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說不出來?三水醫生成功從八旬老人氣管中取出大腫物

2021-01-18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張秀藍 通訊員/徐浪)話說一半就發不出聲音?八旬老人半年來「說不出話」竟是腫物所致。「謝謝你們!我現在感覺整個人都很暢順!」10月30日,在三水人民醫院成功切除了聲帶中的大腫物,準備出院的劉伯開心地跟醫生道謝。

  據劉伯家人介紹,10月24日,他們帶著老人來到三水區人民醫院做喉鏡檢查,終於發現了讓老人「說不出話」的真兇:右側聲帶有一體積為20×12×10mm的腫物。

  喉鏡檢查發現腫物幾乎堵住劉伯氣管。

  腫物較大,幾乎與氣管直徑等同,劉伯每次呼吸,腫物都會將氣管堵上一次,導致劉伯「有話說不出來」。醫生告訴劉伯,腫物體積較大,需儘快手術治療,不然腫物再長大一些就很可能導致他出現窒息的情況。

  但劉伯年齡大,有高血壓、老年肺氣腫,聲帶腫物也較大,加上曾長期抽菸,抵抗力不如從前,呼吸道的分泌物也多,實施支撐喉鏡右側聲帶腫物切除術難度非常大,而如果將氣管切開再切除腫物,年已8旬的劉伯身體恢復較慢,會增加劉伯的痛苦、費用高,且容易誘發許多後遺症如肺部感染、心衰等。

  三水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志輝與麻醉科盛恆煒博士帶領手術團隊反覆對劉伯的病情進行研究,最終決定,對老伯實施全麻插管下聲帶腫物切除術。曾在廣州軍區總醫院從醫二十多年的盛恆煒介紹,劉伯的手術麻醉前評估為極高危,對麻醉技術和要求高。

  「手術在聲門操作,而患者生命安危也靠氣道來維繫,如果氣管插管失敗或插管引起腫物脫落堵塞氣道,都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盛恆煒說,這是我從醫生涯中遇到的第二例同類病例,正是有第一例的成功經驗,加上對劉伯的病情進行了麻醉前充分論證,各種搶救措施準備完善,所以我們對這次麻醉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醫生為劉伯做手術。

  10月26日上午,盛恆煒上臺為劉伯實施經氣管插管全麻,看著氣管中那隨著呼吸前後晃動、幾乎要堵塞氣道的大腫物,盛恆煒凝神靜氣,抓住腫物前後晃動的間隙,成功完成經氣管插管全過程,一件似乎無法完成的任務就這樣高質量地完成了。耳鼻喉科主任李志輝隨後親自上臺手術,盛恆煒現場全程密切關注劉伯身體情況。

  最終,在耳鼻喉科和麻醉科的通力協作下,劉伯在完全清醒情況下完成了支撐喉鏡右側聲帶腫物切除術,解除了劉伯長達半年之久「有話說不出來」的苦惱。插管、手術全程劉伯血壓、心率基本無波動,血流動力學相當平穩。

