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症狀辨別、自我檢查方法以及4點飲食注意

2021-01-18 荊山浮屠話健康

女性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女性健康的,不容忽視的疾病。乳腺癌發病時,並不像無聲無息的肝臟疾病,乳腺癌的早期徵兆在乳房是有跡可循的,且早期發現的存活率更高達九成以上!講到乳腺癌,我們勢必要先了解下乳房的生理特點。

乳房的構造

乳房是由乳腺管、乳小葉、脂肪結締組織所組成,乳房約分為6-9大葉,再由許多小葉所構成,其末端有許多乳腺囊,由導管相互連接,主要作用是分泌乳汁。由乳房而來的淋巴管大部分會流至腋下淋巴結,而癌細胞則可能經由這個管道擴散至淋巴結。

乳腺癌是什麼

所謂癌症,大多是由惡性腫瘤所引起,乳腺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如細胞出現病變時,就可能演變為癌細胞,進而出現過度繁殖的現象。當癌細胞積聚在某個組織或器官,如乳腺管或乳小葉,就會形成腫瘤。常見乳腺癌類別:乳腺管癌、乳小葉癌。

乳腺癌的病程

癌細胞究竟是如何擴散與變化的呢?以乳腺管為例,乳房內的細胞管壁原都是正常無異的,也會有正常的組織增生;當增生的正常細胞發生變異或失去控制時,就容易衍生為原位癌細胞(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並未侵入周圍的乳腺組織);一旦癌細胞失控並開始擴散,可能突出管壁,甚至經由血液及淋巴液轉移到其他器官。

乳房疼痛的原因

腫瘤在成長過程中失去控制,進而侵犯或破壞其他鄰近組織與器官,或經由血液或淋巴系統轉移到其他器官。腫瘤是由近而遠的侵犯其他區域,亦可能引發乳房疼痛。乳房疼痛常發生於月經前一周左右,引發單側或雙側的乳房脹痛,甚至延伸到腋窩或上臂。但是,乳房疼痛並非診斷乳腺癌的依據,也並非絕對相關,約有八成的疼痛跟乳腺癌是沒有關係的。乳房疼痛的類型主要有下列三種:

周期性乳房疼痛

常發生於月經來的3-5天內,可能引發單側或雙側的乳房疼痛,腋窩或上臂可能也有痛覺。主因是月經周期中,卵巢分泌雌激素影響乳房所致,直到月經來潮後,女性激素消退、乳房組織恢復正常,疼痛自然也會消退,並不需服用止痛藥。

非周期性乳房疼痛

平均好發年齡為中年婦女,原因可能包括:不合適的胸罩、良性大腫塊、服用雌激素、乳腺發炎(合併紅腫熱痛)、運動時拉傷或性行為過度激烈等等。其他如心肌梗塞、心絞痛、二尖瓣脫垂等心臟問題,亦可能誤以為是乳房疼痛。

非生理期引起的乳房疼痛

除周期與非周期性的疼痛外,可能還有其他引起乳房疼痛的情況,如單邊乳房的肋軟骨發炎、乳房切片後的疼痛或肌肉神經抽痛等等。若經期結束後,或非其他外力因素引起的乳房疼痛,有任何疑慮應立即就醫,才能做最準確的判斷。

乳腺癌的常見症狀

乳房出現腫塊是乳腺癌的重要徵兆,如出現不痛的腫塊、乳房局部變硬。除此之外,還可能有下列幾種症狀:

1、出現偏硬的腫塊、形狀不規則

2、腫塊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且邊緣不清楚

3、皮膚出現凹陷、橘子皮變化

4、嚴重可能出現紅腫潰爛

5、乳頭凹陷且有不正常分泌物

6、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

7、腋下淋巴結腫大

乳腺癌的高危險群

哪些人群發生乳腺癌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必須特別留意呢?

