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將排名:關羽僅62位 最輝煌竟是他

2021-02-13 野史特刊

點擊上方,免費關注。

每天為您分享歷史知識和野史秘聞。新朋友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可以免費關注本平臺。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知道中國古代名將眾出,很多名字都是耳熟能詳的。那麼在排名上誰更勝一籌呢?我們在這裡揭曉答案。(對外作戰優先,屠城、虐待士兵者降低排名甚至不上榜。)

100、李長庚

 清朝中期將領,為數不多的海戰將領,平定為禍二十餘年的艇盜之亂,驅定海海盜,和許松年連敗鎮海王蔡牽,海賊中語「不畏千萬兵,只畏李長庚」。在追捕蔡牽中陣亡。

99、張世傑

南宋末年將領,在崖山率北方軍人和元大將張弘範在海中大戰並且用火攻大勝之,但是寡不敵眾加上遇到暴風,舟覆世傑遂溺宋滅,十萬士大夫以身殉國。

98、秦瓊

隋末唐初著名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傳統兩大門神之一,勇猛彪悍,每戰必先,常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為唐立下了汗馬功勞。

97、陳湯

西漢著名將領,結束匈奴南北分裂局面,穩定漢朝西北邊疆,奔襲三千裡滅北匈奴,「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就是他給漢元帝的奏章裡的話。但個人問題很多,故排在97位。

96、杜預

西晉時期統帥,從西陵入手,大破吳軍,最終滅掉了吳國。而在文學上亦有建樹,有「杜武庫」的美稱。

95、張遼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五子良將之一,隨曹操出生入死,解白馬圍,攻袁尚,平叛亂,守合肥。以八百軍在逍遙津大敗孫權,還差點活捉孫權,其大病時,孫權還不敢輕動。吳國夜兒啼哭,只要說一聲「張文遠來了」,就能止住哭泣。

94、鄭吉

西漢著名將領,西域都護第一人,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破車師,拒匈奴。

93、鄧羌

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將領,被稱為能與張飛媲美的萬人敵,但其有勇有謀善待士兵強於張飛,平定苻柳戰亂,在石門大破十萬燕軍,之後再破慕容評,晚年平定蜀亂。

92、張須陀

隋末名將,隋朝最後一根稻草,多次擊敗楊諒、王薄等叛軍,後與瓦崗軍作戰,遭遇埋伏,被翟讓、李密、徐世績、王伯當等包圍,雖然其力戰得脫,但見部下仍然被圍,反身衝進包圍圈救援,如此四次,部下都死亡了,遂下馬戰死。死後,隋軍號哭數日不止。

91、擴廓貼木兒

即王保保,元朝末期將領,朱元璋誇其為奇男子,多次成功鎮壓農民起義,和明朝開國眾多將領均有交手,各有勝負,徐達唯一的敗績就是第三次北伐被擴廓貼木兒所勝,阻止了明朝繼續向北擴張。

90、于謙

明朝著名將領,西湖三傑之一,土木之變後沉著冷靜,擁立景泰帝,集結北京周圍附近的老弱殘兵,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來英宗復闢,斬于謙。

89、福康安

清朝中期將領,傅恆之子,平定大小金川,鎮了個壓呆灣林爽文起義、擊潰廓爾喀等,都有他的功勞。但奢侈成性,為人乖戾。

88、完顏陳和尚

金朝末年將領,以四百騎兵大敗蒙古八千人的大昌原之戰是金蒙之間金朝的第一次勝仗,後屢立戰功,多次大敗蒙古大軍,挽回了金最後的顏面,後兵敗被殺。

87、周德威

五代時期後唐將領,用兵持重,常出奇制勝,解潞州之圍,柏鄉大捷,都完全體現了周德威的智謀和膽識,特別是後者,一萬兵力完勝朱全忠八萬人。後被李存勖所殺。

86、祖逖

東晉時期著名將領,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另一個人的故事,當上將領之後發動了北伐,集結了兩千人左右就往北方出發,在渡長江是,他以船槳擊水,說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這就是著名的「中流擊楫」的故事。過江之後,以其用兵之巧妙,收復豫州,河北。(關注微信公眾號lishiwajueji每天為您挖掘6-8篇鮮為人知的歷史史事)後因朝廷內亂,北伐功敗垂成。

85、尉遲恭

隋末唐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傳統兩大門神之一,曾救過唐太宗李世民,立下赫赫戰功,在玄武門事變中更是一箭擊殺李元吉,入宮上船為唐高祖守衛並請立李世民為太子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但居功自負,為方士術延年。
        83、李文忠

明朝開國武將,功勞僅次於徐達、常遇春,破張士誠,進杭州,後討伐北元,深入漠北,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均取得重大勝利。不過其兒子李景隆在靖難之役中連續犯下大錯誤導致朱棣篡位成功。

82、曹彬

北宋初年將領,敗契丹、北漢,滅後蜀、滅南唐,為北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其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但是後來和遼軍作戰,因糧草不足敗於岐溝關,導致北伐失敗,南北分離。

