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不容忽視的疾病。乳腺癌發病時,並不像無聲無息的肝臟疾病,乳腺癌的早期徵兆在乳房是有跡可循的,且早期發現的存活率更高達九成以上!講到乳腺癌,我們勢必要先了解下乳房的生理特點。
乳房的構造
乳房是由乳腺管、乳小葉、脂肪結締組織所組成,乳房約分為6-9大葉,再由許多小葉所構成,其末端有許多乳腺囊,由導管相互連接,主要作用是分泌乳汁。由乳房而來的淋巴管大部分會流至腋下淋巴結,而癌細胞則可能經由這個管道擴散至淋巴結。
乳腺癌是什麼
所謂癌症,大多是由惡性腫瘤所引起,乳腺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如細胞出現病變時,就可能演變為癌細胞,進而出現過度繁殖的現象。當癌細胞積聚在某個組織或器官,如乳腺管或乳小葉,就會形成腫瘤。常見乳腺癌類別:乳腺管癌、乳小葉癌。
乳腺癌的病程
癌細胞究竟是如何擴散與變化的呢?以乳腺管為例,乳房內的細胞管壁原都是正常無異的,也會有正常的組織增生;當增生的正常細胞發生變異或失去控制時,就容易衍生為原位癌細胞(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並未侵入周圍的乳腺組織);一旦癌細胞失控並開始擴散,可能突出管壁,甚至經由血液及淋巴液轉移到其他器官。
乳房疼痛的原因
腫瘤在成長過程中失去控制,進而侵犯或破壞其他鄰近組織與器官,或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器官。腫瘤是由近而遠的侵犯其他區域,亦可能引發乳房疼痛。乳房疼痛常發生於月經前一周左右,引發單側或雙側的乳房脹痛,甚至延伸到腋窩或上臂。但是,乳房疼痛並非診斷乳腺癌的依據,也並非絕對相關,約有八成的疼痛跟乳腺癌是沒有關係的。乳房疼痛的類型主要有下列三種:
周期性乳房疼痛
常發生於月經來的3-5天內,可能引發單側或雙側的乳房疼痛,腋窩或上臂可能也有痛覺。主因是月經周期中,卵巢分泌雌激素影響乳房所致,直到月經來潮後,女性激素消退、乳房組織恢復正常,疼痛自然也會消退,並不需服用止痛藥。
非周期性乳房疼痛
平均好發年齡為中年婦女,原因可能包括:不合適的胸罩、良性大腫塊、服用雌激素、乳腺發炎(合併紅腫熱痛)、運動時拉傷或性行為過度激烈等等。其他如心肌梗塞、心絞痛、二尖瓣脫垂等心臟問題,亦可能誤以為是乳房疼痛。
非生理期引起的乳房疼痛
除周期與非周期性的疼痛外,可能還有其他引起乳房疼痛的情況,如單邊乳房的肋軟骨發炎、乳房切片後的疼痛或肌肉神經抽痛等等。若經期結束後,或非其他外力因素引起的乳房疼痛,有任何疑慮應立即就醫,才能做最準確的判斷。
乳腺癌的常見症狀
乳房出現腫塊是乳腺癌的重要徵兆,如出現不痛的腫塊、乳房局部變硬。除此之外,還可能有下列幾種症狀:
1、出現偏硬的腫塊、形狀不規則
2、腫塊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且邊緣不清楚
3、皮膚出現凹陷、橘子皮變化
4、嚴重可能出現紅腫潰爛
5、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
6、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
7、腋下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的高危險群
哪些人群發生乳腺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必須特別留意呢?
