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乳腺你需要知道的8個小常識

2021-01-18 兒科醫生朱大夫

1.乳腺癌的發病情況?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第一高發惡性腫瘤,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症報導指出,我國乳腺癌發病率高達45/10萬,也就是大概每2000人中就有一個人患乳腺癌。我國每年新增病例約30.4萬,我國乳腺癌發病呈雙峰,在30歲後迅速上升,並於55歲年齡組達高峰,到65歲左右又有一個小高峰,81.4%的乳腺癌患者年齡集中在36-65歲之間。而且城市高於農村,可能與城市婦女精神壓力較大有關,35歲以前發病者佔9.5%~12%,也就是1/10左右,嚴重威脅中國女性的生命健康。

2.我國乳腺癌防控措施?

因為農村女性防癌意識較差,我國2009年啟動全國農村女性「兩癌篩查」,到2016年篩查人口約200萬,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單位組織體檢、個人主動篩查有增多趨勢,可以彌補政府投入不足,但總的來說女性防癌知識和意識還是比較淡薄,有的乳腺癌患者發現即使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乳腺癌並沒有那麼可怕,乳腺癌除是了甲狀腺癌以外預後最好的惡性腫瘤。如果得了癌症那我只能說你很不幸,那麼如果得了癌症中的乳腺癌,那麼你又很幸運,因為早期乳腺癌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中晚期患者也可以通過靶向治療、內分泌治療等手段,實現長期帶瘤生存,關鍵就是儘早診斷,及時治療。

3.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這裡所說的容易得乳腺癌並不是一定會得,只是這部分人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第一是與年齡相關的因素,如果一個人他月經初潮比較早,比如12歲之前來月經,絕經又比較晚,比如說絕經晚於55歲,這類人得乳腺癌的風險就是明顯增高的,還有就是終生沒有生育或者第一次生育年齡大於30歲或者生育後未哺乳的,這類人乳腺癌的發病風險也會明顯增高。

第二、乳腺手術史,乳腺癌患者其對側發生乳腺癌的風險較常人高出2-5倍,因為她本身就存在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另外乳腺不典型增生可使乳腺癌的危險增加4-5倍。這裡說的是不典型增生,跟咱們平時說的乳腺增生不是一回事,通俗的說,乳腺增生包括良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一種癌前病變,與乳腺癌關係密切,但還不是癌。乳腺良性增生也可能會發生癌變,只是比不典型增生發生的機率要低。

第三、乳腺癌家族史,就是家裡有人得了乳腺癌,或者是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其他癌症,那麼這類人得乳腺癌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這就是俗話說的遺傳。如果一個人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或者姑姨娘舅得了乳腺癌,那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了,那麼這類人就屬於乳腺癌的高危風險人群,當然血緣關係越近對影響越大。而且親屬中乳腺癌發病年齡越早,比如小於45歲,那遺傳傾向就越明顯,越要引起重視。有人會問,男的還會得乳腺癌嗎,那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男性乳腺癌的這種遺傳傾向更明顯,而且預後也比較差。

第四、胸部放療史。因其他部位惡性腫瘤進行胸部放療的患者,因胸部接受放射線,乳腺癌風險也明顯增加。

第五、其他因素。包括生活習慣和飲食方面,如長期高脂高蛋白飲食、肥胖、吸菸、飲酒、缺少運動、長時間使用雌激素、長時間精神壓抑或劇烈精神刺激、長時間接受電離輻射的這部分人群,乳腺癌風險也會明顯增加。這類人不光乳腺癌風險增加,其他癌症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明顯增加,所以提倡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適量運動。對於圍絕經期激素替代治療的患者,用藥前一定要進行乳腺檢查,用藥期間也要定期進行乳腺檢查。還有一點,經常刷抖音的可能經常會刷到什麼美乳霜,可以使乳房變大變挺,肯定有很多愛美的女性躍躍欲試,我勸大家謹慎使用,這種東西應該是含有大量雌激素,長期使用增加乳腺癌風險。

4.乳腺癌的表現有哪些呢?

