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餘姚給生活畫個頓號,結果一頓一頓又一頓

2020-12-23 騰訊網

楊梅之痴

寧波人愛吃,不同時令,喜歡給它們註解上不同的段子。在清明它可以是川烏(馬鮫魚),秋天是開漁後的第一船熱氣海鮮,冬天是頂級紅膏嗆蟹……人們津津樂道,四季輪轉。

這幾天最流行的莫過於:混得好不好,就看這幾天有沒有人給你送楊梅。

攝影:阿徹

這個周末,寧波人不是去摘楊梅,就是堵在摘楊梅的路上,其中一站便是楊梅的發源地餘姚。你可以不服這個說法,但餘姚有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裡的楊梅花粉啊。從小,老師就教育我:餘姚楊梅甲天下(當然還有餘姚榨菜甲天下……)。直到長大以後,我去看了外面的世界,三觀崩塌,從雲南到仙居,再到金華蘭溪,怎麼全世界都可以種出楊梅呢?然而,作為一個餘姚人,我依舊深信篤定,每年總要買幾筐餘姚楊梅,以佐證味蕾的執念。

從下火車就開始饞

那麼,既然去了餘姚,還能吃點啥?作為一名土著,幫大家羅列羅列,免得一想到餘姚,就只知往四明山上跑,其實,老城才是最好吃的!

首先,在交通上為了躲避堵車,可以試試:在寧波的任何一座地鐵站上車,坐到火車站北廣場,搭上寧波餘姚的城際列車。一天八個班次來回,出發可以上午8、9、10點左右任選,車票10塊錢,半個小時,望兩眼窗外就到了。

和那些建在偏遠的高鐵站不同,下車的餘姚站,即是老城市中心。得益於民國時就建成的蕭甬鐵路,慈谿、奉化、象山人民日思夜想的城際通勤,餘姚人已經享用三年。我一同學在海曙月湖公園上班,曾經每天坐著它往返,放北京簡直就是八通線。

背個包,拿個相機,接下來的行程靠步行就能搞定。實在走累了,路邊也有招手即停的三輪車,全市2000多輛,起步價5塊錢,使命必達,性價比之王。

餘姚的老火車站

走出車站的那一刻起,姚城的底蘊撲面而來,隨隨便便走過的季衛橋,建於道光年間,在寧波城裡都難見到如此漂亮的五拱石橋。接下來的行程,步行範圍之內,你可以打卡:「明朝一哥」王陽明的故居;餘姚的龍脈龍泉山;山上有陽明先生的講學處「中天閣」、朱舜水紀念堂、龍泉寺、餘姚博物館……

龍泉山,老派公園印記猶存

據說全國稱得上「文獻名邦」的只有兩個,一個是餘姚,另一個是孔子老家。當地名人實在太多,大咖大儒無數,當地選了四位: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黃黎洲,稱他們為:四先賢。然后街道名字、馬路名字、中學名字……都以此命名。至於他們是誰,有多厲害,就請自己查閱吧。

暗藏美食的餘姚小城

魚頭留到尾巴再吃

到了中午,老城裡遍地的黃魚麵館開始向你召喚。鮮得來、櫻花酒家、松蘭麵館、何記麵館、阿玉麵館……先來說個實惠的。龍泉山下,挨得近的是那家老的「何記」,就近嘗個鮮,只要40塊錢就能吃到兩條黃魚,也可以試試乾菜仔排、蝦爆鱔、紅燒肉,都是地道餘姚菜。

沿著姚江去巍星路上,還有一家「大眾麵館」,也做黃魚面,老闆比較隨性,備料也少,明明還是中午,他就告訴你:啊呀,賣完嘞,明朝早點來!

姚江邊北濱江路的老何記

再來說個貴的。有機會,可以試試鮮得來。餘姚黃魚面之所以遍地開花,它扮演了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早在40年前,它從一家早餐店起家,做大做強,然後1989年搬到了現在位置,已是家族第二代在打理。最近去吃200元一碗,要是黃魚再大一些,400-500塊錢一碗也有,放眼全寧波,說是最貴也不為過。

憑什麼?有一天我請老闆親自演示過一番,果真大道至簡。只是醬油、鹽、一丟丟味精,已經鮮得無以復加。老闆還提醒我:魚頭放最後吃哦,因為它是最鮮的!

