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大孔雀明王是佛教中的佛母五大明王之一,全稱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
由於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神怪小說《西遊記》的影響,尤其是被改編為影視劇之後,很多人對「佛母」以及「佛母大孔雀明王」的理解遵循了小說(影視劇)中的說法。作為普通讀者和觀眾而言,這樣的理解對通讀整部作品有所幫助,但若以此了解作為佛教知識儲備卑,則有著明顯的誤差。這一現象還包括小說中「如來佛」這樣一個稱謂。
在了解佛母大孔雀明王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有關「佛母」和「明王」這兩個佛教術語。
佛母,有多種含義。其中一種是指摩耶夫人,也就是佛陀的生母。《西遊記》有關佛母大孔雀明王的內容,明顯是混雜了這一特定含義。實際上「佛母大孔雀明王」中的佛母,含義是指空性、佛法、般若(智慧)。由於佛母大孔雀明王的攝度弘傳及修「大孔雀王佛法」成就了諸佛、菩薩,所以稱佛母。
佛以法為師,從法所生,故稱法為佛母。這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有明確記載: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
也就是說,諸佛、菩薩全都是從空性、佛法、般若中了悟到宇宙的真諦,從而悟道成正果。如「般若佛母」正是此含義。佛教謂「眾生如母」亦是側重於眾生對修行人而言,所激發的慈心與悲心。
明王,通俗來講,明王就是諸佛菩薩在傳密法時所化現的化身,多呈現忿怒相。嚴格來說兩者之間有所區別,但對於了解「佛母大孔雀明王」這一概念而言,基本上就可以了。
佛母大孔雀明王密號為佛母金剛、護世金剛。根據《孔雀明王菩薩經》記載,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被毒蛇所咬,苦不堪言。阿難見狀,便啟稟佛陀。佛陀教導一個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惡疾的修持法門,也就是佛母大孔雀明王所具的攝取、折伏二德。
佛母大孔雀明王常見造型為一面四臂,寂靜狀。坐騎為孔雀。四臂分持四種法器:蓮華代表敬愛,俱緣果象徵調伏之心,吉祥果象徵增益,孔雀尾代表息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