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間煙火氣——讀汪曾祺

2020-12-21 認真的學習部

汪曾祺曾有一詩「我有一好處,平生不整人。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或時有佳興,伸紙畫芳春。草花隨目見,魚鳥略似真。唯求俗可耐,罕計故為新。只可自怡 悅,不堪持贈君。君若亦喜歡,攜歸盡一樽。」我們總能從汪老的文章裡讀出一種親切、一種溫馨,這是來源於何處呢?汪老自己給了我們解答。「唯求俗可耐,寧計故 為新。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如何能像汪曾祺一樣體會到世間真情呢?耐俗而已。而在俗世中的 我們也多半只是俗人一個,可要想不過得有點興致,則要去追求人們所不屑於追求的——幸福感。培養對萬事萬物尊重和慈悲的眼光,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境界躍進為「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之境界。培養一種對於人間慈悲而真誠的關切, 洞察小人物的真情也是給予自己一個洞然明白的觀照,才能把舊的變成新的,從「俗」的體味出一 種「不俗」。《人間草木》一書被汪曾祺自己謙虛地評價說是「不堪持贈君」的,因為裡面似乎沒有什 麼大道理,但是卻告訴我們如何尊重世間小物,如何發掘出自己的真情。這雖然不是什麼哲理,卻是一種成功的生活美學。

汪曾祺寫文,一茶一飯,一草一木,一蔬一果,一鳥一蟲……在他的筆下無比的鮮活和有趣,生活的煙火氣在文字中緩緩流淌。在汪曾祺的筆下,那些小人物的故事,廟祝、獸醫、車夫、伶人……他們穿透時空,一個個鮮活生動起來,手藝、性格、氣質、為人、行事做派,絕沒有重樣的。讀了汪曾祺,才曉得天底下居然有這樣一群外樸內秀的生靈存在過,雖然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只是宇宙的微塵,但是也可能像流星劃破天際時一樣,在轉瞬即逝的剎那間,閃耀著耀眼奪目的光紅。

有人說,汪曾祺是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這話有道理。他確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兼有深厚的古文功底,用典信手拈來。這種才氣不帶鋒芒。汪曾祺寫文章鮮少炫技;他不用生僻字,摒棄長句,行文結構往往平實,卻不流於寡淡。《葡萄月令》中,從一月落雪到十二月葡萄入窖,一件尋常農務被他幾乎描寫成了安逸浪漫的現代芭蕾。

從汪曾祺的文字中,讀到的是生活的滋味、人間的有趣和人生的值得。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作家凹凸說:「我愛讀汪曾祺到了這般情形:長官不待見我的時候,讀兩頁汪曾祺,便感到人家待見不待見有屁用;辣妻欺我的時候,讀兩頁汪曾祺,便心地釋然,任性由他。」

汪曾祺說:「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生活儘管存在種種不如意,種種艱難和壓力,但活著本身就是一個美好的事情。既然這樣,那我們為什麼不活得更有滋味一點呢?

