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五奉行

2021-01-18 本心元創

引言:豐臣秀吉在生前,分別設置了五奉行和五大老,原意是想讓他們互相牽制,更好的輔助秀賴鞏固豐臣政權。然而由於形勢變化,豐臣秀吉的這些設置,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效果。我們來看一下五奉行和五大老各自在關原合戰前後的表現。

五奉行主要由豐臣秀吉有能力的親信組成,包括:淺野長政、石田三成、前田玄以、長束正家、增田長盛;五大老主要由強力大名組成:德川家康、前田利家、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1597年隆景去世後由上杉景勝接任)。

我們先來看五奉行:淺野長政與石田三成對立,加入德川東軍;前田玄以名義上屬於西軍,實際留在大阪城向德川家康通報石田三成西軍情報,未出兵參戰,戰後封地得以保留;長束正家加入西軍,說服毛利輝元出兵,結果眼見毛利大軍和吉川廣家交戰內亂,戰敗後自殺;增田廣盛也加入西軍,然後留在大阪打醬油,也提供西軍情報給東軍,戰後封地被沒收(原因據說是與德川家康關係不夠硬),後隱居。

總結五奉行裡面,名義西軍居多佔3個,多數打醬油2個,半數吃裡扒外2個,1個加入敵對勢力,1個無力自殺。

相關焦點

  • 淺野長政是豐臣政權與秀吉結為兄弟的五奉行首領
    「淺野長政」豐臣政權與秀吉結為兄弟的五奉行首領要說淺野氏,江戶時代的「忠臣藏」裡(上)登場的播磨國赤穗藩的淺野內匠頭有名,不過,那個祖先成為侍奉「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淺野長政」。此次是秀吉的義兄弟,傳達壓制石田三成,擔任五奉行首位的長政的一生。作為信長的家臣登場成為淺野氏的養子,與秀吉結為兄弟。1547年(天文16年),在尾張國春日井郡北野(現在的愛知縣北名古屋市),作為宮後城主的安井重繼和淺野長詮的女兒之間,作為長子出生的就是長政。原本自稱長吉,改名為長政,是在秀吉死後。一生的大半作為長吉度過的,不過,此次全部以長政的稱呼統一。
  •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的有力家臣,是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的有力家臣,是豐臣政權下的五奉行之一。秀吉死後,以專橫的德川家康為對手舉兵,挑戰了關原之戰(1600歲),但最終還是敗北被處死。靈機一動就被秀吉中意的青年時期石田三成說永祿3年(1560年)作為淺井家族的石田正繼的次子,誕生於現在的滋賀縣的近江國坂田郡石田村。幼名叫佐吉。
  • 前田玄以的政治手腕深受豐臣秀吉的認可,是五奉行中的一員
    前田玄以京都奉行職務的五奉行之一「織田信長」在上京時設置的「京都所司代」與織田政權與朝臣諸寺社相結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村井貞勝」,成為豐臣政權後,擔任其女婿的「前田玄以」。其政治手腕深受「豐臣秀吉」的認可,是五奉行中的一員。「德川家康」也對玄以給予很高的評價。他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
  • 五奉行中是少見的智勇兼備的武將
    文武雙全的五奉行「增田長盛」生說起侍奉「豐臣秀吉」的「五奉行」,給人留下了擅長處理事務的能力的印象,其中的「增田長盛」在戰場上以武功著稱,在五奉行中是少見的智勇兼備的武將。到底長盛做了怎樣的活躍?這次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豐臣滅亡的關鍵人物——長盛的一生。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豐臣秀吉也是防備著德川家康的,他為只有5歲的幼子豐臣秀賴選了元老派的德川家康等「五大老」,又選了少壯派的石田三成等「五奉行」,這樣一共有10股勢力來管理國家事務。還沒完,除此外,豐臣秀吉再選了「三中老」3股勢力,以此來牽制以上的10股勢力。可以說,這樣的做法,看起來比漢朝的時候,漢武帝所搞的「推恩令」還分散權力。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如何看待五大老?從遺囑就能看出誰更重要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如何看待五大老?從遺囑就能看出誰更重要日本戰國時代,慶長三年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病逝。為免政局不穩,豐臣秀吉在死去之前下令奉行要對外隱瞞自己的死訊。八月五日,豐臣秀吉在僅有的意識下,向德川家康等五大名和石田三成等五名奉行下達遺囑,對自己死後,十人的工作作出最後的指示。
  • 豐臣秀吉(9)——金鑾後的導火索
    北條氏已定,豐臣秀吉,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成為了日本的實際之主。如果秀吉讀過中國歷史的話,他應該會發現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秦,終結了春秋戰國以來數百年的割據局面,短暫完成了一統,但是只傳了兩代就滅亡了;隋,終結了南北朝以來數百年的割據局面,也短暫完成了一統,也是傳了兩代就沒了。現在,平定自應仁之亂以來一百多年亂世局面的是豐臣秀吉.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文/新島,現為在校大學生,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為什麼從豐臣秀次死後至豐臣秀吉病逝,日本的關白之位一直空懸?
