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上午零時》:文字的詩意不等於舞臺的詩意

2021-03-04 劇場摩天輪

1月22日晚,話劇《臺北上午零時》在國家大劇院首演,這是臺灣知名文化人吳念真的舞臺劇作品首次來到內地,也是在寶島頗具知名度的戲劇團體綠光劇團的大陸首秀。由於事前低估了這位五度金馬獎最佳編劇在文青群體中的號召力和京城黃牛黨的敏銳市場嗅覺,想起來買票時已經只能和小夥伴分散在不同日期前往。

抱著膜拜的心情去了,大家的反響卻很意外,做電影編劇的朋友中場微信我說像看了一出臺灣八點檔,做戲劇記者的朋友無感到甚至提前離場,而我全場只能努力地無視諸多冗餘到甚至令人厭煩的段落,從對白中尋找屬於吳念真的詩意與柔情,卻在結束時遺憾地得出結論:看他的書我可以是粉,看他的戲,我只能是個路人。

《這些人,那些事》在2011年出版時,我把它推薦給了做助教時所帶領的全體小組同學。當時大家在練習散文寫作,我說這些從情感到技巧都很完美的作品就是你們的榜樣。從吳念真的短文中,我也再次學習到該如何關注到,並書寫下身邊的普通人。我喜歡他寫的《春天》,喜歡阿圓那樣單純而義氣的女孩,和故事中的人們淳樸善良的情誼,喜歡《思念》,喜歡孩子們的無邪心性和作者電影畫面般簡潔卻意味深長的敘述。在讀書筆記中我寫下過:吳念真是個講故事的天才,一個深情的,細膩的,冷靜的天才。

在《臺北上午零時》中,這個被譽為「全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仍舊帶來了一個妥帖的故事。三個遠離故鄉來到臺北打工的年輕人同住在一起,他們共同喜歡上了在街對面面鋪工作的女孩阿玲。三兄弟中的阿嘉在工廠受傷弄殘了手臂,阿生頗有文採,替阿榮給阿玲寫送情書,卻發現阿玲中意的竟是自己。工廠老闆醉酒後強暴了阿玲,阿榮憤怒中砍殺老闆進了監獄。

阿玲決定誕下遺腹子,阿嘉答應與她組成家庭,也選擇了不再生育只對阿玲母子負責。阿生為了自己的好兄弟放棄所愛,卻仍舊以阿玲的名義給獄中的阿榮寫信,鼓勵他早日出獄與自己團聚。面鋪老闆娘與鄰居山東叔一直照顧著也看著這群年輕人歷經磨難的成長。多年之後,街坊即將拆遷的新聞使幾人再度聚首憶起往事,最動人的人生旅程似乎都已過去,但回憶卻總如昨日一般清晰。

平心而論,這部劇在舞臺上擁有一個不錯的故事線索和一眾情感豐富心地善良的人物。如同吳念真的文字作品,《臺北上午零時》裡面的人與世界也大多是充滿善意的。老闆娘寧可自己死也要守護阿玲,阿生寧可委屈自己也不願奪兄弟所愛,阿榮寧可自己坐牢也要替阿玲出頭,這些無私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段落僅憑故事本身就足夠賺取觀眾的眼淚(或許在電視上給幾個慢鏡閃回,配一段傷感旋律效果會更好)。

然而沒有了作為導演的舞臺場面處理,沒有了人物心理變化的過程,這些按部就班的故事敘述使得演員們的賣力表演不過成了一出演給前幾排觀眾看的全景電視劇和一部講給二三層觀眾聽的live廣播劇。我很遺憾一個如此擅長在字裡行間中留有餘味的作者沒能在舞臺上營造哪怕一個富有詩意的場面,連唯一抽離於故事之外的鐵路信號燈都鳴叫得那麼實際,那麼頻繁卻又平凡。

