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在過去的二十年中,《哈利波特》系列是最成功的魔幻小說之一。J.K.羅琳不僅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廣闊的魔法世界,同時,裡面的每個角色也讓書迷們感慨萬千,特別是一些配角,他們的「戲份」雖然不多,卻是不可或缺,甚至受歡迎的程度遠高於黃金三角(哈利、羅恩和赫敏)。
在這眾多的高人氣配角中,有一個人物的名字常常被粉絲們提起,他就是德拉科·馬爾福。他在書中是一個瘦高的金髮(鉑金)貴公子的形象,嘴上總是念叨著「My father will hear about this!」(我爸爸會知道你幹了什麼!)。他的日常「任務」就是各種找哈利的麻煩,為此甚至不惜加入食死徒。
德拉科在書中實在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角色,當然,電影裡的德拉科因為演員的關係,贏得了無數粉絲的心。不過,粉絲們對德拉科的愛不僅僅是因為湯姆·費爾頓那好看的容顏,通過對德拉科過去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他在努力地擺脫自己內心深處的小陰暗,實際上,他和哈利·波特一樣,是一個複雜而積極的角色。
德拉科對哈利偏見的形成
德拉科·馬爾福,出生於一個血統純正,家財萬貫的家族。他的父母——盧修斯和納西莎,都是伏地魔淨化魔法世界非純血巫師活動的積極支持者。德拉科一出生,父母就將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了德拉科。
伏地魔試圖殺死「預言之子」哈利·波特失敗,他的追隨者因此對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充滿了強烈的恨意。所以,當德拉科到了去霍格沃茨上學的年紀時,他本人以及他的那些跟班,自然而然也對哈利產生了同樣的恨意。
和父輩們一樣,一進到霍格沃茨,德拉科就和朋友們(跟班)就被分入到斯萊特林學院。哈迷們都知道,斯萊特林學院的信念是:魔法世界應該只存在純血統巫師,而非純血統巫師是不可信任的。因此,進入斯萊特林的差不多都是具有類似心態的純血統學生。
在哈利來到霍格沃茨之前,魯伯·海格(哈利最信任的朋友之一),就跟他解釋過,「沒有一個後來變壞的男女巫師不是從斯萊特林出來的」。海格的這句話似乎也是在預示著德拉科的命運,而進入斯萊特林,也進一步培養了德拉科支持伏地魔的信念。
德拉科周圍的同齡人差不多都是支持伏地魔,這樣就更容易讓德拉科加深對哈利及其朋友的仇恨。確實,在霍格沃茨的第一學年,年僅11歲的德拉科就已經表現了「反哈利,親伏地魔」的心態。
德拉科總是針對哈利和他的朋友
從哈利進入霍格沃茨開始,德拉科就是「反哈利」派的代表,他各種欺負嘲笑哈利,故意讓哈利陷入困境,不論是決鬥俱樂部還是魁地奇比賽,他都是哈利的對手。此外,德拉科也常常針對哈利的朋友,用言語嘲弄羅恩和赫敏,尤其是對赫敏,甚至使用了「泥巴種」這樣帶有侮辱性的字眼。
在霍格沃茨的前幾年,德拉科的性格一成不變,那就是不斷地欺負哈利,他對哈利盲目的恨意,使他看起來有些膚淺,甚至是幼稚。當然,他的這些行為,在朋友、家人以及其他伏地魔的支持者眼中,是值得讚賞的。因而,隨著他的年齡漸長,他針對哈利的行為也變得變本加厲,這倆人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
德拉科成為一名食死徒
就在第六學年,德拉科成為了一名正式的食死徒。這意味著,才16歲的德拉科要像其他伏地魔的追隨者一樣,成為非純血統巫師的噩夢。食死徒通過折磨和恐嚇非純血統來證明自己對伏地魔的忠誠和支持,伏地魔希望德拉科也是如此,為此,他派給德拉科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刺殺鄧布利多。
然而,德拉科在多次刺殺失敗後,整個人的心態都崩潰了。他並不想要殺害他的校長,然而,他只能痛苦地大呼,「我沒有選擇!我非做不可!他會殺死我!他會殺死我的全家!」
刺殺鄧布利多的失敗,讓一向自信、霸道、自視高貴的德拉科陷入了痛苦的沉思。這一學年,他「反常」地沒有找哈利的麻煩,他忙於在執行任務與內心的煎熬中掙扎。他再不是前幾年那個簡單得一門心思只想對付哈利的幼稚男孩,他開始變得憂鬱、矛盾、畏懼。
德拉科的成長
就在最後一個學年,德拉科「破天荒」地救了哈利一命,以彌補他早些年犯下的錯誤。那時,哈利、赫敏和羅恩試圖躲開伏地魔時被食死徒抓住,赫敏對哈利使用了「蜇人咒」,這個咒語可以使哈利的臉暫時變得「面目全非」,不會被別人認出他額頭上的閃電疤痕。當他們被抓進馬爾福莊園時,和他們相處了6年的德拉科一下子就認出了他們,但是,德拉科並沒有戳穿他們的偽裝。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為了贖罪),德拉科為哈利他們爭取了一段逃跑的時間,雖然他們最後還是差一點被殺死(多比替哈利擋了一刀)。或許是因為這件事,為了報答德拉科曾在馬爾福莊園幫過自己,在霍格沃茨戰鬥中,哈利曾兩次救下德拉科。這兩個曾經互為敵人的人,後來竟拯救了彼此的生命。
通過J.K.羅琳發布在Pottermore上的番外,我們知道,在伏地魔和食死徒被消滅後,德拉科娶了一個和自己成長經歷很相似的女巫,她的父母也曾是伏地魔的追隨者。他們結婚後沒有再像自己的父輩那樣,將純血統的理念強加給自己的孩子,反而是給他們的獨子提供了一個充滿愛、關懷和輕鬆的環境,雖然盧修斯和納西莎很不贊同他們的做法。
在《哈利波特》小說的最後,也就是19年後,當哈利和德拉科分別送自己的孩子去霍格沃茨上學時,他們時隔多年再相見,只是互相點了一下頭,雖然沒有說話,但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放下了過去的對峙,即便沒有成為朋友,也不再是敵人。
在《哈利波特》的小說中,作為主人公的哈利代表著希望、勇氣和尊嚴,而德拉科·馬爾福雖然是個反面角色,但通過他的轉變和成長,我們同樣可以從他的身上看到這些相同的特徵。他克服自己內心的陰暗,拒絕繼續受到父母的影響,不再自視高高在上,願意以平等的方式對待周邊的朋友,尤其是那些非純血統巫師。
從黑暗走向光明,突破自己的心結,這本身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他的掙扎與努力,我們都看到眼裡,也發自內心地欣賞和喜歡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