    七樓:秀吉自己想要制定的統治秩序不就是拋棄幕府,以關白+豐氏長者的身份統領豐臣姓的公卿化武家們嗎?秀吉死後秀賴一無關白,二雖然繼任豐臣家家督,但官位僅為權中納言,很難稱之為氏長者(暫時沒查到秀賴的豐氏長者院宣時間),這個期間豐臣政權的統治秩序豈不是只能靠五大老與豐臣本家的實力支撐了?
  • 日本戰國時代,他為何不聽豐臣重臣勸阻,執意徵討上杉家?
    一、豐臣秀賴年幼,需要德川家康坐鎮上方來繼續穩住局面。二、直江兼續的言行惹家康生氣是可以理解的,但仍然希望家康不要在年內出兵,萬不得已也請延至明年春再出兵。豐臣奉行及重臣的勸說,一是袒護上杉家,希望以拖待變。另外也是不希望德川家康離開,造成京阪地區再次出現混亂,特別是家康自專橫起來後,想要反擊德川家康的人不在少數,繼而出現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 日本戰國英傑‖豐臣秀吉
    明智光秀與豐臣秀吉雙雙皆為織田信長帳下的戰將,兩人共同擔任織田的京都奉行。光秀自稱是「鐵炮」之士,並非普通之人,才能堪比秀吉,也為織田信長立下汗馬功勞。信長也十分信任光秀,讓他統領軍隊逐日消滅異己。當時日本戰士平均身高慘不忍睹,矮小至極,據說是到了後來日本侵華,八國聯軍攻佔圓明園時,還嘲笑一米五的小日本騎著豬來打中國了。日本朝鮮那時都還席地而坐,抑制了身軀,人矮,騎的馬自然也是與八國聯軍的西洋大馬有較大差別。 得了,給他點顏色瞧瞧。明神宗開玩笑似的派出一支小部隊進入朝鮮,命其照大明旨意好好教訓一下小日本。日本當然不是吃素的,一口氣將大明皇帝派來的小分隊消滅乾淨。
  • 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 為何二世而亡?
    豐臣秀吉的家族,基本上完成了對日本大部分地方的統一號令。但就是這麼一個從亂世中崛起的家族,為什麼會在豐臣秀吉似乎迅速敗落。最終二世而亡呢?應當承認,出身低下的豐臣秀吉能夠成為統一日本的「天下人」,其勵志人生和傑出才能值得肯定。不過,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期間和統一日本之後也犯下了一些致命錯誤。
  • 日本史:「五奉行」連署書狀,細數德川家康十三項大罪,討伐家康
    果然,七月十一日,石田三成、大谷吉繼、增田長盛、安國寺惠瓊等人在佐和山城密議,次日「五奉行」即連署書狀,細數德川家康十三項大罪,推毛利輝元為主,請他入居大坂,號召天下諸侯統合在輝元的旗幟下討伐家康。很快,大軍便聚集起來,首先進攻伏見城,殺死了家康的留守重臣鳥居元忠。這時候,德川家康正在下野小山城大會諸侯,得到鳥居元忠的急報,立刻統率主力南歸江戶。
  • 豐臣秀吉:他一生順應時勢,從一介平民成為統治日本的太閤
    豐臣秀吉在八歲時,豐臣秀吉的父親去世。不久,他的母親又找了一個丈夫,在繼父的眼中,豐臣秀吉就像一隻猴子,十分討厭他,讓他幫人家打短工。但豐臣秀吉無論走到哪都不受歡迎,每個地方都待不久。在他十六歲那年,拿了生父留給他的永樂錢一貫文離家出走,闖蕩江湖。
  • 大盜五右衛門 日本少有精品電影
    69.大盜五右衛門(2009)又名: / 爆裂忍者 / 五右衛門16世紀的日本,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殺害了離稱霸天下只有一步之遙的織田信長,豐巨秀吉率兵打敗明智光秀,繼而建立豐巨政權,天下得到久違的和平。
  • 豐臣秀次
    然而權衡再三,天正十九年(1591)十一月,秀吉又收秀次為養子,(鶴松在八月夭折),十二月將關白讓與秀次,賜豐臣姓和聚樂第,秀次同時被朝廷授予正二位內大臣。此舉明確宣告了豐臣秀次是秀吉政權的繼承人。文祿元年(1592)正月,秀次左大臣兼任,二月,後陽成天皇行幸聚樂第。
  • 「泥趣史漫畫20」·豐臣秀次 ·伍:真· 殺生關白!
    上一集中,我們介紹過,豐臣秀次被賜死後,家中女眷被處斬30多人,可謂人間慘劇。事實上,豐臣秀次的很多家臣也沒有倖免。;家老 · 渡瀨繁詮,因為替豐臣秀次辯護,賜死;奉行 · 日比野下野守,自盡,豐臣秀次嶽父;山口少雲,豐臣秀次嶽父,兒子百丸的外公,自盡;丸毛不心齋,妻子(東殿61歲)是豐臣秀次的侍女,在女眷處斬時一併處刑,丈夫自盡;重臣 · 羽田正親,是豐臣秀長的舊臣,被賜死;明石則實,賜死,黑田官兵衛的兄弟;重臣
  • 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能否在《九州劫》中獲得關原合戰的勝利?
    進入戰國的中後期在"太閤"豐臣秀吉死後,文官領袖石田三成看破了德川家康的政治野心,其決心以武抗拒德川家康的統治,進而維持豐臣秀吉的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此雙方開始了關乎權力的戰爭。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關原合戰"中,石田三成帶領的西軍和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就此展開對峙,這時處於西軍一方的島津義弘提議發動一次夜襲,倘若成功或可決定戰爭的走向,而石田三成卻否決了這項提議,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只因豐臣家沒做好一件事
    從大名倒向德川家康就能看出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徵夷大將軍,脫離豐臣家成為一個與豐臣政權平起平坐的勢力,這使得豐臣政權從一家獨大變為兩家共權。可惜豐臣秀賴年幼,完全沒有能力制衡德川家康,最終被德川家康召集日本大名所滅。那麼,為何日本大名都倒向德川家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