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民國時期的上海就不得不提到三個人:黃金榮、杜月笙和張嘯林。這三人是民國時期上海青幫三大亨,他們在舊上海可謂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勢力遍及黑白兩道,橫跨軍政商三界,叱吒一時。在三人中以黃金榮的資歷最老,最先得勢,手下門生數千,其中不乏一些顯赫人物!
1947年12月16日,黃金榮在上海皇家花園的四教廳裡舉辦了他的80歲大壽,各界名流都前來為其祝壽。當時的《益世報》關於黃金榮舉辦80歲大壽做了大篇幅的報導:「黃金榮先生,七秩晉九大慶紀念輯」,報紙上刊登著各路文豪為黃金榮祝壽的文章。在黃金榮大壽當天,每個來參加其壽宴的人都會得到一個定製的壽碗。碗上面的題字是由上海龍華寺的方丈親筆所寫。
相比報紙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前來參加壽宴的賓客更讓他臉上增光。不僅有3000門徒齊聚拜壽,更有像上海市市長吳國楨、淞滬警備司令這樣的地方實力派前來祝壽。這場壽宴成了黃金榮勢力的一次大檢閱,而這場檢閱在壽宴的第三天迎來了高潮。壽宴第三天的早上,黃家花園附近戒備森嚴,黃金榮穿戴繡有「壽」字的黑緞馬褂早早帶著徒弟們在門口恭候貴客到來。
當天下午五點多,三輛黑色轎車才姍姍來遲,從車上下來一人徑直走到黃金榮面前後,親自為其扶了一張椅子請黃金榮坐好,然後此人拿了一個蒲團放在黃金榮面前,跪下去給他磕了一個頭,正要磕第二個頭的時候黃金榮馬上站起來說:「豈敢,豈敢。」於是黃金榮就拉著他坐在自己身旁的椅子上,此人拒絕,磕完頭和其他門徒一樣坐在了蒲團上。他的行為令在場所有人大為震驚,因為他不是別人正是身為「總統」的蔣介石!
據當年為黃金榮80大壽演過堂會的熊志麟老人回憶:「壽宴當天香都已經點好了,兩邊通通站著黃金榮的門徒,然後蔣介石站在門徒中間拜黃金榮老頭子」。蔣介石為什麼要給80歲的黃金榮拜壽呢?他們兩人之間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關係呢?
1920年,作為同盟會會員的蔣介石為了籌集資金,在上海炒起了股票。後來遇到上海爆發「信交風暴」,蔣介石的錢全賠了,這時的蔣介石卻不收手,他開始借高利貸繼續炒股。漸漸的,蔣介石就還不上高利貸,債主紛紛上門逼債,走投無路的蔣介石在虞洽卿的引薦下,帶著拜帖來到黃公館尋求「保護」,後來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在黃家公館三叩九拜磕頭拜黃金榮為師,並上書:「黃老夫子臺前,受業門生蔣志清(蔣介石)。」黃金榮將其收為徒弟。幾天後,黃金榮親自出面大擺筵席宴請那些債主,宴席上黃金榮對債主說:「志清現在是我的徒弟了,志清的債,你們各位如果想要的話直接來找我要。」當時黃金榮就是青幫的天,那些債主自然而然不敢再去要債,蔣介石也徹底脫了身。在蔣介石離開上海前,黃金榮給蔣拿了200塊現大洋。後來蔣介石得勢後,特地送了黃金榮一塊金表,上面刻有:「金榮父子大人惠存,弟子蔣中正敬贈。」
1949年,國民黨潰敗逃到臺灣,當時青幫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也帶著家人去了香港。很多人也都在勸80多歲的黃金榮前去香港安身,但是黃金榮考慮到自己已快走到人生盡頭堅持選擇留在上海。1953年6月20日,黃金榮在上海黃公館走完了自己最後的人生,終年8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