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爾克說:「一個詩人,他在山裡有一所寂靜的房子,他發出的聲音像是淨潔的晴空裡的一口鐘。」而汪曾祺先生,不是詩人,卻勝似詩人,他的內心永遠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居一間寂靜的小屋,寫自己的山水。他的文字平淡質樸、潔淨優美,猶如迴蕩在晴空裡的鐘聲,像幽谷裡的山泉,給人以心靈的慰藉。
認識汪曾祺先生,是從吃的開始。
「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筷子頭一紮進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鹹蛋的黃是通紅的。」鹹鴨蛋的紅油此時仿佛在讀者的嘴邊。
他的香椿拌豆腐「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令人一箸入口而三春不忘。他總是三言兩語就把美食寫活了。讓食物的香氣躍然紙上。
他筆下的西瓜是「西瓜以繩絡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簡單的文字,讓人仿佛感受到西瓜的清涼,為炎熱夏天增添的清爽氣息。
還有「鱔魚米線,鱔魚切片,醬油湯煮,加很多的蒜瓣;葉子米線,豬肉皮晾乾油炸過,再用溫水煮開....」真是好有食慾!
關於臭豆腐的那些事兒——「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有一位同志,南京人。愛人到南京出差,問她要帶什麼東西。『臭豆腐』。她愛人買了些,帶到火車上,車廂都大叫:『這是什麼味道』!」,還有另一段文字「我們在長沙,想嘗嘗火宮殿的臭豆腐,尋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個公共廁所!」每每看到,總是忍不住地捧腹大笑,好生有趣。
他的文字簡單,卻讓人默默咽了口水,有種被治癒的感覺。
再讀多些,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汪老頭。他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總是在生活中尋找樂子。菜市場在他的筆下,便讓人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受到一種生活樂趣」,菜市場裡有最鮮活的氛圍,那些吆喝叫賣以及嘈雜的人來人往,均被汪曾祺先生剔除去,仿佛加了濾鏡,增添了些煙火氣。的確,萬事有心,人間有味,生活就必須有熱愛的東西,生活的意義在於,有意義的生活。
人間有味是清歡,人能將日常瑣碎過得有滋有味,才是大智慧。汪曾祺先生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註解,一蔬一飯,真實有味,一草一木,皆有生氣。
喜歡汪曾祺文章的人,大抵都喜歡他文字傳達出的那種閒適和幽默,常令讀者忘了他生活在動蕩的年代。他的作品比同時期的作家多了幾分輕盈和優雅,少了些戰火紛飛且大災大難的沉重感。
當他被誤解、被質疑時,他說:「全世界都是涼的,只有我這裡是一點熱的。」;當他失意、懈怠時,他又說:「一個人要興旺發達,得有那麼一點精氣」;當他感慨歲月靜好時,他就寫下了一句:「四方食事,不過人間一碗煙火。」我實在是難以想像,怎麼會有人可愛成這個模樣。即使生活有多不如意,也不能停止愛它,按照汪曾祺自己的說法是,汪家人具有「隨遇而安」的特性。
他的文字總能治癒人們。在平凡的歲月裡,他說「世間最為普通的事物,往往平中有奇,淡中有味。」,在和家人的相處中,他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在庸常的日子裡,他說:「一定要愛些什麼,恰是草木對光陰的柔情。」
他的作品中沒有太多的槍林彈雨、生離死別,而是表達了一個普通人對普通生活的熱愛,在艱苦卓絕中的不屈。他的手不僅是看書寫字,還做農活,下田挖地、砍柴挑梁,他也幹。但他毫不抱怨,依然樂觀,幹完農活回家,就在房子裡看書、寫字、畫畫。
果然,沒有生活的積累和反覆研磨的實力,文字就只是段子,而不能稱之為文章。
汪曾祺先生曾描寫過梔子花:「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汪曾祺先生原來也是這樣放肆的人。
汪曾祺的文字,總叫人心靜且涼,思想伸向遠方,告別季節的枯萎,步入失真的童話。「呦呦鹿鳴,食野之蘋」。幾隻小鹿,歡快地在原野上跑來跑去,嘴裡愜意地咀嚼著艾蒿,一邊不時追逐打鬧。那場景真的很美,讓人有想親眼目睹的欲望。時間交錯,輕重緩急,近郊遠景,以前不經意的細節統統被放大,被定格。讀他的文字,總會感慨,原來那些早已消逝的過往,從來不曾遺忘掉。
當悠揚的歌聲,逆流而上,穿越時光,再次回到那深重醇厚的古代文明,我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我愛上了自然,愛上飛鳥,愛上詩歌,愛上村莊,愛上阡陌,愛上一株平凡而普通的草木。它們跨越千年,依舊青翠茂盛,有著淡淡的香。
文如其人,汪曾祺先生的人生雖然浮浮沉沉,經歷無數的苦難與挫折,但是依舊寵辱不驚,保持著對生活的熱忱和豁達,創造著積極樂觀的文學人生。
作為一位作家,汪曾祺先生受評頗高——「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確實,文壇上喜歡汪曾祺先生文字的人很多。
賈平凹說:「汪是一文狐,修煉老成精。」
梁文道說:「像一碗白粥,熬得更好。」
沈從文說:「最可愛的還是態度,『寵辱不驚』!」
馮唐說:「明末小品式的文字,閱讀時開窗就能聞見江南的荷香。」
人常說:餘生很長,請跟有趣的人一起。那麼,閱讀汪老的文章無疑是使人生獲得一種圓滿,讓我們也變得更加有趣真實。聽著,看著,走著,心也會不由地跟隨他一會兒嗟嘆,一會兒笑出聲來。那一顆天然活潑的童心,那種散漫的稚氣,總在不經意間冒出來。
有些作者的文章就是有這樣的魔力。細細品來,娓娓道來,慢慢地流淌出來,那是文人的雅趣和大愛,瀰漫出的永遠是溫和從容,歲月靜好。
總之,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有短小精悍的,也有長篇大論的,沒有固定章法,但又自成一體。讀他的散文,就像對面有位和藹慈祥的老者,繪聲繪色地給你講一些有趣的事兒,也可以增長閱歷。在他的講述中,你會發現,即使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兒,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再平常不過的花花草草,也能給你講出不一樣的趣味來,而這,就是汪曾祺先生的獨特魅力。
他慈祥、風趣,實則也經歷大風大雨,平生經歷過許多的坎坷與磨難,但是,當他講起過往時,依然是人間裡的那些細枝末節、一花一草、一葷一素,用一顆豁達的、細緻有愛的心體會人世間的風風雨雨。
汪曾祺先生是未有世俗汙濁氣,但沾人間煙火色。這個可愛的汪老真的是一個有趣的靈魂。因為甚至有時有趣的不只是世界,而是以溫和目光凝望這世界的他的眼神。
所以最後我只想說,人間真的有很多值得,有很多很多的小幸福、小辛運、小快樂就隱藏在身邊的點點滴滴裡。
有句話是怎麼說來的,這世界先愛的我,我怎能不愛它。
清茶一杯,閒談片刻,便是愜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