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腺瘤|原位癌|經典型|多形性|乳腺癌|小葉|活檢|-健康界

2020-12-24 健康界

在乳房的結構中包括導管、小葉、乳腺等,乳腺癌按照具體在小葉部位的病變有小葉不典型性增生(ALH)和小葉原位癌(LCIS),這兩種情況都有浸潤性乳腺癌風險比較而言小葉原位癌的更高。從疾病名稱上看,小葉原位癌說明還未出現轉移,屬於早期乳腺癌。治療方法以手術為主,預後也較好。從近年的統計看,確診為小葉原位癌的患者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特點是症狀不明顯,一般的影像檢查容易遺漏。這裡做一些介紹希望大家注意到這個」殺手「。

小葉原位癌的檢查

現在乳腺癌影像檢查中精度很高的一種是X線鉬靶檢查,但即使使用鉬靶檢查也不易被發現小葉原位癌,因為缺少臨床體徵及乳腺X線鉬靶攝影徵象。從臨床實際統計看,幾乎所有小葉原位癌都是在為其他原因(如纖維囊性改變區域或纖維腺瘤)進行乳腺活檢時偶然得到診斷。

小葉原位癌的類型

小葉原位癌在組織型學特徵將其進一步分為經典型和多形性,兩種分類會導致治療的差異。

經典型小葉原位癌的特點是小細胞實性增生,其細胞核較小、形態均一、呈圓形或卵圓形,細胞邊界清晰度不一;多形性小葉原位癌在1996年裡首次報導,由細胞核明顯呈多形性的較大細胞組成,但其他特徵與經典型小葉原位癌相同(細胞黏附性差和胞漿內空泡)。

小葉原位癌的治療

與其它實體瘤的原位癌治療方式相同,採用手術治療為主。對於經典型的治療,如取得活檢樣本時已經切除,則無需進一步手術。同樣是切除活檢時確診為多形性小葉原位癌,切緣檢查存在癌細胞時,推薦再次切除以達到陰性切緣。尚無資料表明陰性切緣的最佳寬度以及術後放療是否對多形性小葉原位癌患者更有益。

