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張國榮離去17年,你卻從未看懂過他

2021-01-07 她釋2020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我喜歡我,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孤獨的沙漠裡,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張國榮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極儘自由和張揚,

他從萬千的行人中轉身逆行,

以此來證明煙花的絢爛和短暫。

17年的今天,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縱身一躍。

一代巨星就此隕落。

所有的記者和媒體人蜂擁而至,

想要一睹這位國際巨星最後的芳容。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粉絲們都難以接受他逝去的事實。

而他所飾演的旭仔,

更是成就了《阿飛正傳》這部經典影片,

拍電影期間,

有好幾次王家衛導演喊停之後很長一段時間,

張國榮都沉浸在影片主角的悲傷情緒之中無法自拔,

有人說張國榮就是旭仔,旭仔就是張國榮。

我們今天可以來重溫這部經典影片,

藉此紀念和緬懷我們對哥哥的敬愛,

緬懷他對那個時代的影響。

閱盡人間愛,仍然不懂愛

《阿飛正傳》其實有八條劇情線,各個劇情線之間相互交錯,相互影響。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人生中的重要的配角,彼此依靠,相互成長。

其中張國榮飾演的旭仔是穿插所有人物唯一的主角。

影片一開始,旭仔便周旋在不計其數的女性之中,和她們纏綿悱惻又無情的拋棄她們,不僅製造的拋棄別人的人生劇情,還製造了被拋棄的情感路線。

「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他有如情場老手,對待不同的女性遊刃有餘。

知道麗珍猶豫,所以給她大膽的確切的愛,願意和她從朋友做起,用一分鐘的情話鎖住麗珍一生的心。

知道咪咪敢愛敢恨風情萬種,所以大膽直接,只需一晚便開始用肉體廝磨,和她相愛相殺。

他憂鬱又勇敢的姿態迷倒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女子,包括他的養母,不僅女人被他吸引,很多男人也愛著他。

歪仔像跟屁蟲一樣跟著他,萍水相逢的超仔都能在異國他鄉為他捨生忘死。

但他懲罰了所有對他好的人,因為旭仔一直活在遺棄裡,他的認知裡一直認為母親遺棄了他,所以他也在一直創造各種遺棄。

就像《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主角,無論和多少人耳鬢廝磨、肉體纏繞都無法彌補第一個人帶給自己巨大的情感喜悅。

旭仔也是如此,不管進入多少個女人的懷抱都不能找到安定的港灣。

因為生母的遺棄早就在他心裡埋下了恨的種子。所以旭仔只有尋找生母,在尋找安全感港灣的這一條路上,他一直在情感中糾結。

他渴望見到母親,又害怕母親接納他之後,他無法原諒的心將何去何從。

所幸上帝為了避免他糾結為難,安排了一個最無奈的結果。母親從頭到尾避之不見,給了旭仔唯一的成長之路。

底色悲涼的人,很難幸福

「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地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這是影片中關於無腳鳥的故事,也是影片獻給所有孤獨而迷茫之人的一個童話。

也正是這個故事,讓影片中的旭仔這個「渣男」有了多面性,有了苦衷。

他脆弱迷茫,孤獨寂寞,因為他如浮萍一般沒有根,沒有那個所有人都擁有的安全感。

他不會為任何女人停留,他只能不停的飛,用倔強和離開保護自己,因為一旦停下,他脆弱的心就會變成黑夜將他裹挾。

後來,他終究還是決定尋找生母,無奈生母將他拒之門外,他讓所有人愛而不得的痛苦,終於出現在了自己身上,這是因,也是果。

黃昏的熱帶雨林裡,他攥緊拳頭負恨離開,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母親離開了他,不見他,他也用離開懲罰自己的母親。

所以他說:「當我離開這所房子的時候,我知道有一雙眼睛在盯著我,但我一定是不會回頭的。我只不過是想見見她,看看她的樣子,既然她不肯給我這個機會,我也一定不會給她這個機會。」

絕望的盡頭就是毀滅,所以他又順口改寫了自己人生的故事。

「以前,以為有一種雀鳥,一開始便會飛到死才落地,其實他什麼地方也沒去,因為那隻雀鳥一開始便已經死了。」

馬東說:「有些人的底色是悲涼的。」。

所有底色悲涼的人其實都是無腳鳥,他們的情緒有一個巨大的空洞,所有的事情從底子裡就是悲觀的,他們只有表面的、短暫的、不經過心的無意識快樂,但那不是幸福,因為他們很難幸福。