相關焦點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於是高郵鴨蛋,湖南臘肉,北京豆汁兒,昆明米粉,汽鍋雞,烏鍋貼魚……都在汪曾祺的舌尖走過。但是會吃的不一定會做菜,會做菜的不一定會寫關於吃的文章,會寫關於吃的文章,又不一定能把吃的物品畫出來。汪曾祺無一不精,會吃,會做,會寫,會畫。是作家裡最會吃的,廚師裡最會寫的,畫家裡最會逗趣的。
  • 汪曾祺|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汪曾祺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關於美食的書——汪曾祺先生的美食隨筆集《肉食者不鄙》。汪曾祺先生不僅愛吃、會吃,還頗會寫吃。汪老愛做菜,首先是愛逛菜市場,每次必親力而為,在兜兜轉轉中感受最質樸、自然、新鮮的人間煙火之味:我是很愛逛菜市場的。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寧可去逛逛菜市。
  • 讀了汪曾祺,才明白人間值得
    再讀多些,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汪老頭。他熱愛生活,善於觀察生活,總是在生活中尋找樂子。菜市場在他的筆下,便讓人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受到一種生活樂趣」,菜市場裡有最鮮活的氛圍,那些吆喝叫賣以及嘈雜的人來人往,均被汪曾祺先生剔除去,仿佛加了濾鏡,增添了些煙火氣。的確,萬事有心,人間有味,生活就必須有熱愛的東西,生活的意義在於,有意義的生活。
  • 人間煙火氣,最有詩意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煙火氣,是樓下店鋪的豆漿油條,是平凡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紅泥火爐的把酒言歡,是街巷市井的嘈雜喧鬧……有句話說,深夜的烈酒,不如清晨的一碗粥。
  • 最愛的,還是這人間煙火氣!
    由地攤經濟帶來的便捷和人情溫暖,是人間珍貴的質樸溫柔,也是最撫凡人心的煙火生機! 這人間最嫋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捨難分的,是煙火氣。 煙火氣,人間最綿長的滋味。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才是最詩意的生活…… 汪曾祺曾說: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 【婚姻家庭】汪曾祺:好的婚姻,都是充滿煙火氣息
    巧的是,汪曾祺是最懂吃的那個人。早在西南聯大讀大學的時候,他就帶著到處吃。東月樓的鍋貼烏魚、映時春的油淋雞、小西門馬家牛肉館的牛肉,他都如數家珍。難得的是,汪曾祺好吃,但好吃不懶做。結婚之後,他成了家裡的主廚。生活裡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家人吃得高興,盤盤見底。
  • 汪曾祺——人間之味
    圖片來自網絡人間有味是清歡讀汪曾祺,最早是語文課本上的《端午的鴨蛋》。人間草木皆有情還是《葡萄月令》這堂課,董一菲講得很美,很詩意。因為汪曾祺的文字本身也很美,很有詩意。這是一篇寫葡萄一年十二個月的生長亂回的散文,並沒有收到這本書裡面,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出來看看。
  • 張佳瑋:質樸與家常的食物,最有煙火氣
    作家張佳瑋(右)攜新書《嘗一口人間煙火》來到單向空間直播間。5月15日,作家張佳瑋攜新書《嘗一口人間煙火》來到單向空間直播間,開啟一場線上美食交流會。他和讀者們聊起那些最質樸的日常美食,回味最踏實的煙火人間。
  • 讀《汪曾祺談吃》
    □周齊林讀完汪曾祺的這本專門談吃的散文集,腦海裡會不由想起周作人的那本《知堂談吃》。周作人也是著名的人文美食家,但細細琢磨之後便會發現,周作人談吃的散文多的是一絲書卷氣,而少了一些人間煙火的味道。而汪曾祺正相反。汪老是一位風雅獨特的美食家,之前與著名作家陸文夫被人稱為「南北人文美食家」。想來這樣的稱謂冠在汪老身上是非常合適的。與其他人文美食家相比,汪老不僅寫的一手關於吃的美文,美味佳餚也吃過不少,自然是見多識光,而且還能烹飪一手好菜。這應該說是難能可貴了。著名作家鄧友梅在《漫憶汪曾祺》一文中有這樣的回憶:路邊有個小酒鋪賣羊尾巴油炒麻豆腐。
  • 汪曾祺佳作《人間至味》—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人間至味》這個集子算是汪氏美食文字的薈萃,可供讀者「大快朵頤」。汪曾祺,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文學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生活家,生活家中的士大夫。《人間至味》精選了資深生活家汪曾祺46篇流傳數十年的美食佳作,吃八方美食,品百味人生。他生於江南,居於京城,遍歷戰亂,飽嘗榮辱。卻用一生的沉澱,寫出至淡至濃的優雅與情致。其文章樸實平淡,有空山新雨後的清新之味,深得自然之意趣,往往於不經意中滲出人性的美好與詩意的享受。讓人拿得起,放不下,久讀成癮。