1、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的細胞增生
2、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母親或一等親姊妹曾患有乳癌
3、未曾生育或三十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
4、初經較早(11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
5、任一側乳房曾經得過乳腺癌
6、飲食喜愛高脂肪食物、酗酒者
7、長期使用激素補充劑
除上述高危人群之外,還有一個危險因素須特別介紹,那就是乳腺癌基因。
乳腺癌基因是什麼
乳腺癌的形成與某些特殊基因的突變有關,如BRCA1 與BRCA2 基因,根據研究,約有5-10%的乳癌來自遺傳。有乳腺癌基因者,患乳腺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婦女提早約10年。此外,乳腺癌基因突變的發生率更高達30-50%不等,患乳腺癌的機率相當高,因此,乳腺癌基因BRCA1 與BRCA2 的檢驗亦有其必要性。
乳腺癌基因會遺傳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旦乳腺癌基因發生突變,其後代約有50%的機率帶有此突變基因,不僅乳腺癌患率增加(男性也會),這些家族成員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相對提高。若有以下情況,已屬高危險群,強烈建議必須接受BRCA1 與BRCA2 基因篩檢:
1、家族成員先後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2、家族中以2人或2人以上在50歲前患乳腺癌
3、家族中有男性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嚴重度分期
乳腺癌一般可分為乳小葉癌及乳腺管癌,分期的目的除了了解癌細胞的侵犯程度外,也是評估治療方式與預測發展狀況的依據之一。下面依腫瘤大小、淋巴結的轉移程度分為四期:
第0期:屬於原位癌,意指在乳腺管或乳小葉末端的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範圍局限在乳腺管內,可說是最早期的徵兆。
第1期:乳房腫塊小於2公分,且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第2期:乳房腫塊介於2-5公分,淋巴結可能未轉移或少部分轉移。
第3期:乳房腫塊大於5公分,皮膚出現明顯的變化,如紅腫、潰爛、橘皮樣,且大部分的淋巴結已轉移。也有將本期分為三個亞類,分別為:IIIA、IIIB和 IIIC。
第4期:癌細胞已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肺、骨骼。
還是提醒大家,乳腺癌若能即早發現,越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更能有效控制癌細胞擴散,提高存活率。
乳腺癌存活率
如下表所示,若及早發現病灶,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越晚期的乳腺癌,存活率可會大大降低,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乳腺癌自我檢查方式,打擊癌細胞要趁早!
乳腺癌自我檢查
早期發現異狀,不僅能提高存活率,治療效果也較佳。所以平時應定期自我檢查,就能及早察覺乳腺癌徵兆。
以下為大家介紹自我檢查方式與步驟:
檢查前,必須將五指併攏以指腹按壓,範圍以胸骨為中線,按壓鎖骨下緣、腋下及肋骨下緣邊界。
第一步,雙手垂直放鬆,觀察乳房形狀是否突然改變、有無異常腫塊、皮膚凹陷或紅腫。
第二步,抬起右上臂,左手按壓右側乳房,以乳頭為中心順時鐘檢查,由內而外摸索三至四圈;左側乳房則換右手按壓,方式亦同。
第三步,採平躺的姿勢,右肩下放一靠枕,右手彎曲置於頭後,以步驟二方式檢則右側乳房,左側乳房亦同。
第四步,除了乳房,也須檢查腋下淋巴是否腫大。最後以兩指擠壓雙側乳頭,檢查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腺癌防治的一大關鍵,除了定期就醫篩檢外,平時也應定期做好自我檢查。若是檢查過程中摸到乳房腫塊,就一定是乳腺癌嗎?
乳房腫塊是什麼?
