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體檢時發現肺結節,一查竟是原位癌

2020-12-27 瀟湘名醫

楚天都市報10月13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譙玲玲 劉丹 陳飛宇)近日,黃陂市民楊女士在體檢時發現肺部有結節,邊界模糊、密度欠均勻,幸好她遵醫囑及時手術,術後病理檢查發現這是原位癌。因發現及時,楊女士無需後續治療如放化療、靶向治療等。

武漢市黃陂區的楊女士前不久體檢時,經胸部CT檢查發現,右肺中下葉有2個結節影,當時無任何症狀,起初未太重視。後來,她在網上查詢相關資料,擔心是惡性腫瘤,遂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就診。經胸部增強CT檢查,發現右肺中下葉可見結節影,右肺下葉見直徑約9毫米淡薄結節影,邊界模糊、密度欠均勻。該院普胸血管外科尹傑主任、羅東副主任醫師仔細查看影像學檢查,認為其右肺中下葉病灶不能排除惡性腫瘤可能,無遠處轉移徵象,建議行手術治療。

羅東為患者實施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

楊女士接受了目前最微創的單孔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手術醫生在其側胸壁上打開一個不到3釐米的切口,行右肺中下葉節段切除,術後第二天,楊女士即可自主下床活動。切除的肺段送病理檢查,證實她的右肺下葉的直徑為9毫米的結節為原位癌。因發現及時,腫瘤較小,分期尚早,她無需後續治療如放化療、靶向治療等,目前,楊女士已痊癒出院。

武漢市第一醫院普胸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羅東介紹,像楊女士這樣的人群,受益於早發現、早治療,最大限度地切除了腫瘤,最大限度保留了健康肺組織,早期肺癌術後不需要放化療,人少遭罪、也少花錢。