  10月30日,此次手術的助理醫生、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雁雲與盛恆煒博士來到劉伯的病房,為劉伯進行出院前的檢查。劉伯說:「我現在感覺好順暢,感謝人民醫院的醫生,醫術精湛!」擺脫困擾的他還激動地還當場背誦了一篇自己十分喜歡的文章,「看,我現在說話都順利,很舒服!」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頸部長腫物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治癒
    於今年10月在上林出生的貝貝因左頸部出現腫物(據測量約有4.5x3x2cm,差不多雞蛋大小),出生後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血氧下降,當地醫生隨即給予貝貝呼吸機輔助通氣,並下了病危通知書。貝貝於10月19日23時30分急診轉院至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外科重症監護室治療,入院後的頸部磁共振檢查提示:囊內可見液氣平面,低信號氣體影,上緣達第1頸椎上緣水平,下緣達胸鎖關節水平,中心層面位於喉部左側及後方,其周圍軟組織受壓明顯,喉部及氣管受壓向右移位,甲狀腺受壓,左側胸鎖乳突肌受壓向外移位。結合查體及輔查,考慮診斷梨狀窩可能性大。
  • 青島一老人眼瞼長疙瘩一碰就出血 眼科醫生提醒:不能忽視
    而且術後完全看不出來。"八旬老人徐大爺複查完眼睛,高興地和家人及朋友們說。  半年前徐大爺發現左眼外眼角下端長了一個"小米粒"樣腫物,起初生長緩慢,老人及家人並未在意,但是近半年來,"小米粒"迅速成長"黃豆"大小,且表面不平,輕微觸碰就出血,家人不放心,於是趕緊帶老人來到青島市市立醫院西院區眼科就診。
  • 七旬老人氣管變成「一線天」,專家用「魔肺」救回了被命運扼住喉嚨...
    老李的女兒告訴醫生,手術後,老李一直覺得呼吸困難,多次在杭州的多家大醫院進行雷射擴大聲門手術,但治療的效果不佳,老李胸悶氣急、喘不上氣的症狀始終未能緩解。今年清明節後,從嘉興掃墓回來的老李,呼吸更加困難了。他一躺下就喘不上來氣,晚上只能斜靠著床頭稍微眯一會兒,更無法上下樓、快步行走。
  • 八旬老人意外摔倒後腦勺著地,醫生執意留他住院救了他一命
    楚天都市報6月28日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金靜)「如果不是醫生執意讓他留下來住院,恐怕我爸爸就有生命危險了!」許女士一邊照顧躺在病床上的老父,一邊回憶著老人的治療經過,話語裡難掩感激之情。她的父親因意外摔倒致顱內多處腦挫傷伴出血,幸虧醫生堅持要求住院觀察治療,病情變化後及時手術清除了繼發性腦挫裂傷伴血腫的危害。
  • 鋼絲球暗藏「殺機」 六旬老人喝湯吞下鋼針分兩次才取出
    近日,湖南懷化六旬老人喝湯時不慎吞下一根鋼針,幸得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採用等離子刀微創手術,將異物取出。4月29日晚餐時,家住懷化農村67歲的張奶奶喝下半碗西紅柿蛋湯後,突然感覺喉嚨一陣刺痛,像是有什麼東西卡住了,用手摳也摳不出來,喝了稀飯和水,想把卡住的東西強行吞下去。
  • 腸源性囊腫長到氣管上,呼吸喘憋險喪命 - 新晚報數字報
    □本報記者 徐日明   嬰兒新生即出現喘憋,呼吸困難,隨時有生命危險。經查胸腔內疑似有囊性佔位,壓迫孩子氣管所致。而當外科醫生手術時,CT上的佔位突然「消失」了。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該佔位為氣管憩室,可隨著孩子的呼吸凸出或收縮,這就是佔位突然消失的原因。據介紹,憩室多生於腸道,氣管上出現憩室則極為罕見,據文獻記載全國只有三例。
  • 八旬老人腹部隆起如「懷孕」七八月!腸癌作祟
    文、圖/羊城派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武楠深圳八旬老人陸先生腹脹腹痛數月,排便困難,查出有兩處腸癌,其中一處堵住了大半腸道;另一處距離肛門僅有4釐米。近日,深大總醫院普外科專家團隊為老人在國內率先開展 「榻榻米手術」(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aTME),順利實現直腸癌超低位保肛。目前,老人已康復出院。
  • 吃飯嗆到了,魚脊骨進了氣管不知道!咳了十餘天才去就醫
    慢慢地除了咳嗽,咳出的痰液中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血絲,朱先生有點慌了,急忙去了當地醫療機構求治。經過檢查,醫生發現朱先生的右主支氣管內似乎存在異物,但因為位置刁鑽且深,未能成功取出。於是朱先生被轉至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就診。
  • 年關將至,小心發生食道氣管異物
    異物誤吞後,切忌強行用吞咽飯糰、饅頭、韭菜等方法企圖將異物推下,以免加重損傷,出現併發症,並增加手術難度,應立即就醫及時取出。提醒八旬阿婆骨頭卡在食道好幾天據了解,此前清遠一位80多歲阿婆,牙齒已全部脫落,吃飯時不小心把骨頭吞進卡在食道裡。
  • 英德人醫又從患兒支氣管中取出花生米