出生就是被拋棄的過程

這部影片中人人都是無腳鳥,每個人的心都缺失了一塊,繼續上演著命運的輪迴,梁朝偉的出現又開始續寫了另一個無腳鳥的故事。

影片的創作環境本就是王家衛受到了德國著名的翻譯家海德格爾的影響,海德格爾是老子《道德經》的德文翻譯,他認為每一個人的出生都是被拋棄的過程。

每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處於茫茫天地中的生死之間。所以王家衛所有的電影都表現出一個主題,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和聯繫。

張國榮飾演的旭仔缺失了母愛,也缺失了父愛,生母的遺棄從本質上讓他有了被遺棄的錯覺,所以他也不斷地模仿這種一起的狀態。

母親沒有給他建立適當的安全感,他的人生是虛無的,所以那些女人渴望從他身上尋找安全感,更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虛無。

尋找是他人生的過程,但不是他的目的,因為他的人生並沒有目的。尋找生母是他的執念,即使找到了,生母也接受了他,他依舊無法安定,漂泊一生。

張曼玉飾演的麗珍缺失了和父親的聯繫,缺失了父愛,她的內心渴望父愛,渴望出現一個能給她確定的愛,幫她無私的承擔所有責任的人。

所以當旭仔對麗珍說:「你今天晚上會夢見我的,如果沒有,那是因為你沒有睡著。」這句話的時候給了麗珍一個非常確定性的愛的感覺。便讓她一生都無法忘懷。

劉德華飾演的超仔則是缺少了跟父親的聯繫,超仔曾經說過:「我很想去跑船,可最後還是當了警察,因為媽媽生病了,我要陪著媽媽」。

很多父母親,尤其是母親臥病在床的家庭中的男孩,往往都有一種拯救者情節。因為父親的角色不存在或者是太弱,兒子不自覺的承擔了家庭中責任。

所以超仔看到了楚楚動人的麗珍,便油然而生一種憐香惜玉之情。但他自認為不能走進麗珍,因為他覺得麗珍只是需要找一個人填補失戀的空虛,還沒有到達真正需要他赴湯蹈火去拯救的狀態。

只有麗珍真的到達痛不欲生的境地,他才會實施拯救和麗珍在一起。他不僅拯救女性,還拯救男性,因為只有充當拯救者他才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劉嘉玲飾演的咪咪缺失了和父母兩人的聯繫,她渴望在平淡的人生中尋找到濃烈的愛。她的愛熾烈勇敢,如飛蛾撲火。

哪怕一瞬間也在所不惜,所以她是唯一沒有從旭仔這盞燈火中掙脫的人,因為他不害怕失去,她只害怕沒有。

而旭仔的傷害最為嚴重,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情感的傾訴和家的渴望,也逃不過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所以他不斷地逃避,不斷地拒絕,直至孤獨至極的狀態。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父母都有一些抱怨。我們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隻無腳鳥。

我們很多人的愛都不成熟,都卡在了成年小孩兒的狀態下,我們每個人都缺愛都不會愛,都在尋找愛。

愛是治癒一切的靈丹妙藥

影片中如果麗珍不再執著追求曾經那種堅定的父愛,她和超仔的愛情便能圓滿,便能得到想要的安穩一生。

如果超仔不再執著的追尋拯救者的存在感,放下對母親的拯救,而是跟隨自己的心去愛,那便不會糾結,不會猶豫,不會錯過和麗珍在一起幸福的很多次機會。

如果咪咪不追求所謂的濃烈,以此來填補心裡巨大的平淡,她便可以放下旭仔,尋一個良人,安穩度過一生。

如果旭仔不再追求虛無縹緲的安全,放下尋找生母的執念,放下心裡的恨,不再懲罰那些對他好的人,他便可以更加自由,更加平靜地面對生活,面對那些他愛的女人。

如果任憑原生家庭和外界的傷害侵蝕我們,我們也將被自己內心無盡的欲望吞噬。這種填不滿的欲望瘋狂向外界索取愛,便會走向毀滅。

現實世界中的張國榮便是如此,巨大的空虛和虛無讓他達到了人生的巔峰,所有想做的事都已經做到了,他自認為生命已經沒有了意義。

而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是不幸的,他們都沒有得到愛,他們都在尋找愛,怎麼得到愛,卻沒有一個人想知道怎麼去愛,沒有一個人放下執念,想要釋懷。

