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22日訊 (通訊員 王曉華 劉歆韻 記者 張斌)十餘天前,常州市民朱先生(化姓)在家吃飯時嗆到了,但他並沒有在意,畢竟吃東西嗆到實在是太平常了。沒想到從這天起,朱先生開始了持續不斷的咳嗽,白天咳,晚上咳,嚴重影響生活。慢慢地除了咳嗽,咳出的痰液中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血絲,朱先生有點慌了,急忙去了當地醫療機構求治。
經過檢查,醫生發現朱先生的右主支氣管內似乎存在異物,但因為位置刁鑽且深,未能成功取出。於是朱先生被轉至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就診。
氣管卡了個魚骨
從朱先生氣管中取出的魚脊柱骨
入院當天,常州二院呼吸介入團隊為患者進行了氣管三維重建。結果顯示,右側主支氣管內見條狀高密度影,局部穿入管壁。團隊反覆研究,認為很有可能是一塊魚骨。如果異物確是魚骨的話,那意味著通常邊緣會比較鋒利,放任不管極易刺傷氣道壁,甚至血管,阻塞支氣管腔,導致肺部感染及大咯血,出現一系列嚴重併發症。團隊討論後,決定通過纖支鏡為患者取出氣道內異物。
7月20日,在麻醉科協助下,一個帶有攝像頭的軟管輕輕地進入朱先生的氣管,很快,在右主支氣管腔內發現了一個嵌入管腔的多角形骨性異物,周圍已經有生長出了肉芽。醫生們用異物鉗沿異物縱軸經多角度多方向旋轉,在保證患者安全的情況下順利取出異物。害的朱先生連咳了十幾天的「兇手」果然是一節魚脊柱骨,帶有1cm長刺。
常州二院呼吸科主任俞小衛介紹,氣管內異物常發生於吞咽反射差的人群(如老人和兒童)及醉酒誤吸者,進食過快或進食時大聲說笑也極易將異物嗆入氣道。異物嗆入氣道會出現劇烈咳嗽,可伴有胸悶、氣急、胸痛、發熱、咯血等症狀。異物在氣道內久不取出,則會出現異物周圍肉芽組織增生包裹、阻塞性肺炎。若異物為魚刺、骨片、牙齒等尖銳部分,極易刺破氣道壁引起穿孔、縱隔感染,傷及大血管則有生命危險。
俞主任提醒,大家平時在進食時應細嚼慢咽,一旦有異物進入氣道,尤其是帶刺的異物,切忌故意用力咳嗽或試圖摳壓舌根催吐,應及時到有條件的醫院就診,及時完善肺部CT掃描及纖支鏡檢查,儘早取出異物。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