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見人愛蘇東坡

2021-02-08 世界蘇氏宗親

點擊上面「世界蘇氏宗親」加入蘇氏大家族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蘇;請點擊上面「世界蘇氏宗親」再點「關注」,即可擁抱蘇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聚蘇氏親情,揚蘇氏文化,傳播蘇氏正能量,共築和諧繁榮蘇氏。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人間絕版。」


余光中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杜甫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可蘇東坡就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每到中秋,我們都要念起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感喟浮生變幻,我們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經歷過動蕩、漂泊,我們感動於「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樣精準的譬喻。


2000年,法國《世界報》組織評選公元1001年-2000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評出12位,蘇東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甚至也是唯一入選的亞洲人,大家都感到震驚。



蘇東坡以後來者的姿態,成為了後世最念念不忘的中國文人。


了解他的人當心領神會,因為——當你真正讀懂蘇東坡,人生便再也不一樣了


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北師大李山教授對此有一番妙語:「跟蘇軾一發生關係,豬肉,變成了東坡肉,變成了美味;西湖,變成了西子湖;三個標誌,變成了三潭印月,所以大家為什麼喜愛他?你不能不喜愛他,他就是這麼可愛。」


「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生活困窘。愛吃的他,很快發現了一個花很少錢就能解饞的方法。



黃州的肥豬很多,價格也便宜。富人不稀罕吃,而窮人不會烹調。蘇軾懷著對美食的熊熊熱情,點化起了這塊肥豬肉: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蘇東坡《豬肉頌》)


後來,東坡以戴罪之身謫居惠州,居然又藉機發明了另一道私房菜——「火烤羊脊骨」。


彼時,在偏遠的惠州,身為罪官根本吃不上羊肉。東坡只好買回一些羊骨頭,用小火慢烤,再細細剔出骨頭上的肉屑來吃,居然叫他吃出了蟹肉的味道



他寫信給弟弟蘇轍,得意洋洋地宣布自己的新發現。末了還不忘拿自己開涮道:這樣吃法,等著啃骨頭的狗很不高興


林語堂說,蘇東坡是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少年得志,頭角崢嶸,中年之後卻命途坎坷,幾番貶謫,飽受牢獄之苦。


可他性格中溫暖的底色是如此動人,穿透千年,撫慰著今人的創口。更讓無數失意愁苦之人,不斷從中汲取迎面生活的氣力


面對苦難,人能做什麼?



在《活著》的韓文版自序中,餘華這樣寫道:


」作為一個詞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這就是每個人的一生。


大部分人不會經歷蘇軾那樣離奇的起伏,不會像他那樣,被命運幾度高高舉起,又重重摔落。


痛苦是人人平等的



作為平凡人的你我,或許沒有大起大落,但也有各自的精神煉獄。有理想與現實的矛盾、難為外人道的磨難,需要日復一日地忍受、攻克。


當你覺得生活實苦,不妨看看蘇軾吧


看他如何在悽風苦雨的黃州寫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看他從翰林學士到獄中囚犯,再到躬耕東坡,卻仍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氣魄。


更重要的是,他心懷「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嚮往,但不曾有一日厭世逃避,而是能說服自己——牢牢紮根人間煙火氣,從中探求快樂之道


蘇軾的價值更在於,他向我們證實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項底層能力——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人生為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他性格中所蘊含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為一代代國人提供了最深的撫慰,與最透徹的啟發