81、劉方

隋朝大將,平叛亂高手,不管是尉遲炯,還是突厥,都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當然,他的最大功績還是平定交趾李佛子叛亂,在這次戰爭中,他恩威並施,在北方將士毫不熟悉的南方取得了不易的勝利。

80、蕭摩訶

南朝陳朝名將,南朝第一武將,十三歲單槍匹馬阻陳霸先兩萬大軍,無人能擋,有關張之名,後來率7人奪北齊大旗。如果選單挑闖陣的話,他可以入前三。

79、楊大眼

北朝北魏名將,少有膽氣,驍捷異常,跳走如飛,為滅南齊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其夫人潘氏也是女中豪傑,但後來在鍾離之戰中敗給了韋睿。當時小兒啼哭,只要說一聲「楊大眼至」,無不聲止。但其喜怒無常,捶撻士兵為他的形象減分不少。

77、魏無忌(信陵君)

戰國四公子之首,禮賢下士。盜竊兵符,奪晉鄙軍而敗秦存趙,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

76、韓世忠

南宋時期名將,抵西夏,鎮方臘,敗金兵,多次上演以少勝多的奇蹟,足見用兵之精,黃天蕩之戰,他和夫人梁紅玉一起率領八千軍大敗十萬金兵。為嶽飛申冤被罷官。

75、狄青

北宋中期將領,每次作戰戴著一銅面具,人稱「面涅將軍」,兩宋個人武力最高同時也是最帥的將軍,身先士卒,四年之間參加過二十五次大型戰役,保證了仁宗時期西北邊疆的安定。被歐陽修排擠,悲憤而亡。

74、王守仁(王陽明)

明朝中期將領,心學學派創始人,所以又稱王陽明。有人想問了,他是哲學家怎麼和武將扯上關係了?我來給你李菊福,早年大太監張忠想羞辱他讓他射箭,他居然三發全中紅心。後來率軍平定江西內亂和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此役甚是精彩),甚至獲得「大明軍神」之稱。

73、李愬

唐朝中後期大將,萬人敵李晟之子,教科書般的夜襲蔡州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奇襲戰的最高境界,一舉殲滅吳元濟,藩鎮割據的局面暫告結束,唐朝獲得短暫的統一和平時代。

72、裴行儉

唐朝著名將領,跟蘇定方學習兵法,儒將典範,用兵如神,徵討突厥叛亂,護送波斯王子回國不戰而屈人之兵更是神乎其神。每次上陣都能預先定下勝利的日子而且準確的令人咋舌。

71、虞詡

東漢名將,被鄧綏認為有將帥之略,東漢時期兵不厭詐最好詮釋者,率領三千人屢用奇謀鎮壓羌人叛亂,增灶,以弱弓誘敵深入,換衣服疑惑對手等等最終成功平定叛亂。

70、岑彭

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常勝不敗,所向無敵軍規嚴正,從不做危害民眾之事,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就是學的他攻破荊門的戰役,後被公孫述派刺客暗殺。後東漢將領吳漢攻破成都之後,屠城以向岑彭報仇。

69、趙充國

西漢著名將領,早期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後得到漢宣帝的賞識,平定西羌,還提出了延續至今的屯田政策。另外,百聞不如一見也是出自趙充國。死後畫像掛於未央宮。

68、袁崇煥

明朝末期將領,守衛山海關和遼東,是明朝最後一道長城,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拖延了後金入關的腳步,努爾哈赤也死於袁崇煥手下大炮,後因為誅殺毛文龍和己巳之變保衛不力被崇禎自毀長城。

67、虞允文

南宋時期將領,完顏亮聽聞柳永詞「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便嚮往江南美景率十五萬大軍發動侵宋戰爭,在采石磯,虞允文率領一萬八千士兵渡江大敗之,采石磯大戰是南宋唯一一次擊敗金渡江的戰役。

66、高仙芝

唐朝著名將領,率領一萬士兵越過帕米爾高原西行,讓西域盡皆服於大唐。能夠率領數萬之眾兩次完美翻越帕米爾高原,就這一點來看,可完爆漢尼拔、拿破崙、蘇沃洛夫等山地場地的大將。但是發動對石食的戰爭卻是一大失敗,然後在著名的怛羅斯之戰中,又因為隊伍中的叛徒最後失敗逃回唐朝。最後被唐玄宗冤殺。

65、高長恭

北朝北齊名將,高歡之孫,蘭陵王,絕對是標準高富帥,所以作戰時常戴一個兇惡的面具。不僅拒突厥,還在關鍵的邙山之戰以五百精騎,奮勇殺入北周重圍,一直殺到洛陽城下,成功解圍,還與守軍一起大敗北周軍。被高緯賜毒酒,鴆死。

64、趙奢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紙上談兵主角趙括之父,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祖先,與田單論兵法來看,他重視對戰爭形勢和特點的研究,最後使田單折服。後抵抗秦軍,完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與藺相如、廉頗比肩而立。

