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7月2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一段時間,代餐食品銷售火爆。記者發現,線下和線上銷售平臺的代餐食品種類繁多。
日前,記者在一家沃爾瑪超市隨機詢問了10人,其中6人吃過代餐。沃爾瑪超市導購員說,夏季到來,代餐食品銷量明顯增加,大多數顧客一次性購買兩包以上,此類消費者多為年輕白領和學生。有的家長也會購買其中一款代餐粥給孩子當零食或早餐。
在網購平臺上,記者也發現代餐食品銷量不低。
那麼,靠代餐食品減肥靠譜嗎?記者諮詢了營養科醫生和健身教練。
醫生說減肥人群應徵詢營養師的意見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營養科醫師陳紅潔表示,真正的代餐食品並沒有那麼簡單,不僅要做到營養均衡搭配,還要產生足夠的飽腹感。「我們已幫助許多肥胖患者成功瘦身,主要是通過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做到的,在專業人士指導下,代餐減肥是可行的。」陳紅潔說。
對於市面上的代餐食品,陳紅潔表示有顧慮,他說,市民難以通過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來判斷營養成分,很容易發生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容易引起人體肌肉流失、脫髮、掉發、失眠,免疫力也會下降,長期食用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
「有的代餐食品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快速降低體重,但你不知道減掉的是脂肪還是肌肉。」陳紅潔建議,食用代餐食品,應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每個人的體重身高都不同,市面上的代餐食品並不適合所有人,需要的人群應徵詢營養師的意見。」他說。
健身教練不推薦健身人群食用代餐食品
健身人群是代餐食品的重要消費群體,健身教練如何看待代餐食品?廈門健身房引體向善的創始人翁曉熠告訴記者,不推薦健身人士食用代餐食品。「雖然調控飲食是減脂瘦身的關鍵,但代餐食品絕不能取代正餐。」他說。
「都說減肥就是『少吃多動』,吃是很重要的。」翁曉熠解釋,每個人一餐需要攝入50%的碳水化合物,30%的脂肪,20%的蛋白質。如果食用代餐食品,會打亂比例,長此以往,就會破壞身體基礎新陳代謝,導致代謝功能降低,反而更容易胖。而基礎代謝一旦被打亂,就很難修復。
「瘦身不能只靠控制吃多吃少,而是由體內很多激素共同促進,人體需要的營養元素是多元的。」翁曉熠說,他身邊有不少例子,因為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生理周期紊亂、掉頭髮、易感冒等。
翁曉熠建議,應該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一日三餐都要攝入健康比例的營養,此外,每日要有一定的運動量,以確保達到基礎代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