  • 高郵汪曾祺:沉迷煙火氣的「老頭兒」,筆下只寫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汪曾祺作者們筆下的故鄉總是藏在他們記憶最深處的角落,魯迅筆下的紹興,汪曾祺筆下的高郵,賈平凹筆下的西安,莫言筆下的高密……>在汪曾祺的筆下,高郵不只有最好吃的鹹鴨蛋,還有《異秉》裡香飄四溢的王二家的燻燒,《八千歲》裡「一壺兩餅」的草爐燒餅,《故人往事》裡就茶吃的煮乾絲……把高郵寫活了的汪曾祺,一生漂泊卻始終與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懷念汪曾祺|如果覺得活著沒意思,就讀一讀汪曾祺
    今天是5月16日,23年前,汪曾祺先生走了。他喜歡吃,他筆下的文字,讓你發現,人間草木皆可愛。如果你覺得生活沒意思,那你就讀一讀汪曾祺吧!——《人間草木·夏天》西瓜以繩絡懸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聲,涼氣四溢,連眼睛都是涼的。
  • 12個關於煙火氣的美好句子,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1.——汪曾祺Yellow oil cake is sweet, tears mixed with are salty. Like life, mixed with a variety of complex and beautiful taste.5.
  • 3.5紀念美學生活家「汪曾祺」:人間至味是清歡,一定要愛著些什麼
    這也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句話:「人間有味是清歡。」人間最有味的還是「清歡」,清淡的歡愉是閱盡千帆的,也是最難得的。生活本來是平淡的一天天,但因為有了熱愛的心,也別有一番滋味。所以汪老也說,所謂的吃貨,只不過是太過熱愛生活而已。
  • 二十卷《汪曾祺別集》:「人間送小溫」之外的激蕩與豐沛
    汪曾祺的一首小詩中寫道:「寫作頗勤快,人間送小溫」,市面上汪曾祺最賣座的書似乎都是談花花草草、吃吃喝喝的作品,「人間送小溫」成了其作品最關鍵的註腳。汪曾祺之子汪朗認為,這種逐漸走向雞湯化的作品並不能概括汪曾祺的全部文學主張,「他也有激憤的時候,也寫過許多針砭時弊的作品,也主張作家要有社會責任感。
  • 「最後的士大夫」汪曾祺: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今天應該快活
    相比於那個時代的文人有種針砭時政的尖銳,汪曾祺更有種抽離時代的灑脫。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賈平凹曾這樣評贊汪曾祺:「讀汪曾祺的文章可以心地釋然,他的可貴之處在於,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始終對生活都保有一種熱忱和灑脫,不緊不慢,悠然自得。」
  • 「天真的生活家」汪曾祺:食事,文事,隨遇而安,便是人間快意事
    在他的筆下,鮮有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與歷史事件,更多是世間小兒女的尋常生活姿態,他們買菜、種花、遛鳥、聊天、讀書……但偏偏是這些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小細節,通過汪老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描摹,被賦予了格外鮮活的生命力。他幽默生動的筆觸,和不經意間流露的生活哲學,更是令人每每讀之,都能咀嚼出不同的人生況味。
  • 汪曾祺:歲月濃淡總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歡
    今年是汪曾祺老先生誕辰100周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可愛老頭。01汪曾祺是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他的文風自成一體,悠然從容風輕雲淡,在《慢煮生活》這本書裡,我們大概可以管中窺豹。
  • 汪曾祺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日日有小暖,至味在人間
    「你心中最想念的家味是?「「這道「家味」承載了哪些暖心記憶?」汪曾祺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小時候的冬天,沒有戶外娛樂,晚飯後,家人閒坐在一起。多年後,溫和的父母,友善的兄弟姐妹,印在腦海裡,成為冬日裡最溫暖的記憶。
  • 汪曾祺《萬事有心,人間有味》: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應該詩意盎然
    汪曾祺是一位生活家,更是熱愛生活、多才多藝的有趣之人。對生活心存熱愛,不沮喪,無機心,少俗慮;對生活體察細緻,愛萬物、皆有情,有情趣。在平常人眼裡寫字、畫畫、做飯,都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汪曾祺卻深得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