63、伍子胥

春秋時期楚國人,蘇州人的創建者,和孫武一起聯合唐、蔡兩國聯合伐楚,最後攻破了其首都,這個時候伍子胥做出了一個非常令人吃驚的舉動,將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為被楚平王殺害的父親伍奢和兄長伍尚報仇。闔閭死後夫差即位,伍子胥反對夫差放虎歸山的行徑,夫差不從。後來在小人的挑撥下,夫差賜死了伍子胥。他臨死之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珠挖出來掛在吳國首都的東門上,要目睹越國滅掉吳國的過程。

62、關羽

東漢末年人,屬劉備帳下,萬人之敵,為世虎臣,斬顏良文丑,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刮骨療傷,被後人稱為武聖,和孔子對應。在《三國演義》中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遇埋伏被擒,後被殺。


61、陸遜

三國時期吳國武將,大都督,巧取荊州,而在夷陵之戰中,審時度勢,沉著冷靜,完爆劉備。後捲入太子爭奪戰,多次被孫權指責,鬱鬱而終,家無餘財。

60、馮異

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為平定關中立下汗馬功勞,作戰勇敢,常為先驅,善用謀略,料敵決勝,治軍嚴明,為人謙讓,有「大樹將軍」美名,在東漢開國一群殺戮狂人中實屬不易。病故。

59、周亞夫

西漢著名將領,開國元勳周勃之子,鎮壓「七國之亂」。漢文帝到訪其陣中,兵士無軍令阻擋文帝不讓其進入。後因其兒子給他買的殉葬品而被誣陷造反。餓死於宮中。

58、廉頗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在著名的將相和裡面,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但是在當時趙國,廉頗的影響力甚至比藺相如還要大,司馬光有言「廉頗一身用於不用,實為趙國存亡所系」。伐齊,大破之,取陽晉,以勇氣聞於諸侯。在長平之戰中,廉頗也和樂毅遭遇了同樣的事件,而結果也驚人的相似,以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戰俘結束。

57、李如松

明朝著名將領,李成梁之子,指揮萬曆三大徵中的平定寧夏叛亂和壬辰援朝戰爭。大敗小西行長、小早川隆景、島津義弘等名將,後與韃靼交戰,戰死沙場。

56、阿桂

清朝著名將領,阿克敦之子,伊犁屯田的創始者,討伐緬甸,平定大小金川,戰功顯赫,還成功治理黃河,和珅雖已得寵,但還是不敢動阿桂絲毫,阿桂也恥於和和珅同列,不與之同流合汙。

55、完顏宗弼(金兀朮)

金朝開國名將,完顏阿骨打之子,領導多次南侵,滅北宋功臣,靖康之變的締造者,富平之戰以少勝多,大敗宋十八萬大軍,雖多次不敵吳氏兄弟(和尚原之戰)、嶽飛(收復襄陽)、韓世忠(黃天蕩)等人,但與趙構聯合,不戰而取得宋大部分土地。

54、伯顏

元朝大將,元初最大功臣,攻陷臨安之戰堪稱教科書級別,在海盜、南宋軍之間周旋最終獲勝,平定南宋,平定昔裡吉叛亂,乃顏之亂,後擁立元成宗為帝。

53、王彥章

五代時期後梁將領,號王鐵槍,曾一人救援,李存勖聽說王彥章到了,領兵就退走了。可惜朝中有奸臣,軍中有監軍,其他將領也排斥忠臣良將。最終王彥章被俘,不屈被斬。

52、王玄策

唐朝著名將領,歷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外交團被印度基本團滅後,向尼泊爾借兵,用火牛陣擊潰印度象軍,後來繼續深入,直接滅亡中印度!上演一人滅一國的精彩事跡。不知道比羅伯特克萊夫高到哪兒去了。

51、韓擒虎

隋朝名將,話說閻王就是韓擒虎,率500騎夜渡長江率先進入建業滅陳,實現了三百年之後的又一次統一。但是與賀若弼爭功,有失大將風度。

50、斛律光

北朝北齊名將,落雁都督,在北周和北齊的頻繁戰爭中,帶兵幾十年,未嘗敗績。北周為了對付他,散發謠言,高緯把他殺了,北周從皇帝到大臣就開始彈冠相慶。他死之後沒多久,北周滅北齊。

49、鄧艾

三國時期魏國武將,善於用兵,智謀出眾,堪比司馬懿,偷度陰平一戰,整個世界歷史能與之媲美的,估計只有跨越馬其諾防線的那一戰了,當然就因為這次,最終也使得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滅亡。但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最後被司馬昭猜忌而殺害。

48、耿恭

東漢大將,是開國大將耿弇的侄子,進入西域後立下不少戰績,被匈奴大軍圍困於疏勒城中,被斷水,榨馬糞汁而飲之,同時率眾掘井取水,終於在井深十五丈時挖出了水,匈奴無奈撤圍而去。以堅韌的毅力獲得了後世的讚譽。