當我們把對別人的愛轉化成了愛自己,別人也無法將愛奉獻給我們。

董卿說:「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健康在於平衡,發展在於平衡,對抗有時候也是一種平衡,如果我們失去了平衡,就沒有贏家。」

愛自己和愛別人同樣如此,一旦愛自己更多,便會失去別人的愛,一旦愛別人更多,便會迷失自己。

命運亦是如此,我們盡到了自己的努力,但因為某種原因我們無法做到想像的那樣圓滿,不要急於求成,不要執著於結局。

生命自有自己的安排,他會在我們急功近利瘋狂索取時讓我們失望,因為人的野心需要平衡。又會在我們淡看風雲無欲無求的時候,讓我們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因為生命需要活力。

大自然無時無刻都都在維持著平衡,而自然賦予了生物最寶貴的天賦,那就是愛,愛是一切事物的平衡。

存在本身就是虛無

我們不能去評判影片中的這些人所作所為是否正義,有沒有惡劣的影響。因為因果是無限循環的,所有不如意亦或是驚喜的結果,都是那些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原因造成的。

旭仔的孤獨和虛無是因為父母的拋棄,而他生母的決絕又是因為時代的限制和扼殺。

時代是無數的群體結合的產物。時代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人也牽引著時代的發展。

我們無法阻隔世界的發展,理解整個自然運行的規律,甚至不明白命運的安排。

天地萬物而人渺小如塵埃,落入大地的凡塵,看似牽起的波瀾十分微小,卻偶爾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歷史長河更是一葉扁舟,看似孤獨又虛無,卻又時常泛起無數的漣漪。

