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16課,課題是《盼》,這篇課文是作家鐵凝的作品,寫了媽媽為「我」買了新雨衣,而「我」強烈地盼望著能夠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卻因為放學在家,而沒有機會穿。第二天一早終於又下起了雨,「我」如願以償地穿上了新雨衣的事。
課前預習是孩子們在小學高年級時的主要學習方法之一,怎樣手寫語文書預習筆記,並且進行語文課的課前預習呢?
看資深教師手寫示範,幫助學生學語文。
下面就跟隨杜du老師的腳步,一起走進這節課吧!
一、學習目標
1.會寫「袖、篷」等13個字,會寫「鬥篷、情況」等13個詞語。
2.體會課文是如何選取事例圍繞中心意思寫的。
3.感受課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動寫具體、寫生動的,並說出這樣寫的好處。
二、簡介作者
鐵凝,1957年出生,當代著名作家,河北趙縣人,是中國文聯的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的主席。
他的主要成就:散文集《女人的白夜》獲中國首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永遠有多遠》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其主要作品有《玫瑰門》《麥結垛》等。
三、生字和詞語預習
1.本課課後生字一共有13個,分別組上詞語是:袖子、衣袖、袖管、帳篷、篷車、退縮、縮短、瘋狂、發瘋、磚瓦、瓦解、書櫃、衣櫃、喧譁、喧鬧、叫嚷、大嚷大叫、甩掉、甩開、醬油、果醬、嘴唇、唇槍舌劍、蹦跳、連蹦帶跳、樓梯、電梯。
2.近義詞
喧鬧——喧囂,遮蓋——遮擋,不聲不響——無聲無息,理直氣壯——義正詞嚴。
3.反義詞
喧鬧——安靜,不聲不響——大吵大鬧,遮蓋——裸露,理直氣壯——理屈詞窮。
4.多音字
瓦(wa三聲)瓦片、瓦藍,(wa四聲)瓦工。
嚷(rang三聲)嚷叫,(rang一聲)嚷嚷。
4.詞語解釋
窸窸窣窣:擬聲詞,形容細小的摩擦聲音。
痱子:出汗多引起的皮膚病。
瓦藍:蔚藍。
厚墩墩:狀態詞,形容很厚的樣子。
嘟囔:連續不斷地自言自語。
央求:懇求。
滿滿當當:人或東西佔滿了空間,沒有一點縫隙。
逗引:用言語、行為逗弄對方藉以取樂。
瑪瑙:一種玉石。
理直氣壯:形容理由正確、充分,說話氣勢旺盛。
四、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了媽媽送給「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別喜歡它而開始盼望下雨。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寫「我」盼望著下雨,下雨後盼著出去,沒出去又盼著雨停,希望雨留著明天再下。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寫了我終於如願以償,穿上了新雨衣。
同學們預習了上面的內容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細緻地學習本課,可以看老師下面給同學們整理的內容。
五、寫作手法
在圍繞一個意思表達時,要將重要的部分寫具體。
杜du老師來指導:
在習作中怎樣才能圍繞一個意思表達,將重要的部分寫得詳細而具體呢?
首先,同學們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材料,與中心無關的內容不要寫。
然後恰當地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多種描寫方法,以及比喻、擬人、對比、誇張等修辭方法,將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寫得詳細、具體一些。
舉例:期末考試卷馬上發現來了,「我」特別緊張。(圍繞這句話寫)
鈴鈴鈴,上課鈴響了,我們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杜老師從門外走了進來,手裡拿著我們的期末考試卷,教室裡霎時間鴉雀無聲,靜得連同學們的心跳都聽得一清二楚。我緊張極了,手心不停冒著汗,突然,我的眼皮直跳,我就更不敢抬頭去看老師的眼睛了,自己低著頭,直直的盯著書桌,心裡不停的在想:「我到底能不能及格呀?如果沒及格的話,回家我怎麼和爸爸媽媽說?同學們又會怎麼看我呀?我好怕……」
六、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寫媽媽送給「我」一件新雨衣,於是「我」就開始盼望下雨,下雨後盼著出去,沒出去又盼著雨停,留著明天再下,最後「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穿上了新雨衣的事情。
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兒童「盼」一件事的心理活動,整篇課文充滿了童真童趣。
七、課後題講解
第一題答案:課文是通過「我」盼下雨,下雨後想借買醬油的機會,穿上新雨衣出去,飯後趴在窗前看著雨停,雨停後欣賞窗外景色,盼望第二天下雨,等事例來寫「盼」的。
第二題選取兩處你認為生動的句子,在課文中老師用橫線畫出來了,那麼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呢?
好處:這兩個句子這樣寫,把「我」盼望下雨的急切心理及擔心今天把雨下完,明天沒有雨可下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覺得太陽把天烤的太幹了,就不能長雲彩,不能下雨了,今天雨要是下完了,明天就沒有雨可下了,這樣寫充滿了童真童趣,而且描寫得非常生動、具體。讓我們對「我」「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以上是關於第16課的預習和整個課程講解,如果同學們還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幫老師點讚和轉發,謝謝。
關注我,收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