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大孔雀明王

2020-12-23 舒放的後花園

佛母大孔雀明王是佛教中的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全稱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

由於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神怪小說《西遊記》的影響,尤其是被改編為影視劇之後,很多人對「佛母」以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的理解遵循了小說(影視劇)中的說法。作為普通讀者和觀眾而言,這樣的理解對通讀整部作品有所幫助,但若以此了解作為佛教知識儲備卑,則有著明顯的誤差。這一現象還包括小說中「如來佛」這樣一個稱謂。

在了解佛母大孔雀明王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有關「佛母」和「明王」這兩個佛教術語。

佛母有多種含義。其中一種是指摩耶夫人,也就是佛陀的生母。《西遊記》有關佛母大孔雀明王的內容,明顯是混雜了這一特定含義。實際上「佛母大孔雀明王」中的佛母,含義是指空性、佛法、般若(智慧)。由於佛母大孔雀明王的攝度弘傳及修「大孔雀王佛法」成就了諸佛、菩薩,所以稱佛母。

佛以法為師,從法所生,故稱法為佛母。這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有明確記載: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

也就是說,諸佛、菩薩全都是從空性、佛法、般若中了悟到宇宙的真諦,從而悟道成正果。如「般若佛母」正是此含義。佛教謂「眾生如母」亦是側重於眾生對修行人而言,所激發的慈心與悲心。

明王,通俗來講,明王就是諸佛菩薩在傳密法時所化現的化身,多呈現忿怒相。嚴格來說兩者之間有所區別,但對於了解「佛母大孔雀明王」這一概念而言,基本上就可以了。

佛母大孔雀明王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根據《孔雀明王菩薩經》記載,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被毒蛇所咬,苦不堪言。阿難見狀,便啟稟佛陀。佛陀教導一個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惡疾的修持法門,也就是佛母大孔雀明王所具的攝取、折伏二德。

