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野長政」豐臣政權與秀吉結為兄弟的五奉行首領要說淺野氏,江戶時代的「忠臣藏」裡(上)登場的播磨國赤穗藩的淺野內匠頭有名,不過,那個祖先成為侍奉「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淺野長政」。長政雖然被秀吉重用,但其死後卻開始為家康服務,因此他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到底是怎樣的人物呢?此次是秀吉的義兄弟,傳達壓制石田三成,擔任五奉行首位的長政的一生。作為信長的家臣登場成為淺野氏的養子,與秀吉結為兄弟。1547年(天文16年),在尾張國春日井郡北野(現在的愛知縣北名古屋市),作為宮後城主的安井重繼和淺野長詮的女兒之間,作為長子出生的就是長政。原本自稱長吉,改名為長政,是在秀吉死後。
一生的大半作為長吉度過的,不過,此次全部以長政的稱呼統一。長政因為母親的弟弟淺野氏家主淺野長勝沒有男子,所以與長勝的女兒「やや」結婚成為養老女婿。並且繼承淺野先生的家督。順便說一下,把長子送入養老女婿的重繼是姐姐的兒子,相當於侄子蜂須賀正勝」(小六)因為讓出了家督,所以安井氏被蜂須賀氏吸收合併了。也就是說正勝和長政是血緣關係。更加作為長政的妻子ya和,作為秀吉(當時木下藤吉郎)的正室北政所高臺院是姐妹。雖然長勝的養女的說法很有實力,但不管怎麼說秀吉和長政是親戚關係。1561年(永祿4年)秀吉娶了姐姐。這時,秀吉和長政交換了兄弟的約定。就連長政也想都沒想過能和這對姐夫結下盟約的人能成為天下人吧。
長勝作為弓眾服侍於尾張國的戰國大名信長,繼承家督的長政也同樣作為弓眾服侍信長。自從秀吉被允許擁有家臣之後,作為最近的親戚,從信長那裡接到了秀吉的命令。長政的初陣傳聞是1573年(天正元年)進攻淺井,在這裡活躍的長政,從淺井氏滅亡後成為小谷城主的秀吉,被賦予近江國內120石。之後隨著進攻中國的司令秀吉轉戰各地,1579年(天正7年)在北近江增加了300石,1581年(天正9年)在播磨國增加了5600石。作為秀吉的直臣大顯身手擔任京都奉行職務1582年(天正10年),信長死後,秀吉馬上返回京都,發動了謀反明智光秀γ山崎之戰討伐,變得得到大的發言力。在清洲會議上,秀吉確定了信長死後的繼承人,得到了山城國和光秀的遺屬近江國。
在這裡擔任京都支配任務的是長政。秀吉任命長政和杉原家次為「京都奉行」。長政在京都奉行的職務的同時,也兼任山城國的檢測奉行。正如秀吉的飛黃騰達一樣,義兄弟的長政也漸漸的成功了。1583年(天正11年)4月,賤嶽之戰參加競賽,取得功績。戰後成為近江國瀨田城主,同年8月在近江國甲賀郡·慄太郡被給予了2萬300石。長政遷往瀨田城,接著遷往坂本城,然後又遷往大津城。長政繼續前一年擔任京都奉行職務,同時兼任山城國和近江國的檢測奉行。也擔任秀吉的藏入地的代官。京都奉行在這一年是最後一次了。擔任五奉行的領銜1584年(天正12年),秀吉勢力與織田信雄家康的聯合軍發生衝突。長久手之戰.對。此時的長政率領1500兵從軍於秀吉。
此後長政作為秀吉勢力的中心人物各種各樣的場面也登場,活躍。1587年(天正15年)在九州平定從軍活躍,同年9月被授予若狹國小浜8萬石成為國有大名。翌年的1588年(天正16年),他被任命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順便一提,同年的聚樂第行幸,因為擔任討伐肥一揆的檢使,所以沒能參加。1590年(天正18年)從軍討伐小田原,北條氏滅亡後舉行的奧州仕置」中作為執行角色擔負著主要作用。徵伐小田原時不服從秀吉的駐地領主們的諸城一個接一個壓制,進行了太閤檢地。長政對這一懲罰表示反對葛西大崎一揆在1591年(天正19年)爆發了九戶政實之亂也處理了。長政在太閤檢地結束後,留下郡代和代官,讓奧州仕置軍撤退。長年同甘共苦的秀吉,終於實現了天下統一。作為盟兄弟的長政也被賜予了豐臣姓。但是秀吉的野心沒有平息,接下來就會被海外所關注。
1592年(文祿2年),長政作為軍監出兵朝鮮之際(文祿之役)遠渡重洋。這一功績得到認可,1593年(文祿3年)與長子幸長合計,被甲斐國22萬5千石加增轉封,轉移到了甲府城。伊達政宗以奧羽和北關東諸大名作為長政的與力被編入其中。然後在秀吉去世之前的1598年(慶長3年),列為五奉行的首位。秀吉沒後は家康方へ因家康暗殺計劃的嫌疑而禁閉處分長政一帆風順地發展到現在,但是秀吉沒了風向就會改變。這裡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和五大老頭目的家康有親密的關係,反過來和同樣是五奉行的三成是不和睦的。正因為豐臣姓被賜予,秀吉死後也應該有支持豐臣的覺悟吧,不過,對三成的排斥心不是很大嗎?秀吉死後,為了奪取政權而形成派系的家康,以及對此十分警戒的三成前田利家我們開始權力鬥爭。看到這種情況,長政的心情應該也不平靜。
但是,長政並沒有成為這場抗爭的中介。1599年(慶長4年),作為暗殺家康的計劃,前田利長因為和大野治長、土方雄久等人一起被處罰了。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事態呢?理由不明確。和長政一樣擔任五奉行増田長盛、長束正家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家康讒言家康,也是為了分割三成方勢力的策略。特別是長政的長子幸長和三成是水火不容的關係,所以離間計可能比較容易進行。不管怎麼說,長政將家督讓給幸長而隱居。返回甲斐國後,在德川領地的武藏國府中被迫蟄居。就這樣,長政從豐臣政權的中樞下臺了。真壁藩初代藩主1600年(慶長5年),終於家康和三成激戰的關原的戰鬥被進行。長政支持家康,成為家康的承人徳川秀忠按照…。長政自己雖然沒趕上決戰,但是繼承家督的幸長作為東軍的先鋒丟落著岐阜城。
其功績得到認可,幸長被加封為紀伊國和歌山37萬石。長政在江戶幕府成立後,近侍家康,在江戶生活。1606年(慶長11年)作為隱居費被給予常陸國真壁5萬石,成為真壁藩第一代藩主。1611年(慶長16年),長政病逝,真壁藩繼承了三兒子的長重。長重的孩子,到了長直時代,轉封到播磨國赤穗藩。這個子孫是淺野內匠頭。長政的長子、幸長的子孫將作為安藝國廣島藩主保留到幕府末期。總結作為秀吉的義兄弟,長政為天下統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遺憾的是長政死後,豐臣被家康所毀滅。如果長政還活著的話,也許會拼命地尋找和解之路。澱殿也豊臣秀頼但是,如果是長政的呼聲的話,不是已經聽進去了嗎?本來,如果秀吉死後不是三成,而是長政發揮領導能力支撐豐臣政權,那麼和家康的關係不是很好地保持了嗎?預料到這一點,家康會不會早早地使長政下臺了呢?掌握秀吉死后豐臣政權存續的關鍵,肯定是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