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亮:我們都缺一件事——跟從主

2021-02-20 溪水邊書屋


永生是神所給予我們的祝福,對於現今的我們,能如何使家人、朋友也同享永生的祝福?《當青蛙念到蝸牛大學》、《飛機為什麼沒有撞到羊》的作者、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張文亮教授在3日於臺灣貴格會合一堂分享《與永生有約》說到,「很多時候關係已經打死、誤會很深、傷害很深,因著跟永生有約,神會更新(人的生命)。」對於自身能夠得到永生祝福,是因著高一同班同學的緣故……張文亮從小不擅長讀書,考試容易緊張、緊張時會流手汗、口吃,被認為是沒救的學生,在父母及老師的打罵教育中成長。原本就讀彰化中學的他,被學校記過、開除後,轉學到建國中學夜間部。因身為插班生,他並不熟悉班上同學,但其中有位基督徒同學引起他的注意:班上打球時,球用不見都是他賠錢;下課後都是他在擦黑板。這成了張文亮初次對基督徒的印象,兩人也變為朋友,其後皆因身材高大而被選為學校糾察隊隊員。有次兩人還一起和別校同學打架,但在打完架後,同學突然問到:我都陪你去打架了,那你可不可以陪我去教會。當下張文亮認為這不是一回事,於是果斷拒絕,最後還是擋不了邀約,答應在高三模擬考結束後去教會。1972年1月29日,那天他故意赴約遲到,沒想到同學仍繼續在相約地點等待。那天聚會,張文亮完全聽不懂臺上的分享,離開時回頭看了教會一眼,心想「再也不來」,但牆上的字深深烙印在他心中:「神就是愛,神就是光」。這句話對他影響至深,張文亮說到,自小考試成績無法達到老師和父母的期望,被認為是不會讀書的笨孩子,又被記許多過,使其認為自己是個失敗的人,但他心中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好學生,認為「一定有上帝的存在,不然這麼好的學生真是無語問蒼天。」過去所經歷的失敗和打擊使其對自身感到失望、沒自信,即便到了教會,還是無法明白祂跟自己有何關係。那天他回到家中後,用這八個字向神禱告:「神啊禰是愛,神啊禰是光,求禰照亮我心裡的黑暗。」那晚他安然入眠,內心充滿說不出的平安。自此之後,他不論在家或在外皆常唱著「平安夜」,因為歌曲的感覺就如其心境感受。有天父母忍不住問道:文亮是不是我們愛你愛得不夠,所以你去找上帝的愛?這個問題令剛信主的他難以回應,但心中向神禱告,「無論怎麼樣,讓我不要在這時候被三振掉。主啊我孝順父母親,但是我希望把永生傳給他們,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傳…」身為家族第一位基督徒,他反反覆覆遇見與父母間的信仰衝突,甚至第一本聖經是被撕毀、丟出窗外。但他相信,「真正的愛是跟永生有關係,因為有上帝,才有彼此的關係」,繼續堅持自身信仰,並期待他們也能籤上這份永生契約。