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絢爛的春天如約而至!江蘇「最美抗疫先鋒」發布

2020-11-29 金山網

他們是百姓家門口的 " 守護者 "

城鎮街角、鄉村小路,都有他們的辛勤身影

如果醫院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陣地,那麼街道社區、交通卡口則是後方最有力的防疫支撐。社區工作者、民警、交警們的日夜堅守奉獻,鑄就了老百姓家門口的 " 銅牆鐵壁 "。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作為宿遷市雙莊街道魏井社區的黨委書記、社區主任,陳公勝始終衝在一線、幹在實處。實施 24 小時的值班制、對每個小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挨家挨戶地毯式排查 …… 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陳公勝每天的運動步數都有 2 萬步。

在南京溧水區永陽街道工農兵社區,總支第一書記範哲海不僅要管小區,還要管屬地兩個體量巨大、外來人口聚集的商貿城。他帶領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清查人員、設立卡口,甚至通宵駐守在用貨櫃臨時搭建的板房裡。疫情防控期間,他和 8 名社區工作人員,精確摸排全社區 1 萬 5 千多名居民,檢測隔離重點地區人員 150 多人,全社區無一人感染。

同樣忙碌的,還有鎮江句容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易善智。疫情防控的日子裡,他記錄了一本防控日誌。上面記載了他在管控期間的行程,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他每天都要驅車上百公裡奔走於句容 21 個交通管控點。正因有易善智和無數一線人員的日夜堅守,句容的疫情防控線才固若金湯。

2 月 20 日,蘇州市太倉市公安局瀏河派出所三級警長位洪明,因為突發心源性心臟病搶救無效,永遠閉上了眼睛。而在此前,他還在偵查一起口罩詐騙案。位洪明碩士就讀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畢業後,他放棄了留校的機會,毅然選擇到基層工作。瀏河和上海接壤,也是江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東大門,疫情防控任務非常重。位洪明負責轄區內 200 多家棋牌室的排摸工作,一有空隙時間,就一家家勸說,經常忙到深夜。他在工作群裡發出的最後一條微信,還在提醒同事關注一封法院發來的行政訴訟材料。

目前,江蘇有 30 萬社區基層工作人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城鎮街角、鄉間小路,到處都有他們辛勤值守的身影。

齊心戰 " 疫 " 的真心英雄

自掏腰包 " 逆行 " 武漢,他們是真正的勇士

聚是一團火,散則滿天星。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有一道道身影特別美麗。他們身穿藍色制服,或是紅色衝鋒衣,雖然工作、年齡不一,但他們有個值得令人尊敬的名字:志願者。

2 月 21 日凌晨 4 點左右,懷揣 " 救援夢 " 的許鵬運送防疫物資遭車禍,生命定格在 39 歲。許鵬生前系藍天救援隊全國機動隊隊長、藍天救援隊江蘇機動隊長。作為天河機場附近應急倉庫的運輸總指揮,許鵬和隊友負責將全球捐贈的抗疫物資送往火線。為了在物資抵達後 24 小時內完成輸送,他每天行車至少 200 公裡,工作時間長達十六七個小時。

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因為身著藍色制服,而被親切地稱為 " 藍衣戰士 "。2 月 6 日,許鵬與隊友們馳援武漢疫區。抵達之後,他發現用於消殺的彌霧機缺口非常大,便發動朋友認捐,幫忙協助聯繫,最終在山東壽光找到了一家可以組織生產的廠家。2 月 21 日凌晨,許鵬和隊友們將 100 臺彌霧機完成裝車。為了儘早將彌霧機送達、投入使用,車隊在大雨中向武漢出發。凌晨 4 點左右,因為大雨導致視線模糊,意外發生了 ……

在許鵬犧牲後的第七天,他生前協調生產的第二批彌霧機運抵武漢,在武漢火車站重新開啟的時候,成為現場消殺利器。

如果說,許鵬是支援武漢的藍衣戰士,那麼總穿著紅色衝鋒衣的連雲港市贛榆區八總社區居民宋明譯,則是逆行武漢的 " 紅衣戰士 "。大年初五,27 歲的宋明譯和戰友自發駕車馳援武漢。每天凌晨 3 點,在大家進入夢鄉時,宋明譯還不能入睡,他要到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開車接送這裡的護士下班。白天,宋明譯還要承擔大量愛心物資的運送保障任務。在武漢的這段期間,經他運送的愛心物資已經超過了百噸。

