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全牧師談教會衝突危機處理

2021-02-27 OC舉目

本文原刊於《舉目》76期。

劉哲沛、王蘭馨/採訪,林靜芬/整理

1963年開始全職服事。歷任臺灣校園福音團契總幹事與訓練部主任、波士頓郊區華人聖經教會主任牧師、中華海外宣道協會總幹事及工場主任、美國校園福音團契(海外校園機構)宣教部主任、世界華人福音中心總幹事、國際關懷協會會長等。

(一)處理教會衝突的原則是什麼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8:15-18)

這段經文,就是處理教會衝突的重要原則。

「教會」一詞,在四福音書中出現3次,都是在《馬太福音》。

第一次,是在《馬太福音》16:18:「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這裡的教會,指的是普世教會(universal church, spiritual church),是完美的、理想的、合乎上帝標準的教會,是古今一切信主者的總和。在這教會裡沒有是非,沒有撒旦攻擊。。

另外兩次,在《馬太福音》 18:17:「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這指的是地方性的教會,是不完全的、有殘缺的。

《馬太福音》18章就是講在這樣的教會中有發生衝突時,應當如何處理,更重要的是處理的目的為何。

(二)處理教會衝突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1.挽回——《馬太福音》18:15 「 ……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2.饒恕——《馬太福音》18:21-22,主說要寬恕70個7次。

在這兩段經文之前,是99隻羊的比喻,之後,是饒恕70個7次的教導。教會衝突的處理夾在這兩段經文中間,足見上帝的心意。

如果參看《路加福音》15章,還能看到,除了這兩個比喻,在99羊的比喻之後,加了失錢的比喻,緊接著是浪子的比喻。

《馬太福音》沒有提到浪子,但是我們可以看見,馬太的這段教導,與浪子的比喻是遙遙相對的,是對照與對比。

浪子的故事有個快樂的結局——因為浪子回頭了,回家了,回到爸爸懷裡了。接納、感恩、歡喜慶祝,故事結束(參《路》15:24)。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們去探望一位認識多年的宣教士。漂亮的她將青春都獻給了偏僻的剛果。

3年前,她終於結婚了,於是我們去剛果探望她。路途崎嶇,我們終於到了那個偏遠的地方。

按照當地人的習慣,有慶典的時候,晚上會舉行營火晚會,酋長或巫師就講故事。那天酋長講完故事,手一指,要我也講故事。原來他們的貴賓也要講故事。我就講了浪子的故事。

聽完後,他們都拍手。酋長說:「我們也有浪子的故事。」我說:「是啊,我們中國也有浪子的故事。浪子回頭金不換嘛!」

然而,主耶穌講的故事,和我們中國人的故事有兩點不一樣。第一,主的故事中有一位哥哥,而中國的故事裡並沒有。第二,我們的故事中,浪子回頭了,失而復得。主的故事裡,還有死而復活。這是很重要的(這就是《馬太福音》18章的背景)。我告訴酋長,真盼望你讀讀這個聖經故事。

浪子的故事,講到很重要的事,就是生命,生命的改變。處理衝突,即是建立在這個生命故事的基礎上,聯繫上下文,從整體來看,然後應用在我們自己身上。

(三)應用這段經文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答:要注意兩點 :「是弟兄」,「要禱告」。

1.「是弟兄」

在不完全的教會中,首先,教會裡可能有掛名的基督徒,即沒有真正生命的人。雖然他是失而復得,卻不一定死而復活。

其次,《馬太福音》18:15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主清楚地講到是弟兄,祂要你看那位得罪你的人如同弟兄。這是處理衝突的根基。

2. 「要禱告」

處理問題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挽回弟兄,其次就是要饒恕他。在「挽回」和「饒恕」,在教會衝突和70個7次的中間,主加入了一段教導,就是要我們禱告:「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 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太》18:19-20)可見禱告在此事上的重要性!

教會未必要人數眾多。有兩、三個人,加上主的同在,就是教會了。

(四)為什麼要饒恕70個7次呢?

《馬太福音》18章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題,就是饒恕。 講到饒恕,我想起曼德拉(Nelson Mandela)的話。 當他從監獄被釋放出來時,他說:「我感謝上帝讓我能夠出監牢,邁向自由。但是如果我不放下心中的仇恨和痛苦,我就走向另一個無形的牢籠了。」

為什麼主要說70個7次呢?按照猶太拉比,饒恕人3次就很了不起了。饒恕70個7次,就是 490次。當一個人饒恕了490次之後,大概都已經忘記到底別人得罪我什麼了。主真是幽默,真是有智慧。

(五)什麼是「定準」?