老闆親自示範

每一位客人,老闆都會遞上熱毛巾一塊,上好綠茶一杯,窗外即是滿眼翠綠的龍泉山和流淌著的姚江。它的隔壁是1998年陸老闆建的老牌高級酒店太平洋,據說開業那天還邀請鮮得來的第一任店家前去吃飯,席間介紹說:這位就是亞洲第一面。此時的陸老闆,帶著一眾臺商到餘姚投資建設,有了整片工業城,一來二去,臺灣老闆們也都愛上了這碗面。

一碗鮮得來誰能不愛

次年,餘姚舉行首屆塑博會,南來北往的客商,產業崛起,人們日漸富裕起來。曾經鮮得來的早晨,挨著窗口坐的都是一眾當地富豪,一碗麵、一杯綠茶的時間聊好一樁生意。

所以,說貴的人,可能只是你還不懂它。

牛肉的責任

「牛味」是餘姚美食中另一個神奇存在。它們的店名往往都是「阿字系」:阿強、阿棟、阿珍、阿學、阿南、阿力……老闆們深信,將自己名字當成招牌掛上去,背負了榮辱和使命感,才不會辜負食客。

玉林路上的阿棟牛味

以前,餘姚人的早餐,牛肉粉絲可以無限吃,燒酒按杯賣,一早就能見到喝得很嗨森的人們,滿面紅光。現在則成了夜宵良品,牛骨頭砂鍋、雨傘袋、牛蛋、牛心管……庖丁解牛式的分割,配上白切蘸醬油的吃法,方得餘姚牛味精髓。

熱氣升騰的餘姚牛味

到麵館吃菜

想正正經經找個老派的餘姚菜館,可以去筍行弄的「劍瀾園」,開了十幾年,以本地食客居多。點菜在前廳,吃飯要去後院爬個樓梯,上去正好能望見餘姚地標太平洋大酒店。它就隱藏在鬧市之中,矮矮的弄堂裡,迎接屬於味蕾的記憶。

儘管看起來陳列簡單,但餐桌上依舊是考究的,哪怕一個人吃飯,服務員也會捧上來一大壺茉莉綠茶。是那種有些年頭的,古樸的茶壺,透著主人精心的審美。

至於菜色,餘姚歷史上屬於紹興,解放後劃歸寧波,導致這裡可以將河鮮、海鮮融會貫通,又兼具「臭黴糟醉」文化。店裡梅乾菜烤肉最為搶手,常常去晚了只剩最後一層油……望油興嘆啊。另外像脆脆的八寶油條,淋了一圈香油的雞雜羹等都是地道風味。作為一個鹹菜滷可以蒸一切的城市,你也可以蒸條小黃魚,蒸個鴉片魚頭……它的汁水比起寧波的雪菜汁更為鹹鮮濃鬱,帶著一絲衝鼻,個性鮮明,十分上頭!

或者,姚江邊還有一家餘記麵館。是的,餘姚麵館基本上都會做菜,而且很好吃。還有義井巷門口掛著鸚鵡的小樂惠、桐江橋菜場邊上的宏毅鴨煲等等。嗝~~一口氣真是吃不過來。據說,就連當地棋牌室為了抓住老顧客,家家都有拿手的夜宵點心,包子餛飩、白粥燒餅,好吃得都是王炸級別。

江邊的老派麵館

海鮮寫成的史書

這就是有錢、有文化,又會享受生活的餘姚人。在吃這件事情上,他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大家還在為溫飽奔走時,餘姚人虞悰就寫成了《食珍錄》,專門研究如何吃,吃得好。

最近更是驚聞,繼7000年河姆渡遺址發現水稻後,餘姚又考古發現了8000年的井頭山遺址,一處史前貝丘,你猜挖出了啥?蚶、螺、牡蠣、蟶、蛤、蠔……統統都是古人吃剩下的海鮮啊。

真是光輝燦爛的飲食文明!

看完聊一聊

你的家鄉有什麼令人神往的美食呢?