最近,來自沭陽縣青伊湖鎮薔薇村 " 上海青 " 蔬菜基地的李華平、李華忠兄弟火了。" 當時全國各地醫療團隊集結奔赴前線,我們覺得自己也要做點什麼。" 李華平在發布會連線中動情地說。當時是 " 上海青 " 銷路最好、價格最好的時候,兄弟倆決定與一直合作的常州市場暫停合作,把每天運往常州銷售的兩萬斤 " 上海青 " 蔬菜全部捐贈給湖北。

哥哥李華平很快與湖北有關部門對接上,排好一份 " 援助計劃表 ";弟弟李華忠則迅速安排人員一邊加緊收割裝運,一邊騰茬播種,確保蔬菜接續採收 …… 從 2 月 7 日開始,每天約兩萬斤新鮮蔬菜從沭陽縣青伊湖鎮薔薇村 " 上海青 " 蔬菜基地發出,馳援湖北。令人感動的是,得知 " 蔬菜兄弟 " 的善舉後,薔薇村的村民們紛紛趕來幫忙。

他們是記者也是戰士

在 " 靜悄悄 " 的武漢,向外傳遞溫暖的力量

此次獲得 " 最美抗疫先鋒 " 的隊伍中,有 3 位特殊的身影,他們是奮戰在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新聞記者,用筆和鏡頭記錄著這座英雄城市的勇敢、悲傷和感動。

疫情就是命令,報導即是使命。1 月 28 日晚,現代快報社立即組建包括記者熊平平在內的 6 人報導組赴武漢執行採訪任務,他們也是疫情暴發後江蘇第一批赴武漢的媒體人。 2 月初,熊平平和眾多媒體記者一起深入武漢多個街道、社區、小區進行採訪調查,了解武漢市未收治隔離的 " 四類人員 "。3 天時間內,對佔地 13.7 平方公裡的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道所屬的 17 個社區、20 萬人口逐一分析,並形成了調查結果,連夜上報,為防疫決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作為 90 後,熊平平格外關注自己同齡人在這次疫情中的抗疫故事。他用 Vlog、短視頻等新媒體報導手段,採寫了大量鮮活、有影響力的報導。

白天採訪,晚上寫稿,即採即發。一線的新聞戰士,同樣在 " 與時間賽跑 "。3 月 27 日,已經是新華日報社南京分社社長助理王世停到達武漢的第 40 天。這些天來,他始終奔波在採訪一線:10 多所集中收治醫院、4 家方艙醫院,對話採訪 200 多人,採寫了 130 篇作品。與醫療隊員直接對話後,王世停發現,不同駐點的醫療隊都有各自的致勝絕招。他說,通過總結性報導,把江蘇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省市,也是作為記者的職責所在。

2 月 17 日,江蘇廣電總臺赴湖北報導團一行 13 人抵達武漢。被稱為 " 紅區 " 的重症監護室、收治輕症病人的方艙醫院、武漢的大街小巷 …… 到處都能看到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廣播新聞部特報部資深記者朱亮,拿著話筒忙碌的身影。這支採訪話筒陪伴了朱亮 10 年,40 多天來頻繁地消毒,已經褪了色。他報導的《離病毒最近的人,江蘇四名志願者生擒醫療垃圾》等相關報導推出後,迅速被被央視、人民網等多家媒體轉載。

在武漢戰 " 疫 " 一線,許多新聞人用話筒和鏡頭記錄驚心動魄的戰役,用心用情講述抗疫感人事跡,致敬一線英雄,傳遞抗疫力量,彰顯了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

莫道春光難攬取,浮雲過後豔陽天。

因為他們,絢爛的春天正迎面而來。

向所有 " 最美抗疫先鋒 " 致敬!

