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總經理組織老家親戚、老鄉,通過大量廣告宣傳,把醫院打造成西南「最專業」男科醫院;
毫無醫學知識的人員冒充醫學專家,用美女頭像在網絡上主動招攬患者,一步步誘惑患者來就診;
「三無」醫生包裝成專家,保底月收入10萬,層層誘騙患者手術,沒病製造病,小病做成大病,手術臺上「提刀加價」。
四年時間,這家所謂西南最牛男科醫院,用上述經營手段,有組織、有預謀的大肆斂財,非法獲利2.44億元。
在醫患關係本就緊張的當下,這樣的行徑令人觸目驚心,讓真正的醫院蒙羞。
有評論說,這種惡勢力是醫療界的恥辱,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人性已經淪喪到令人髮指的地步才能做出如此勾當。
每月添加4.5萬人好友,誘導病診
8月7日,央視新聞以《揭遵義歐亞醫院黑幕:虛構病情亂開藥,手術臺上提刀加價》為題,報導揭露遵義匯川歐亞醫院惡勢力犯罪集團在過去幾年間的卑劣行徑。
無法想像,一個救死扶傷的職業,在這家醫院經營者的手裡,被玩弄成了榨取患者血汗錢的工具,其中的一些細節令人不寒而慄。
遵義歐亞醫院在官網上宣傳自己是一家集醫療、預防、保健和康復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男科醫院。工商信息顯示,該醫院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個人獨資企業。2014年,醫院名稱由遵義同濟醫院變更為遵義匯川歐亞醫院,當年5月,福建人韓某擔任歐亞醫院總經理,組織老家的親戚、老鄉,通過大量的廣告宣傳,把歐亞醫院包裝成了西南最專業的男科醫院。
名氣包裝起來後,歐亞醫院開始了第一步運作:「誘導病診」。
要知道,一般的醫療行為中,都是患者去找醫生看病,但遵義歐亞醫院卻是主動出擊尋找患者。
據辦案民警介紹,他們僱傭了一批毫無醫學常識的「網絡諮詢師」冒充專業醫生,在網絡用一些美女頭像或者醫生頭像來誘惑男性患者,套路性地、帶一點引誘地詢問對方性生活的情況,誘導病人來就醫。
歐亞醫院放出的招聘信息中,「網絡諮詢師」崗位備註的學歷要求是初中文化。在歐亞醫院「網絡諮詢師」們的工作場所裡,每個房間都密密麻麻擺放著數百臺手機和大量的電腦。
主管會給每個諮詢師一個微信帳號,按照規定,不管男女一律用漂亮的女護士圖片作為頭像,還要經營微信朋友圈,定期發布和醫院工作、生活相關的圖文,讓別人對其「女護士」的身份深信不疑,並覺得其在醫療領域是專業的。然後想盡一切辦法,說動那些和他們聊天的男性患者來治療。
患者的數量總是有限的,需要不斷的開發新的資源。遵義歐亞醫院在這方面的運作也有自己的套路。
首先,他們利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通過廣撒網的方式來添加患者。
網絡諮詢師的辦公電腦上都一個軟體,可以更改個人微信定位。每天,網絡諮詢師隨意選定市內某幾個地方,更改定位,然後打開微信中「附近的人」功能,隨意添加男性微信用戶。
其次,他們還有第二個方法:用三大運營商遵義號段隨機添加。辦案民警稱,他們每個月能夠添加四萬五千人。
製造虛假病情,醫生每月保底收入10萬元
只要患者被忽悠到遵義歐亞醫院,就難逃天羅地網。為了掏空患者錢包,他們開始運作第二個手段:製造虛假病情。
首先誘導患者躺在手術室內進行有創檢查,謊稱突然發現患者的各種嚴重症狀,需要立刻手術治療。
聽到這些,躺在手術臺上的患者無不陷入擔心之中,家屬也心急如焚。由於醫患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大多數患者和家屬聽到醫生「做手術」的勸說,都會乖乖掏錢。遵義歐亞醫院有一個術語叫「單體開發費用」,規定單體開發費用必須在8000以上才算合格。
在有創檢查、有效開發患者的過程中,遵義歐亞醫院將「製造病情」的惡劣做法做到了極致。
辦案民警介紹說,23歲的受害人楊某和女朋友到歐亞醫院去做包皮環切手術,包皮環切之後醫生說有囊腫。讓受害人心如死灰。但是這個囊腫是醫院製造的,用注射器在皮下組織注射起一個水泡,說是受害人有囊腫。