1、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的細胞增生

2、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母親或一等親姊妹曾患有乳癌

3、未曾生育或三十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

4、初經較早(11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

5、任一側乳房曾經得過乳腺癌

6、飲食喜愛高脂肪食物、酗酒者

7、長期使用激素補充劑

除上述高危人群之外,還有一個危險因素須特別介紹,那就是乳腺癌基因。

乳腺癌基因是什麼

乳腺癌的形成與某些特殊基因的突變有關,如BRCA1 與BRCA2 基因,根據研究,約有5-10%的乳癌來自遺傳。有乳腺癌基因者,患乳腺癌的平均年齡比一般婦女提早約10年。此外,乳腺癌基因突變的發生率更高達30-50%不等,患乳腺癌的機率相當高,因此,乳腺癌基因BRCA1 與BRCA2 的檢驗亦有其必要性。

乳腺癌基因會遺傳嗎?答案是肯定的。一旦乳腺癌基因發生突變,其後代約有50%的機率帶有此突變基因,不僅乳腺癌患率增加(男性也會),這些家族成員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機率也會相對提高。若有以下情況,已屬高危險群,強烈建議必須接受BRCA1 與BRCA2 基因篩檢:

1、家族成員先後罹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2、家族中以2人或2人以上在50歲前患乳腺癌

3、家族中有男性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嚴重度分期

乳腺癌一般可分為乳小葉癌及乳腺管癌,分期的目的除了了解癌細胞的侵犯程度外,也是評估治療方式與預測發展狀況的依據之一。下面依腫瘤大小、淋巴結的轉移程度分為四期:

第0期:屬於原位癌,意指在乳腺管或乳小葉末端的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範圍局限在乳腺管內,可說是最早期的徵兆。

第1期:乳房腫塊小於2公分,且無腋下淋巴結轉移。

第2期:乳房腫塊介於2-5公分,淋巴結可能未轉移或少部分轉移。

第3期:乳房腫塊大於5公分,皮膚出現明顯的變化,如紅腫、潰爛、橘皮樣,且大部分的淋巴結已轉移。也有將本期分為三個亞類,分別為:IIIA、IIIB和 IIIC。

第4期:癌細胞已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肺、骨骼。

還是提醒大家,乳腺癌若能即早發現,越有機會做乳房保留手術,更能有效控制癌細胞擴散,提高存活率。

乳腺癌存活率

如下表所示,若及早發現病灶,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

越晚期的乳腺癌,存活率可會大大降低,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乳腺癌自我檢查方式,打擊癌細胞要趁早!

乳腺癌自我檢查

早期發現異狀,不僅能提高存活率,治療效果也較佳。所以平時應定期自我檢查,就能及早察覺乳腺癌徵兆。

以下為大家介紹自我檢查方式與步驟:

檢查前,必須將五指併攏以指腹按壓,範圍以胸骨為中線,按壓鎖骨下緣、腋下及肋骨下緣邊界。

第一步,雙手垂直放鬆,觀察乳房形狀是否突然改變、有無異常腫塊、皮膚凹陷或紅腫。

第二步,抬起右上臂,左手按壓右側乳房,以乳頭為中心順時鐘檢查,由內而外摸索三至四圈;左側乳房則換右手按壓,方式亦同。

第三步,採平躺的姿勢,右肩下放一靠枕,右手彎曲置於頭後,以步驟二方式檢則右側乳房,左側乳房亦同。

第四步,除了乳房,也須檢查腋下淋巴是否腫大。最後以兩指擠壓雙側乳頭,檢查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腺癌防治的一大關鍵,除了定期就醫篩檢外,平時也應定期做好自我檢查。若是檢查過程中摸到乳房腫塊,就一定是乳腺癌嗎?

乳房腫塊是什麼?

在自我檢查過程中,摸到腫塊時總讓人心生恐懼,害怕是不是得了癌症。其實你大可不必驚慌,因為有百分之九十的腫塊是屬於良性的,這種良性腫塊主要分為三種:

乳房纖維腺瘤

是15-35歲的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方面常見一側或兩側乳房內發現大小不一的腫塊,觸診時表面較圓滑、邊緣明顯,且可移動。目前研究雖排除纖維腺瘤演變為乳癌的可能,但纖維腺瘤若頻繁出現,或有家族病史的婦女,發生乳腺癌的危險率較高。

乳房纖維囊腫

好發於30-50歲的婦女,近更年期較為常見,此類型的腫瘤大多出現在單側,唯有少數20%為兩側性。纖維囊腫常於更年期後消失,轉變為乳腺癌的機率也較低。但是,若切片檢查有上皮增生的情況,發生乳癌的危險率將可能提高2-5倍,常見症狀為婦女月經來潮前,因囊腫脹大而引起的乳房疼痛,少數病人的乳頭可能有分泌物。觸診時可摸到硬塊且觸痛,但腫塊邊界不明顯。可以止痛藥治療,或選擇較合適的胸罩以減輕不適感。

