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海寧人整理家譜50多部 你的名字可能就在上面

2021-01-10 浙江在線

2017-05-12 09:18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許濤

一紙家譜牽動血脈相連,尋根溯源踏訪先賢足跡。家譜,既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也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海寧通過接收、徵集、購買等途徑推進家譜收集工作,目前,藏有《海寧查氏族譜》《海寧朱氏小桃源支世系》《海寧硤石蔣氏支譜》等13姓16種紙質家譜,以及《安化王氏》《海昌祝氏》《海寧渤海陳氏》等19姓35種掃描、拍攝電子版家譜。記者了解到,在這個過程中,市史志學會會員高翔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是一位熱心的家譜收集整理者,先後收集整理家譜50多部,他還在網易博客註冊了海寧家譜館,把收集整理的一些成果放上去,讓更多人看到。

高翔在家中整理資料。

從小對姓氏感興趣 被他人五修家譜感動

高翔今年40歲,家住丁橋鎮利群村,小地名皇崗,他從小就對歷史文化方面的知識感興趣。「小時候聽見大人談論親戚關係的時候就覺得很有意思,誰家最遠的親戚在哪裡,誰家最早是從哪裡遷來的。」高翔說,有時碰到同姓的同學也忘不了問一句對方老家哪裡的!

後來,高翔就對家譜來了興趣,一開始也看不大懂,不過誰家有,就希望能借來看看。通過自學研究,他積累了很多關於家譜的知識,如家譜應該怎麼修,上面應該包含哪些信息等。同時,他還弄清楚了自己以及皇崗周邊姓高的村民,大多屬於海寧巖門高氏。

很多人都知道,海寧渤海陳氏素有「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的美譽。幾年前,有幾位來自江蘇常州,帶著陳氏宗譜的尋根人找到了高翔。「對方為常州陳氏,只知道自己祖上來自浙江海寧,並且帶了兩套陳氏宗譜。」高翔說,他們已經是第五次續修家譜了,而且家譜上關於始祖的信息和海寧這邊的資料也能對應上。這件事對高翔的觸動很大,現在很少有人會想到去修家譜,一些人家即使家中有老家譜,但也已經斷了數十年了,傳承是個大問題。

正在整理成電子版的《張氏宗譜》。

走村串戶收集整理海寧家譜 吃過不少閉門羹

從那以後,高翔就更加堅定了要去收集整理家譜的決心。但過程著實不易。「我去走訪的時候很多人還是不理解,問東問西有什麼用,比如人家姓馬的,為什麼要把家族人的名字告訴一個姓高的呢?」高翔吃過很多閉門羹。

當然,支持的人也有,比如鹽官鎮祝會村有一位姓張的老人就十分信任高翔,甚至把家中所藏的《海寧半海張氏宗譜》借給他拿回家研究。高翔說,這本家譜裡記載的主要是鹽官、丁橋、袁花等地的張姓人,但由於印刷時間久了,很多頁已經破損。

為了將《海寧半海張氏宗譜》的信息完整保存,高翔決定重新整理一份,把裡面的信息全部輸入電腦中,並儘可能續寫完整。他說,像這本《海寧半海張氏宗譜》其實也有很多年沒有續修了,自己能夠續上多少就算多少,有些家譜目前只能續上幾十年,再往前就很難了。

有一次,高翔去丁橋鎮海星村,小地名張家場附近尋找張姓人。當時高翔遇到一位80多歲的老人,就問她是不是姓張,知不知道祖輩們是從哪裡遷來的。結果,老人說自己不姓張,但公公姓張,自己是張家的兒媳婦。再一問,老人還記起來,公公是領養來的!「聽到這個信息,我去宗譜上找,還真找到了她公公的名字,而且上面也寫明了是領養!」高翔說。

白天工作晚上研究 還想編寫一部《丁橋姓氏志》

高翔白天還有工作,整理都是在晚上進行。如果是休息天,他就選擇外出走訪。幾年下來,高翔家中的電腦裡保存了許許多多文檔。「我還借了臺筆記本電腦,現在裡面也全是我的文檔了。」高翔說,自己還在網上購買了許多書籍資料,幫助佐證相關信息。

《海寧地名志》《海寧歷史人物名錄》和《清代硃卷集成》等書是高翔最常用的,前兩本就不必多說了,家譜中涉及的地名或者是名人,都可以用來印證。後者也非常有用,等於是一本小家譜。硃卷其實是記載清代科舉考試的歷史文獻,此書收錄清代從康熙到光緒年間的鄉試、會試等8235份,其中會試卷1635份,涉及的進士近12000人。「很多海寧鄉賢都在其中,家譜中如果涉及這些名人,就可以從硃卷中查詢一些信息。」高翔說。

在翻閱《海寧歷史人物名錄》這本書時,上面記載的南北朝時期的學者顧歡、顧越格外引起了高翔的注意,因為他們都是海寧皇崗人。既然這兩位學者當時名氣這麼大,為何沒有他們後代的信息呢?