《臺北上午零時》是一個書寫得溫情而利落的故事,但故事的完整不等於人物的完整,而文字的詩意不等於舞臺的詩意。導演顯然習慣於用蒙太奇式的電影手法來講故事,舞臺上燈起燈滅的場次更換之多令人驚訝。頻繁換場在戲劇創作中常常出自兩個原因,要麼是導演製造節奏使然,要麼是打算間離。但在《臺北上午零時》中,導演似乎很樂意緩緩地講一個故事並讓觀眾沉浸其中,於是這場景的轉變令情感體驗變得尷尬,每當我們準備好進入一種與人物感同身受的狀態時,一場戲已經匆匆結束了。

在吳念真的中短篇文字中,這樣迅速的剪接與高密度的情節轉折會帶給讀者相當震撼的體驗,因為那十幾頁紙上濃縮了許多人的一生,而作者的筆觸越是簡潔,讀者的「人生匆匆」之感就會越加強烈。相反到了舞臺上,當人物藉由演員和表演變得活生生時,觀眾會專心於他/她的一舉一動,放大對他/她每一個行為的理解並順勢探究其背後的原因。於是這樣停留在表層的敘事只會顯得膚淺,強姦與殺人的戲碼也都只是讓人覺得狗血而非震撼。

很多人喜歡黃韻玲劇中的一句臺詞,當她與喜歡的男孩阿生多年後重逢,回憶起當年不得已的分別,阿玲說:那一刻起我就老了,我的青春和夢想都不可能了。這是全劇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但它也有著全劇都有的缺陷:人物的表達都太直白了。

我一直認為只有兩種臺詞可以打動觀眾,要麼肆意,要麼克制。要麼像莎士比亞的人物那樣把心中所有傾倒而出,像狂風驟雨般淹沒觀眾的心靈,要麼像契訶夫的人物那樣在不經意的玩笑中把悲傷道盡,讓觀眾體會到什麼叫笑著哭最痛。相較起《一代宗師》中的那場重逢,阿玲與阿生這場戲太過普通,而黃韻玲從頭至尾都缺乏節制的表演也使阿玲這個角色淪為平庸。林美秀是唯一表演火候得當幾度使我眼眶溼潤的演員,但讓她跪了兩次也絕對是導演處理人物的敗筆。

作為臺灣的文化界名人,吳念真長期在文藝的各個領域表現出色,作為編劇,電影導演,作家,他幾乎拿遍各種獎項與榮譽。相較寫故事與拍電影,戲劇可以說是他最後涉足的一個創作地帶。在訪談中吳念真說到,當年開始做戲是因為看到朋友所在的綠光劇團的經營困境,他便想做出更通俗的戲劇來擴大觀眾群,《人間條件》系列正是如此誕生。

這一系列作品自2001年起已經做到了第六部,系列演出超過280場,觀眾人次達到30萬人以上。在臺灣,吳念真和他的《人間條件》系列六部曲也被冠上了「國民戲劇」的稱號。吳念真說:「我覺得國民戲劇很好啊,我不搞精英戲劇,因為我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跟多數人溝通。」

導演顯然想要把他的舞臺變成一個見眾生之處,臺上演出普通人的故事來給臺下的普通人們觀看,然而到了大陸,這部劇的目標觀眾卻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偏差,衝著金馬獎得主、暢銷書作者、文化圈名人而來的觀眾們把這部劇至少在舞臺下變成了一部「精英戲劇」,如果你不是個資深影迷,不是天天刷豆瓣的真偽文青,你可能都不會知道吳念真是誰。

看看那些觀眾們的回應吧,十有六七都在感慨最大的收穫不是演出本身,而是見到了吳念真本尊。真正和這個故事能有所共鳴的人們大多並沒有走進劇場,而走進劇場的人,不懂的只是為了撈些文化資本,懂的人則會覺得這樣old-fasioned的作品不能忍。