47、霍去病

西漢著名將領,年少成名,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收復河西走廊,打廢左賢王,從此以後,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自己也封狼居胥。但其不關心士卒,殺死李廣兒子李敢,都遭到後人詬病。

46、蒙恬

秦朝名將,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改良毛筆,西北地區最早的開發者,擊潰匈奴,收復河套地區,「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後被趙高陷害,和其兄蒙毅自殺。唐太宗認為死的最冤的將領。

45、常遇春

明朝開國將領,猛將的典型代表,戰功僅次於徐達,采石磯戰役中,一人乘小船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西徵陳友諒在龍灣戰役中更是立下大功,隨徐達攻陷大都,但其屠殺降軍,後暴斃於軍中。

44、馬援

東漢開國名將,伏波將軍,由於他是漢明帝劉莊的嶽父,避諱所以不在雲臺二十八將裡,伏波將軍,其祖先為趙奢,老當益壯,馬革裹屍均出自他,平定隴西和交趾。

43、陶侃

東晉時期著名將領,陶淵明的曾祖父。當東晉只剩下天下的南半部分,他先是幫助平定了八王之亂,又在當時發生的各種叛亂中與敵人作戰一一獲勝,統率東晉全軍達四十一年之久。而且在荊州刺史上也頗有建樹。

42、孟珙

南宋末年將領,和曼施坦因並列的機動防禦大師,一生都奉獻在對外戰爭中,一人包辦南宋一半以上的防禦任務,先是聯蒙滅金,然後抵禦蒙古大軍,有他在,蒙古軍就一直無法南下。

41、宗澤

南宋初期將領,常年與金作戰,金人畏之,都稱其為「宗爺爺」,著名的東京保衛戰就是他指揮的。一年上書二十四次力勸趙構回京,但為奸佞所阻,在病榻上連呼三聲「渡河」而亡。死之後,開封陷落。

40、司馬懿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魏國將領,雖後被其孫司馬炎尊稱為晉高祖,但其在世時並非皇帝,故進入此榜單,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平定遼東公孫淵,多次成功抵擋蜀國進攻。

39、李克用

唐末將領,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之父,現代警匪片中所出現的「飛虎隊」目測就是出自他的外號「飛虎子」,另外他也是獨眼龍,是伊達政宗的偶像,他同樣也是獨眼龍。鎮壓龐勳起義,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消滅黃巢及其勢力。但是有勇無謀和養虎為患是他的硬傷。

38、蘇烈

唐初名將,即蘇定方,先隨李靖徵東突厥,為陰山之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後破西突厥,平定蔥嶺之亂,東徵百濟,先後滅三國,擒三主,給了唐初一個穩定可靠的邊疆環境。

37、多爾袞

清朝開國功臣,努爾哈赤之子,八大貝勒之一,入關後的攝政王。平定朝鮮、攻打蒙古、南下攻明,殺盧象升,降祖大壽,完成統一全國的壯舉。

36、薛禮

唐朝著名將領,即薛仁貴,大器晚成的代表,三箭定天山降回紇,金山之戰降服高句麗,雁門之戰大勝突厥十萬大軍。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能讓敵人在未開戰之時就下馬跪拜的將軍,對外的民族英雄。不過殺降和大非川之敗為之塗上了汙點。

35、楊業

北宋初年將領,即楊繼業,先是後漢將領,被稱為楊無敵,後不得不降宋,雁門關大捷以幾千人馬巧勝遼十萬,後北伐後撤時因和監軍意見不一,困於陳家峪。被遼軍生擒,不肯降,絕食而亡。

34、諸葛亮

三國時期蜀國將領,木牛流馬、孔明燈發明者,赤壁之戰有部分功勞,七擒孟獲,成功防守魏國多次進攻。六出祁山,死於五丈原。


33、檀道濟

南朝宋著名將領,現在看到的三十六計基本上就是他根據前人和自己的作戰經驗總結出來的,除了非常勇猛之外,還精於用兵。被劉裕兒子南朝宋文帝肅清。檀道濟死後,北方的敵人包圍了其首都,文帝不由得大呼檀道濟的名字,但是為時已晚。


32、範蠡

春秋時期楚國人,和好友文種仕于越王勾踐,勸勾踐臥薪嘗膽,陪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離間夫差和伍子胥,以美人計擊敗吳國,勸勾踐殺了夫差,終使吳國滅亡。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功成身退,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PS,有傳說說西施是其老婆。

31、李廣

西漢著名將領,箭無虛發,常和老虎搏鬥終殺之,常年和匈奴作戰,被匈奴敬稱為「飛將軍」,後世諸葛亮的空城計就是學的李廣。但很多情況下都是慘勝或者勝利後犯下錯誤或者和張騫的配合失誤,一直沒被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封侯,也就有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後因為和衛青、武帝的矛盾自刎於衛青帳下。

30、王翦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與其子成為秦統一六國最大的功臣,破邯鄲,滅燕、趙、楚。故作貪婪讓秦始皇對其放心,表現出來的對帝王心理的揣摩和對人情世故的領悟,絕對是戰國時期名將之首。

