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我軍開始逐漸換裝攜行具,也稱之為戰鬥背囊,至21世紀初時,我軍又裝備了更新式的背囊,軍用挎包事實上已經被淘汰了。
上世紀當過兵參過軍的朋友,對於草綠色的軍用挎包,那是最熟悉不過了,退伍回家時,也常常會背著軍用挎包回家。
草綠色軍用挎包,是與65式草綠色軍裝同步配發軍隊的;此後,我軍又配發了85式和87式軍服,但綠色軍用挎包並沒有換,當兵的右手提桿槍械,左手要按著左右搖擺的挎包,不利於快速行軍。
軍用挎包有個缺陷,就是背在身上,並不好固定,在跑步過程中,會上下左右晃動,讓人很不舒服。尤其在長途拉練途中,挎包與鐵鍬不停地摩擦,常會被磨損壞。
有的戰士在行軍時,軍用挎包上,會別著白毛巾和軍用口缸,在行進時挎包裡存在的彈殼等雜物,與口缸的碰撞聲,會此起彼伏,成為行軍時的一曲交響樂。
此外,連隊的生活,是直線加方塊的,物品一律要整齊擺放,挎包掛在牆上成一直線,裡面存放的物品,竟然也有規定,平時包裡多存放雨衣、背包帶、針線包和帽子等物品。
即便士兵們在星期天外出時,也都會背上綠挎包,連隊要求右肩左斜挎,兩人成一排,三人要成一列,不符合這要求,路上糾察遇到會被及時糾正。
據參與南疆衝突的士兵說,軍用挎包裡會裝些裝子彈、炸藥,以及罐頭、壓縮餅乾等戰備食品、備用藥品、防毒面具等,算是名副其實的救命包了。
這種草綠色的軍用挎包,伴隨著我國一代代的軍人,時間跨度高達40餘年,在21世紀初退出了現役,因為,軍用挎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確實並不方便,有了新式的戰鬥背囊,就不需要背包了。
現在,在民間有些懷舊情結的人,可能還是在用軍用挎包,一般已經很少有人會背軍包,非但不認為時髦,還會被人認為很背時。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年輕人可謂全民穿草綠色軍裝,單位工作人員出差時,也都挎著草綠色的軍包,許多人也都以挎軍包而時髦。
本文作者從小學開始,上課背的書包,實際上就是用軍挎包,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高中畢業時,背的都是軍用挎包,是我國數代人的集體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