乳房囊腫

好發於更年期的女性,少見於35歲以下,與身體其他部位的囊腫一樣,是屬於良性的,外表雖然成堅硬狀,但內容卻充滿液體。

雖然上述三者皆屬良性腫瘤,但仍需要進一步就醫診斷與定期追蹤,尤其是乳癌的高危險群。若是腫塊越來越大或數量增多,亦可能惡化為癌症,早期治療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乳腺癌診斷

乳房視診與觸診

絕大多數的乳房腫塊是藉由視診與觸診發現的,而自我檢查的方法也非常簡單,一般婦女可在月經過後5-10天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若發現異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乳房X光攝影檢查

X光檢查是目前醫學證實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其原理為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的影像檢查,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更可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腺癌。

超聲波檢查

當乳房出現異常腫塊時,就會採用超聲波的檢查方式,可由超聲波的指引,以細針抽取腫塊細胞做病理檢驗。

乳房切片檢查

利用穿刺或手術的方法,取出腫塊切取樣本進一步檢驗。此方法能較為準確地診斷乳腺癌。

乳腺癌治療

主要依腫瘤大小、位置、檢驗結果、淋巴結有無轉移及X光的影像等,加上年齡、健康狀況,由醫師做專業的評估,再決定治療方式。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及簡易的治療原理。

1、手術治療

乳腺癌常見的治療方式之一,可選擇的方式較多元,可與醫師討論後評估適合的手術方式。常見的手術方式有以下三種:

改良式乳房根除術

將乳房整體及腋下淋巴結切除,保留胸大肌,適用於腫瘤靠近乳暈,且無轉移至其他器官者。

乳房保留手術

適用於體積小、腫瘤距離乳暈兩公分以上,且未有遠端轉移之病人。手術方式會將乳房的腫瘤及周圍兩公分的組織切除,對於腋下淋巴結無病變者,可採用此保守療法,一般須配合化療及放射線治療。

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

適用於乳腺癌腺管原位癌之病患,此手術方法不包括含腋下淋巴結的切除。

2、化學治療

合併多種化學藥物,對乳腺癌細胞的控制效果佳,能有效降低局部復發機會、延長存活時間。

3、術前化療

對於腫瘤大於五公分而無法進行手術的病患,或是針對發炎性病灶先施與化學治療,其目的是減少發炎面積及腫瘤大小,以利手術。

4、放射線治療

其原理是藉由高能量光波破壞或停止癌細胞生長,適用於腫瘤過大、擔心術後有癌細胞殘留進而擴散者;或用於乳房保留手術,增加局部控制。

一般在術後會接受總長5-6周、每周5次的放射線療程,每次大約15到30分鐘,可減少再次復發的機會。

預防乳腺癌的飲食

多吃海藻類

海帶、海藻富含葉綠素,具有抗癌作用,其中所含的維生素C與類胡蘿蔔素可對抗自由基。

控制脂肪攝取

高脂飲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發生率,一般民眾應做好飲食控制,尤其是動物性脂肪。腸道細菌會將高脂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轉變為動情激素,這些動情激素則可能有致癌的風險,它會儲存於乳房的脂肪組織,提高乳房細胞病變的機率。

補充纖維素

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蔬菜、水果、全穀類,多吃高纖食物能降低乳癌的發生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纖維能阻止代謝易致癌的動情激素,也能降低血中動情激素濃度,若血中動情激素濃度高,就容易患乳腺癌。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

如高麗菜、甘藍菜、花椰菜、白菜等,利用簡單的川燙、蒸煮,能保留抗癌的營養素。十字花科蔬菜含硫化合物,能減少體內的動情激素來避免誘髮乳腺癌,並具有抑制乳癌細胞產生的功能。