29、耶律休哥

遼中期將領,在當時遼國力明顯弱於北宋的情況下對北宋屢戰屢勝,高粱河之戰大敗宋太宗趙光義,使後者受傷不能策馬,只能乘驢車狼狽而逃,他所指揮的歧溝關之戰更是給了北宋軍致命打擊,此役之後,北宋就只能轉入戰略防禦了。

28、李存孝

唐末五代將領,五代第一名將,「王不過霸,將不過李」中的李就是李存孝,勇猛異常,即使是王彥章在他手下也走不了幾個回合,甚至有野史說他十八騎攻陷長安。最後被李克用車裂而亡,李克用自己也後悔不已,時刻想念之,據說李克用的死也和這有關。

27、李績

隋末唐初名將,原名徐世績,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善於審時度勢,有很高的政治才能,早年破張須陀、王世充,後隨李密降唐。同李靖滅東突厥,平隋煬帝、唐太宗、蘇定方等人都無功而返的高句麗,他和單雄信之間的故事更是流傳千古。

26、高熲

隋朝開國將領,開國四名將之首,平定尉遲炯叛亂,以「土狗」阻攔火筏,展現高人一等的軍事才能,還推薦韓擒虎、賀若弼等人,抵抗蕭摩訶大軍,攻入建康,俘陳叔寶。後失寵被殺。

25、張良

漢王朝的開國元勳,漢初三傑之一,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裡之外,以其無盡之謀略為漢帝國的成立建立大功,還有力勸劉邦遷都長安一事。後功成身退,在劊子手劉邦和呂后的手下得以保全性命。

24、樂毅

戰國時期趙國人,燕國名將,出仕於燕國之後,對齊國展開大舉進攻,一舉佔領了齊的七十幾個城池,圍困齊國最後兩個城之一的即墨城,在這兒有後面要提到的田單,田單使用離間計離間了燕王和樂毅,後來田單一舉收復之前淪陷的城池。而後來燕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給樂毅寫信讓他回來,樂毅婉言拒絕了燕王,並提出了「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的觀點。

23、鄧禹

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第一個勸劉秀稱帝,謀略過人,平定河西,二十四歲就當上了大司徒,開國之後仍被重用,其後人鄧綏更是歷史上有賢名的皇太后。

22、戚繼光

明代著名將領,創立鴛鴦陣,戚家軍,還有軍事作品留世,在浙江和俞大猷聯手一個月攻陷岑港,在台州十三戰全勝,平定浙江倭寇,然後南下福建,先後蕩平三大倭巢,基本徹底平定倭寇。後調往北邊抵禦韃靼,加固長城。但由於生活作風問題,僅把他排在22位。

21、周瑜

東漢末年人,屬孫權帳下,相貌英俊,溫文爾雅,文韜武略,智勇雙全,赤壁之戰聯合蜀國大敗不可一世的曹操軍,奪取荊州,奠定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20、田單

戰國時期齊國人,即墨之戰一舉成名,心理戰的鼻祖,利用燕國新舊君王交替,離間了樂毅和燕王,為齊國贏得了時間,後使出了著名的火牛之計,大敗燕軍,而後趁勝追擊,收復齊國國土,避免了戰國七雄過早變成六雄的場面。

19、韋睿

南朝梁著名武將,世人稱之「韋虎」,太祖說他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儒將典範,諸葛亮第二。鍾離之戰完爆北魏將軍王元英、楊大眼,阻止了南北統一。

18、孫臏

戰國時期齊國名將,著名的圍魏救趙就是他手下的經典戰役。而他和同門師兄龐涓的博弈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減灶誘敵,「龐涓死於此」。


17、郭子儀

唐朝中期名將,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一生戎馬,屢建奇功,安史之亂後,先後擊敗安祿山、史思明,唐肅宗即位後,收復長安、洛陽,安定了唐朝局勢,是平定安史之亂頭號功臣,後平定僕固懷恩叛亂,聯合回紇破吐蕃。

16、項羽

秦末農民軍領袖,西楚霸王,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章邯投降,奇蹟的取得了勝利。當然還有更加奇蹟的彭城之戰,以三萬兵力大敗劉邦五十六萬,將騎兵的功效發揮的淋漓盡致。即使最後的垓下之戰,也撈了一大筆墊背的。作為一名武將幾乎無可挑剔之處,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但是其政治上的幼稚和用人上的失敗只能讓他屈居十六。

15、徐達

明朝開國名將,智勇兼備,明朝開國第一功臣,被朱元璋譽為「萬裡長城」,俘虜陳友諒,克大都滅元,和王保保的戰役堪稱經典,平內亂,抗北元。被傳功高蓋主,被朱元璋送鵝所害,其真實性有待考證。

14、班超

東漢著名將領,一家人都是響噹噹的名人,其父班彪其兄班固其妹班昭都是《漢書》的編撰者,班昭更是鄧太后的得力助手。自己則棄筆從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徵服西域,智勇雙全,重新開通了西域,取得了「不動中國,不煩戎士,得遠夷之和,同異俗之心」的偉大功績。