向父母傳福音是件不容易的事,張文亮光是等待父親信主,就等了將近33年。父親受日本教育影響,處罰嚴厲、忠於承諾,因其花花公子的個性,讓母親一輩子活在痛苦中。在張文亮的童年記憶中,母親生活辛苦、獨自拉拔孩子成長,是個逢廟必拜的人。儘管面對如此不完全的父親和母親,因著他與永生神有約,仍多次向他們傳福音,母親在2005年時突然告訴家人,「從此不再拜,拜這麼久終於發現這些都是沒用的」,跟著張文亮來到教會。她在第一次去教會時,完全聽不懂臺上分享,但卻因著教會指揮用臺語和她熱情打招呼聊天,願意繼續來聚會,不再拜任何偶像。父親只和張文亮去過葛理翰布道會,其他時候的邀約皆被拒絕。張文亮在美國時,更每周寫封信關心父親,當中都會提到要信耶穌。在他患阿茲海默症前、腦袋仍清晰時,曾對著張文亮說到要給予其一生最好的東西。張文亮本以為是黃金鑽石,竟然是他在美國時寫給父親的360封信,雖然每封信上有父親的批改痕跡,但這些文字皆打進其內心。2006 年的一天,教會姊妹到家中探訪父親,聊天時問到:「張伯伯你要信耶穌嗎?」父親點點頭,姊妹又再確認,其後帶著父親禱告。張文亮在一旁看著,默默流下淚,過去做盡各樣事皆未改變父親的心意,這天父親竟願意信主,更深刻體會「人信主是聖靈的工作,知道(自己)要有好的見證,但是好的見證不代表一切,做到了也不代表他會信主。」在此之後,父親的病情愈來愈嚴重,幾乎忘記許多事情,張文亮心中不禁懷疑父親答應信主一事是否為真,願意不接受任何父親的遺產,只願再聽見父親承諾需要神做生命救主。在父親臨走前,張文亮的妻子問父親:「你要相信耶穌基督做你的救主嗎?」父親點頭回應,就安息了。事實上,早在張文亮邀請父親進教會前,父親就獨自一人去教會12年,但礙於面子緣故而未告訴家人,大家都認為他固定去一個地方喝茶,而這一切是他在父親安息後才得知。他心中不再感到遺憾,因知道父親確實籤了永生契約,未來彼此將在天國相見。馬可福音10章提到,一位財主尋求永生之道,其中說道:「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擁有的,分給窮人,這樣你將有財寶在天上;然後你來跟從我。」張文亮說到,前半句是神在回應他未說完的話,而真正答案並不是產業問題,而是「來跟從我」。「信主像是足球大門,盤球到大門球卻不見,因為『你缺一件事情』。」回顧這一切,張文亮說到,自1972年信主後看見親族一個個信主,才知這些都不是自身所能做的,全是因著神動工。有時心中有許多擔憂與掛慮、不知何時有神的作為,但在等待的過程,盡力為父母付出、訴說這份帶來永生的福音,成為一位孝順的兒子、好丈夫、好老師,這一切皆是為了要「跟從主」,祂會動了奇妙的工。人的改變是主做的,誰籤永生契約是上帝的聖靈在人心中的感動。基督徒應盡的,就是來跟從主,至於何時成就,我們不會知道,但要知道「我們永遠都缺一件事:你要來跟從我。不是你要做些什麼,關鍵是我們對主的跟從。」