因為乳腺是一個體表器官,檢查起來還是比較方便的。醫學上查體講的是視觸叩聽,那麼對於乳腺癌主要是視診和觸診,包括看、摸、擠。

首先是看,如果腫塊的比較小,位置比較深,乳房外觀多無變化;如果腫塊比較大或位置比較淺,用手直接摸就能摸到,部分腫塊可能會與皮膚發生黏連,牽拉皮膚使腫塊部位皮膚出現凹陷,這個表現就像乳房上長了一個酒窩,醫學上稱「酒窩徵」,如果在臉上長了一個酒窩那就是漂亮,如果酒窩長錯地方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另外如果癌細胞堵塞了皮膚的淋巴管,皮膚出現水腫,呈現橘皮樣改變,就是皮膚像橘皮一樣粗糙水腫,這都屬於晚期表現。晚期乳腺癌還會出現乳頭內陷、雙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都是因為腫瘤的牽拉導致的,特殊類型的乳腺癌還會表現為乳房皮膚的破潰、糜爛樣改變。

其次是摸,就是手摸到乳房上的腫塊,這種腫塊多是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楚,摸著比較硬,而且活動度比較差。而且乳腺癌的腫塊多為無痛性的腫塊。如果良性腫瘤摸著像一顆葡萄,那麼惡性腫瘤摸著就像攤在地上的一灘泥巴一樣。第三就是擠,擠乳頭看有沒溢液,就是看乳頭有沒有出水,如果有血性或者黃色的溢液就要高度重視了。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通過這種檢查都能檢查出來,有一部分乳腺癌沒有任何的表現,只是通過一些檢查才發現,所以要重視定期的乳腺檢查。

5.哪些人需要進行乳腺癌篩查?

(1)起始年齡:雖然有些國外指南建議50歲以上,但是大部分指南建議40歲作為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我女性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年齡為45~54歲,比歐美國家要提前10年左右,因此建議一般風險人群乳腺癌篩查的起始年齡為40歲。但對於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比如到35歲。

⑵ 對於乳腺癌篩查的終止年齡,大部分國外群體篩查都推薦把65~70歲作為篩查的上限。但是,老年人乳腺癌的發病率仍然較高,因為65歲左右還有一個小高峰,因此老年人是否停止篩查需要考慮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預期壽命以及各種合併症情況。如果合併症多,預期壽命有限,乳腺癌篩查意義就不大了,因為就算查出來,這類病人也不能耐受手術或化療。因此對於70歲以上老年人可以考慮機會性篩查。

6.乳腺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⑴ 乳腺X線篩查。對50歲以上亞洲婦女準確性高,但對40歲以下及緻密乳腺診斷準確性欠佳。因為鉬靶拍攝時需要對乳腺組織進行壓迫,導致腺體重疊,如果腺體比較緻密,尤其是4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有腫物的話也可能被正常的腺體遮蔽;隨著年齡的增大,乳腺組織退化,被脂肪組織所取代,那鉬靶就比較清楚了。所以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女性進行乳腺X線檢查。常規乳腺X線檢查的射線劑量低,不會危害女性健康,但正常女性也無需短期內反覆進行乳腺X線檢查,一般一年一次就可以了。

(2)乳腺超聲檢查。目前已經有較多的證據提示在乳腺X線檢查基礎上聯合乳腺超聲檢查較之單獨應用乳腺X線檢查有更高的篩查敏感度,就是說如果真的有問題篩查出來的機率也較高,尤其是針對乳腺X線篩查提示緻密型乳腺(c型或d型),也就是40歲以下的女性,因此乳腺超聲檢查可推薦作為乳腺X線篩查的有效補充。一般對於25-40歲的女性,建議每年做一次乳腺的彩超。