13、陳慶之

南朝梁著名將領,南北朝第一名將,一生未嘗敗績,率領七千騎兵北送元顥,47戰克32城,抵抗數十萬大軍攻取洛陽,且回到梁便全殲侯景。這種事要不是真實出現在史書(《梁書 陳慶之傳》)中,我都不敢相信這會是真的,其用兵之神,可見一番。

12、嶽飛

北宋著名將領,兩宋、遼、西夏、金軍事才能最高的軍事將領,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建立嶽家軍,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收復建康,平定內亂,四次北伐無一敗績,兀朮被爆的腦漿都不剩了。兩宋最年輕的節度使,留有《嶽武穆集》。後被奸臣弄權,十二道金牌班師,「莫須有」罪名被殺。

11、曹操

東漢末年軍事家,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一舉建立其在北方的勢力,遠徵烏桓,平定關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運籌帷幄,用人唯才,鞭撻宇內,為其子曹丕建立魏國打下基礎。

10、衛青

西漢著名將領,因姐姐衛子夫而發跡,連破匈奴,其中龍城之役大破了漢朝建立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收復河套地區,將右賢王徹底打廢。從不結黨幹預政事,體恤士卒,有很高的威望。雖位及人臣,但謙虛仁和。死之後衛家慘遭「巫蠱案」,這是後話。

9、李牧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平生未嘗一場敗仗,和其他戰國時期武將不同,他的成績乃是和北方侵略者的戰鬥,其抗擊匈奴所取得的成績,後世之衛青霍去病也不及。一戰打敗單于主力,殺死十餘萬匈奴騎兵,匈奴元氣大傷,此後十幾年都不敢靠近趙國。後來和秦軍作戰,兩次擊潰秦軍,連王翦都不能在他手上佔到任何便宜。可惜後來被趙王殺害,被殺後三年,趙國滅亡。

8、郭侃

郭子儀後人,幼年被蒙古人收養,隨夫拉可汗西徵,是中國向西最遠的將領,越過喀什米爾,侵入波斯,攻陷乞都卜,巴格達,滅亡黑衣大食王朝,結束回教教主政權,再一路西行,大破十字軍,入侵小亞細亞半島,被稱為神人,一共攻陷七百多城,後東歸又立數功。

7、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殺神,人稱「人屠」,在他手上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約佔但是全國人口的10%,雖然不及後世的耿弇(大約屠了全國30%),但是其作戰風格高出後者不知道多少個數量級。光是長平之戰的40萬冤魂,後世沒有一次屠殺能夠趕上。也是他,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偉業的基礎。後被秦王猜忌,賜死而亡。

6、司馬穰苴(田穰苴)

春秋時期齊國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出自此人之口,在齊國的危難之際被晏嬰(晏子)推薦向齊景公,齊景公就任命其帶兵禦敵,而第一天他就殺了監軍莊賈樹立威信,三軍戰士皆振慄。(關注微信公眾號lishiwajueji每天為您挖掘6-8篇鮮為人知的歷史史事)奇蹟的是,晉燕兩軍看到司馬穰苴的軍隊來之後,從兩個方向迅速撤退,實現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兵家最高境界,解除了齊國的危機。而他的軍事理論更是流傳千古,流芳百世。

5、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之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發明者,謀戰的代表人物,相傳是象棋和風箏的創始人。胯下之辱,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背水一戰等等典故的主角,和項羽的捉對廝殺更是在現在看來也熱血沸騰。後被劉邦猜忌,遭處死。「生死一知己(蕭何),存亡兩婦人(漂母和呂后)」「功高無二,略不世出」。

4、吳起

春秋戰國時期衛國人,早期拜於曾參門下學習儒家思想,後來來到了魯國,為了權力,吳起選擇了殺掉自己的妻子。將而功齊,大破之。再後來戰國時期到魏國,親自為手下士兵吸傷口的膿,更是挑戰人的承受力。後來在漢文帝、漢景帝、鄧通三人之間也發生過「吮疽」的有趣故事,有興趣者可以去查一查。史記記載「(魏)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據秦、韓」。也留下一部《吳起兵法》,在歷史上和孫武孫臏齊名。但其貪而好色,以及殺妻給自己的形象打了折扣。

3、李靖

隋末唐初名將,韓擒虎外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風塵三俠之一,唐肅宗把他列於歷史十大名將之一(看來古人也喜歡玩排名),有《李靖六軍鏡》、《武經七書》。本是隋朝臣子,後李淵攻陷長安,李世民因他死前一句話釋放了他,李靖降唐。騎兵戰天才,討伐王世充,唐平蕭銑之戰,平嶺南,平江南,滅東突厥(間接導致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反擊吐谷渾等等,這些載入史冊的教科書戰役都是出自他之手。

