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篇被廣泛傳播的文章中,一位牧師詳細描述那些「把他逼瘋了」的教會會友,以至於感到牧養工作「沒意思」。雖然他表達自己對當地教會的深愛和委身,但他同時也提到,他認識的每一個教會都有「惹怒帶領人的會友和參與者」。他的文章旨在對這些人做一個簡短的描述,也許是為了讓其他牧師表示同情,抑或是為了給弟兄姊妹某種警告,好像在說:「不要像這些人一樣。」
像幾乎所有其他教會領袖一樣,我也遇到過一些因為各種原因而異常難相處的成員(不過,公平地說,我估計大多數教會會友也遇到過一些異常難相處的牧師)。這些人只是那些多年來把我們的教會稱為家的人中極少的一部分,但就本質而言,他們往往喜歡做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的事情。暫且不論那些生活在頑梗不悔改的罪裡,或企圖以分裂的行為破壞教會的人(那些人理應受到教會紀律的管教),我不得不問:作為一名牧師,我該如何與那些特別難相處的人打交道呢?
我理解為什麼一個牧師總想著這些人是如何把他逼瘋的。我自己之前也是如此。但是改變這種思維方式,對我的屬靈健康以及事工上的成功至關重要。與其把他們視為讓我抓狂的人,我更願意把他們看作是自己特別被呼召去愛的人,即那些讓我的愛的能力得以提升和成長的人們。我開始思想,事實上我自己的行為在神的眼裡也會是多麼的「沒意思」,我自己又做了多少「惹怒」祂的事情呢。然而祂並沒有對我抱怨指責,儘管祂本可以如此做。祂沒有生氣並惱羞成怒,儘管我給了祂充分的理由。祂也沒有把我看作是一個問題兒童,儘管我就是。相反,祂不斷地以耐心、良善和堅忍關心我。祂不斷地為我尋求益處。祂不斷地愛著我。
同樣的,下面也有類似的10種人,預備了一場特殊之愛的挑戰。
1
「心灰意冷」的弟兄姊妹
這種人動不動就對教會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滿腹牢騷。這種人需要額外的保證,需要我慢聲細語地向他解釋大事和小事之間的區別,以及需嚴格遵守神的話語與可以根據良心而變化之間的區別。這類人大部分所認為大難臨頭的跡象,實際上不過可能是對標誌著教會地位和衰落的問題與完全不符合他偏好的問題之間缺乏理解。
2
「若即若離」的弟兄姊妹
他經常在一件又一件事上暗示,他要走了。在我最糟糕的時候,我恨不得他真的走掉。但我記得,所謂好牧人就當知道,應撇下九十九隻,而去尋找失喪的那一隻。雖然我們可能認為他是一個無助的、天真的浪子,但他難道不也是一隻充滿苦毒的、不順服的、故意流浪的羊嗎?所以我會效法那至高的牧者,盡我所能找到他,並帶他回來。
3
「業餘神學家」的弟兄姊妹
這類會友要麼對神學有廣泛的了解,要麼只是自以為了解。然後,他經常運用這些知識與牧者們辯論,甚至宣揚自己在一些問題上的立場。我會承認很多人的確比自己更聰明,更有智慧,也受過更好的訓練,我會稱讚他的知識以及對知識的熱愛,然後看看我可以安排他在教會何處服侍。當然,我也可能會試圖藉著帶領他研讀《羅馬書》14章,來幫助他更好地理解,哪些神學問題是有爭議的,哪些是良心問題。
4
「你知道嗎?」的弟兄姊妹
這類人想對教會裡一切事「知情」。 事實上,他幾乎捲入了教會裡所有的八卦,並且如果他身在局外就會生氣。這種人需要有人用愛心來提醒他,或許可以借著教會紀律,告訴他背後讒言是有罪的。這不但是聖經所禁止的,也是與我們的會友公約相違背的。我會借著提醒他還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以及必須到此為止的,來表達對他和整個教會的愛。
5
「重複委身」的弟兄姊妹
她大約每六個月出現一次,重新向耶穌委身,然後在接下來的六個月裡消失。這種會友需要以溫柔和同理心來對待,因為無孔不入的世俗吸引力不斷地誘惑著她。她被兩個世界,兩個主人夾在中間!她需要聽到福音的好消息,她需要被告知她有一個愛她的教會,她需要被呼召來牧養她的人不斷跟進。我才不會被這樣一個成員惹惱呢!她特別易受撒但的攻擊,當然也是我負責看守的「全群」中的一員(徒20:28)。
6
「章程辯護者」的弟兄姊妹
沒有人像這類人如此了解教會的章程,只要他不喜歡什麼,他就會拿各種條例來說事兒。這類人可能是在教會議會中擔任議員的最佳人選——他了解章程和羅伯特議事規則,以便確保正式會議按照最佳實踐來進行。當賦予他這個責任時,他可能會成長很快。無論如何,當我可能故意或無意地違反教會章程的時候,我為什麼要害怕或惱怒監督我遵守的人呢?