醫生開單子讓病人做某一項檢查,都對應的是同樣一種結果。遵義歐亞醫院各個部門配合默契,就連給患者治療時吃的藥也有貓膩。
利福平是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對消化道和肝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吃了尿液會變成橘紅色。只要醫生開的治療單上寫著「吃藥」,指的就是利福平。這種藥只能給患者在醫院內吃,不讓患者帶走,也不能寫進處方。遵義歐亞醫院通過給病人吃藥製造毒素深重的假象。
為了讓患者看到治療效果,歐亞醫院還在患者的尿袋裡面做了手腳。當治療完成時,醫生會讓患者看自己排出的尿液,裡面有沉澱物,這個沉澱物其實是事先打進去的藥物。
製造虛假病情後,遵義歐亞醫院醫生們繼續亮絕活—勸服患者做手術。
有一段視頻被放在醫院的工作微信群裡讓大家學習,但是它教的不是看病的「醫術」,而是詐騙患者的套路,就是教門診和其他治療室的所謂醫生應該如何相互配合,將病人牢牢控制在手術臺上。
其中,實施套路教學的劉某,中專畢業,沒有任何行醫資格,竟然在遵義歐亞醫院堂而皇之地當起醫生,還被包裝成男科門診的專家,每月拿著十萬塊錢的保底收入。她的絕活兒不是給患者看病,而是成功勸說病人做手術,內部術語叫做對病人進行「有效開發」。
如果病人發現不對勁,拒絕手術想要離開,遵義歐亞醫院也會有一套對付辦法—威脅敲詐。
辦案民警介紹說,醫生會告訴受害人,離開可以,但如果出現任何問題醫院概不負責。然後,大部分人都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支付手術費用。
在遵義歐亞醫院,像這樣威脅敲詐患者並不是某個醫生的個人行為,而是醫院有組織、有策劃、有配合的行為,各個環節密切配合,確保患者「沒病也能檢查出病」。
掏空患者錢包,手術臺上提刀加價
在遵義歐亞醫院,誘騙的招數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遵義歐亞醫院的第三個招數是在手術臺上臨時「提刀加價」,否則停止手術。
楊先生在遵義歐亞醫院就經歷了這樣的圈套。他一直懷疑自己患有「男性功能障礙」,通過手機查詢找到了「遵義歐亞」的男科醫院。
一去檢查,結果嚇壞了他:醫生說他的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要做有創檢查。
緊接著,楊先生被安排進了手術室,他的生殖器部位進行開創之後,醫生卻說要立即做一個「包皮環切」的手術,根據醫院規定,必須要交齊五六千元的手術費用,手術才能繼續進行。
楊先生身上沒有帶足夠的錢,由於擔心自己耽誤治療,於是,在傷口沒有縫合,只做了簡單包紮的情況下,趕緊打車回家取來銀行卡,回到醫院支付了費用。本以為交錢後就能將自己的難言之隱治好,沒想到第二次上了手術臺,各種突發問題接踵而來。醫生又發現他有新的病情,說他有一根血管有點堵塞,對以後的夫妻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這時楊先生騎虎難下,他不想交錢,醫生的態度馬上變得非常惡劣,告訴他如果不一起做完這些手術的話,有什麼後果他們都一概不負責,影響一輩子。楊先生越聽越怕,迫不得已在病床上又通過POS機刷卡支付6500元,手術才得以繼續。
可過了一會兒,醫生再一次讓楊先生交費。說要做延長,不然之前的手術沒效果。躺在手術臺上的楊先生又刷卡支付了9800元。
短短幾個小時,楊先生在歐亞醫院經歷了三次生殖器官手術,總共花了近兩萬元。
然而,三次手術並沒有讓楊先生覺得自己的身體情況有所好轉。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醫院的一名自稱為古院長的人多次打電話詢問他手術效果,並表示請到一位北京權威專家,可以幫他做器官的外部修復以及進一步治療。最終,楊先生禁不住遵義歐亞醫院的勸說,又先後兩次來到醫院接受了所謂的修復手術。
手術沒有治好病,卻給楊先生留下創傷。遵義市公立醫院的數位泌尿外科專家對楊先生的傷情進行鑑定,他的器官已經嚴重彎曲變形,達到了輕傷二級的程度。