《馬太福音》18:16講到,「句句都可定準」。 什麼叫定準?定準就是要有很確實的證據。

人犯錯有三類,可能是: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這個「錯」,可能是錯誤,也可能是無知,也可能是忽略了。

為什麼要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指出對方的錯誤?這又帶出另一個原則:處理罪的範圍,應該與犯罪的範圍一樣。兩人的問題,應該兩人私下處理。不要立即公諸於世。

若兩人處理不來,再去找兩、三人。之後才告訴教會。出了教會,就是社會了。有些事情鬧到社會上,就已經超過聖經的原則了。那些都是在我們的範圍之外,我們要不用世界的方式。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段聖經,但是每個人處理事情時,都帶著自己的的背景。雖然看的是同一段聖經,重理性的與重感性的,就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要非常小心,儘量按聖經的原意。

(六)何謂「捆綁」和「釋放」?

《馬太福音》18:18:「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捆綁是定罪,釋放是饒恕。

饒恕,在《歷代志下》30 章,原文或作醫治。在《路加福音》6章,原文或作釋放。這很有意思!

《歷代志下》30:20:「耶和華垂聽希西家的禱告,就饒恕(原文作醫治)百姓。」

《路加福音》6:37 :「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饒恕:原文是釋放);」

誰得饒恕?誰得醫治?誰得釋放?一般人認為:你得罪了我,我饒恕了你,你就得釋放,你就得醫治。其實不止是這樣。我饒恕你,你得醫治,你得釋放;我也得醫治,得釋放。這是雙方面的。我不饒恕,心結一直不能打開,我就不得醫治,也不得釋放。

在教會衝突中,常有人站出來主持正義,譴責犯錯的人。這多是為了挽回。但可不可能,也有人夾有私心,甚至幸災樂禍呢?也有可能。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很小心。

上帝也使用不夠聖潔的人,使用外邦人,來達成祂的工作。我們應該求主潔淨參與者的動機。

(七)什麼是「告訴教會」?

《馬太福音》18:17:「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教會的權柄是什麼呢?

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讓我再想到浪子的故事。故事裡的大兒子,是影射教會裡的宗教人士,法利賽人和文士,或是披著羊皮的狼。

順便提一下,在教會裡若有匿名信,我是從來不處理的。我公開告訴會眾,我的原則是,只要是匿名的,我就不處理。寫信者必須把你的名字告訴我。我不會公布,但我會告訴會眾,我知道是誰。

我們教會也出過問題。有弟兄犯錯了。我單獨去找他,勸他,為他禱告。他也哭了,但是不悔改。我又跟長老一起去勸他,與他一起禱告。他還是不聽。我就告訴長執會。我讓他不領聖餐,他還是不聽。最後,我告訴教會,不把他列入會友名單和通信錄裡,拿掉他的會友的權利。還是不行,他還是不肯悔改,最後仍跟妻子離婚了。

他向我抱怨,我告訴他,你要尊重教會的處理。

當我離開那個教會時,弟兄姐妹很捨不得,舉辦了30幾場歡送會。那人雖然已經不是我們的會友了,他還是參加了多場歡送會。

他私下對我說:「牧師,雖然我沒法改正,但是我永遠感謝你對我的關心。」因為他知道,當時有很多人對他指指點點,但教會處理時盡力小心了。他知道,即使教會處分(disciplined)他,也是為了挽回他。

(八)到底教會的權柄在哪裡?

這個問題很好,讓我有很多思考。

我們剛才提到的教會是指地方性教會。現在網絡很發達。如果有人在網絡上公開某人的罪狀,這算是告訴教會嗎?

有些事件,一在網絡上公開,就牽涉到全球各地的教會。所以有人稱這是Glo-cal:global and local(全球和地方)。這種說辭也有道理。但是,在網絡上公開,誰有審判的權柄?最後告到法院嗎?

如果你要把有些事暴露到網站上,需要首先思考下面幾點:

1.要知道我們自己也不完全。

2.我們不是法官,最後要回到上帝的寶座前。

3.如果我們無休止地訴諸於輿論大眾,那最後呢?誰可以做最後的審判呢?

