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自己,我還能有這樣的敏銳度和激情,能夠去做一些不斷的、有突破的藝術事件。往根上感謝觀眾,使我有了一定的話語權。」馮小剛說。
3月16日,馮小剛攜劉震雲、範冰冰共同出席了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在京舉辦的主題為「十二年,一個圓」的首場發布會。十二年後再任「馮女郎」,範冰冰稱馮小剛像「爸爸」劉震雲像「媽媽」。「我也要恭喜冰冰,這個電影放了之後,會讓觀眾覺得眼前一亮。」馮小剛稱讚不負厚望。
幽默奉獻!再任「馮女郎」未負厚望範冰冰:最大困難就是克服我這張洋氣的臉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預告片一經發布就掀起討論狂潮,對於「喜劇大師」馮小剛的新作,許多觀眾都有共同的疑問:《我不是潘金蓮》是一部喜劇嗎?發布會一開場,主持人馬東就拋出了這個疑問。馮小剛的回答是肯定的,「這是一部喜劇,只是喜劇有不同的類型,有三種:第一種是言語上的幽默,第二個類型是事情上的幽默,還有一個是這個事情背後道理的幽默。《我不是潘金蓮》這個電影,我覺得它就是這個事情的道理的幽默,這個對於觀眾有新鮮感。」對於電影的可看性馮小剛表示自信,「首先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但是它不停留在好看,它有比好看還更多的東西,但是首先必須是好看。」
對於範冰冰的表演,馮小剛給予盛讚,「這次特別欣慰,我也要恭喜冰冰,我覺得這個電影放了之後,會讓觀眾覺得真的是眼前一亮,覺得她『才貌雙全』。」他還透露,「這部電影裡男演員28個,女演員只有一個,而且這裡面的男演員有很多非常有演技的,眾星捧月,但是她也沒辜負眾星。」「接拍《我不是潘金蓮》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想拍一部能留得下來的電影,在這個時代能留得下來的電影。」範冰冰在現場吐露心聲。談到拍攝中的困難,範冰冰先是開玩笑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克服我這張洋氣的臉」,隨後透露,包括走路的形態、造型、方言,她都在努力向角色靠攏,「以及角色一步一步心態變化,非常非常難以用語言去言表,大家還是去影院看吧」。
不怕「麻煩」堅持圓形遮罩畫面馮小剛:感謝自己足夠有膽兒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得主劉震雲在2012年首部以女性視角創作的同名長篇小說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此次大膽採用圓形遮罩畫面。發布會上,馮小剛透露全片基本為圓形遮罩畫面,由於圓形畫面並不是簡單將平常拍的影像擴成一個圓,因此技術層面面臨諸多挑戰。「當我們想到這樣一個形式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給自己平添了許多麻煩。」原來圓形畫面所有構圖與以往不同,其視覺系統幾乎全部產生變化,不適合近景也不適合搖臂拍攝,以至於主演範冰冰幾乎沒有特寫鏡頭,對此馮小剛調侃道,「特寫留給我看,把全景留給觀眾。」
談及對圓形遮罩畫面的堅持,馮小剛感慨頗深:「我感謝我自己,我還有足夠的膽兒去做這件事。因為它有一種旁觀者、第三隻眼睛在觀察的感覺。這個圓也會讓你感覺到,它和現實之間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有一些很荒誕的感覺。」同時,他也表示:「這個故事只能發生在中國,而這個圓只要你把一點點的中國元素放在裡邊,它就特別中國。」此次發布會為突出圓形畫面,還特別與藝術展相結合,邀請著名美術指導張叔平擔任藝術總監,選取電影中28幅圓形畫面進行展覽,每一幅畫面都稱得上一件藝術品,讓在場每一位來賓都感受到馮氏美學獨樹一幟的風格。
十二年再聚首「玩大的」 劉震云:「馮老」神經末梢上結出的是青春的花朵
活動現場,一段電影《手機》的混剪視頻帶領三位主創回憶起了2003年《手機》引發的全民效應。劉震雲現場感慨,「不放《手機》的片花,不提示十二年的話,我沒有想到《手機》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作品了。」他與馮小剛這對「金牌搭檔」是繼《一地雞毛》《手機》《一九四二》後的第四次合作,兩人現場更是大方「開涮」。劉震雲讚美馮小剛充滿活力逗趣道,「雖然馮導『年事已高』,但是跟同年齡的人相比,神經末梢上結出的是青春的花朵。」馮小剛則打趣道,「老劉十二年說話一直是這麼繞,不過他創作的鋒芒、銳度也始終是不減的。」《手機》之後再度牽手馮小剛、劉震雲,範冰冰笑稱二人像「爸爸」和「媽媽」,「小剛導演特別像爸爸,有氣場,氣場全開可以鎮得住所有場子,他會給你很大的力量」,對劉震雲她則感覺,「特別像一個媽媽,特別柔和。」
發布會結尾,為慶祝馮小剛即將到來的生日,劉震雲、範冰冰特意送上「十二年之禮」——一面古樸的銅鏡,並表示銅鏡的「圓」象徵三人的十二年和電影圓形畫面,同時寓意馮導照見本心、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不斷為觀眾奉獻好電影。提前收到生日禮物,馮小剛現場也發表感言稱自己「非常幸運」,他首先感謝自己:「我還能有這樣的敏銳度和激情,能夠去做一些不斷的、有突破的藝術事件。」同時他也對合作夥伴表示了感謝:「因為所有的新的嘗試都必然伴隨著失敗的巨大風險,由此我也感謝還有這麼多朋友,支持我進行突破。」最後馮小剛強調最重要的是感謝觀眾:「往根上感謝觀眾,過去這些年,拍了觀眾非常喜歡的電影,使我有了這樣一種話語權,實際上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而不是成為了市場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