即便是在臺灣本土,分析者也看到了臺上臺下,願望與實際中間所存的偏差。臺大戲劇系教師傅裕惠在對《臺北上午零時》的評論中寫到:儘管直覺這次綠光劇團編導吳念真在節目冊中所寫的那幾段話是衝著像我這樣的劇場人而來——「是一些太自覺為精英的創作者用很精英的作品把多數觀眾給隔絕在劇場之外」,我還是必須肯定綠光劇團耕耘所謂「國民戲劇」的嘗試——如果是長期耕耘的話。然而,當我身處在「國家戲劇院」這樣的看戲情境裡,即使被臺上搬演著的舊時鐵工廠外、麵攤內的人情世故所吸引,我還是會聯想到有一批真的還在鐵工廠掙扎、在圍著一個麵攤而奮鬥的「觀眾」,也許一時無法或永遠不可能進來這座劇院,而感嘆臺上、臺下的格格不入。

這與北京演出的境況是何其相似呢,「國民戲劇」是美好的嘗試與願望,但如果創作者只停留在以如此表面的敘事方式搬演社會底層的故事,那這些戲劇終歸不過是一些製作精美的,消費苦難以滿足都市精英們情懷優越感的商品罷了。

(本文原載於《外灘畫報》,作者黃七陽。)

各位,關於「國民戲劇」和「精英戲劇」,你們怎麼看?微信號:drama_luan
主理:@楊小亂
郵箱:dramaluan@vip.qq.com
歡迎關注及轉發,網絡轉載請註明。