佛母大孔雀明王常見造型為一面四臂,寂靜狀。坐騎為孔雀。四臂分持四種法器:蓮華代表敬愛,俱緣果象徵調伏之心,吉祥果象徵增益,孔雀尾代表息災。

相關焦點

  • 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闍、佛母大孔雀明王等。當時佛陀本生是雪山南方名為「金曜」(或譯「金光明」)的孔雀王,每天早晨讀誦孔雀明王法門,總是非常安穩,有一次,由於貪愛逸樂,導致忘了讀誦,因此被獵人捕捉,然而在被系縛之際,恢復正念,如以前一樣的讀誦,終於解脫系縛、獲得安穩。可見孔雀明王的法門,不是第一次由佛陀宣說,早在比佛陀本生更早之前就已經有了。
  • 孔雀明王功德略集
    簡介:孔雀明王(梵名Maha-mayura-vidy-rajni)漢譯有摩訶摩瑜利羅閻、佛母大孔雀明王等名。此尊相傳為毗盧遮那佛或釋迦牟尼佛的等流化身。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經》云:我有摩訶摩瑜利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汝持我此佛母明王陀羅尼,為莎底苾芻而作救護,為結地界結方隅界,令得安隱,所有苦惱皆得消除。
  • 佛教:步擲金剛明王、五大力吼明王
    、五大力吼明王02步擲金剛明王步擲金剛明王,乃佛教八大明王之一,又被稱作「步擲金剛」。《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有云:普賢菩薩現作步擲金剛明王,以右手把一旋蓋,左手把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光焰。意思是說此尊明王乃是普賢菩薩之化現,形象為右手持一旋蓋,左手握一金剛杵,遍身作虛空色,放火光焰。
  • 達如師父解密五方佛變幻的五大金剛明王
    不動明王毗盧佛,降三世是阿閦佛,軍荼利是寶生佛,大威德是彌陀佛,金剛藥叉不空佛,恭敬敬禮五方佛,五大明王降諸魔,我今恭敬願頂禮
  • 十大明王之一 | 不動明王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表面看來,大日如來,金剛般若蜜多菩薩,不動明王,是三尊不同的個體。而實際上,卻是諸佛總體的身、口、意三密,次等顯現,即身密是大日如來,語密是金剛般若蜜多菩薩,意密是不動明王。即使是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祇不過是法身佛與應身佛之不同示現罷了。
  • 明王與佛是什麼關係?佛為何會有忿怒相?
    為教化剛強難度的眾生,佛以大慈悲心,現忿怒之相,以破除眾生愚闇,而使得智慧光明。最著名的便是五方佛所化的五大明王。一、大日如來·不動明王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他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居於五方佛的中央。經稱:「時不動明王即執彼,以左足踏其頂之半月中,以右足踏其首之半月上,爾時大自在天尋命終悶絕於內……」二、東方阿閦佛·降三世明王阿閦佛,即不動如來,因其菩提心堅固不動如山而得此名。可惜,阿閦佛雖然許下「於一切人民蜎飛蠕動之類不生嗔恚」的宏願,卻沒說過不發怒火。
  • 八大明王護法 大軍荼利明王
    密教五大明王之一,為南方寶生佛的教令輪身。『軍荼利』是梵語Kuṇḍali的音譯,意譯為『瓶』。此一明王以慈悲方便,成大威日輪以照耀修行者。流注甘露水,以洗滌眾生之心地,因此又稱為甘露軍荼利明王(Amṛti-Kuṇḍali,阿密利帝明王)。又因為現忿怒像,形貌似夜叉身,所以也稱為軍荼利夜叉明王(Kuṇḍali-yakṣas)。此外,也有『大笑明王』的異稱。 五大明王第三位是南方的軍荼利明王,其梵名為啞密哩多軍荼(Kundali),意為「盤繞的東西」。
  • 不動明王
    「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
  • 辨別真佛假佛的不動明王降魔咒 !!
    娑婆訶不動明王,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教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
  • 金剛夜叉憤怒明王
    金剛夜叉明王金剛夜叉明王又名金剛盡,金剛啖食,配於北方。能啖食穢惡,消災除難,摧伏邪濁。三面 六臂,五眼怒張。
  • 不動明王(不動尊菩薩)
    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則大日如來為一切諸尊之總體,為自性輪身,而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就金剛胎藏兩部而分別其德,五方佛,各有三輪身。中央毗盧遮那佛為自性輪身,金剛般若蜜多菩薩為正法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所以不動明王是奉大日如來(大日如來的梵音是摩訶毗如遮那佛,摩訶譯為大,毗如遮那譯為光明遍照,故中文別稱大日如來)教令,示現忿怒形降伏一切惡魔之大威勢明王,被視為大日如來的化身或使者。不動明王降魔時示現的忿怒身,也是諸佛意的化身,他的身相是對那些頑固不化、執迷不誤、受魔障遮蔽的眾生而變化的,以喝醒眾生和嚇退魔障。
  • 馬頭明王心咒功德
    藏密認為他是是蓮花部主阿彌陀佛的變化身,或由觀音所化現,是胎藏界(表大日如來的理性)觀音院的上尊,為六觀音之一,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明王跋涉生死大海,如同飢馬覓食水草而無他念,故以馬首為頭飾,又名噉食金剛。一面二臂的馬頭明王,他是佛,也是菩薩,也是護法。以後者的資格而為蓮花部的明王。該明王一面二臂,身紅色,三目圓睜,獠牙外露,發須皆紅黃上豎,頭頂上有綠色馬首。右手持骷髏寶杖,左手施期克印。頭戴五骷髏冠,項掛五十人頭瓔珞,身披人皮、象皮,以虎皮為裙,以蛇飾、骨飾為莊嚴。
  • 我是不動明王!!!
    ,即不動尊菩薩,其名號梵音為Acalanatha,意為不動尊或無動尊,界稱為「不動明王」,亦謂之不動使者。而實際上,卻是諸佛總體的身、口、意三密,次等顯現,即身密是大日如來,語密是金剛般若蜜多菩薩,意密是不動明王。即使是大日如來與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祇不過是法身佛與應身佛之不同示現罷了。
  • 愛染不動明王法略釋
    當時,弘法大師指揮建造了東寺講堂的五大明王佛像,後來的智證大師在冥想中感得黃不動尊現身。這兩件事在早期的密教中非常重要,極大的提升了不動明王在信眾心中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愛染明王在真言密教的根本經典,即『大日經』和『金剛頂經』中沒有被提及,只能在『瑜祇經』的「染愛王心品」和「愛染王品」中看記載。
  • 馬頭明王
    梵名Hayagrīva 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密宗認為他是六觀音之一,也有說是無量壽佛的忿怒身。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獅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頭置於首,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 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 如轉輪聖王之寶馬馳驅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精進力也,又表啖食無明重障之意 。
  • 如何見佛?佛眼裡看魔是什麼?--大日明王上師
    魔自大嗔怒眼見到處是魔,凡夫疑心大看誰都是凡夫,佛子恭敬萬物蒼生眼裡看到真佛。佛眼裡沒有佛魔,都是自己,什麼都有,又什麼都沒有。  佛不是誰都能見的,心有毒看什麼都是毒,心清淨看什麼都清淨。要通過菩提心證入勝義諦菩提境界,證無果可證的果,成無佛可成的佛,真心無盡,佛無止境。佛境界與眾生一體,沒有佛與眾生的概念執著,沒有佛魔的概念執著,只是自性菩提流露萬法,隨眾生境界的祈請,顯現眾生境界的本性投影。再比喻成對自己身體的神經回饋,無需任何思維,但又度度精準。是真正懂得佛魔,真正意義的慈悲利益眾生。相比之下,自他分別境界的慈悲菩提是滿目瘡痍。這非自他分別境界所能理解。
  • 馬頭明王即馬頭金剛,也叫馬頭觀音、馬頭觀自在
    馬頭明王藏密認為他是是蓮花部主阿彌陀佛的變化身,或由觀音所化現,是胎藏界(表大日如來的理性)觀音院的上尊,為六觀音之一,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其形相有多種,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六臂、三面八臂等,漢傳佛教天台宗稱其為「獅子無畏觀音」。
  • 什麼是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了但是對於什麼是不動明王大家想必就不那麼清楚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解讀一下什麼是不動明王不動明王為佛教密宗八大明王首座,具有在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均能掃除障難,並不為動搖之意。不動明王顯現憤怒像,使侵擾眾生之邪魔畏懼而遠離,使眾生於修行路上不致動搖善念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