愛因斯坦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就是人類竟然可以理解這個世界。

我們無法證明它的存在到底是個秘密,還是一個笑話。因為存在本就是虛無的,一味的尋找最後的結果,只能回到原點,看見一片虛無。

人們把它稱之為挫折,於是再一次回到因果循環的輪迴中。

END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轉發、留言互動、在贊

相關焦點

  • 《阿飛正傳》:到菲律賓,尋找張國榮
    「秋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2003年到現在,哥哥離開我們17年了。17年可以很長,17年也可以很短。人們對他記憶,永遠定格在17年前的18:43分。9月12日,是他的生日。如果他仍在世,今年應該64歲了。哥哥,你知道嗎?這17年來真的太多人想你了。
  • 讓劉嘉玲張曼玉沉迷,張國榮的《阿飛正傳》,無法抵抗的顏值誘惑
    第17個年頭,你是否還會記得他春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有那麼一個人它能讓劉德華張學友梁朝偉甘當綠葉有那麼一電影能讓劉嘉玲張曼玉沉迷《阿飛正傳》不可多得的哥哥張國榮的顏值誘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
  • 讓劉嘉玲張曼玉沉迷,無法抵抗的顏值誘惑,張國榮的《阿飛正傳》
    第17個年頭,你是否還會記得他春天該很好 你若尚在場>有那麼一個人它能讓劉德華張學友梁朝偉甘當綠葉有那麼一電影能讓劉嘉玲張曼玉沉迷《阿飛正傳》不可多得的哥哥張國榮的顏值誘惑就和他說的一樣也許只有在死的時候才能知道誰才是他的家因為他記住了那一分鐘也記住了那個她 蘇麗珍喜歡的話可以去看看哥哥的原片《阿飛正傳》我也做了相關的視頻講解。
  • 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臺灣影院今起重映《霸王別姬》《阿飛正傳》
    《霸王別姬》劇照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獲得1993年坎城金棕櫚。《霸王別姬》劇照此外,另一臺灣片商華映娛樂也宣布,張國榮代表作《阿飛正傳》的數字修復版,4月1日在臺灣誠品電影院放映一場,4月3日起在華山光點電影館正式上映。《阿飛正傳》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梁朝偉等共同出演。
  • 張國榮坦言,《阿飛正傳》是他拍得最好的一部電影
    作者|電影十三姨1986年的某一天,張國榮和王家衛在香港半島酒店碰面。這次會見是哥哥當年紅館演唱會的統籌陳善之牽線的。他當時在幫王家衛做《阿飛正傳》的策劃。兩人吃飯時,張國榮表示他想退出歌壇了。但是,還會拍電影。特別提出說,如果是王家衛導演的戲,就算再辛苦也願意拍。
  • 《阿飛正傳》重映,張國榮領銜風華絕代
    1990年12月15日,《阿飛正傳》首映。票房慘澹,上映十二天就被迫下線。又慢又追求完美的王家衛廢了三到四倍的膠片,花了4000萬,回來了900萬。製片人鄧光榮被氣得住了院,甚至退出了製片界,《阿飛正傳2》也胎死腹中。後來,《阿飛正傳》得到了不少獎項,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承認。
  • 離去17年,至今猶思張國榮
    不羈的風 (KTV版伴奏)張國榮張國榮,生於1956年9月12日,從2003年到2020年,他已經離開了整整17年!英雄不復、美人遲暮,都是世上足可悲傷的事情,這樣看來,張國榮在它光芒正盛、風華四溢的46歲離去,雖然殘酷,然而給所有以他為偶像的人留下了最為光輝的形象。四月殘酷,轉瞬即逝的春天也殘酷。但在這個疫情尚未結束的2020年,在這個活著就是倖存的今天,我只懷念張國榮的幾件小事。
  • 離去17年,至今猶思張國榮
    張國榮,生於1956年9月12日,從2003年到2020年,他已經離開了整整17年!如果張國榮活到現在,也已經64歲!英雄不復、美人遲暮,都是世上足可悲傷的事情,這樣看來,張國榮在它光芒正盛、風華四溢的46歲離去,雖然殘酷,然而給所有以他為偶像的人留下了最為光輝的形象。
  • 《阿飛正傳》4月1日起臺灣復映,紀念張國榮去世17周年!
    3月30日,據報導,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潘迪華、梁朝偉等出演的電影《阿飛正傳》修復版將於4月1日起在臺灣重映
  • 阿飛正傳張國榮從前我是不羈的風不愛生根
    臨沂相遇無腳鳥阿飛正傳是我從影以來最佳的一部電影——張國榮張國榮:「我跟王家衛的談話中,感覺他十分有理想,我認為他是現今最promising(有前途)的導演。」王家衛:」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60年代正是我的童年,《阿飛正傳》所說的就是60年代。」電影講述的是1960年的香港,影片裡的阿飛,是位孤傲,叛逆、困惑的青年。他的身世,讓他內心深處充滿矛盾,放蕩不羈的行為下與他人間的情感糾葛。電影的主題反映了那個時代香港年輕人的心態,人與人之間,疏離與親近,拒絕與接納,追求與失落,忘卻與銘記,逃離故土與尋找自由。」
  • 阿飛正傳,劉嘉玲張國榮,一世情仇!