(3)乳腺臨床體檢。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有明顯的腫塊,所以臨床醫生對乳腺的臨床查體不能單獨作為乳腺癌篩查的方法,因容易導致漏診。但在經濟欠發達、設備條件有限及女性對疾病認知度較不充分的地區仍可以作為一種選擇。

(4)乳腺自我檢查。乳腺自我檢查並不能比鉬靶或B超檢查更早地發現乳腺癌。但是,乳房自檢仍然很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幫助女性了解自己的身體,熟悉自己乳房的外觀和感覺,及時發現任何細小的變化,尋求醫生的幫助。成年女性,不論年齡大小,應該至少每個月做一次,在月經結束後3到5天。如果已經沒有月經,那就選一天,固定下來,在每個月的這一天做乳房自檢。

(5)MRI檢查因價格昂貴,不作為常規檢查手段,除非乳腺X線檢查、乳腺臨床體檢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可作為補充檢查措施。 或作為乳腺癌基因攜帶者的乳腺癌篩查。

7.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現代乳腺癌的治療方法很多,而且比較規範,講究個體化綜合治療,就是針對每個患者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治療方案,這也是現代乳腺癌規範化治療的基本原則。現在乳腺癌的手術方式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保乳手術應用越來越廣泛。那麼除了的手術,個體化輔助治療(包括輔助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以及靶向治療等)的進步,即使乳腺癌的療效已大幅提高,給治癒乳腺癌帶來了更大的希望,使得這種疾病已不再是人們傳統認為的「絕症」,而是逐步轉向一種慢性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能夠長期生存。而且現在屬於精準醫療時代,乳腺癌的治療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就是以最小最有效的治療、而且以最小的痛苦解決患者的問題。所以,即使得了乳腺癌也沒什麼,很早期的乳腺癌單純手術就能治癒。就算晚期乳腺癌,現在的治療手段都很先進,治療效果也很好,要堅定信心才能戰勝病魔。

8.乳腺癌怎麼預防?

除了避免電離輻射、環境汙染、感染等致癌因素的暴露,加強體育鍛鍊、增強免疫力等基本的癌症預防措施外

(1)遠離乳腺癌的風險因素。乳腺癌的高風險因素有些是不可改變的,如年齡、家族史等,但有些風險因素是可以調節的,比如生活方式調節,戒菸,限酒,保持正常體重,更年期雌激素合理使用,做好心理調節,避免精神壓抑等。乳房是個情緒化器官,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它也不舒服,門診很多病人因為乳房疼痛來的,自己就說我一生氣乳房就疼,所以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

2)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很多人關心「吃什麼能預防乳腺癌」,國內外的研究表明迄今尚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特定飲食能降低乳腺癌風險;但有一些研究顯示低脂飲食、富含抗氧化成分的水果蔬菜、維生素C、D等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有人會問,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那我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會不會容易得乳腺癌呢?大豆異黃酮類雌激素與人體內的雌激素受體結合,起到拮抗體內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乳腺癌作用。來自亞洲的研究均顯示大豆類受體能降低乳腺癌風險,但在西方人群中的相關研究未能證明這一效果。大豆類食物總體是有益的,但不同研究對大豆食物的攝入量與乳腺癌風險的相關性存在不一致性,所以說大豆食品如何使用和影響乳腺癌尚需要更多的研究證實。