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高翔心頭。在和其他地方修譜人的一次交流中,他得知金華、紹興等地有較為完整的顧氏家譜存在。「後來我在諸暨圖書館查家譜時,在一本《暨陽南山顧氏宗譜》中找到了顧歡的名字,在金華武義的《武川顧氏宗譜》中找到了顧越!」高翔說,原來他們的後代都定居在外了。

每每有這些發現,高翔都能高興好一陣。高翔說,自己整理家譜堅持了五六年,也得到了市檔案局的支持,覺得很有意義,儘管能力精力有限,但會堅持做下去。

最近,他又有了一個想法,打算把丁橋鎮的每一個村的每一個村民小組都採訪一遍,把丁橋所有的姓、相關家譜信息全匯總進去,最後編寫一本《丁橋姓氏志》。

1494551915000

相關焦點

  • 你家孩子會用家譜輩分排序的字取名字嗎?避免爆款重名尷尬,蠻好
    剛剛得知親戚家的一個孩子,取的名字居然和自己家孩子名字一樣,不過其中一個字不同,只是音同,自己家孩子比她家孩子輩分大上一輩,卻整了一樣的名字,這不亂了輩分嗎?主要是兩家平時走動的不是很頻繁,而且親戚家只知道草莓家兒子的小名,根本不知道大名,草莓是去賀喜時才知道兩家孩子名字一致的,當她希望親戚家改名時,親戚卻不以為然,覺得無所謂,說這個名字很好,不想改。
  • 德雲社最新「家譜」家譜修改了?看點滿滿
    德雲社的經歷還是應了一句話「人紅事非多」,不止人紅了這樣,一個團體紅了也是這樣,像「金星舞蹈團」都經歷過類似事件。郭德綱老師公布這個消息,最熱的點不是家譜、家中陳設而是家譜上面的兩隻鉛筆,這就成了網友調侃的點,因為德雲社是一個相聲團體
  • 我們的《陳氏家譜》完成了
    從2013年開始,陳鍾華老人開始查閱資料,慢慢意識到,家譜不僅是血緣關係的見證,同時有了這些先人的記錄,還可以啟迪後人。期間,他說有句話對他的觸動非常大,有位陳氏家族的人寫回憶錄時說:「現在,家族後代走在馬路上都互相不認識,這是一種悲哀。」  為多了解家族的事  七旬老人還去了新加坡實地考察  由於他們家族之前沒人寫過家譜,所以建立這個家譜難度很大。
  • 海寧穩定崗位招20人:50周歲以下、大專…年薪這個數~
    最新消息又有三家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啦
  • 侯姓家譜共享輸入系統多人在線一起編輯操作步驟
    侯姓家譜共享輸入系統多人在線一起編輯操作步驟         擁有這個神器以後,大數據會提示創建家譜的人,哪裡有一個支脈的數據跟你是相同的,便於尋親、合譜、對接、出版紙質家譜甚至使得以後總譜的編輯有了技術的支持
  • 陳姓家譜
    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陳氏天下一家親」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陳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親交流。如浙江海寧陳氏,原系曹姓,因娶陳氏之女為妻,有子便隨母姓,後成為海寧望族;南北朝時北齊清河王高嶽之後,幾經陵谷變遷,成了普通百姓,傳到第十四代元朝高諒時,因窮困潦倒,入贅於陳氏之家,改為陳姓;西晉末年陳元達,原姓高,佔因卜者說他生辰八字妨忌父親,便改高姓為陳姓;隋朝時楊堅有一心腹幹事陳茂,本是河東猗姓人,冒姓陳氏;隋將領陳永貴,原是隴右地區胡人,姓白,甚得楊堅寵信,封北郡陳公,便以封號中陳字為姓氏;
  • 德雲社最新家譜!
    而德雲社正是曲藝圈最受關注的存在,每三年更新一次的家譜總是會引起大眾的討論,因為更新之後會有人的排名發生變化,而這個變化就是看各成員這三年發展的最好機會。在新的家譜中可以看到,張雲雷已經彎道超車,而嶽雲鵬的排名則一言難盡。
  • 【戴家譜】家譜製作大概原理
    家譜是我國歷史文化中值得整理、開發、研究的一份珍貴遺產。大多由本族人撰寫,也有名人撰寫,如朱熹、文天祥等。(3)凡例:闡明修譜的原則和體例,少則幾條,多則幾十條,隨時代變化而變化。如民國時有些譜凡例規定女子也入譜。(4)遺像:刊載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遺像及贊語,諸如「秉姓忠直」,「忠懸日月」等。(5)恩榮錄:登載皇帝對家族中官員、親屬、烈女等的勅書、賜匾、賜碑等。
  • 特殊家譜——玉牒
    早在奴隸制時代,王室就有了系統記載家族世系的家譜,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歷朝均有,後人曾根據這些王室家譜編成一部王室、諸侯世系總譜——《世本》。司馬遷也據此在他不朽著作《史記》中創作了本紀12篇和有關世家、世表與年表。  皇帝的家譜無論在奴隸制時代,還是在封建時代都是最受重視,也都由專門機構負責編修與管理。
  • 原來是這個海寧人「說了算」!
    吳謹言飾演的「女豬腳」魏瓔珞在劇中一眾腹黑人物中一路「打怪升級」圈粉無數這位捧紅了不少藝人的影視編劇、製片人是海寧長安人!於正,原名餘徵,1978年2月生於海寧長安鎮。1997年6月,於正在海寧完成高中學業後,進入上海戲劇學院。
  • 檔案探秘┃存世規模最大家譜——清代玉牒那些事兒【中秋最「靠譜」的禮物】
    本文集萃了現有研究的優秀成果,同時也加入了一些作者在整理玉牒過程中的新發現,並對現有研究中部分不大準確的表述予以修正。中秋團圓日,漲姿勢,講給家人親朋聽!家譜又稱族譜、宗譜,用以記述氏族世系。秦漢以前帝王諸侯世系稱其為譜牒,但其後漸不專指,而泛化至世家大族。玉牒則是歷朝歷代皇帝家譜的雅稱。牒,形聲,字從片。「枼」本指記有家世的薄木片。玉,自古即為帝王專用的象徵之物。