在評論裡跟大家分享一下呀。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韓不韓」

文|韓不韓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三時三餐 高敞篇》認認真真簡簡單單做一頓又一頓的家常飯菜
    三時三餐看他們過另外一種遠離城市的生活,用天然簡單的食材,原始的方法,認認真真簡簡單單做一頓又一頓的家常飯菜,累的時候,不想吃飯的時候,犯懶的時候,疲勞期的時候,恩,有治癒力~~~~~~喜歡漁村篇,現在追看高敞,為啥,那當然是因為車勝元啊~~~~做出那麼多的看著就餓的下飯菜,車勝元,不用要一打,一個就夠啊~~~PS:辣燉土豆胡蘿蔔雞塊
  • 「生活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兩頓.」
    前段時間,#疫情過後最想吃的美食?# 這一話題登上了熱搜,火鍋力壓烤肉和奶茶,成為了國民最想念的美食TOP1。小編覺得非常對味,因為每當深夜饞宵夜的時候,就有一片毛肚在我眼前晃悠,甚至空氣中都會散發出辛辣濃鬱的芳香分子~~作為中國人獨創的美食,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中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最不容忽視的美食種類。
  • 泰國牛人給黑人妹子化妝,一頓猛虎操作後,結果驚豔了眾人
    泰國牛人給黑人妹子化妝,一頓猛虎操作後,結果驚豔了眾人 一般來說,女性對自己的顏值都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她們經常會通過化妝來滿足自己對顏值的要求。
  • 減脂一頓吃多少雞胸肉
    在減肥期間,很多減肥者不敢吃肉,因為肉的脂肪含量比較高,會影響減肥效率,但是會選擇吃雞胸肉,因為雞胸肉能增加肌肉,從而有利於幫助減肥者儘快減掉脂肪,那麼減脂一頓吃多少雞胸肉呢? 減肥是否成功,取決於體內脂肪消耗量是多少,其實減肥就是減脂,而不是減重,重量降低並不代表著減肥成功,只有體內脂肪存儲量減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減肥成功。
  • 又是一頓胖揍
    昨天冰箱災難的故事,還有續集,我上個圖,感受一下大師的才華橫溢。
  • 陳赫玩反間計被反水,火鍋一頓不行就兩頓遭破功,無限吃都不行
    大家都知道陳赫除了是個演員以外,還是個火鍋店老闆,他開得「賢合莊」已經在很多地區引起了相當高的熱度,自己出演的《瞄準》也是相當火爆,而沒想到高冷的「池鐵城」會這麼幼稚,在《萬國覺醒》中竟然用自己的招牌來誘惑對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用超市買的方便麵,做了一頓生日大餐...
    說你可能不信我們大膽地用方便麵做了一頓生日餐一次解鎖了4種吃法而且賣相和味道都很魔幻...看完這一篇說不定你們今晚就想吃方便麵了11月29日是朱婷24歲生日,遠在土耳其的朱婷和朋友一同慶祝生日,表示這是在國外度過的第三個生日,除了過生日要長一歲,越來越喜歡這種被惦記的感覺
  • 男明星保持身材秘訣,黃曉明「吃草」,高曉松一頓只吃8個餃子
    的時代,每個人都想要瘦下來穿漂亮的衣服,因為只有瘦才能夠將狀態和氣質提升上去,明星就更不用說了,幾乎無時無刻都在管理身材,不僅女明星如此,男明星更是努力減肥,畢竟作為明星,經常需要上鏡的話,也只有瘦才能夠讓自己在鏡頭面前保持最佳狀態,下面七七就帶大家來看看男明星保持身材秘訣,黃曉明「吃草」,高曉松一頓只吃
  • 《異世界居酒屋》一頓美食解千愁
    網上曾經流傳一句話是:「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這本書也讓我明白沒有什麼是美食解決不了問題。你有沒有遇到過自己做的事情,得不到父母支持的時候呢?父母不支持自己的時候該怎麼做呢?要是沒想好,可以看看親蓋澆飯裡講到的故事吧,看看漢斯是怎麼用一道美食打動自己的父親的。
  • 飽餐一頓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飽餐一頓,指大吃一頓。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戶又預備頭腦小席,大盤大碗,齊齊整整,連手下人飽餐一頓。」近義詞有:大飽口福,飽餐一頓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大吃一頓。飽餐一頓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飽餐一頓(bǎo cān yī dùn)成語釋義:指大吃一頓成語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0回:「何千戶又預備頭腦小席,大盤大碗,齊齊整整,連手下人飽餐一頓。」