相關焦點

  • 關於國家監察 你需要了解的小常識
    關於國家監察 你需要了解的小常識 2020年01月13日 10:12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參與互動
  • 關於國家監察,你需要了解的小常識
    原標題:關於國家監察,你需要了解的小常識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推新片了。昨晚剛剛播出了電視專題片《國家監察》第一集。如果你還不太了解什麼是國家監察,下面這些知識點幫你迅速弄懂。比如專題片第一集裡提到的山西煤炭進出口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郭海,他的違紀違法犯罪問題在改革前由多個部門管轄,監察體制改革後,全部由監委管轄,僅3個多月就辦結了這起拖了3年的積案。 國家監察和黨內監督是啥關係? 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黨內監督是第一位的,國家監察是黨內監督的延伸和拓展。
  • 韓國留學這些生活小常識你需要了解
    如果你要去國外留學,一定得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差異等,今天,我在這裡整理了關於韓國留學需要知道的一些小知識,同學們可以參考下。
  • 健身的幾個小常識,知道越多越好,幫你更好地健身訓練
    其實健身的這幾個小常識,如果你沒有提前知道的話,健身就會越傷身。健身前如果你能夠知道這些小常識,能夠幫你避開很多健身的坑。第一個小常識:健身是要堅持的,短期健身是不能夠讓你得到健身效果很多人以為進入到健身房鍛鍊出來的肌肉身材是不需要長期堅持的,那你就錯了,健身是一輩子的事,早健身能夠讓你一直保持著健康的身體以及好看的身材曲線,而健身當你獲得了健身效果後,如果你不堅持的話,很快身材就會恢復原來的模樣
  • 10個女性就有8個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病嗎?需要治療嗎?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腺疾病,它的發病率很高,據統計,我國70%-80%的女性可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有一定的相關性,一般來說,90%以上的乳腺增生不會發展成癌,但是如果患有乳腺增生,發生乳腺癌的機會就比正常人要高2-4倍。
  • 乳腺結節,女性應該知道的6個常識
    今天,和睦家超聲科遊珊珊醫生,針對女性朋友們關心的6個問題進行簡要介紹,旨在引導大家正確認識乳腺結節。1. 什麼是乳腺結節?● 結節英文寫作nodule,是指生物體表面或內部組織中圓形的突起物。這是個中性詞,它本身的含義與腫瘤的良惡性無關,既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惡性。
  • 女人,怒則乳腺增生,樂則美麗佳人
    沒有人知道這十幾年來我是怎麼努力的,每天早上六點不到就起床,收拾完以後衝向地鐵站,在人潮的擁擠下上車、下車,上班、加班……多少次,我天還沒亮就出門,回家的時候已經滿天繁星,我不斷地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堅持。現在的我終於不必再擁擠的人群中奔波,有了屬於自己的車子、房子,還有看似不錯的家庭,工作不錯的老公和一個可愛的兒子。
  • 【消防安全早知道】這些地震應急小常識、消防安全小常識,你知道嗎?
    地震安全小常識地震這類災害一旦發生,留給人們的自救時間很短,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下面帶您了解一下地震自救常識。★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 地震是地球運動的結果。
  • 電腦基本的小常識,這些你都不知道,那還是別說自己會電腦了!
    雖然說電腦就現在而言極為平常的東西,但是有關電腦的基本小常識卻仍然沒有多少人能有底氣地說自己很了解。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有關於電腦的一些小知識。一、關於電腦出現故障:1、電腦出故障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就算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不一定就會修電腦;2、重啟,電腦不管出現啥問題,重啟了再說;3、要是重啟不行,那就重置一下系統。
  • 一場體檢10個女性8個乳腺增生!遇到這種情況就危險了!
