評分,我想除了這本書本身的豐富內容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啟發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世界。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曉航在推薦序裡有一句話很打動我,這樣一本書最讓人吃驚的是思考的角度,「那是一種看待世界的不同尋常的角度」。
  • 高空浪漫熱氣球到底有多美,除了土耳其,自己來這看了才知道
    站在上帝的角度看風景--熱氣球(英國篇)飛翔,可能是我們能想像得到的,最靠近上帝視角的,觀察這個星球的角度。跳傘,蹦極,滑翔傘等等,而所有飛行器中,開放的、緩慢的、隨意遊走的熱氣球,無疑是最浪漫的。熱氣球不只是一項戶外運動,在天上不僅能夠將美景一覽無餘,同時這麼浪漫的體驗也是求婚的好時機,在天上求婚那是一種什麼體驗啊!
  • 令人細思恐極的《黑袍糾察隊》帶你換個角度看超級英雄
    圖片來自網絡咦是不是上錯海報了?沒有啦,主角就是上面這幾個普通的凡人!令人細思極恐的是,如果被你當偶像崇拜的超級英雄實際只是在作秀、表演拯救世界,更甚者他們也會作惡!你會怎麼想呢?在這個故事線中的世界,有一群超級英雄們,他們各自身懷絕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個7人組,他們全部服務於一家公司。這7人組都具有什麼超能力呢?
  • 《熱氣球飛行家》熱氣球飛行家
    只有那些自認為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世界的樣貌,取決於我們冒險過的一切 這片子有恐高症的人不能看,熱氣球飛行家的冒險精神!只有那些自認為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世界的樣貌,取決於我們冒險過的一切 這片子有恐高症的人不能看,熱氣球飛行家的冒險精神!
  • 《熱氣球飛行家》:想要帶你去浪漫的英格蘭
    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講的就是這麼一個故事。本片改編自真實事件,講述了1862年熱氣球駕駛員艾米莉亞·雷恩和氣象學家詹姆斯·格萊舍為了探究大氣組成而登上熱氣球,所經歷的一場驚心動魄的高空冒險。本片因熱氣球上奇觀性的高空展現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效獎在內的多個視效獎項提名,但仍有觀眾批評其對於歷史事件的改動,導致了「熱氣球很震撼但飛行家有欠缺」的結果。
  • 《熱氣球飛行家》:偽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其實是將理察·霍姆斯原著《上窮碧落 : 熱氣球的故事》中記述的那些飛行先驅們的故事融合在了一起。艾米莉亞·雷恩的人物原型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熱氣球職業女駕駛員索菲·布蘭查德(Sophie Blanchard)——她的丈夫是熱氣球先鋒讓-皮埃爾·布蘭查德,在丈夫去世後她繼續投身熱氣球事業,不過她早在1819年就因為熱氣球事故在巴黎遇難了。艾米莉亞·雷恩的名字則來自於美國女性飛行員艾米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有一部關於她的電影片名就叫做《艾米莉亞》。
  • 《熱氣球飛行家》口碑不俗
    本片取材自19世紀真實事件,講述了熱氣球飛行家艾米莉亞與科學家詹姆斯·格萊舍乘坐熱氣球踏上一段非凡的冒險,探尋天空奧秘的故事。由「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與菲麗希緹·瓊斯繼《萬物理論》後,二度合作主演的好萊塢冒險動作大片《熱氣球飛行家》日前發布全新劇照。劇照中兩位主演置身熱氣球中,體現高空冒險驚險刺激的同時,又多了浪漫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