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天去長島尖端,有世界的盡頭之稱的蒙託克(Montauk)小鎮遊玩之後,對當地的風情和景觀很有印象。
2019年夏天沒能排出去海邊的行程,卻巧遇了場景初設在Montauk和紐約城的美劇《婚外情事》(The Affair),看著實地取景的熟悉場景,被獨特的敘事方法所吸引,一氣呵成地看完了第一季。
時值最終第五季於2019年將要上映,趕在開播前想要將二三四季也完成卻遭遇了困難,第五季跟了幾集也覺得情節有些太脫線,便沒再繼續。現在馬後炮地回想,大約像《西部世界》及大多尚可的美劇一樣,精巧地高開、為了收視和收益用誇張的劇情拉長劇集低走,都是套路。
尚可和好的美劇的區別是,後者會在最終季再努力一把,強勢收尾,讓觀眾記住一個好的開始和有力的結束。最近閒來無事直接跳到The Affair最後一集看完,發現實現了如此套路,能算是一部好的美劇。
一直在醞釀兩篇愛情故事的我,因此也覺得可以將這一部因婚外戀而引發一連串故事的劇集寫上一寫。
*除開Trailer中的內容應該無甚劇透*
本劇從第一季的兩位主角視角,擴展到第二季的四位主要角色視角,到第三四季轉換場景到加州並增加了一些受觀眾歡迎的配角的視角,不單情節開始光怪陸離,敘事也變得更加凌亂,所以對我來說越來越失去因紐約場景的親近感和對精巧敘事的投入感,因而不如第一季那樣能喜愛起來。
第五季更是因為女一號傳言因為追求同工同酬而受到冷遇,主要的角色視角轉變。這一點上,西部世界可能又是和它一樣。
當然或許是真的遵循故事情節的推動,最後一季的故事重點,從第一季中的自我感受回歸到家庭成長。這一點在第五季第十一集,也就是全劇的最終集中,終於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出來,一掃中間幾季和第五季起始的各種獵奇與引申的荒誕,為這個由一段婚外情事引出的家庭成長故事畫上了句號。
本集後段,男主角與該季的新女二號——初始女一號成年後的女兒,有一段深入的交談,回顧了初始女一號的人生和成就。男主角很誠懇的說,她或許是認識的人之中,難得的唯一真正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
也許正是這種改變的力量,才推動了整個劇的故事能在角色們經歷過一系列荒誕不經的各種是非之後,而後能夠到達最終想要向觀眾們展現的圓滿結局。
畢竟,能夠真正改變,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好品質。
最近有一句話經常被人引用:
If you aren’t a liberal when you’re young, you have no heart,
but if you aren’t a middle-aged conservative, you have no head.
且不論有心(heart)和有跡(head)分別代表什麼意義,這句話追根究底想要表達的是一個人隨著時間而改變。
相似地,中國古語有云: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
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論心還是論跡,這句話最終想要敘述的是一個人隨著看事情角度而改變。
所以一個人應該在一個時間段會有心,在另一個時間段會有跡。
所以一件事,如果你把它當作好事來看待的話,就應該論心,只要看出發點好壞——比如著名的好撒馬利亞人法;
如果你把它當作壞事來看待的話,就應該論跡,必須要看結果好壞——例如無罪推定和程序正義。
當然也存在這樣的事情,它非好,也非壞,不管論心還是論跡都無所謂;也有這樣的事情,不論是出發點還是結果,都不咋樣。
但是正如物理上的任何一個時間點是不存在的,或者說是只在數學上理論存在的,去從任何一個時刻看一件事,或一個人,都是不完備的。
有一個認識的朋友,曾經是極端主義者。極端到什麼地步呢?善良樂交如我,那麼多年的交情,都無法讓我忍受多說幾句話來交流。
最近,我驚奇地發現,曾經極端主義的這位朋友,居然被原來同一極端戰線的斥責為另一極端陣營。我這才發現,這麼多年過去,朋友已經改變了很多,沒有變的只是我在之前那個時間點對於朋友的偏見。
再重新審視這一路走來的軌跡,發現我們之間又可以進行交流了,或許只是我打開心結。
所以,無論年輕時是否有過心,無論閱歷豐厚後是否開始論跡,無論一件事依然認為是好事還是開始覺得是壞事,都沒有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今天、昨天和明天,同樣的我們,因為不同的時間,是否有不同的看問題的角度,是否成為了一個不同的自己。
一個不能改變的人是悲哀的。
回到《婚外情事》這部美劇,除開最後的收尾還算精彩之外,最精彩的其實是它的第一季故事,一如西部世界一樣。
故事以一件疑似兇案為線索展開,以若干年後偵探對兩位主要涉及的角色的詢問為形式,分別從兩位角色的角度,向大家講述了一個有關於兩對夫婦中一夫和另一婦之間的一場婚外情愫。
故事分別由兩位角色講述,有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有他們共同的故事。但是同樣一件事情,從兩位不同想法的主角的角度展開,有時有著截然不同的過程,有時有著令人不易察覺的細微差別。
例如,兩人的首次重逢:
而在女主的視角,一切全都是男主主動採取的行動。
甚至連衣著也有著很大的不同,加上這是由多年後被問詢時的回想和複述,既可以理解為兩人由不同的立場的想法所產生的感受差異,也可以理解為兩人在回憶時自覺或不自覺地加上的不同修飾。就連故事畫面與兩人向偵探的講述,也有著時而顯著,時而細微的區別。
這樣的多角度,多方面,對同樣事件的剖析,實在是精彩,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人物,關係和內心。所以雖然在情節設置上和西部世界一樣也是有一些譁眾取寵的地方,卻能讓人反覆觀看,細細品讀其中細微之處。
確實是一季精緻,精彩的故事。
第一季以一件兇案為表象,以一段婚外情為故事,給觀眾提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第二季再將洋蔥層層剝開,給觀眾打上了一個重重的驚嘆號。三四季仿佛衍生劇,最後在最終季磕磕絆絆,倒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其實精彩的還有原女二號的演技,因此大受歡迎而與男二一起於第二季被升為了Co-主角,故事視角增加到四個人。若不是情節的線索增加得有些不必要的多——為了更好的獲取收視,四個不同角度的事件還原大概可以更加精彩。
最後第五季,原女二成為了女主,倒是無可厚非,不過中間因為收視需求而增加的一些人氣配角的視角卻頗有些畫蛇添足。至於劇中各種隱喻,最喜歡隱喻所以經常嗤之以鼻的我,就按下不表,略過不提了。
最終在劇中成功改變的,並不僅僅只有女主一人,或者,他們都沒有改變「我們能夠改變適應」這一特質。從一件愛情緋聞開始,到一個家庭成長與和解結束,刨去中間不靠譜的填充物,還是一個以精緻開始,以思考結束的好劇。
我預見西部世界也將要走上同樣的道路。
歡迎同時關注儘量嚴謹絕不嚴肅的
逗逼話嘮風範的紐約Gnome逗嘮範
這裡是嚴肅地不蹭熱點的
好好說故事的紐約Gnome看世界
互動請後臺留言
或加小編微信:SRanonym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