攝取Omega-3 脂肪酸

在飲食中並不是要完全避免脂肪,而是攝取「好的脂肪」。如深海魚類:鮪魚、鮭魚、沙丁魚、鱈魚等,這些魚肉富含Omega-3 脂肪酸。因前列腺素會引起發炎反應,而Omega-3 則具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哪些女性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什麼症狀?如何自測?一文說清楚
    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抽菸、喝酒、高脂飲食、不運動,超重,長期負面情緒等等的人,會引起體質下降,也是乳腺癌高發的原因之一。那麼既然提醒女性朋友,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朋友,需要注意乳腺癌的發生,那麼日常怎麼要注意乳腺癌發生?也就是說乳腺癌發病後,會有什麼症狀提示需要高度重視了?
  • 乳腺癌的早期症狀 注意這五種情況的出現
    尤其是乳腺癌晚期患者,這些現象更是明顯和嚴重。2、腫塊症狀在很多的時候正是因為是早期的情況很多人都會選擇忽視這樣的問題發生,其實很多的患者也是有發現的希望的,但是,就是沒有注意自己乳房內的異常。乳內腫塊是乳腺癌晚期症狀最主要的表現,一般發生在乳腺的外上部。尤其對成年婦女乳內腫塊應引起高度重視。
  • 乳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女性12個症狀要警惕乳腺癌
    乳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乳腺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專家表示,下面12個徵兆可能就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狀,女性朋友如果發現這些異常應及時到專科做進一步檢查。1、厚腫塊:乳房組織突然增厚,可能是嚴重潛在的病症如乳葉原位癌或是發炎性乳癌。
  • 4點教你簡單辨別
    因此,學會簡單辨別,尤為重要。4方面判斷腫塊的安全性從這四個方面,可以簡單判斷腫塊是否惡性。如果在右側鎖骨上方發現腫塊,並伴隨咳嗽、胸痛、氣短、發熱、咯血、免疫力下降等症狀,很有可能是肺癌轉移,需要儘快去醫院進行肺部疾病的篩查。尤其是長期吸菸、吸二手菸、接觸廚房油煙、有肺部疾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要注意。
  • 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居首,醫生:乳腺若出現四個特徵,及時去檢查
    其實以現在的醫學技術來說,若是能夠在早期發現乳腺癌並積極地進行治療,其對於人體危害是能夠控制的,那麼哪些症狀預示乳腺癌的發病,醫生:以下4個症狀,很有可能是乳腺癌前期的表現,引起重視,做全面檢查非常有必要。
  • 乳房疼痛是乳腺癌的徵兆?乳腺癌早期有哪些症狀?不妨自查一下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乳腺癌,可以結合一些其它的症狀來看。乳腺癌早期會有一些變化,一側可能會出現瘙癢、溼疹等現象,出現這種症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時的進行檢查,才能避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除了哺乳期之外,如果是發現分泌出液體,有水珠一樣的液體存在,則可能是出現了病變,一般該症狀是良性的變化。
  • 什麼是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
    嬰幼兒時期需要注意的是養分均衡,發起母乳餵養;孩童發育期減少攝入過量的高蛋白和低纖維飲食;青春期不要很多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練習;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壯。平常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燻、炸、烤食物,添加食用新鮮蔬菜、生果、維生素、胡蘿蔔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 乳腺癌早期有什麼症狀?若摸到胸部有這「玩意」,值得警惕
    隨著女性社會低位的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僅僅要承擔家庭工作,還要步入社會工作,從而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以及心理壓力。這樣勢必會讓其生活、飲食以及作息習慣發生改變,繼而引發各種身體疾病,其中乳腺癌就是比較高發的一類。
  • 日本研發出淚水檢測乳腺癌技術?女性出現3大症狀,得警惕了
    雖然乳腺癌相對於其他惡性腫瘤來說,其治癒率是比較高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女性被這種疾病所困擾著。如果日本這項研發技術真的能夠廣泛的應用在臨床當中,想必對女性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女性出現哪些症狀需要進行乳腺癌檢查?1、乳腺腫塊乳腺腫塊是乳腺癌的症狀之一。一般女性可能在洗澡或者進行按摩的時候發現胸部的腫塊,這個時候女性一定要小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乳腺癌。