羅東查看肺結節患者的CT影像

「發現肺結節也不必恐慌,避免盲目手術。」羅東提醒,直徑5毫米以下的結節,大多為良性,醫生參照相關指標認為沒有典型的惡性特徵,患者定期複查進行觀察即可。如果發現直徑為5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結節,其中不少是極早期的肺癌,如果有惡性跡象的,建議及早手術切除,結節越小,肺損傷越小。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肺結節的癌變機率有多高?查出肺結節原位癌,或許不用太擔心
    肺結節通常代表的是三釐米以下結節,如果結節超過三釐米,這種稱為是腫塊。其性質上面主要有兩種,分別是良性和惡性之分,其中良性主要是結節病、肉芽腫、炎性假瘤等疾病。惡性的是腺癌、大細胞癌等疾病。一般情況下發生惡性結節機率是30%,發現有結節應該及時做好隨訪工作,避免病情拖延到後期治療更麻煩。
  • 「體檢發現肺結節,我是不是攤上大事了?」
    體檢查出了肺結節, 是不是離肺癌不遠了? 別慌!是不是癌? 體檢時發現肺結節並不代表有肺癌。 但即便現在是良性結節,日後也有惡性病變的可能,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好定期複查隨訪,有需要時也得採取一定的幹預手段。
  • 常熟農商行已收到肺結節體檢報告107份 「罹患肺癌」存在誤讀
    【常熟農商行已收到肺結節體檢報告107份 「罹患肺癌」存在誤讀】2日,記者就常熟農商行金融科技總部出現群體性肺結節一事採訪了常熟農商行負責人及常熟市醫學會。據了解,截至2日下午3點半,農商行總共收到107份肺部結節體檢報告,其中原位癌2人(已順利進行微創手術,其中一人已返崗工作),另有1人隨醫囑3個月後複查。
  • 建議把這句話當作醫學常識記住,原位癌不會復發轉移
    原創 胡洋大夫 呼吸科大夫胡洋肺原位腺癌的患者相比較以前是明顯增多了,這個得益於不少單位體檢中將胸部CT作為體檢項目。
  • 體檢發現了肺結節?別慌,一文講清楚肺結節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攝圖網隨著目前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定期的體檢成了很多家庭每年的固定項目,很多人在做胸部CT檢查的時候報告上寫了「肺結節」或是「磨玻璃結節」字眼,這些結節是什麼呢?而且肺癌的治療效果與病變的發現早晚密切相關,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約為19%(即通過各種治療,活過5年的人大概有2成),而原位癌及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可見肺部疾患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和幹預,那麼結局可能會截然不同,所以,即使CT檢查時是有輻射的,對於高危人群,篩查的獲益仍然是很高的。2、什麼人需要做肺癌篩查呢?
  • 常熟農商行百人查出肺結節:距離肺癌有多遠?辦公環境是誘因?
    該銀行另有員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去年4月搬入產業園後,就聞到了明顯刺鼻味,找銀行方解決,最終不了了之。其在6月下旬體檢中,查出肺部小結節,10月第二次體檢中,有同事肺結節變為「磨玻璃狀結節」,或發展為惡性結節,還有好幾位同事確診為肺癌。另有派駐常熟農商銀行金融科技總部的其他公司員工也在體檢時出查出肺部結節。
  • 發現肺結節不要怕,早治療降低患癌風險
    (上遊新聞記者 向嬌)肺結節,很多人一看到體檢報告有這三個字,覺得它們和癌症只有一線之隔,就異常緊張和焦慮。其實,它們都是身體的預警信號,只要及時發現、積極治療,就能把風險降到最低。體檢發現肺結節,微創手術將癌扼殺最近,李女士在體檢時,通過胸部CT發現左上肺9毫米磨玻璃結節,由於該結節是首次發現,她特別重視,拿著體檢報告找到重慶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專家馬錚。馬主任分析,該結節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其影像學特徵考慮惡性腫瘤可能性較大,推薦行微創手術治療。
  • 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發現病灶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焦慮和不安。其實真的大可不必,肺結節並沒有那麼可怕,大部分肺結節是良性,惡性小結節也有相當大一部分處理後就不需要追加放化療。我們治療「肺病」的同時也得去除患者的「心病」。作為一名胸外科大夫,遇到肺結節的患者最常被問的問題是:什麼是肺結節?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有肺結節?是不是所有的結節都需要手術?為什麼總是建議定期複查,什麼時候是個頭?肺結節怎麼處理?
  • 原發癌和原位癌有什麼區別?原位癌能治好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原位癌實際上就是指癌變只是在表層上,並沒有深入到黏膜或者是真皮層裡,屬於癌症早期的一種情況,只要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原位癌具有家族遺傳因素,若是家裡有人患上了癌症,後代患癌的概率會比較高。長期抽菸、喝酒,或者是本身有慢性疾病的人,出現原位癌的概率較高。
  • 體檢查出肺結節怎麼辦?如果有2個特徵,很可能是肺癌,別拖了
    住在汕頭的小夥李銘在半年多前體檢中發現肺上有個小結節。從那時起李銘再也睡不著覺,為了求醫甚至辭了職,連續跑遍了全省各大醫院,一個大大的行李箱中塞滿了CT片,「無論是不是癌,都幫我把這個結節切了吧!」小夥子差點跪下,陪在一旁的父母也淚流滿面,「他一直活在肺癌的陰影下,太痛苦了。」
  • 科普丨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