相關焦點

  • 吳念真與吳定謙:「父子檔」講述《臺北上午零時》故事
    他是臺灣新銳戲劇人,而此次也參與執導其父編導的話劇《臺北上午零時》。
  • 來自臺灣 經典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2015年1月30日,由五度榮獲臺灣金馬獎最佳編劇的吳念真擔任編劇和導演的經典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 吳念真經典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上海首演倒計時
    1月25日由臺灣文化名人吳念真編劇執導的舞臺劇作品「這些人那些事」《臺北上午零時》 大陸版完美謝幕北京。
  • 「音樂精靈」黃韻玲傾情演繹《臺北上午零時》
    然而,之後她正式以演員的身份亮相於吳念真的「人間條件」系列舞臺劇中才發現,當她成為一名演員的時候,不僅僅在舞臺上可以綻放光彩,更重要的是通過表演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另一面,還能將自己內心當中的真實情感分享給觀眾。2015年1月22日-25日黃韻玲將出演由世紀華鵬、影行天下、出品人網聯合出品,吳念真編劇執導的「這些人,那些事」 大陸版話劇《臺北上午零時》,該劇將在國家大劇院溫情上演。
  • 吳念真經典劇目首登大陸 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吳念真「這些人 那些事」系列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演出時間:2015年1月22日-1月25日 19:30
  • 《臺北上午零時》:你在鏡中照出什麼?
  • 10.28-10.31 吳念真經典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載譽加演
    五度金馬獎最佳編劇;臺灣電影新浪潮靈魂人物;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 電影導演:《多桑》、《太平天國》、《阿祖的兒子》 電影演出:《一一》、《青梅竹馬》、《太平天國》、《麻將》、《純屬意外》、《愛殺》等 舞臺劇劇本:《人間條件-滿足心中缺憾的幸福快感》、《青春小鳥》、《她與她生命中的男人們》、《臺北上午零時》、《一樣的月光》等
  • 臺灣文化大師吳念真經典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首登大陸
    演出場館: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演出時間:2015.01.30-2015.02.01演出票價:80、180、280、380、480、680、880元編劇/總導演: 吳念真 主演:黃韻玲 林美秀 羅北安 吳定謙 張露 臺灣文化大師吳念真經典劇目《臺北上午零時
  • 【演出資訊】1.22-1.25 吳念真「這些人 那些事」系列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吳念真經典劇目《臺北上午零時》是其與綠光劇團所合作「人間條件」系列舞臺劇的第三部,閩南語版本於2007年12月臺灣首演,獲得極高票房和社會讚譽,2008年5月於臺北城市舞臺再度加演,依然票房爆棚。【吳念真導演/編劇作品 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2015年1月22日 ~ 1月25日 每天19:30-22:00【地點】國家大劇院 戲劇廳【最低票價】100(請上大劇院官網購票)【演出時長】約180分鐘五度金馬獎最佳編劇 X 臺灣電影新浪潮靈魂人物X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
  • "星"話劇 《臺北上午零時》一場每到一個城市都爆滿的話劇,少量餘票!
    ▲左起: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詹宏志如果你認真看到了這裡,也正在往下看,以為小編會大篇幅抄襲上次《臺北正午零時》的文章的話,那你就想錯了!其實小編想告訴你的是,小編已經告訴了你這場話劇有多火!小編已經告訴你這齣話劇有180、280、380、480、580的票。。。。。。什麼都告訴你了,而你一直沒有買票!
  • 首登大陸,五度金馬獎最佳編劇吳念真著作《臺北上午零時》.
    >
  • 阿希耶朗誦:【詩意中國】
    瀹文原創音頻、文字、攝影首發平臺。
  • 在文字的時光裡,以詩意的溫柔,靜靜地綻放
    貪戀在文字的時光裡,很想給你詩意的溫柔,然後,就在這溫柔裡,靜靜地綻放。花開傾城。那些漸行漸遠的時光,恰好以一襲妥貼,婉約淺笑的清香。以一襲溫柔,在你的掌心裡綻放。
  • 月缺,不美也詩意
    花落,無聲也優雅;月缺,不美也詩意。        月缺風起,闌珊渡橋夜色,總會悽清佔據,情不自禁,詩意一番。道不清其中更多緣由,但總在,那樣一個彎月裡,想起薰香過的月亮,是那未央情深薰染的嗎?
  • 《四個春天》:詩意,不在遠方,在身旁
    《四個春天》是陸慶屹首部文字作品他用深情質樸的文字和飽含溫度的攝影記錄下父母、故鄉、舊識……在書頁間搭建起西南小城中充滿煙火氣、人情味,同時充盈著詩意的生活景象。雖不是自己的故事卻發生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裡。
  • 至瑾律師 詩意生活
    為全國兩千多家醫療美容機構服務,為中國整形美容業法律服務第一品牌;6、為全國數千家醫療美容機構培訓三百餘場;7、為全國綜合性醫院培訓一百餘場;8、為醫藥衛生行業投融資併購提供全程服務;9、三年來央視一套3.15醫療版塊採訪嘉賓律師;10、上海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東方衛視、日本東京電視臺等媒體醫療美容版塊嘉賓律師;11、中國政法大學
  • 少年用詩意朗誦致敬白衣天使
    中山紀念堂,充滿著詩意之美。精緻考究的舞臺、恰到好處的多媒體效果,營造出詩意迴蕩的空間。身穿古風漢服的30多位語藝團的孩子在語藝團導師林魯陽的帶領下首先登臺,為觀眾帶來了李漁的名篇《笠翁對韻》。「天對地,雨對風。
  • 原創散文|春天的詩意
    春日融融,宜出遊,宜看花,宜聽歌,宜習字,宜賞畫,宜讀詩詞,也宜寫詩詞,讓每一天都帶著詩意。李清照是在春日,寫下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的清雅。吳錫麟也是在春日,寫下了「江南三月聽鶯天,買酒莫論錢」的情致。
  • 詩意中國奮進歌——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公益朗讀)
    2020年12月5日上午,一場《為新時代的中國朗讀》萊山區文化館主題公益朗讀,在晨風沐浴中開始了!啊,我們朗讀讚美中華民族精神的詩篇,我們朗讀充滿濃濃家國情懷的詩篇,我們朗讀紅色精神代代傳的詩篇,我們朗讀充滿人生詩意的詩篇,我們朗讀與偉大祖國共奮進的詩篇!用生命朗讀,用心靈朗讀,用真情朗讀!
  • 【詩意童年】《墨萱圖》 謝慈親
    詩意童年,快樂成長!天水廣播電視臺少兒欄目品牌升級《詩意童年》乘風破浪,快樂出發品味詩意童年,見證快樂成長這裡是所有小朋友展示自我的舞臺沐浴陽光,放飛夢想傳遞時代正能量,開啟美好新希望在古代當自己的孩子要遠行的時候就會在家種植萱草意思就是希望能減少母親對兒女的思念忘卻掉一切不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