7
「網絡聽道狂魔」的弟兄姊妹
他在網上聽其他人的證道,然後根據其他人的證道來批評我的。這種會友熱心學習基督信仰的真理,但他還不成熟,不知道如何運用這些知識。我承認有很多牧師的證道遠比我好,我對他的渴慕感恩,並選擇忽略他對我的證道批評時的冒犯。我深知自己在誰的面前站立或跌倒。我知道這類會友並沒有資格裁定我是否順服神,以及我是否已經用神賜予我不多的恩賜做到了最好。
8
「懷舊狂」的弟兄姊妹
她對這間教會的歷史了如指掌,並且認為自己的角色是通過對抗任何新事物來保護過去。對於那些上了年紀的會友來說,似乎這種掙扎尤為明顯,也許對於那些奉獻了大把時間和金錢才把教會弄到今天這樣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她對教會的服侍和熱愛需要被肯定;她嘗試在教會的過去和未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也是值得稱讚的。也許神是在使用她來讓我在走得太快的地方慢下來。當我開始引導教會走向可能與她的願望相悖的方向,也許當我以一種慈愛的、溫柔的方式與她對話時,她會逐漸信任我。
9
「記仇」的弟兄姊妹
幾年前某件事讓他生氣了,而且他一直不願釋懷。當面對這件事時,他能使自己的各種理由屬靈化。我對此的第一反應是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得罪了他,是否有什麼事情是自己需要請求他原諒的。如果沒有,或者我已經在他面前為任何罪悔改了,那麼牧養他最慈愛的方式就是告訴他缺乏寬恕,並向他顯明聖經中關於原諒那些已經悔改的人的必要性。對這種會友的愛甚至包括了教會的紀律,即為他不悔改的罪而尋求歸回。
10
「我在安息」的弟兄姊妹
無論你做什麼,這類肢體總是拒絕在教會服侍。他說:「過去我已經盡了自己的職責。」 有些會友不明白神呼召我們所有人在聖工上有份,而不只是牧師或全職同工。有些會友在遇到挑戰或被邀請在適合他們恩賜才能的事工上服侍時,會茁壯成長。然後,一些會友的服侍遠遠超過他們當盡的份,或者被他們的牧師要求服侍的太多,以至於有時會耗盡精力。許多牧師都想獲得一個合乎情理的安息假——為什麼我們不能對那些為教會的服侍付上了諸多時間和精力的肢體,也以同樣的待遇對待呢?
原文的作者說:「坦率地講,像這樣的肢體有時候會讓牧養工作變得沒意思。」然而,一個牧者深知他不是因為牧養工作有趣才看顧羊群的,更確切地說,他看顧羊群是因為他的主,那真正的牧者呼召他如此去行。他知道他不是被呼召去過安逸的生活,而是去服侍他者,甚至對那些有時把服侍當作試煉的人也是如此。他知道他不僅有責任只看顧那些使他生活安逸的羊,而且也要照顧那些使他生活艱辛的羊,那些流浪的羊,那些牢騷滿腹的羊。他知道各種各樣的羊都是他的職分。
作者說:「花些時間專門為你教會的這些會友禱告。也許神會改變一些人,這樣他們就不會再把你逼瘋了。」也許祂並沒有改變什麼。但如果你懇切地禱告,祂至少可以改變你,使你成為祂羊群中一位合適且忠心的牧者。
- End -
作者:Tim Challies 翻譯:報童 來源:作者博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