    雖然兒子、兒媳都務工不在身旁,但是留下健康可愛的孫子陪伴在側,整個家庭充滿著溫暖和希望。此時,奶奶剝開一粒又一粒花生米餵進小孫子嘴裡,一歲半的小孫子邊笑邊跑邊享受著花生米的美味。突然,他一不小心就摔了個跟鬥,爺爺奶奶急忙跑過去,發現小孫子哭鬧不止,並出現嗆咳、氣喘等症狀。於是抱至當地衛生院就診,醫生聽診發現,患兒雙肺呼吸音不對稱,右肺可聽得到喘鳴音,建議家屬將患兒儘快轉到英德市人民醫院治療。
  • 百歲老人吃粽子誤吞棗核,東方醫院醫生2分鐘完成取出手術!
    6月24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內鏡中心服務臺收到了急診的緊急電話,原來,一位103歲的老先生早上吃粽子時誤吞了棗核,家人帶著老人輾轉多家醫院,都因年紀大未能處理。急診與內鏡中心溝通後,立即為老人安排了CT、抽血和心電圖檢查。年齡這麼大,心肺功能都生理性減退,異物尖銳,取出時刺激較大,要不要麻醉?麻醉風險怎麼辦?
  • 碳C環外懸生物人工氣管移植術救治超長氣管腫瘤患者獲成功
    紅網時刻5月8日訊(通訊員 羅仙梅 彭慕雲 王彬 王翔)4月16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胸外科教授喻風雷團隊成功實施了國際首例超長氣管切除(8.6cm)後應用「C」形碳纖維環外懸生物人工氣管(9cm)重建手術。術後患者康復順利,擬於近期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 ...結果卡住了 幸虧搶救及時 醫生提醒幼兒如何避免異物進入氣管
    醫生從孩子氣道內取出的花生碎塊。醫院供圖日前,瀋陽一位孩子爸爸隨手給年幼的孩子餵食碎花生,沒想到孩子被卡住咽喉和氣管,差點釀成大禍,幸好被醫生及時搶救。吃花生卡住氣管 送醫獲救莉莉(化名)今年剛剛 1 歲半,幾日前,莉莉的爸爸吃花生的時候,悠悠伸手也要吃,家長想著孩子也已經長牙了,就掰了四分之一顆花生給她。莉莉吃到花生之後,咯咯地笑了起來,隨後就發生了嗆咳,當時咳出來一些花生碎渣。家裡人看孩子沒有什麼異狀,以為花生都咳出來了,也沒太在意。
  • 女子喉嚨中取出 5 釐米長的……醫生:這種水不要喝!
    在她的聲門處取出一條體長5釐米的螞蟥螞蟥即水蛭這種生物以血液為食外形噁心,讓人難以接受醫生介紹吸附在她的氣管裡靠吸血寄生像這樣的情況還真不少而幾乎大部分原因都是喝了生水男子氣管內取出6釐米長螞蝗2019年4月,媒體報導稱,雲南省廣南縣一男子的氣管內
  • 手術室驚悚一幕:宮外孕手術中取出一個「怪胎」!醫生都倒抽了一口冷氣!
    可患者本人在得知肚子裡有個「怪胎」後態度更是180°大轉彎!術中,孫文娣主任通過腹腔鏡觀察,確定為輸卵管妊娠,因張女士有生育要求且受精卵著床在右側輸卵管壺腹部,於是為其行右側輸卵管取胚術,成功保留了輸卵管。在檢查左側附件組織時,孫主任突然發現左側卵巢異常增大。
  • 八旬老人心臟驟停40分鐘 鄆城中醫醫院成功救治
    6月7日,患者轉出ICU時雙手伸出了大拇指,家屬再次表達感謝與讚揚「中醫醫院醫生挽救了我們親人的一條生命,醫護人員真是了不起,你們太偉大了!」。宋震主任和侯麗護士長分析,患者心肺復甦及時,各臟器損傷較輕,仍有搶救成功的機率。但只要有一絲希望,就絕不輕言放棄,堅持,再堅持。奇蹟發生! 「有心跳了 !」
  • 機器人「主刀」,五大頂尖技術聯合摘下氣管腫瘤
    長在這麼特殊位置的腫瘤個頭可不小,嚴重堵塞了兩側的主支氣管,右主支氣管幾乎90%被堵塞,這也是導致宋女士呼吸不順暢的根源所在,如果不儘快手術切除,腫瘤繼續生長,後果不堪設想。由於病情複雜,何建行教授立即組織了科內會診討論,考慮到腫瘤體積太大,無法直接進行切除,建議先通過免疫治療手段,將腫物儘量縮小,為開展手術創造條件。採用機器人手術系統,首創「無管化」技術解決手術難題經過兩個階段先進的免疫治療之後,宋女士氣管裡的腫物明顯縮小。
  • 八旬老人右眼突然失明,只因……醫生:幸好手術及時
    患者家屬:「看不見後老人給我說,心裡特別煩躁。」郝大爺說,想著自己都一把年紀了,日子過一天算一天。雖然不抱什麼期望,但是郝大爺心裡還是希望自己的眼睛可以治好,之後郝大爺和家人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到醫院做檢查。
  • 雲南臨滄再現可怕一幕,一5歲男孩氣管內取出活螞蟥
    近日,雲南臨滄一5歲小男孩氣管內取出一活物。不用驚詫,從呼吸道取出的活物正是今天關注的焦點——螞蟥。此前一年,該小男孩還反覆出現咽痛、呼吸不暢、夜間打鼾等異常情況。不可思議吧,活螞蟥寄生在小男孩呼吸道一年之久,取出之時還是活蹦亂跳的存在。一蹦一蹦的,想想都醉了。活螞蟥取出那一瞬間,所有人呼吸都不禁為之一窒。
  • 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八旬老人送錦旗為漣源市中醫醫院醫生點讚
    圖為八旬老人送錦旗感謝漣源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紅網時刻4月9日訊(記者 鄭濤 實習生 胡豔 通訊員 邱天)「真的要給中醫院的醫生點讚!」4月8日,88歲的劉新課老人和家人來到漣源市中醫醫院住院樓綜合內科,對該院盡心盡責幫助患者的行為表示衷心感謝,並送來一面印有「醫術精湛 醫德高尚」的錦旗。現年88歲的劉新課老人,10多年前開始出現咳嗽咳痰、胸悶等症狀,冬春季節病情會加重。曾經在長沙、婁底等多家醫院治療。今年3月底,老人咳嗽咳痰明顯加重,睡覺不能夠平臥,整個人精神狀態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