  • 一頓Brunch,解釋了汪星人那些匪夷所思的行為!
    都市小白領們最愛的就是周末來一頓放鬆的Brunch啦,約上三五好友,吃一早上的精緻餐點,交換一周八卦。要是家裡養了汪星人,那早起遛彎回來吃個Brunch,閒話家常也是極好滴!或者你忙著打一通面試電話時,它的狂吠不止只是在逗你罷了,並不是那麼想吃東西!
  • 柏記水餃---以家之名,為你包一頓餃子
    一頓餃子,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是一頓可以熨帖到胃的食物,是夜思夢縈的家鄉味道,還是臨行前,媽媽把殷殷叮囑和牽掛一同包入其中的愛意?也許來到柏記,你就能找到答案。  2013年,第一家柏記水餃在佳木斯市開業;2020年,柏記水餃已開業400餘家連鎖店,擁有10餘家,廚房及物流配送,。
  • 孩子不吃飯,要不要「餓他一頓」?結果讓人後怕,別重蹈覆轍
    如何讓孩子乖乖吃飯,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都是個難題。一到吃飯時間,孩子們不是流連於玩具角、電視機前,就是閉緊嘴巴,任憑家長怎麼餵都不鬆口,一副不願意吃飯的模樣。面對這種情況,有不少家長表示"孩子不吃飯,讓他餓一頓就好了,他知道肚子餓不好受,自然會好好吃飯"。
  • 他拍完《水滸傳》後,還是飢一頓飽一頓,都不敢吃自助餐,怕撐死
    這次,他抱著吃大苦的決心,有時候沒錢了就飢一頓,有錢了就飽一頓。他開玩笑說,自己都不敢吃自助餐,怕撐死,因為有肉,吃到口平才不吃。
  • 庖丁解牛,一頓火鍋讓你學會結構化思維
    我突然想這不就是結構力的最佳案例,不瞎扯這裡面有相同的規律,聽我細細說來。不僅讓你學會結構力思維,還能學會做火鍋,美不美。結構力最大的解決問題的底層原理就是,找到規律、自上而下思考。只要你弄懂這兩個詞,你就弄懂了結構力思維。我們要用結構力思維,首先需要一個問題,或者一個要解決的目標。我們的目標就是做一頓火鍋,而且是四川麻辣火鍋。火鍋就是我們的問題和目標。
  • 「一頓爆笑」重出江湖:《脫口秀大會》王勉奪冠
    在《脫口秀大會》長達三個小時的半決賽播出後,便有網友稱最終的冠軍是王勉。對於這個信息,我是信的,相信很多網友也是相信的,因為很多跡象都能指向這個結果。這種方式的脫口秀突然出現,讓觀眾冷不丁一下,很快,情緒就被調動起來了,現場一頓爆笑,楊天真甚至在節目組一度笑到「打鳴」,怎麼也停不下來。
  • 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
    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 地面上的動物們稍不留意就會淪為老鷹的午餐,可是兇猛的老鷹也會有挨揍的時候,老鷹捕食小鴨,被母鴨按在地上一頓猛揍,被揍的懷疑鷹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如果在臺北只能吃一頓麻辣鍋
    嗜辣者到了臺灣,總得吃頓麻辣火鍋。
  • 頓號 一個不得不說的故事
    上個世紀初,一些知識分子根據我國古代的句讀符號,參考西洋標點符號,研究制定出了適合中國文字需要的新式標點符號。因此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出現的歷史不過百年。主要排查金福路、白水塘,椰海大道,丘海大道,南海大道,丘海一橫路,觀海臺,東方洋路,金灘路,西站,港豐市場,二十七小,長濱路,長彤路,長天路,長生路,長康路,長怡路,秀華路,美華路,秀英大道,秀新路,美華路,向榮路,科技大道,興業路,濱海大道南港,新海港,金沙灣,長濱一二三四五路,粵海大道,長濱一二三四五街,濱海大道及市政府周邊等進行路段巡查,並協助長濱路中石油加油站處排水所工作人員進行排水工作及疏導交通
  • 一頓火鍋的熱量有多少
    那麼,一頓火鍋的熱量是多少?吃一次火鍋的熱量是多少? 一頓火鍋的熱量 據分析,市售的火鍋中,以「麻辣火鍋」的熱量最為可觀,吃一餐下來的熱量約2000大卡,等於是一個成人一天所需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