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樊攀、牛少傑、俠克、傑文津)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阿爾法機器人治療儀……這些聽起來「不明覺厲」、充滿「高科技」色彩的治療項目,是當前一些民營男科醫院吸引患者的重要招牌。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一次治療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高科技」項目性質可疑,醫療效果難以評估,有的甚至加重了患者病痛。
打上「博爾肽」「阿爾法機器人」的標籤動輒數千元
當前,一些民營男科醫院推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醫療廣告: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利用高能聚焦電流場產生的強大電場能,驅使組織細胞內帶電粒子產生運動,這一過程包括熱效應與排毒效應等」;阿爾法機器人性功能治療儀是一款「集遠紅外熱療、磁療、震動按摩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現代理療儀器,完美實現了人工智慧AI與醫療技術的無縫對接」……
不少患者反映,這些「高科技」診療方式費用高昂。「10天已經花了7萬多元。」28歲的董先生在河南一家民營男科醫院做了兩個手術,並接受了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和阿爾法機器人性功能治療儀治療。醫院開具的發票顯示,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一次需要近6000元,阿爾法機器人性功能治療儀治療一次需要七八千元。
有患者表示,類似的治療手段都價格不菲。例如,科特微波治療儀一小時需要近5000元,BPP超能治療儀45分鐘需要1000多元。
收費高昂的治療項目效果如何?在網絡上,大量患者詢問所謂博爾肽治療的可靠性,吐槽效果不好。有患者反映,進行了這類治療後,有的甚至病痛加劇,不得不再去公立醫院補救。
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告訴記者,所謂「博爾肽」「阿爾法機器人」等技術沒有科學依據。比如用所謂電場進行治療就是一例,靜電對人體有害,長期在靜電場內,會產生焦躁不安、頭痛、胸悶等症狀。各大公立醫院男科都未允許使用這些儀器,更談不上作為治療儀器使用。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信息中心主辦的中國醫療器械信息網上的醫療器械資料庫中,並未搜索到「博爾肽」「阿爾法機器人」的相關內容。
假借權威人士名義做代言,推銷團隊施展話朮忽悠患者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民營男科醫院廣告投入巨大,每年投入網絡醫療廣告費用少則數百萬元多則數千萬元。
一些醫院公然假借權威人士的名義做代言。中國男科學界泰鬥郭應祿院士,中國性學會會長、北京大學第三人民醫院男科主任姜輝等,都曾抱怨有幾十上百家民營男科醫院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官網掛其照片吸引患者。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男科醫院先誇大病情,恐嚇病人,先以低價吸引患者上鉤,再以各種療效不確定的高科技治療方法為幌子,吸引患者就醫收取高額費用。
曾在民營男科醫院從事客服工作的小張介紹,客服會針對不同的消費者有針對性地施展「話術」:對懷疑自己不健康的患者誇大危害;對患有罕見病到處求醫問藥的患者努力給希望;對患常見病症的,大力宣傳醫院專業、權威。
記者暗訪發現,在一些民營男科醫院,通過各種「高科技」包裝,普通小手術立刻「身價倍增」。以包皮環切術為例,一家男科醫院把這一手術分成傳統型、雷射、韓式等5類,價格分別為300元、600元、1200元、1500元和2860元。該院醫生稱,價格不同主要與手術方法有關,價格高的屬於微創無痛手術,甚至還能避免術後拆線的疼痛。
術後治療有更多的「高科技」項目登場,高額的治療費用往往在這一階段產生。患者小楊在一家民營醫院做手術後,還接受了紅外線照射和微波治療,花了近1萬元。「一個月了還不見好,只好去公立醫院檢查,才知道這類手術整個下來只需要1000多元,不需紅外線治療,花了好多冤枉錢。」小楊說。
專家稱很多高科技醫療項目聞所未聞
多位男科專家表示,民營醫院一些高科技手術和治療項目有過度包裝嫌疑。「很多診療項目是我沒有聽說過的。」姜輝表示。
據了解,對於男科疾病的治療,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在2017年出版了《中國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與專家共識(2016版)》。河南省人民醫院男科與能量醫學科主任張祥生認為,指南以外的治療方法應該嚴格限定有資質、實力的醫療結構研究和操作,隨意使用指南以外的手段就是讓病患「以身試險」。
從最初的張貼小廣告到後來在電視臺做廣告,再到現在在網際網路平臺發布廣告,一些民營男科醫院涉嫌違法發布醫療廣告、誇大療效等問題一直屢禁不止。浙江鑫目律師事務所律師章李表示,我國廣告法等法律法規已明確禁止醫療廣告誇大療效,醫療廣告的內容不得與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說明書不一致。
民營男科醫院主要是通過在搜尋引擎購買關鍵詞、競價排名等方式在網上作推廣,用諮詢的方式誘導患者,這類廣告的隱匿性和分散性加大了有關部門的查處難度。律師建議,市場監管部門、衛生管理部門、網際網路監管部門等應當展開聯合監管,避免由於多頭監管使其成為空白地帶。
張祥生提醒患者,要仔細甄別搜尋引擎上的醫療信息,不要輕信那些誇大療效的醫療廣告,選擇到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