據調查,與楊先生有著同樣遭遇的人並不在少數。辦案民警介紹說目前查證627名受害者通知他們過來做傷情鑑定,很多受害人因為個人隱私沒有接受傷情鑑定邀請,有13名達到輕傷二級,另外有48人構成輕微傷。
央視新聞直指,個別部門不作為甚至庇護縱容
遵義歐亞醫院從2014年成立,到2018年被警方查處的四年間,共有2萬多名患者前去就診,其偽造檢查結果、製造虛假病情、「提刀加價」敲詐威脅患者的惡劣行為觸目驚心,給患者帶來的財產和身心的多重傷害。
期間也有患者不斷地向當地公安、衛生等部門進行投訴,但最後都被息事寧人。
原遵義歐亞醫院工作人員盛某說,對於衛生部門接投訴電話的人,遵義歐亞醫院每個月會給他一千塊錢,有投訴他會發簡訊到醫院辦公室,交給醫院來處理。這樣直接導致醫院的違法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監管。
央視新聞在報導中指出,遵義歐亞醫院之所以能夠胡作非為、輕鬆逃避監管,與個別部門的不作為、亂作為、庇護甚至縱容醫院的種種行為有關。
遵義市紀委收到關於遵義歐亞醫院的問題線索之後,立即組成專案組進行調查,給予15名幹部黨紀政務處分,14人進行誡勉談話,1人涉嫌受賄犯罪,被移送司法起訴。
惡劣行徑,更加挑撥了醫患關係
遵義歐亞醫院惡勢力犯罪集團案於今年1月22日經遵義市紅花崗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當時判決被告人韓某犯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故意傷害罪,決定執行有期徒刑二十年,並處罰金九百二十萬元,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對其他首要分子和成員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九年零六個月不等的刑期,並處罰金。
不久前,該案二審宣判。最終維持了上述一審判決。
當罪惡得到懲罰,可謂大快人心。然而,這種惡劣醫療行徑給整個醫療系統造成的影響卻是極其負面的。
首先,在金錢的誘惑下,類似遵義歐亞醫院的「有效開單」的做法很容易被其他惡劣經營者模仿。
比如,此前媒體報導,2018年6月24日,在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昆明新科醫院」網絡部上班的員工張女士在院方一辦公室內,遭到醫院老闆毆打致輕傷。原因是她因未成功約來網絡諮詢的患者,就被醫院老闆打斷了腰椎。而老闆的說法是,醫院通過搜索競價約一個患者到醫院的成本是4000元左右,成本比較高,所以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患者引導來院檢查治療。
急功近利的做法,讓醫療慢慢失去救死扶傷的職能。
其次,因為遵義歐亞醫院屬民營,不少網友在留言裡「以點帶面」,認為私人醫療企業、民營醫療機構都會坑騙患者。這給本就艱難生存的民營醫療企業蒙上一層陰影。
如此一來,不少經營行為良好的民營醫院被劣幣效應驅逐,間接為遵義歐亞醫院們「背鍋」,口碑變差。為社會辦醫的推廣設置了無形的障礙。
再次,國內醫患關係本就有些緊張,最近兩年傷醫事件仍然在不斷發生。上述醫院惡劣的經營行為,無疑挑撥了醫患之間的關係,讓不明所以的患者失去對醫生的信任,即使是公立醫院的醫生,可能導致醫患關係進一步惡化。
最後,正如央視新聞在報導中所說,遵義歐亞醫院之所以能長時間大行其道,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一些監管人員不作為、亂作為,包庇縱容,損公肥私。
如果更多的地方監管缺失,那麼將有更多的惡勢力經營者,為了錢去冒險,坑害患者,坑害中國醫療。
部分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澎湃新聞/貴州都市網
來源:健康界
文: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