    《阿飛正傳》是由知名導演王家衛導演,以1960年代初期的香港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孤傲、叛逆青年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糾葛,真實再現了香港普通青年的生活環境和社會狀況。這部片子一上映就獲得了很多好評,也獲得了當時很多有名的獎項,比如1991年,該影片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而張國榮也憑藉《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 杜琪峯說王家衛這一生只拍了《阿飛正傳》但他卻成就了張國榮
    1991年影片在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獎項。哥哥憑藉《阿飛正傳》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選出「100部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電影」,《阿飛正傳》排名第三。有人說,王家衛不相信愛情,所以從《旺角卡門》到《一代宗師》,他拍攝了那麼多部電影,卻沒有讓一對情侶兩心相映、白首相依。
  • 從《胭脂扣》到《阿飛正傳》《東成西就》,張國榮演過多少渣男?
    蘇麗珍:你到底有沒有喜歡過我?旭仔:我這一輩子不知道還會喜歡多少個女人,不到最後我也不知道最喜歡哪一個。《阿飛正傳》張國榮在香港娛樂圈是出名的好人,對朋友特別是後輩新人關照的事例數不勝數,而且其本身氣質高貴,相貌俊美,可以說是香港影壇最好的第一暖男。然而,他卻能把阿飛那樣的渣男演繹得入木三分,這可能就是很多小鮮肉最欠缺的演技和專業精神。
  • 阿飛正傳:劉德華加張學友再加梁朝偉,「打不過」一個張國榮?
    導讀:劉德華、梁朝偉、張學友、張國榮四位男演員一起出演了電影《阿飛正傳》,但是說起《阿飛正傳》這部電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卻是演員張國榮,難道劉德華加張學友再加梁朝偉,「打不過」一個張國榮?張國榮張國榮在電影《阿飛正傳》中飾演的角色叫旭仔, 是一位被從未見過親生母親的英俊少年,旭仔是由養母養大的一個男孩子,從小的成長經歷讓旭仔成為了一個孤傲、冷酷的叛逆少年,旭仔對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女人都是冷酷無情。
  • 《阿飛正傳》臺灣復映,4月1日起上映,紀念張國榮去世17周年
    3月30日,據有關媒體報導,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潘迪華、梁朝偉等出演的電影《阿飛正傳》修復版將於4月1日起在臺灣重映。據報導,4月1日會在臺灣誠品電影院晚上七點進行一場限量放映,4月3日起開始在華山光點電影館正式上映,4月1日是《阿飛正傳》主演張國榮的祭日,此次選在4月1日復映也是為了紀念哥哥張國榮逝世17周年,還有經典電影《霸王別姬》也將重映。
  • 《阿飛正傳》這個講的不只是旭仔,更是張國榮一生的故事!
    1987年,他的一回眸,世間再無寧採臣;1993年,他的一瘋魔,世間再無程蝶衣;而在2003年4月1日,他的縱身一躍,世間再無張國榮。如今我們只能通過看哥哥曾經演過的電影來緬懷他。《霸王別姬》《東邪西毒》等等,在這裡面的哥哥既可以優雅嫵媚,性感迷人,又可以頹廢憂鬱,深情款款。看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會讓我以為他在其中飾演就是他本人。
  • 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讓張國榮首獲影帝,誰成就了誰的傳奇?
    張國榮怎麼也沒想到,他對王家衛的一個承諾讓他出了樂壇又入影壇,從此開啟封神之路!壹1989年,進入歌壇十幾年的張國榮心生厭倦,準備舉行告別演唱會,從此退出娛樂圈。就在這時,王家衛找到他,邀請他出演他的新電影《阿飛正傳》並承諾影片會在他「金盆洗手」之前完拍。
  • 紀念張國榮!《阿飛正傳》4K版將於4月在臺重映
    1905電影網訊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由張國榮主演的經典影片《阿飛正傳》的4K修復版將於4月1日在中國臺灣限量上映。具體時間為:4月1日於誠品電影院晚7點進行一場限量放映,4月3日起在華山光點電影館正式上映。
  • 《阿飛正傳》,張國榮一分鐘刻骨銘心,梁朝偉三分鐘回味無窮
    如果說王家衛的導演處女作《旺角卡門》還留有90年代港片常見的商業片元素,比如黑幫仇殺恨,兄弟生死情,愛情不歸路等等的話,那麼從他的第二部導演作品《阿飛正傳》開始,就完全走上了一條王氏文藝片的不同之路。其中的經典畫面和對白比比皆是:張國榮在陽臺上的獨舞;潘迪華詭異的回眸; 劉德華和張國榮在菲律賓的鐵皮車站上逃命......劉嘉玲對張國榮:我養你啊。張國榮撩張曼玉: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
  • 為紀念張國榮《阿飛正傳》將於4月1日臺灣重映
    來源:新浪娛樂《阿飛正傳》劇照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片商華映娛樂今(30日)宣布《阿飛正傳》將於4月1日於誠品電影院晚上7點進行一場的限量上映,4月3日起將在華山光點電影館正式上映。《阿飛正傳》由國際名導王家衛執導,集合華語影七大巨星張國榮、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梁朝偉等人共同演出。電影曾是許多影迷最想重溫大銀幕版本的作品,也曾於2018年修復後重新上映。於4月1日張國榮逝世17周年的日子重新上映,讓影迷可以再度感受他精彩的演技和永遠不滅的巨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