在自我檢查過程中,摸到腫塊時總讓人心生恐懼,害怕是不是得了癌症。其實你大可不必驚慌,因為有百分之九十的腫塊是屬於良性的,這種良性腫塊主要分為三種:
乳房纖維腺瘤
是15-35歲的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方面常見一側或兩側乳房內發現大小不一的腫塊,觸診時表面較圓滑、邊緣明顯,且可移動。目前研究雖排除纖維腺瘤演變為乳癌的可能,但纖維腺瘤若頻繁出現,或有家族病史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率較高。
乳房纖維囊腫
好發於30-50歲的婦女,近更年期較為常見,此類型的腫瘤大多出現在單側,唯有少數20%為兩側性。纖維囊腫常於更年期後消失,轉變為乳腺癌的機率也較低。但是,若切片檢查有上皮增生的情況,發生乳癌的危險率將可能提高2-5倍,常見症狀為婦女月經來潮前,因囊腫脹大而引起的乳房疼痛,少數病人的乳頭可能有分泌物。觸診時可摸到硬塊且觸痛,但腫塊邊界不明顯。可以止痛藥治療,或選擇較合適的胸罩以減輕不適感。
乳房囊腫
好發於更年期的女性,少見於35歲以下,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囊腫一樣,是屬於良性的,外表雖然成堅硬狀,但內容卻充滿液體。
雖然上述三者皆屬良性腫瘤,但仍需要進一步就醫診斷與定期追蹤,尤其是乳癌的高危險群。若是腫塊越來越大或數量增多,亦可能惡化為癌症,早期治療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乳腺癌診斷
乳房視診與觸診
絕大多數的乳房腫塊是藉由視診與觸診發現的,而自我檢查的方法也非常簡單,一般婦女可在月經過後5-10天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若發現異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乳房X光攝影檢查
X光檢查是目前醫學證實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其原理為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的影像檢查,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更可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腺癌。
超聲波檢查
當乳房出現異常腫塊時,就會採用超聲波的檢查方式,可由超聲波的指引,以細針抽取腫塊細胞做病理檢驗。
乳房切片檢查
利用穿刺或手術的方法,取出腫塊切取樣本進一步檢驗。此方法能較為準確地診斷乳腺癌。
乳腺癌治療
主要依腫瘤大小、位置、檢驗結果、淋巴結有無轉移及X光的影像等,加上年齡、健康狀況,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再決定治療方式。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及簡易的治療原理。
1、手術治療
乳腺癌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可選擇的方式較多元,可與醫師討論後評估適合的手術方式。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以下三種:
改良式乳房根除術
將乳房整體及腋下淋巴結切除,保留胸大肌,適用於腫瘤靠近乳暈,且無轉移至其他器官者。
乳房保留手術
適用於體積小、腫瘤距離乳暈兩公分以上,且未有遠端轉移之病人。手術方式會將乳房的腫瘤及周圍兩公分的組織切除,對於腋下淋巴結無病變者,可採用此保守療法,一般須配合化療及放射線治療。
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
適用於乳腺癌腺管原位癌之病患,此手術方法不包括含腋下淋巴結的切除。
2、化學治療
合併多種化學藥物,對乳腺癌細胞的控制效果佳,能有效降低局部復發機會、延長存活時間。
3、術前化療
對於腫瘤大於五公分而無法進行手術的病患,或是針對發炎性病灶先施與化學治療,其目的是減少發炎面積及腫瘤大小,以利手術。
4、放射線治療
其原理是藉由高能量光波破壞或停止癌細胞生長,適用於腫瘤過大、擔心術後有癌細胞殘留進而擴散者;或用於乳房保留手術,增加局部控制。
一般在術後會接受總長5-6周、每周5次的放射線療程,每次大約15到30分鐘,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
預防乳腺癌的飲食
多吃海藻類
海帶、海藻富含葉綠素,具有抗癌作用,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與類胡蘿蔔素可對抗自由基。
控制脂肪攝取
高脂飲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一般民眾應做好飲食控制,尤其是動物性脂肪。腸道細菌會將高脂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轉變為動情激素,這些動情激素則可能有致癌的風險,它會儲存於乳房的脂肪組織,提高乳房細胞病變的機率。
補充纖維素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全穀類,多吃高纖食物能降低乳癌的發生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纖維能阻止代謝易致癌的動情激素,也能降低血中動情激素濃度,若血中動情激素濃度高,就容易患乳腺癌。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如高麗菜、甘藍菜、花椰菜、白菜等,利用簡單的川燙、蒸煮,能保留抗癌的營養素。十字花科蔬菜含硫化合物,能減少體內的動情激素來避免誘髮乳腺癌,並具有抑制乳癌細胞產生的功能。
攝取Omega-3 脂肪酸
在飲食中並不是要完全避免脂肪,而是攝取「好的脂肪」。如深海魚類:鮪魚、鮭魚、沙丁魚、鱈魚等,這些魚肉富含Omega-3 脂肪酸。因前列腺素會引起發炎反應,而Omega-3 則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