    一場體檢下來,10個女性中8個有乳腺增生的。絕大多數女性朋友看著體檢報告中的「乳腺增生」,心中一驚:「大夫,乳腺增生要不要緊?會不會變成乳腺癌?」
  • 10個女性體檢8個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都會癌變嗎?
    絕大多數女性朋友看著體檢報告中的「乳腺增生」,心中一驚:「大夫,乳腺增生要不要緊?會不會變成乳腺癌嗎?」別慌,大部分「乳腺增生」與「乳腺癌」是沒有關係的,但病理性增生千萬不能忽視!圖片來源於網絡一、乳腺增生的病因是什麼?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佔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症的病因尚未確定。
  • 養車初學者,你需要知道的輪胎保養小常識,楓車整理出來了!
    養車初學者車主在和楓車養車聊天時,大部分都覺得有個洗車加換配件就等於養車100分了,俗話說得好輪胎就像汽車的「鞋子」,穿鞋子舒服走路就舒服,把輪胎保養好開車就能順風順水,輪胎作為能影響汽車駕駛安全的配件,究竟新車主保養輪胎時要注意什麼呢?簡簡單單洗洗換換就可以了?
  • 24歲女子胸部長腫塊 10個姑娘中8個乳腺有問題
    □東快記者黃淑平實習生楊晨聲文/圖24歲的姑娘小林,兩周前用手摸到胸部有個小硬塊,然而醫生查出這個小硬塊是個結節,需要馬上做手術。4月1日下午,福建省婦幼保健院乳腺科主任黃曉曦坐診由東南快報(微博)主辦的十方健康(sfhealth)微信平臺名醫微診室,與20個搶到專享號的「十方粉」面對面,小林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一名。而其他19名成功預約黃曉曦專享號的患者中,均存在乳腺增生、乳腺結節等問題。黃曉曦介紹,臨床數據顯示,目前不僅是35歲以上女性,20歲左右的年輕姑娘中,10個中8個乳腺有問題。
  • 關於體檢的3個小常識都該知道
    體檢前我們都會收到一些資料,除了標註什麼體檢的項目,還會有注意事項,比如,有些項目需要空腹的,有些項目是需要憋尿或者排空膀胱的。 雖然有標註了這類注意點,可仍然有人會存在一些誤區,搞不清楚,以下是體檢常用的3個小常識,提前了解不會錯。
  • 乳腺腫瘤,還跟內衣選不對有關?關於內衣的6個謠言,別再信了
    關於內衣的說法有很多,如穿內衣就能防止胸部下垂,穿鋼圈內衣會引起乳腺腫瘤等,事實真的如此嗎,不妨一一來看一看。關於內衣的謠言有哪些?1、穿內衣能防止胸部下垂每個女性都希望自己的胸部堅挺且豐滿,但隨著年齡增長,乳房會逐漸下垂,穿內衣根本不能防止下垂。引起乳房下垂的原因有兩個,一種是年齡增長,一種是地心引力。
  • 如何區分乳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
    發現乳腺結節,醫生一般可能讓你做這些檢查乳腺彩超乳腺X線(也就是以前經常說的鉬靶)核磁共振穿刺……2. 99%的人看不懂的BI-RADSBI-RADS是2003年美國放射學會頒布的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據系統
  • 這 9個胸部小秘密,男女都該知道
    多數女人都不怎麼了解乳房保健的一些小常識,所以,下面這關於胸部的十個問題,不論是男是女,都需要知道: 兩側乳房一模一樣嗎?當然不是!如果你發現你的兩邊乳房大小不一樣,不需要太過擔心。在一項小型研究中發現,有 44% 的女性都會抱怨她們一側的胸明顯小於另一側。如果還要考慮乳頭大小和胸部形狀的話,則有高達 88% 的女性都覺得兩側存在明顯差異。
  • 體檢發現乳腺增生 需要治療嗎?
    在體檢中,不少女性會發現有乳腺增生,那麼乳腺增生需要治療嗎?省中醫院主治中醫師李小琴認為,發現乳腺增生後需要注意兩方面:一旦發現腫塊或者乳頭溢液,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善乳腺彩超、鉬靶檢查等,明確乳腺腫塊的性質;另一方面,還需要定期完善乳腺彩超檢查,查看乳腺增生結節的大小是否有變化,是否有惡變傾向等。
  • 6個護眼的小常識,早知道早好!都是對眼睛好的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所以眼睛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下面這6個護眼的小常識 都是對眼睛有幫助的
  • 乳腺囊腫需要忌口嗎 這幾種食物一定不要碰!
    2018-03-27 18:19:40 來源: 一起育兒說 舉報   乳腺囊腫需要忌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