雖然小葉原位癌的治療效果很好,但屬於非常早期,患者自身幾乎無感覺,甚至影像檢查也難以發現,這就導致很多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檢查時期。從國外的報導可以看出,發現小葉原位癌主要是由於患者纖維腺瘤或者纖維囊性改變(這兩者都屬於良性情況)就診時活檢確認。這一傳遞出一個信息,要注意自身身體變化,對於一些微小的變化也要由醫生做檢查確認,千萬不要疏忽大意;醫生也要對可能的情況做出全面判斷。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乳腺結節、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
    ⑥ BI-RADS 5類:95%以上的概率都是惡性,需組織學活檢。⑦ BI-RADS 6類:通過病理活檢已經證實的乳腺癌。3.①臨床上常見的囊腫一般都為單純性囊腫,不增加乳腺癌風險,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隨訪複查;②有少部分為複雜性囊腫,它的惡性風險率<1%,定期隨訪,必要時穿刺或手術切除後活檢;③還有一種混合性囊腫,被診斷為惡性腫瘤的風險相對要高一點,這部分患者要做穿刺或手術切除後活檢,明確診斷,免得耽誤病情。
  • 自我觸檢防乳腺癌?當心錯失早診時機!
    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委、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單病種首席專家王曦教授指出,0期至1期的早期乳腺癌,五年內生存率在95%以上,而到了中晚期,生存率低至60%~70%,四期乳腺癌約為50%,這使得乳腺癌的早診早治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乳腺癌發病人群的年輕化,乳腺癌正在侵襲更多的年輕媽媽和女兒們。
  • 乳房查出小葉腫瘤後,會增加多少乳腺癌風險?|小葉腫瘤|LCIS|乳腺癌...
    LCIS(原位小葉癌)是在管中生長的異常細胞的集合,小管是乳腺管末端的產乳腺體。在LCIS中,異常生長細胞留在小葉內並且不會擴散到周圍組織。被診斷患有LCIS的人往往會有一個以上的小葉受到影響。大多數LCIS是激素受體陽性,這意味著雌激素或孕酮會促進異常細胞的生長。
  • 乳腺纖維腺瘤會變成乳腺癌?姐妹別怕,這個「瘤」不等於癌症
    因為不少人潛意識裡會進入兩個誤區: (1)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 (2)乳腺纖維腺瘤以後就會「變成」乳腺癌。 那乳腺纖維瘤是癌症?
  • 漂亮姑娘的尷尬,胸裡長的「珍珠」-乳腺纖維腺瘤
    乳腺良性腫瘤家族中,重量級的一種腫瘤——乳腺纖維腺瘤。而單純的乳腺纖維腺瘤與乳腺葉狀腫瘤不能混為一談。乳腺纖維腺瘤:當一個年齡在16-25歲左右的年輕姑娘洗澡或換衣服時,無意中會發現乳房上有一個活動的,光滑的,硬韌的圓球,它能夠活動,卻沒有明顯的疼痛。
  •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是什麼意思呢?生存時間好嗎?
    大家也都知道,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惡性腫瘤,我們國家每年新發病例在30萬人左右,不僅老年女性高發,青中年患乳腺癌的情況也很多,乳腺癌嚴重威脅著女性身體健康。乳腺癌起源最多的兩個地方是乳腺導管和乳腺小葉。腺葉的分支就是乳腺小葉,由十多個到百十個乳腺腺泡組成腺葉。腫瘤源於導管就是導管癌,源於小葉就是小葉癌,導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大約佔85%以上。
  • 【乳腺原位癌影響壽命嗎?乳腺原位癌能活20年嗎?】
    原位癌指的是導管內癌,局限於導管上皮層,沒有突破基底膜,因上皮層沒有血管及淋巴管,所以不會淋巴轉移及遠處血行轉移。所以通過單純乳腺全切一般可治癒。臨床分期屬於0期。 那乳腺原位癌會影響壽命嗎?能過我20年嗎?
  • 乳腺癌預後與哪些因素有關?腫瘤大小、淋巴結、病理?能治癒嗎?
    近些年乳腺癌早期檢出率不斷增高,加之醫療技術的發展,尤其新藥研發、上市,我們國家乳腺癌5年生存率總體水平在70%左右,而京、津、滬等一些大城市乳腺癌5年生存率接近90%!
  • |乳腺癌|乳腺|...
    乳腺癌無非是對女性危害最大的一種癌症,嚴重的情況下對於患者生命威脅是時刻存在的。但是乳腺癌其實也是分為很多種的,比如乳腺導管癌、乳腺浸潤癌、乳腺非浸潤性癌等等。臨床上也會有部分乳腺癌患者對於診斷報告上的一些詞不太理解,比如說乳腺癌導管癌,那麼,在這個乳腺癌導管癌後邊還有個乳腺導管癌三級,這個「三級」是不是更嚴重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乳腺導管癌其實是按照乳腺腫瘤細胞的起源劃分的,腫瘤細胞起源於導管,就是乳腺癌導管癌,這種類型也是乳腺癌常見的病理類型,約佔乳腺癌的85%以上。
  • 乳腺觸摸到結節,就是乳腺癌?教你3招自測乳腺癌
    乳腺增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嗎? 在我國,乳腺增生通常被分為普通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多數乳腺增生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並不會明顯增加,只有活檢證實為非典型增生者,發生乳腺癌的風險才會明顯增加。 非典型增生可以被視作一種癌前病變,繼續發展的話是可能進展為乳腺癌的。
  • 乳腺癌預後的好壞,與哪些因素有關?這些都不容忽視
    1、病理學性質 癌細胞未突破導管基底膜時為非浸潤性癌,預後明顯好於浸潤性癌。乳腺非浸潤癌有導管內癌和小葉原位癌,小葉原位癌發展緩慢、預後要好於導管原位癌。 2、淋巴結轉移情況 淋巴結轉移狀態是TNM分期又一依據,淋巴結陽性預後要差,而淋巴結轉移數目多、或距離原發灶遠,預後要更差一些。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預後還有很多因素影響。
  • 乳腺癌的症狀辨別、自我檢查方法以及4點飲食注意
    乳房的構造乳房是由乳腺管、乳小葉、脂肪結締組織所組成,乳房約分為6-9大葉,再由許多小葉所構成,其末端有許多乳腺囊,由導管相互連接,主要作用是分泌乳汁。由乳房而來的淋巴管大部分會流至腋下淋巴結,而癌細胞則可能經由這個管道擴散至淋巴結。乳腺癌是什麼所謂癌症,大多是由惡性腫瘤所引起,乳腺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
  • 患乳腺癌後還能活多久?
    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由於它的高發和惡性程度,對女性的身心傷害非常大。也有很多女性問,一旦確診乳腺癌還能活多久?乳腺癌有那麼嚴重嗎?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
  • 如何正確自查乳腺癌?幾個個徵兆要知道
    在謝主任的建議下,她接受了穿刺活檢。不幸的是,雖然結節只有1公分大小,但被確診為惡性,乳腺癌早期。面對這樣的結果,徐阿姨一時難以接受。她認為,自己平時沒發現有什麼問題,也沒有摸到腫塊等變異。而且,為什麼偏偏一公分的腫塊竟然成了乳腺癌呢?印象中,得了乳腺癌就是要切乳,一想到這裡徐女士難以接受。
  • 又一美麗影星隕落,乳腺癌早期篩查刻不容緩
    乳腺癌發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每2分鐘有一例乳腺癌發生。81.4%的乳腺癌患者年齡集中在36~65歲之間。主要威脅在家庭事業中承擔重任的中年女性。參照《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篩查章節:一般女性篩查從40歲開始接受每1~2年1次的篩查,以X線檢查為主,緻密型乳腺聯合彩超檢查;高風險人群(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胸壁放療史)篩查可早於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