  • 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譜是哪種?採取怎樣的形式傳承給後代?
    家譜是家族的生命史,記載了家族起源、遷徙的變化,以及家族家規、文化、婚姻、生平信息等歷史資料。人類社會發展先有語言,再有文字的,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是靠語言傳播、溝通,將史料傳下來的。所以最原始最古老的家譜也是靠口傳的,口傳家譜距今有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國家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JOJO的奇妙冒險》之家譜故事
    喬納森在死前留下了後代,這使得我們的家譜可以繼續畫下去。他和艾莉娜生下了兒子喬治·喬斯達二世,是一名飛行員。喬治與並與莉莎莉莎結婚,生下兒子喬瑟夫·喬斯達。而DIO這個反派我們記一下,他在之後還會出場,是貫穿了六部的核心反派人物。
  • 家譜如何製作?怎麼排?五步搞定!
    家譜是中華民族三大歷史文獻之一,還是家族傳承的載體,是中華民族不得缺失的文化傳承。隨著九十年代的戰亂,大量的家譜文獻丟失、遺棄,甚至被燒毀,讓家譜文化受到嚴重的衝擊。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改革開放以來,海外華僑陸續回國尋根,促進了國內家譜文化的再次興起,讓更多人再次聽到了家譜二字,也重新燃起了修譜之心。
  • 【圍觀】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家譜,你見過嗎?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韓氏文化交流」,即可免費關注。
  • 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四大因素是什麼?(上)
    所以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因素有以下四點:文字一部完整的家譜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是一個較大的人口資料庫。雖然說古代的家譜「秘不示人」,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今,家譜也是可以公開的出版物了(有的家族會把 新編修完成的家譜送到知名和當地的博物館進行收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編修新家譜時,要做好文字工作。
  • 這部海寧人監製的《延禧攻略》火了 這些劇照你見過麼?
    要說這部劇的編劇、製片人是誰,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夥肯定都知道。沒錯,他就是於正,海寧長安人,是著名的影視編劇、製片人。在《延禧攻略》拍攝的時候,張婷也去探過班,她還帶了海寧的好幾個小朋友過去,讓孩子們也參與一下這個劇的拍攝,有些小朋友還和主演一起演戲。
  • 浙江海寧觀看錢塘江大潮,你可能還不知道的這些事!
    而最好的觀潮地點在浙江的海寧,海寧鹽官觀潮景區又是最受歡迎的觀潮景點和旅遊景點。錢塘江大潮作為天下第一潮,這個當屬實至名歸,景觀還是不錯的。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每天都有潮水,日夜潮水時間按天往後退一小時不到點,一個月一循環。可能大家都認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是最好的觀潮日。這一天,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會擠滿遊客。但是實際上這一天不一定潮是最大的,但是觀潮人絕對是最多的。
  • 吐血整理,2018上半年最受歡迎的50部電影(內附資源)
    在這大半年裡,為大家安利了很多好片,不知道你們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在人的這一生,能看多少部電影,按照一部電影100分鐘來算,從7歲開始,三天看一部電影,且在每個人都能長命百歲的前提下,這個數據是11436部。而今天,為你們吐血整理了2018上半年豆瓣電影口碑榜Top 50,片荒的,往下拉就對了。
  • 小心了,你想用繁體字錄家譜,下一步可能就是信心崩盤的開始
    一個老先生發現,「距縣城十裏」的「裏」字不對,應該是「裡」;「古人雲」的「雲」字不對,應該是「雲」;「鐘字輩」的「鐘」字不對,應該是「鍾」;「金髪」這個名字的下一步,你志得意滿地想讓錄入人員改變下字間距,或刪加幾個字,「奇蹟」又發生了——字陣都改變了,只有讓人造的那幾個字,原地不動……這時候,你唯一想做的事就是把電腦舉起來,摔掉。——哈哈,小心了,你想用繁體字錄家譜,下一步可能就是信心崩盤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