讀懂蘇東坡,是終身快樂的開始。


讚賞



相關焦點

  • 人見人愛——蘇東坡
    康震:人見人愛蘇東坡與李白相比蘇軾少了幾分桀驁不馴,多了幾分隱忍平和;與杜甫相比,蘇軾少了幾分痛心疾首,多了幾分超然達觀。很少有一個人能夠像蘇軾這樣在文學、史學、哲學和藝術的領域內全面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華。所有有才情和大愛的人,都值得被仰慕。
  • 張煒:蘇東坡身上保存了「真正的人」的全部元素
    這次,他再將筆觸伸向了傳統中的「大經典」、人見人愛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作為中華奇人,蘇東坡從享受尊榮到跌落谷底,人生奇崛陡峭,千年熱議不絕。張煒所著的「蘇傳」《斑斕志》,會告訴我們什麼新的內容、言說多少不同的思悟?
  • 史上最寵粉絲的愛豆「蘇東坡」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句「寂寞沙洲冷」唱出了這段悲情故事。但這裡我們要說的是 蘇東坡的一個死忠粉——「章元弼」,相傳章元弼娶了個美麗妻子「陳氏」,但是他因為終日沉迷蘇東坡的詩詞而冷落了妻子,於是陳氏便要休夫。試想一下,在男權至上的宋代,居然因為愛豆被嬌妻休夫是何等的奇聞。但之後章元弼不僅不反省,反而還沾沾自喜,經常和朋友吹噓說:「因為我太愛蘇東坡的詩詞文章了,不惜冷落了妻子」。
  • 為什麼男人女人都愛蘇東坡?
    北宋有個學者叫章元弼,娶了美女為妻,婚後,妻子發現丈夫整夜讀蘇東坡的詩,對自己不理不睬,美女總是脾氣大,對丈夫說:既然你愛蘇東坡勝過了我,那麼,把我休了。這本是威脅,沒想到章元弼真的把她給休了。蘇東坡有無數狂熱的粉絲,包括皇帝在內,宋史《蘇軾傳》上寫道:「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良,稱為天下奇才。」都說文人相輕,但蘇東坡折服了一堆才子。
  • 一個會寫詩詞的蘇東坡,一個會做東坡肉的蘇東坡,擱你愛不愛?
    這個人挺會做黃州菜,蒸的,燒的,炒的,煎的,煮的,炸的,都很有黃州風味。蘇東坡對潘彥明說,別的菜不要你動手,你就做幾道你最拿手的黃州菜吧。聞此,潘彥明便用糯米、冰糖、麵粉做了一盤燒梅,頂端點上紅,一個個像一朵朵正開著的石榴花。蘇東坡問,這叫什麼菜?回答道,這叫黃州燒梅。而後,潘彥明用五花豬肉,大塊兒蒸得爛爛的,放在陶砂鍋內。蘇東坡問,這叫什麼菜?
  • 《蘇東坡傳》| 林語堂傾心之作,你也會愛上的蘇東坡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立即讀《蘇東坡傳》林語堂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蘇東坡是一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性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蘇東坡,一個把詩和遠方過成生活的人
    蘇東坡於1037年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省眉山市。父親蘇洵生了兩個傑出的兒子蘇軾(東坡)和蘇轍(子由)。「三蘇」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小陪他成長、學習,一輩子和他最親近的就是他弟弟子由。他在一首詩裡說:「我少知子由,天資和且清。豈獨為吾弟,更是賢友生。」弟弟則在蘇東坡的墓志銘中寫道:「我初從公,賴以有知。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 自被貶惠州,蘇東坡開始進人入他一生政治的風燭殘年!
    圍繞「敬與不敬」的問題,古板守舊、泥古拘方的程顧遭蘇東坡當眾戲謔與不屑。蘇東坡一句「此乃枉死市叔孫通所制禮也」令程面目難堪、無地自容。此事件是程顧奇恥大辱。以程為首的蜀黨對蘇東坡恨之人骨,必拔除之而後快。洛蜀黨爭」於是開始。元祐八年(1093),蘇東坡的政治守護神宣仁太后逝世,在政敵全力的排擠與打壓之下,蘇東坡立即獲外放。先被從杭州調為定州太守。
  • 世間再無蘇東坡
    以至於嚴父幾乎是父親的通用形象,像《紅樓夢》中的賈政,見到寶玉就呵斥,弄得寶玉總是躲著他,見他如見閻王一樣。父愛普遍都是用板著的面孔和揮舞的棍棒來書寫的。蘇東坡和別的父親不一樣,他對孩子從來不疾言厲色,而是春風化雨,用美好的詩文表達父愛。       長子蘇邁是髮妻王弗所生,七歲上就死了娘親。蘇東坡娶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為繼室。王閏之逝世後,蘇東坡在祭文中誇王閏之「三子如一,愛出於天。」
  • 《蘇東坡傳》書評:蘇東坡,一個永遠值得你去了解的中國士大夫
    在這本傳記中,林語堂做了下列總結:我們未嘗不可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 蘇東坡傳(十五)