4.我們不是教會員警,而是教會的和平使者。

5.有些事情,需要時間來顯明。

我們也看見華人教會缺乏處理這類事件的機制。誰能代表教會呢?未來是否需要這樣的機制呢?將來,像「愛與衝突」這樣的跨教會機構,能否成為這樣的組織呢?要如何將《馬太福音》18章更多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呢?這需要我們持續思考。

結語

謝謝你們的採訪和提問,促使我更多地思考。我盼望關心教會危機處理的人,都能夠同心禱告。

《馬太福音》18章提到禱告的重要性——地上若有兩人能同心禱告,父必為他們成全。對於教會危機事件,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禱告。上帝會進行最後的審判(final judgment)。而我們,身為蒙恩者,當時時想到主對行淫的婦人說的話。我們也不定別人的罪。我們要做到,是不斷禱告。

採訪者劉哲沛為調停律師,與妻子王蘭馨現居美國洛杉磯,共同創辦「愛與衝突和睦事工」(http://www.loveandconflict.org/)。

各種的紛爭

超越宗教

主題一:什麼是和平?如何在衝突中保持冷靜?如何成為「和平之子」,幫助他人(重新)建立關係?和平與現代忙碌的生活有何關係?如何應用?截稿日:2015年12月15日。

主題二:什麼是節制?節制與壓抑有何關係?如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和欲望,順服聖靈的感動?實踐節制要面對什麼挑戰?截稿日:2016年2月28日

其他欄目:參見微信主頁面菜單。

《舉目》雜誌一向鼓勵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兩投;為尊重版權,不接受曾在其他刊物、網路刊登過的稿件。

投稿《舉目》雜誌:BH_editorial@ocHWXY.org(英文不區分大小寫),請務必註明「投稿給《舉目》」。並附中英文姓名、筆名(若不想用真名發表)、電郵、地址及作者簡介或相關照片。