相關焦點

  • 陳蓓蓓攜手江蘇音樂人推出《最美的臉》致敬抗疫 「最美逆行者」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繼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義無反顧地奔赴在一線,投身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更多人的歲月靜好而負重前行,他們時刻與病魔較量、全力奮戰,雖然無法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稱呼——最美逆行者,他們都有一張「最美的臉」。
  • 8位抗疫英雄的故事!
    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聆聽8位抗疫英雄的故事!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江蘇「最美醫護工作者「、江蘇省「衛生健康系統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三八紅旗手」等稱號,被授予「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抗疫期間,她在省內巡迴指導參與重症患者救治工作,行程近5萬公裡,為江蘇省實現醫護人員「零感染」、確診病例「零死亡」作出了突出貢獻。
  • 【戰「疫」先鋒】延遲的婚禮 不變的愛
    2020年的開端,陡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每一個春節前還堅守在崗位上的人都知道,共同抗「疫」刻不容緩。
  • 助力抗「疫」,共迎春天 ——長春非遺人抗「疫」作品展示
    防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長春市的非遺傳人積極行動起來,用他們靈巧的雙手傳遞出美好的祝福,用他們優美的唱腔表達出抗「疫」的必勝信念,用他們各自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宣傳疫情防控的隊伍中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寒冬正在消散,春風已悄然拂面,我們共同期盼,繁花滿樹的春天就在不遠處!
  • 【全民抗「疫」】《你聽春天來了》——曲陽原創抗「疫」歌曲
    【全民抗「疫」】《你聽春天來了》——曲陽原創抗「疫」歌曲 2020-02-0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許嵩《如約而至》正式發布 Folk-Rock溫情流淌
    6月12日,許嵩2018第七張詞曲全創作專輯第三支曲目《如約而至》發布,專輯名《尋寶遊戲》正式曝光!曲目以Folk-Rock風格呈現出許嵩對「時間」、「愛」、以及死生之事的體味與思考。今日,《如約而至》MV正式上線,許嵩在MV中扮演留學生,少年感十足。許嵩新曲《如約而至》發布  Folk-Rock傳遞「愛」的思考昨日(6月12日),許嵩2018第七張詞曲全創作專輯第三支曲目《如約而至》發布。曲目一經發布,許嵩立即登頂QQ音樂巔峰人氣榜,歌曲評論再創8分鐘破萬的驚人成績。
  •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2020-10-12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先鋒丨戰「疫」夫妻兵,共築抗「疫」情
    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有無數的「戰士」衝在最前面他們舍小家保大家這其中就包含了一對對夫妻然而在韶鋼也有一對戰「疫」「夫妻兵」他們就是黃文星、羅丹健夫婦接下來請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看看他們夫妻感人的戰「疫」故事吧!
  • 向抗疫一線奮鬥者致敬!讓我們一起《守望春天》
    逆行的身影 就是一道曙光  你的心裡 藏著無窮的力量  有你的地方 疫魔不再遊蕩  ……    無錫市濱湖區紀檢監察幹部林福清、張程創作歌曲《守望春天》,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紀檢監察人致敬!    (來源:濱湖區紀委監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
  • 【抗「疫」先鋒】進無止境的王警官
    【抗「疫」先鋒】進無止境的王警官 2020-06-14 0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風十裡是如約而至的你