    03肺結節:不典型腺瘤樣增生→肺癌中國目前是肺癌第一大國。而肺結節中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其中,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根據臨床對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結節觀察發現,肺部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0.5~1釐米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2釐米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64%~82%;直徑>3釐米的肺結節,90%~95%為惡性。▼ 幹預方法:1. 檢查:一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篩查早期肺癌。
  • 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哪個是肺癌?
    大家拿到肺CT報告單,發現了肺結節,一般報告上都會對肺結節進行描述分析,會把肺結節分為純磨玻璃肺結節、實性肺結節和混合性肺結節,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大家更關心的是這三種結節哪個肺癌的可能性大?什麼是肺結節?
  • 發現肺結節,並不代表有肺癌!
    肺結節門診的成立,可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以進一步提高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 肺結節門診位置:聊城市人民醫院東昌府院區門診樓二樓外科門診9診室健康科普什麼是肺結節?80%-90%以上的肺結節都是良性的,比如說肺的良性腫瘤、肺炎、肺結核、肺動靜脈畸形、陳舊性病灶等,當然也有一部分結節是惡性的,而少數肺良性結節在隨訪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惡變。發現肺結節怎麼辦? 查出肺結節,首先要弄清楚3件事:01.
  • 肺結節焦慮: 真的有必要這麼緊張嗎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 30多歲的劉女士(化名)體檢時發現肺部小結節,自那之後,她就陷入了焦慮狀態,一度擔心到安排起了自己的後事。  65歲的老陳(化名)是一家企業的老總,同樣是體檢時被查出肺部小結節,那之後,他每個月都跑去醫院做一次肺部CT,醫生攔都攔不住。
  • 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 西門子Force 開源CT給你診斷
    近日,60歲的趙女士在常規體檢中查出右肺上葉一磨玻璃結節影,很是焦慮和恐懼,「這個肺結節到底是良性還是惡性?」52歲的紀女士也發現左肺上葉一混雜密度磨玻璃結節,為求進一步診治到城陽區人民醫院通過西門子SOMATOM Force開源CT做肺小結節三維成像,經綜合評估影像學徵象考慮肺癌的可能性較大,患者選擇胸腔鏡手術治療,術後病理示浸潤性腺癌,與影像學結果對比一致。
  • 【科普知識】癌症來之前,都會經歷"癌前病變"!可惜很多人都忽略了
    所以,在我們身體出現癌前病變時,如果我們懂得及時「剎車」幹預,就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而這,也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記好!而肺結節中的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其中,結節越大,惡性的可能性也越大。根據臨床對上千例的肺部孤立性結節觀察發現,肺部結節直徑小於0.5釐米,惡性的可能性很小,大約在1%以內;0.5~1釐米時,惡性可能性為6%~28%;直徑>2釐米的肺結節惡性概率達到64%~82%;直徑>3釐米的肺結節,90%~95%為惡性。
  • 106人肺結節,3人肺癌!接診過上萬患者的腫瘤專家,告訴你肺結節到底可不可怕?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約 75% 患者在診斷時已屬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 15.6%。很多人會把肺結節與肺癌畫上等號,一旦檢查發現陰影、結節就焦慮得不行,擔心會演變為癌。體檢發現肺結節需要重視,但不必過度緊張。
  • 體檢發現「肺結節」竟比腫瘤更可怕
    61歲的石大伯怎麼也想不到,最初僅是體檢時發現的一個「肺結節」,竟會如此嚴重。當時,體檢後複查,醫生判斷可能是肺部腫瘤,為石大伯做了手術。沒想到,手術後病理結果提示為惡性黑色素瘤,這個結果比肺癌更讓石大伯害怕。
  • ...纖維腺瘤|原位癌|經典型|多形性|乳腺癌|小葉|活檢|-健康界
    小葉原位癌的檢查現在乳腺癌影像檢查中精度很高的一種是X線鉬靶檢查,但即使使用鉬靶檢查也不易被發現小葉原位癌,因為缺少臨床體徵及乳腺從臨床實際統計看,幾乎所有小葉原位癌都是在為其他原因(如纖維囊性改變區域或纖維腺瘤)進行乳腺活檢時偶然得到診斷。小葉原位癌的類型小葉原位癌在組織型學特徵將其進一步分為經典型和多形性,兩種分類會導致治療的差異。
  • 體檢發現這個結果,年輕的她擔心到給自己安排後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楊陶玉 記者 吳朝香30多歲的劉女士(化名)體檢時發現肺部小結節,自那之後,她就陷入了焦慮狀態,一度擔心到安排起了自己的後事。「體檢中發現肺結節的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患者,不少人看到這個結果,非常恐慌,有些人工作、生活都被打亂了。」浙江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任卓超說。劉女士的肺部小結節發現時大概五六毫米,她非常擔心這個小結節最後會發展成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