    社會、文化、學問,讀歷史的教訓、外在的本分責任,只能隱藏人的本來面目。若把一個人由時間和傳統所賦予他的那些虛飾剝除淨盡,此人的本相便呈現於你之前了。蘇東坡若回到民眾之間,那他就猶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陸地上拖著鰭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個海豹。蘇東坡最可愛,是在他身為獨立自由的農人自謀生活的時候。中國人由心裡就讚美頭戴鬥笠、手扶犁耙,立在山邊田間的農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詩,擊牛角而吟詠。
  • 酒仙榜|酒神 • 蘇東坡
    但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這首詞當時傳抄出去,曾經引起不大不小的風波嘞。負責監管蘇軾的官員是當時的黃州知州徐君猷,此人愛才,對蘇軾也非常好。黃州城外那塊叫「東坡」的荒地,就是徐知州因見蘇軾生活拮据、家下困頓,遂撥給他耕種自養的。起初徐大人批給蘇軾的其實是另一塊相對較好的土地,但蘇軾認為自己是個罪臣,好的田地應該留給百姓,他主動要了這塊荒地自己開墾。
  • 蘇東坡的生意經
    特別是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另類呈現,讓人拍案叫好。自以為讀過蘇東坡的文章,但並無特別的興趣,只是應知應會而已。沙志芳先生的論文,讓我對蘇東坡探究的好奇陡增。因為其中關於蘇東坡經世致用的那一方面,是我聞所未聞的。說「烏臺詩案」,我略知一二;說《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我也能曉得幾句;說歐陽修與他的關係,史書上的記載,我是看過的,蜀岡上的谷林堂便是明證。
  • 蘇東坡的快樂,都在我的詩裡了!
    蘇東坡雕像  作者攝於眉山三蘇園勸君休談蘇東坡2020年可謂是蘇東坡年,故宮的東坡大展,正如火如荼,大有「開談不說蘇子瞻,讀盡詩書也枉然」的意思。蘇東坡作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所有的名言警句,文人軼事把老先生美化的無以復加。假如去投票一千年以來的文化網絡紅人,恐怕老先生肯定穩居首位。官員們談蘇東坡以附庸風雅,文化人談蘇東坡以自我賣弄,商人們談蘇東坡以自增內涵,俗人們談蘇東坡以自我抬高。恐怕蘇東坡老先生地下有知,也會苦笑:日你先人板板,你談地蘇東坡,和老子有啥子關係?
  • 天上一顆星 地上一個人 奎星下凡的蘇東坡
    有人說:「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中國民間傳說,唐朝郭子儀是白虎星下凡,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宋朝包拯是文曲星,狄青是武曲星下凡,輔佐天子治理天下。古典小說《水滸傳》講到,梁山上的108位好漢是36個天罡星和72個地煞星轉世。世人神往天界,在歷代留下許多豐富的傳說。
  • 蘇軾現象經久不衰 如何評價「人人都愛蘇東坡」
    從古至今,我們人人都愛蘇東坡。(梁傲現場演繹rap《人人都愛蘇東坡》)蘇東坡為什麼行?一場持續千年的造星運動 / 人生道且長,失意總比得意足「東坡」情懷,來自文化,也來自生活。我們羨慕詩仙風流,總是渴望「人生得意須盡歡」,這是埋藏在我們血脈裡的浪漫主義。
  • 蘇東坡的另一面:把懷孕的愛妾當禮物送人,拿女人換馬
    蘇東坡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他出生於公元1037年。蘇東坡寫了不少流傳千古的文章,比如《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不論是詩、詞、賦,蘇東坡都是當時一絕。不僅如此,蘇東坡還是一位在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他是北宋朝廷當中的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可與寫《資治通鑑》的司馬光相提並論。
  •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東坡有沒有見過月全食?
    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在茫茫人群中常被視為「怪胎」。新生事物,也常被當成「洪水猛獸」。這樣的妖魔化,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佛家說,恐懼的深處是「無明」,即「不知道」,而在世俗人的眼中、乃至心中,就具現化為了「異常」。這些「異常」在如今又有了一個優雅的代名詞:「黑天鵝」。
  • 蘇東坡詩詞
    蘇東坡第一次為官,到鳳翔赴任,在途中他給蘇轍寫了一首詩。雪泥鴻爪,這四個字宿命般地成為,蘇東坡一生的寫照。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註:深夜夢醒時分,在徹骨的孤寂中,蘇東坡寫了一首《卜算子》。他有一種思無所歸的情緒,無家可歸的感覺。
  • 想到蘇東坡,我就呵呵呵
    不過,每每想起我的超級偶像蘇子蘇東坡,只能嘴角上揚,從心頭生起兩個字:呵呵!呵呵,蘇子蘇東坡在我心中是個極其完美之人。有林語堂書寫《蘇東坡傳》為證:「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