2、孫武

春秋時期齊國人,創作了《孫子兵法》十三篇,被後人尊稱為孫子、兵聖。領兵打仗戰無不勝,和伍子胥率吳軍西破強楚,北威齊晉。

當然他還有一則軼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訓練吳王闔閭的寵姬,開始美人們毫不在意,孫子三令五申,最後不顧吳王的哀求殺了帶頭的兩位美人,其他寵姬自然也就不敢再看不起這個人了,認真訓練,「雖赴水火猶可也」。

1.冉閔

建立冉魏政權。最為今人所知的是對胡人的反屠殺,「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他是拯救了漢民族的抗胡英雄。在大混戰中,羯族與匈奴在血腥的民族報復中被基本殺絕。352年,冉閔為慕容儁所執,斬於遏陘山,後被追封為武悼天王。冉閔後人的墓誌上稱冉閔為「平帝」,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諡號。

--END--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熟悉官場規則,提高政治智慧。

官場指南

長按二維碼,可以免費關注。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108位名將排行榜之偏將七十二位(下半部)關羽僅排名105
    接著上回中國古代108位名將排行榜,接著說偏將(下半部)第73名到108名。73.討東將軍:王賁陝西富平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之子,是秦滅六國戰爭中的主要將領。公元前226年,王賁大敗楚軍,奪取楚國十幾座城池。公元前225年,王賁水淹大梁,滅亡魏國。公元前222年,王賁奪取遼東,滅亡燕國,繼而消滅趙國殘餘勢力。公元前221年,滅亡齊國,自此秦統一六國。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關羽「威震華夏」,對三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只可惜,關羽有丟失荊州的大敗,嚴重拉低了他的排名,所以只能屈居第十位。論格鬥技能,張遼未必打得過關羽。論指揮能力,張遼在關羽之上。赤壁之戰以後,張遼獨當一面,率七千兵馬,以少勝多擊退孫權十萬大軍。張遼的指揮能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
  • 三國正史上的十一位名將排行榜,關羽排名第二,呂布僅排第五
    王朗說他「勇冠一世」,傅玄說他「勇蓋天下」,陳壽說他「猛銳冠世」,曹操說他「獅兒」。孫策與周瑜攜手點燃的熊熊烈焰驟然熄滅。以至剛至陽、重情重義而聞名的江東孫氏,在那位三國最長壽帝王幾十年不懈的努力下終於演化出了至陰至寒、手足相殘的全新家風。
  • 三國十大名將排名:關羽第三,張飛第八,第一寫進教科書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排名第十位的名將是誰? 第十名:曹真 在三國時期曹真乃是,曹操所收義子。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曹真乃是曹操的義子,恐怕呂布到死都不明白,曹操當年為什麼不答應收呂布為義子,原來曹老闆早就已經有了義子了。《三國志》:曹真字子丹 ,太祖族子也。
  • 宋代追封古代名將72人,九位三國名將上榜,除了關羽還有誰?
    宋朝時期,追諡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並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無疑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期。彼時,魏蜀吳三國較量多年,促使各方都出現了不少婦孺皆知的武將。在此基礎上,就宋朝追封的古代名將72人,就有九位出自三國時期。對於這九位名將,分別是諸葛亮、張飛、關羽、張遼、鄧艾、周瑜、呂蒙、陸遜、陸抗,也即蜀漢三位,曹魏兩位,東吳四位。
  • 三國演義中前15名將排行榜,關羽只位列第5,而第一家喻戶曉
    我們單從武功來論,看三國時期,曹操、袁紹、劉備等梟雄帳下的名將,最出眾的是哪15人? 孫策是江東不能忽視的一員猛將,他率兵橫掃江東六郡,奠定了江東基業。孫策還和三國時期的名將太史慈大戰數百回合,最後戰平。江東的太史慈、甘寧和孫策這3位悍將,武功在伯仲之間。
  • 各省名將:安徽歷史上的十大名將
    他孝順母親,舉國皆知,魯肅、甘寧皆敬拜其母,因為他們都佩服呂蒙。他義結同僚,助徐顧等撫育孤兒,又不計較與蔡遺、甘寧間的私怨,反而在主上之前替其作美言。他於軍務之際,仍勤於修學讀書,並致諸實用,終成一代名將。他勇斬陳就,破黃祖、朱光;智擒郝普、關羽。使得東吳國土面積大增,實現了「全據長江」的夙願。他忠於孫吳,對孫權盡心力籌謀。
  • 三國武將實力排名:張飛僅排第五,榜首無人能敵!
    那倘若真要把他們拿出來一決高下,他們的實力排名又將會是怎樣的結果?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二。第一:呂布說起三國猛將,想必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擁有「第一猛將」之稱的呂布。呂布雖說不似其他名將那般喜歡上陣殺敵,但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
  • 三國24名將中,典韋排名第三,力壓關羽張飛,他真有能力打贏嗎?
    然而,在民間版的三國24名將中,典韋卻排在了第三,力壓關羽的第四和張飛的第六,這是為何呢?典韋的武力真的足以擊敗他們嗎?典韋在演義中,典韋的出場是比較驚豔的。他原本是張邈的手下,因為與帳下人不和,就殺傷了十幾人,逃了出來。這裡就交代了典韋的戰力,是很強的那種。
  • 關羽,「威震華夏」,那短促又頂天立地的輝煌