  • 什麼是乳腺癌 預防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自20世紀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現出下降趨勢;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篩查工作的開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開展,提高了療效。乳腺癌已成為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乳腺癌的症狀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徵,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徵。1.乳腺腫塊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
  • 乳腺癌的前兆 出現這些要小心乳腺癌
    (4)乳頭出現上翹、內陷、裂口,晚期可出現糜爛、破潰或溢液。(5)一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晚期在鎖骨上同側腋窩也可摸到。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防治乳腺癌的爆發呢?防癌抗癌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共同入手,除了正規的檢查確診治療外,日常生活中要根據所處的生活環境或狀態來做好預防:科學飲食、合理作息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要想遠離乳腺癌,一定不要熬夜。
  • 醫生:檢查前注意4點
    胃鏡是檢查胃病常見的診斷方法之一,但常規胃鏡檢查帶來的種種不適,卻讓很多人聞之生畏。於是,近年來一種相對舒適的胃鏡檢查方式悄然興起——無痛胃鏡。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有疑問了:有胃病就要做胃鏡嗎?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檢查有什麼區別?我們又該如何選擇?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科學的飲食搭配帶來更好的療效,乳腺癌患者飲食應該注意哪些?
    乳腺癌在全球分布的巨大差異強烈提示膳食營養因素可能是影響其發生的重要因素。 隨著中國人的「食譜」與一些發達國家越來越接近,加之「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帶來的生活節奏加快等因素,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每年都在上升,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發病率,更是已接近歐美國家。
  • 日本女主播小林麻央患癌病逝 乳腺癌的預防方法
    三個身體異樣小心乳腺癌找上門  1、腫塊  其實乳腺癌的症狀最為明顯的就是女性乳房出現腫塊了。  2、乳房痛  當你感覺自己的乳房有疼痛感的時候切記不可忽視,因此乳房疼痛也是判斷乳腺癌的因素之一。  3、酒窩症狀  相信每一位女性朋友對於自己的胸部都是特別的了解,甚至是左邊長了幾根毛都十分的清楚。
  • 如何自檢乳腺癌?分享3個辦法,教你「摸」出乳腺癌
    近年來,乳腺癌頻發,讓不少女性們惶惶不安,生怕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幸運兒」。這種擔心在所難免,但也並非沒有應對方法。乳腺癌有一定的症狀信號,主要體現在乳腺上,可作為自查依據。那麼,自查乳腺的具體步驟是怎麼樣的呢?女人如何在家自查乳腺?
  • 經常生氣更容易得乳腺癌?不一定,但是……
    今天,小U就帶大家繼續來了解一下乳腺癌。如何早發現?自檢、檢查一個都不能少絕大部分乳腺疾病都是患者自我發現異常而就醫的,乳腺自檢很重要,貴在方法正確、耐心及長期的堅持。臨床醫生建議:年輕女性應該每月進行1次乳腺自我檢查,每1~3年進行1次臨床檢查。
  • 十二指腸癌的早期症狀 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那麼,十二指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呢?有哪些治療方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十二指腸癌的早期症狀疼痛疼痛可表現為上腹部疼痛或者是鈍痛,可以向背部輻射,即使吃了東西也無法緩解疼痛。這種疼痛往往是潰瘍引起的,也就是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癌潰瘍就是十二指腸癌的早期症狀之一。
  • 這6個自我判斷方法,及3個檢查手段要知曉
    但其實大腸癌離我們很近,尤其是現在人吃的東西多且雜,飲食習慣不好,生活習慣差,再加上壓力大,不知不覺就會招惹上各種腸道疾病,往往這些腸道問題並不會引起人體出現很明顯的症狀。當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甚至出現腸癌時,才引起患者的強烈不適,而這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不僅治療變得困難,預後往往也變得很差。
  • 宮頸癌怎麼檢查出來 如何自我檢查宮頸癌
    宮頸癌的出現讓很多女性都花容失色,這樣的婦科疾病給女性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的生活困擾,那麼在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宮頸癌的到來呢,宮頸癌怎麼檢查出來呢,宮頸癌的自我檢查方法有哪些呢,文章中已經給出了相應的答案,一起來看看文章內容吧。
  • 乳房經常脹痛是不是乳腺癌?乳房內不痛的腫塊,才更該疑心乳腺癌
    乳房有什麼樣的問題才需要警惕乳腺癌呢?關於這幾個問題,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警惕與經期無關的不痛腫塊乳腺檢查最簡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自檢,因此有很多的女性都形成了這樣的一個檢查習慣,但是偶爾感覺到乳房脹痛的時候,就會疑心是不是乳腺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