    旅行的幾天,腦海中不停翻滾著一個詞——如約而至。好比春雨未至,稻苗不會抬頭;氣溫不及,花朵不曾盛開,你未能如約,我只剩傷心。因為吃過等的苦,更加明白如約而至的美好。想想就很痛心,如果Tee如約而至,是不是悲劇就可以避免。我等過六點微露的晨曦,等過姍姍來遲的春雨,等過太平洋吹來的季風,等過一個人。我還等過夏日午後的綠豆冰棒,等過繁星撲面而來的海邊,等過夜裡流離失所的一聲嘆息,可是你卻假裝不知道,我等的那個人是你。
  • 向戰「疫」英雄學習 傳承先鋒精神
    為了激勵全體少先隊員心有榜樣,從小做起,連雲港市師專一附小教育集團鹽河校區開展「我心中的最美」主題教育活動,鼓勵隊員們學習戰「疫」英雄,傳承先鋒精神。  在輔導員老師和家長們的指導下,隊員們紛紛行動起來,深入了解戰「疫」英雄事跡,推薦心中的最美戰「疫」英雄,傳承戰「疫」英雄精神。
  • 市北區大港街道:致敬最美抗「疫」女神!
    大港社區:致敬三八婦女節最美逆行者  在大港社區抗擊疫情的執勤一線上,一直閃現著她們的身影。廣大社區抗疫志願者他們用真情付出和犧牲,默默守護家園一方平安,確保社區堅決阻擊輸入疫情,打贏防控阻擊戰。  志願者隊伍中有當了媽媽的年輕黨員,他們認真執勤站崗,克服寒冷和身體有病等困難。她們一片丹心,一身正氣,堅信在黨的領導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取得勝利。從來就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因為有他們在默默守護。  她們克服恐懼,在最困難的時刻,逆行在抗疫最前沿。
  • 連州原創抗「疫」歌曲《因為你的愛》發布,快來聽聽
    「因為你的愛,世界不會黑暗;因為你的愛,迎來春暖花開;因為你的愛,生命重生色彩;因為你的愛,人在青山在……」僅僅3天,一首由連州、廣州、馬鞍山三地音樂人聯袂創作的抗「疫」主題歌曲《因為你的愛》就完成了製作並發布,其樸實感人的歌詞、熱情舒展的旋律,吸引了眾多群眾傳唱,引發了社會熱議和好評。
  • 陳佳原創|抗疫公益歌曲《因為愛》全網發布
    該歌曲充滿溫暖人心的力量,歌詞觸人心弦直擊人心,極大鼓舞了戰「疫」中每一個中國人的信心,也告訴全國人民,無論面對怎樣的危機,中國人民都會永遠團結一心,只要心中有愛,就會贏取勝利。該歌中飽含了創作者陳佳女士對白衣衛士的敬重,對人民英雄的景仰,對偉大祖國的祈福。
  • 益陽抗疫歌曲《春在路上》發布,暖心聲援抗疫一線!
    紅網時刻益陽2月11日訊(通訊員 宋詠琪)「春在路上,把風雨一掃而光,春在路上,和陽光一同綻放……」2月10日下午,益陽抗疫歌曲《春在路上》正式發布,暖心聲援抗疫一線。《春在路上》由劉華作曲,高漢武作詞。劉華,益陽本土音樂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創作學會副秘書長,現任湖南清溪文化旅遊經營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
  • 一線黨旗飄|布心社區抗「疫」一線:黨員先鋒奮戰疫情
    的使命擔當,吹響了抗「疫」集結號,社區廣大黨員幹部職工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團結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長達18天。近日,布心社區黨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先鋒突擊隊」,16名黨員隊員猶如「16面鮮紅的黨旗」穿插在社區各個角落,戰鬥在各個防控卡點、小區出入口和城中村樓棟,24小時輪值、不畏嚴寒、共克時艱,全面排查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車輛及人員,守住了防疫最後一道「關口」。
  • 《純情》如約而至的成熟
    雖然有缺憾,但友情,關懷始終包圍著她,那時的他們享受著最美的時光。平靜中暗含著洶湧澎湃,友誼下是彼此的青澀,但面臨友情是否能升華為愛情時,挑戰接踵而至,內心的不平一觸即發。謠言,欺瞞,絕望層出不窮……無良醫生的欺瞞,窩囊父親的阻攔,親密朋友的疏遠。
  • 「聲」援抗疫 翹首春天 | 魏江蓉:《今日再唱「為了誰」》
    「聲」援抗疫 翹首春天 | 魏江蓉:《今日再唱「為了誰」》 2020-10-10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閩南師大師生原創公益歌曲《等待花開》致敬抗「疫」勇士
    2月3日,閩南師範大學微信公眾號發布閩南師大師生原創公益歌曲《等待花開》,致敬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願他們平安歸來!據了解,這首溫暖心田的抗「疫」歌曲,由閩南師大的師生、校友通力合作完成,凝結著閩南師大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