就是照父神的先見被揀選,借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彼得前書1:2

(來源/Light Works)

部分內容非商業用途,僅用於學習參考之用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在閱讀中我們一起遇見上帝

系我們

進入微店:

電 話:

010-84488348 18500306893

官 網:http://bystream.com/

微 店:weidian.com/?userid=165047384&wfr=ci

淘寶店:https://kps66.taobao.com/

亞馬遜:www.amazon.cn/xishuibianshuwu

微信公眾號:xishuibian

微信客服:xishuibian3927

擊下方「閱讀全文」進入微店購買   

相關焦點

  • 張文亮:當老師,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愛是以保守的心,來做正確的事;愛是關心學生,心裡卻不受學生負面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有「三個耳朵」,兩個在頭上,一個看不見。他們雖然睡著了,我仍可對他們的第三個耳朵傳講。教育是帶著信心與盼望的工作,相信學生的心可以被感動、被喚醒,產生不同的質變。在年輕的日子,可看到什麼是價值、什麼是永久不變的愛、什麼是自己的有限,並知道有限之外是上帝的眷顧。我不知道,這些變化如何臨到他們身上。
  • 【教育轉化】臺大教授基督徒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有人形容張文亮是最會說故事的科學家,他寫書超過二十本,主題從科普到文史、傳記、工程、漫畫,幾乎每本書都獲獎。被學生形容為「河馬教授」的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張文亮張文亮如何從一個教室裡逃走的問題學生,變成一個激發人心、鼓舞學習的老師?他的故事,提供了教育現場什麼樣的啟示?
  • 東亮(廈門)拾財貸舉辦2015年尾牙晚宴 張文亮致辭
    歡迎向我們爆料新聞,微信帳號zbd16800或者QQ4426121點擊右上角按鈕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微博、好友
  • 吳奇隆:婚禮缺什麼都可以,不能缺這個人
    被問婚禮中一定不能缺什麼,吳奇隆一臉幸福地說:「什麼都可以,不能缺這個人。」劉詩詩大讚吳奇隆很有責任心,而吳奇隆則表示,有些時候脾氣上來時候劉詩詩會很理智,讓自己心情平復,這很難得。據悉,吳奇隆對婚禮非常重視,峇里島的婚宴將舉行三天兩夜,賓客名單據悉已破百人,粗估花費約200萬人民幣,將由吳奇隆買單。而訪談中,吳奇隆也表示將為劉詩詩送上最純淨的鑽戒。
  • 1V1甜寵虐渣快穿爽文:男主:我不缺妹妹,只缺個媳婦
    1V1甜寵虐渣快穿爽文:男主:我不缺妹妹,只缺個媳婦!大家好,歡迎大家點開百家號「天天聊小說」小編做為十年老書蟲,也是特別鍾愛小說,相信許多小說迷也一樣對小說愛不釋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1V1甜寵虐渣快穿爽文:男主:我不缺妹妹,只缺個媳婦!
  • 如果周末只做一件事——我們推薦你看史上男主最像女主的韓劇《三劍客》
    (值回票價233)李陣鬱表演史上最像男主的男二(值回票價233)《仁顯王后的男人》和《九回時間旅行》原班底,表演「不帶穿越玩,我們還能怎麼玩」?男主還不是三劍客?…… 這樣的腦迴路簡直足以一舉逼死上次「未讀信息人道毀滅戰」中倖存處女座餘孽了。但如果告訴你,男主拿的是女主劇本———傻白甜,男二拿的是男一的劇本———寵溺攻,更關鍵的是,傻白甜的是鄭容和那張臉,寵溺攻的是李陣鬱那張臉,是不是頓時覺得整個人都好了,可以前空翻後滾翻真的還想再活500年!
  • 跟對人、幹對事,我們都是「藝家人」!
    跟對人、幹對事,我們都是「藝家人」!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2.28 星期一     本報訊 「跟對了人、幹對了事,老年生活報就是我們老年人的家。 」12月25日上午,老年生活報 「藝家人」文體藝術總團首次領隊座談會在青島日報社會議室順利舉行。
  • 願2021我們不再缺嘴!一切都好起來!
    願2021我們不再缺嘴!一切都好起來2020年,大多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在家躲避疫情,這讓我想起來至少三十多年沒有提起過的一個詞彙——缺嘴! 食堂老照片根據《漢語詞典》對「缺嘴」一詞的解釋:【解釋】1.方言。缺唇。2.指食慾沒有得到滿足。今天我們特指第二點解釋。現在請客吃飯,朋友同學等聚會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去哪吃飯?」
  • 我們都可能忽視的事,共勉之!
    」的人,最好的招數就是當他缺心眼,對於他說的這些話一笑置之吧!比如:當你的另半夜裡想到什麼某個好點子,想找你說,你可能不耐煩地回了一句:都幾點了?能不能睡,有什麼事不能明天再說嗎?當他選了一件自認為很好看的外套,拍完照片發給你看,你回了一句:挺好,下午六點的電影,別遲到了;當他被某個三觀不合的同事氣得夠嗆,就回家向你傾訴,你不屑地回了一句:多大點兒事!
  • 從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西遊記》裡的小人物1文/西遊言己玉帝是三界共主,標準的集團大boss。一般來說,這種級別的人物,身邊絕對會人才濟濟,所以想要受到玉帝的賞識,短時間容易一輩子難,比如捲簾大將,算是心腹了吧?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帘子從沒掀錯,可是只打碎一個琉璃盞,馬上給貶下凡間,每隔七天,飛劍穿心一次。