相關焦點

  • 約翰·麥克阿瑟牧師因疫情中重開教會遭批評 辯駁稱教會「除了傳播...
    圖源:Facebook/Shepherds' Conference 對於加州州長紐瑟姆第二次的封鎖令,約翰·麥克阿瑟牧師決定重開教會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談同性婚姻
    2016年11月24日臺灣婚姻平權修法「公聽會」上,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退休牧師、前玉山神學院教授陳南州的發言(視頻附後):
  • 象牙海岸陷入政治危機,教會呼籲和平
    主教和其他居住在教會地產上的教會領袖都因為安全原因而離開了這間教會。貝迪埃住所附近的抗議活動導致執法部門對人群使用了催淚瓦斯。裝甲車駐守在幾條通往該住所和其他區域的主要道路入口處。作為預防措施,附近都不得通行計程車和公共運輸車輛。希望之聲廣播電臺也位於朱比利·庫迪教會。
  • 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創辦人康希牧師入獄
    據《亞洲新聞臺》(Channel News Asia)報導,康希牧師及其他五名教會領袖2015年被判非法挪用近3500萬美元教會資金罪名成立,據悉資金被用於支持康希牧師妻子、同為牧師的何耀珊發展流行音樂事業
  • 2013使者差傳大會王怡牧師分享:中國教會開始承擔普世宣教重任
    2013年華人差傳大會於2013年12月26日至30日在美國巴爾的摩會議中心舉行,大會第三天上午,大陸成都秋雨之福教會王怡牧師分享了教會當社會中扮演先知、祭祀、君王的三重身份,他也指出,如今的中國教會正在開始承擔普世宣教的重任。
  • 警惕打著基督旗號的騙局:從教會牧師推薦排毒教父林光常談起
    然而,有多多少少教會的牧師、信徒,就這樣讓這類的廣告與行銷,大辣辣進入教會裡來了?『愚蒙人是話都信;通達人步步謹慎』(箴14:15)為什麼教會裡愚蒙的牧師與信徒這麼多?『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6:5)聖經的提醒,我們難道從沒讀過?從沒背過?從沒記在心裡過?從來沒有實際用來檢驗人的行為過?
  • 加州約翰·麥克阿瑟牧師為開放教會二度發聲,稱「因著真理而抗議...
    ,但該州恩典社區教會的牧師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為自己決定教會照常開放作出辯解,稱其會眾是「因著真理而抗議謊言,欺騙」。牧師反問道:「如此一來,您為什麼要關停整個州呢?特別是當人們受到驚嚇,有時還害怕得以為自己要死的時候,去關閉那些大多存在於教會生活中與我們社會關係緊密的教會呢?教會是多世代的。我們已經有21周沒有給一千個幼小兒童,一千名大學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年長者進行過一次事工活動了。」
  •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袁天佑牧師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袁天佑牧師 2013-09-02 11:50:23  來源:大公網佛教
  • 中國已有三百多位女牧師服務於各地教會
    中新社北京八月十七日電(記者孫兆震張雷)中國基督教協會副會長曹聖潔牧師昨天在中國宗教界世界和平研討會上介紹說,現在中國已經有三百多位女牧師,在各地教會內忠心服務。  這位本身便是一位女牧師的中國基督教協會負責人說,中國教會內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信徒是婦女,過去很少有發言權,更少擔任領導職務。
  • 純福音教會李永勳牧師當選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新任會長
    李永勳牧師於北京崇文門堂講道(圖:福音時報) 日前,韓國汝矣島純福音教會主任牧師李永勳當選為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簡稱「韓基總」)第21任會長。‍‍3月7日‍‍,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蔣堅永代表國宗局為李永勳牧師的當選發去賀電,並感謝李牧師為促進中韓兩國基督教正常交流所做出的努力。「期待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在您的帶領下,繼續推動中韓兩國教會在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交流與合作。」蔣堅永在賀信中表示。
  • 於宏潔牧師為武漢禱告:教會要起來奉主的名禱告 祈求疫情趕快過去!
    1月26日,海外華人教會界、矽谷基督徒聚會的於宏潔牧師在主日禮拜中特別分享信息,並呼籲為武漢疫情禱告。於牧師說,如果疫情中的弟兄姐妹有代禱的題目,可以分享給他們教會,教會的長老和同工會為此懇切代禱。主日證道中,於牧師希望基督徒在這樣的處境中能夠做光做鹽,成為一個安定的力量、祝福的力量。
  • 中國自立教會首任牧師葉漢章,是如何實踐基督教中國化的
    葉漢章牧師是中國自立教會最早按立的兩位牧師之一(另一個是羅嘉魚),其一生的足跡遍及閩南、臺灣等地,為教會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正如曹聖潔牧師指出,中國教會的自立運動始於廈門「1862年,美、英長老會在該地區合成泉漳長老大會,稱為『中華自立長老會』廈門的新街、竹樹二教堂自聘牧師。」
  • 賈斯汀·比伯否認他正接受成為教會牧師培訓的報導
    圖源:Instagram/Justin Bieber 流行歌星賈斯汀·比伯否認了有關他正在新頌教會接受牧師培訓的報導
  • 《驅魔者》唯有聖徒,末世教會不承認吸血鬼存在,牧師扔下個東西
    但是牧師習以為常,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報,這是他們的宿命。但是他心中也懷著疑惑,於是向上帝告解,屏幕上出現的卻是教會領袖之一。牧師的問題或許就是他殺戮如此之多是否符合上帝的旨意?或者是像他這樣的人,未來在哪裡?但也有可能是他意識到教會和上帝之間的區別想讓教會領袖解答,但是這些問題都還沒有來得及問出口,告解就在官腔中結束。
  • 據報:賈斯汀·比伯正在「努力成為一名教會牧師」
    圖源:nstagram/Justin Bieber) 據報導,賈斯汀·比伯正在接受培訓, 以成為一名教會牧師
  • 牧師妻子談喜樂的泉源:七個關鍵點
    作為牧師的妻子自然有許多常人不能理解的壓力和重擔,而且面對教會眾多的事務和許多人的關注之下,各種壓力和孤獨也是隨之而來,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保持喜樂的心呢?有牧者的妻子們總結了她們生活喜樂的七個關鍵點,具體如下,希望能夠給更多師母們帶來幫助:1,她們定睛於她們在基督裡的身份。
  • 曹聖潔牧師談「世界末日」
    &nbsp&nbsp&nbsp&nbsp2012年12月16日,我們針對「世界末日」的話題對曹聖潔牧師進行了採訪。曹聖潔牧師的主要觀點:&nbsp&nbsp&nbsp&nbsp基督教「末世論」的含義&nbsp&nbsp&nbsp&nbsp基督教的「末世論」是說物質世界總有結束的時候,那時耶穌將第二次來到世間――「聖誕節」就是紀念他作為上帝的兒子第一次來到世間的日子――並審判這個世界,「信
  • 韓一教會千餘人確診新冠,牧師出院後鞠躬道歉
    韓國「哈利路亞」牧師鞠躬道歉!感染新冠剛出院海外網9月2日電 據《首爾經濟》報導,當地時間2日上午,韓國「愛第一」教會負責牧師全光勳在教會前召開記者會,當眾鞠躬道歉。他8月17日確診新冠,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後,今天(2日)早上剛出院。
  • 牧師該如何去愛教會裡特別難相處的弟兄姊妹?
    雖然他表達自己對當地教會的深愛和委身,但他同時也提到,他認識的每一個教會都有「惹怒帶領人的會友和參與者」。他的文章旨在對這些人做一個簡短的描述,也許是為了讓其他牧師表示同情,抑或是為了給弟兄姊妹某種警告,好像在說:「不要像這些人一樣。」
  • 自殺倖存者布萊恩·梅多斯牧師: 牧師不能取代治療師
    兩名美國名人自殺的消息傳出後,亞特蘭大大使國際教會(Embassy Church International)領袖、自殺倖存者布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