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旅行,只為遇見: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塵忙,農村有了這些老「禮數」才更有年味
過完了小年,中國一年一度的春節就正式地拉開帷幕了,所有的人們都在為準備過春節而忙碌著,在外漂泊了一年的遊子們,也紛紛趕回故鄉,守在年邁的父母身邊,準備過上一個團圓年。現在,有人抱怨,年味越來越淡了,那是因為有很多過年時候的老禮數,都逐漸的被人遺忘了,從臘月二十四開始,每一天都是有講究的,下面就考考大家,你們知道,臘月二十四應該做什麼嗎?
臘月二十四,是「掃塵日」,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要打掃衛生,為過新年做準備。在這一天裡,人們要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洗窗簾、換被褥、清理各種器具擺設。這種習俗從堯舜時期,一直延綿至今,被人們代代流傳。
以前,比較迷信的說法是,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百姓家裡要藉此機會打掃停當,等著他老人家回宮降吉祥。但,從現實生活中來講,尤其是農村地區,由於生活條件艱苦,人們日常勞作辛苦,只有等到快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打掃一下自己的家園,家乾淨了,過年的心情自然也好了。
發展到了現在,在農村中,很多人都在外打工,春節期間也未必會有機會回家團聚,就拿八十多歲的邢大叔來說,兒子們在外打工,不能回來過年,臘月二十四這一天,遠嫁的女兒們回到娘家,幫助年邁的父母打掃房間,沉寂了將近一年的農村宅院,才又煥發的生機。
而臘月二十四這一天,對於很多農村的老人來講,打掃庭院,早就不是為了那個迷信的說法了,更多的是一種對兒女的期盼。回到家中的兒女們,也正好借著這個時候,幫助父母做些家務,收拾院落、才買年貨,對父母儘儘孝道。
我想在父母的心中,並不是要求自己的子女真的為自己做些什麼,只要能夠在春節期間,得到子女的陪伴,有兒女幫忙做做家務,這些都能夠讓年邁的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係和愛護,就是他們最快樂是事情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你們有沒有去幫助自己的父母去打掃房間呢?有沒有用實際的行動,去掃除父母心中的灰塵,讓父母感受到來自子女的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