  • 晨禱 | 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
    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上帝的兒女們,有誰不喜歡《詩篇》34篇中的這兩句詩呢?這正是人的天然欲望所深深渴求的:我「一無所缺」,「什麼好處都不缺」。但是,從我們個人的經歷中,有多少人敢相信這兩句話呢?又有誰親身經歷到了這一切——一無所缺,從物質到心靈?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許多例子似乎正與此相反。
  • 《閃光少女》的「油渣」,告訴我們一件很「幼稚」、很殘酷的事
    《閃光少女》的「油渣」,告訴我們一件很「幼稚」、很殘酷的事最近看了一部電視劇,它的名字叫《閃光少女》。這部作品也是無意中看到的,覺得很有意思,就在自己空閒的時候把它看了一遍。因為認識會死得從我們懂事起,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所以說到這個的時候,很多網友應該都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我們都知道,不用誰再跟自己說一遍。的確,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卻也都無視了它。在《閃光少女》快結尾的時候「油渣」說了一段話,小編印象深刻。
  • 《我們的愛總是只有10釐米。》無論何時戀愛都是一件溫暖的事
    說在前面,hw真的太會抓細節了十釐米的主角是繪本組,之前的告白實行委員會和好幾首歌裡都出現過,在看之前的認知是,這是每天放學一起回家看似比誰進展都快但就是遲遲不表白,並且還有出國橋段畢業多年後才重聚的一對。(這些在歌曲pv裡都可以看到)那十釐米為什麼出現呢?是為了更加細緻地刻畫繪本組的戀愛細節。
  • 教會為一件事同心合意的禱告,主會垂聽和成全,真的麼?
    你有問題1問題我們聚會點要求為同一件事同心合意的禱告,主會垂聽和成全,真是這樣麼?感謝主!為你所在的教會是禱告的教會而感恩。我們都熟悉耶穌的教導:「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所以我們就特別注重同心合意的禱告。這個無可厚非。這裡要說一些禱告需要注意的事。
  • 《都鐸王朝 第四季》是編劇缺心眼還是英國人缺心眼
    Catherine得勢後,對知道她混亂過去的Joan和老情人不但沒有趕盡殺絕,反而在宮廷裡在身邊給他們安排職務,實在缺心眼地令人髮指。如果沒有苟且不軌之事也罷,偏生自己又不那麼清白無辜,沒有洗刷過去重新做人,顯然這麼做是一條自取滅亡之路啊,看得我都被她的單純和念舊所感動了。。。這讓我想到了第一季的白金漢公爵,又是一缺心眼。
  • 該論心還是論跡,評一件婚外情事
    2019年夏天沒能排出去海邊的行程,卻巧遇了場景初設在Montauk和紐約城的美劇《婚外情事》(The Affair),看著實地取景的熟悉場景,被獨特的敘事方法所吸引,一氣呵成地看完了第一季。時值最終第五季於2019年將要上映,趕在開播前想要將二三四季也完成卻遭遇了困難,第五季跟了幾集也覺得情節有些太脫線,便沒再繼續。
  • 《愛你,西蒙》讓我們平等的去看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開始,我想打四星是因為男主很帥,但還是要說整體故事流俗於美國青春片,但不是說同性電影就要小眾獨特,而恰恰是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去看待,才會如此說。因為並不需要因為是同性片就要更寬容,或者更苛刻,把它當作很正常的事,用一樣的態度去評判,這也是平等下的結論。影片中,男老師的有一句話,包容是因為尊重(雖然男老師亦有其他的偏見,但基本上是個好老師)。
  • 《黑豹》男主去世、安倍無奈辭職,都在告誡我們一件事…
    博斯曼在2016年確診結腸癌,四年來一直跟病魔作鬥爭,期間還參與拍攝了《黑豹》《馬歇爾》《誓血五人組》《復仇者聯盟3、4》等電影,遺作為《Ma Rainey&結直腸癌知多少健康知識#
  • 小虎女友氣急,分享3張跟香鍋的聊天記錄,2張都講的同一件事
    #遊戲圈燈謎大會#小虎女友氣急,分享3張跟香鍋的聊天記錄,2張都講的同一件事小虎跟鍋老師是老隊友,沒有辦法比賽的情況下,兩人經常在一起雙排直播,看得出他們的關係很不錯,但是前不久,卻發生了一件事情,讓香鍋和小虎的粉絲產生了一點隔閡,甚至開始找「背鍋俠」,最後找到了小虎女友的身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看他的「魔怔」之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近日,偶爾看了由優酷、知了青年出品的高分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看完後頗有感觸,片子將鏡頭對準極具匠心的20位亞洲匠人的手藝生活。這世上居然還有這樣一群人能夠如此安靜地、緩緩地,一生一世只專注於一件事,並且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為此不禁深深折服,忍不住捫心自問:假設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持有這種「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匠人之心,還有什麼能難倒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