    ——實際上,以關羽當時軍力,並不能當真深入到曹魏心臟,所以關羽很聰明:遙寄些印信,讓周邊反曹勢力,一起鬧將起來,虛張聲勢。好在當時蔣濟和司馬懿不糊塗,勸曹操別動遷都這念頭。但好好歹歹,當關羽開始威脅許昌,曹操開始害怕時,那實在是曹操漫長人生裡,魏國最接近動搖的一瞬間。
  • 三國二十四名將終極武力榜:呂布之下,馬超稱雄,關羽未入前五
    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這是廣為人知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可以說這份榜單攘括了三國絕大多數名將。但是熟悉的人也知道,這份榜單肯定不是單純以武力為標準的,最明顯的有幾個例子:比如說文鴦那麼悍勇居然沒上榜?文聘和魏延大戰了至少200回合多回合,最後退走的是魏延,文聘也沒上榜,周泰雖然在東吳算厲害的,但是他和韓當兩人雙戰許褚,雙戰文聘,被關興和張苞逼退,憑此武力也能上榜?
  • 他是三國第一名將,關羽夏侯淳是他手下敗將,張遼見他也要下跪!
    三國的名將裡,通常大家都知道「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姜」,但是,在那個全民皆兵的戰爭年代,除了《三國演義》裡花大量章節介紹的名將以外
  • 三國時期很厲害的那些名將,除了關羽周瑜還有他
    今天我們說到的也是和英雄有關,只不過這些人,我們會把他們稱作是名將。那麼,便是三國時期的幾個人物了。說到三國又怎麼可能會感到陌生呢?像是三國當中的諸葛亮,曹操等都是為我們所知。然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幾個人,不知道你們是認識還是不認識呢?首先要說到的這一位,便是陸遜。要說到他,就不得不提劉備。因為他正是打敗了劉備,所以才會一舉成名。
  • 中國歷史上真實三國裡面的八大武將:關羽第六,他才是真正的第一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勇武之人往往產生在戰亂的年代裡,比如春秋戰國、楚漢爭霸、三國等歷史時期。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古代歷史上的戰爭也逐漸從車戰、發展到騎兵和步兵之間的混合戰鬥。對於以下所排的中國歷史上真實三國裡面的八大武將,主要參考武將的武力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了,NO.8 文丑  文丑,東漢末年冀州牧袁紹帳下的大將。
  • 在《三國演義》裡,除了呂布以外,關羽的武功能否排名第一?
    關羽繼承了呂布的赤兔馬,從情理上講,似乎也應該繼承了呂布天下第一勇士的寶座;2.斬名將紀錄關羽是三國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猛將,戰績非常輝煌,陸續倒在青龍偃月刀下的有華雄、管亥、顏良、文丑、車胄、蔡陽……從這一點上來說,三國時代無人能及其右;
  • 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三國志說得很明白
    那麼在三國正史中,排名前十的名將都有誰呢?他們分別是張遼,關羽,孫策,張飛,趙雲,魏延,張郃,典韋,陳到。面對這樣的排名,肯定會有人不服氣。在當時來說,白毦兵是蜀漢王牌中的王牌。在三國正史中,諸葛亮對白毦兵都是非常器重的,那麼統領這樣的部隊,陳到肯定是非常厲害的,否則他根本沒有機會統領白毦兵。
  • 三國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關羽僅排第四,第一讓人意外
    有呂布,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也有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樣的文將,他們各自為自己的主公奉獻自己的一身,或身居高位,或埋入黃土。那麼在三國亂戰之中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是哪位呢?top 6 徵西大將軍魏延魏延陣亡時,官職徵西將軍,因資深顧為徵西大將軍,屬於重號將軍。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
  • 三國排名前十的武將都有誰?
    論綜合實力和個人武藝的話,分別會得出不同的排名。如果討論三國武將的綜合實力,個人比較傾向於呂布、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周瑜、陸遜、張遼、鄧艾、姜維這十人。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這十人是綜合考慮個人武藝、統帥能力、軍事謀略、政治地位等多種因素後得出的十大名將。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關羽白馬坡斬顏良,可謂是家喻戶曉。就因為這個原因,無論是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還是在大家的茶餘飯後的談論中,都把顏良排在了一流武將之外。但如果從其他戰績上來看,顏良的真實武功是很高的,連《三國志》都評價到:「顏良、文丑,勇貫三軍。」,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 古代的戰神名將數不勝數,為何只有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擺放玉白菜很好理解,因為白菜通「百財」,意為招財進寶;銅蟾蜍一般為金黃色,頭朝營業場所內部,意為將財運叼回店內;關羽像要正對大門,可放入神龕供奉。 三類物件中只有關羽是古代名將,而古代戰神名將歷朝歷代數不勝數,為何關羽成為財神爺呢? 財神爺在我國由兩種形成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