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究竟還存在哪些「非典型領土」?

2020-12-28 騰訊網

波多黎各(Puerto Rico)

波多黎各(Puerto Rico)是美國的一個自由邦,屬於美國的非合併建制領土(Unincorporated territories),指由美國政府控制,但美國國會未對該領土通過組織建製法律。波多黎各適用部分美國憲法且自組政府,但因為不是一「州」,不適用選舉人制度,因此無法參與美國總統大選,不過仍能參與黨內初選,因此許多總統候選人都會到波多黎各造勢。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時,哥倫布經過加勒比海時發現了聖胡安島(San Juan),這便是現在我們所知的波多黎各,從此開始長達405 年的殖民史。時間拉至美國獨立後,門羅主義主張使得美西在 1898 年開戰,最後由美國戰勝,兩國籤訂《巴黎和約》,其中便包含割讓波多黎給美國波多黎各── 於是,波多黎各成為美國領土的一部分。

波多黎各的自治地位則從 1900 年開始,美國通過《平民政府組織法》,讓波多黎各可以選出自己的議會,更能在美國國會中有一席無投票權由美國總統任命的眾議員。17 年之後,再通過《波多黎各與聯邦關係法》,使波多黎各人正式擁有「美國公民」(citizen)的地位。現在,根據 1947 年的新法,波多黎各更有自己的《憲法》,強調高度自治權。波多黎各元首為「總督」 (Governor ),由波多黎各選民直選選出;波多黎各也有獨立的國會,分為參眾兩會。

1967 年到 2017 年以來,波多黎各已經舉辦 5 次公投,從「維持自由邦」、「成為美國一州」或是「獨立」3 個選項中選擇。從早期 1967 年有 6 成選民希望維持自由邦,到 1993 年維持自由邦僅以不到 2% 的差距,多於獨立;2012 年則翻轉,6 成選民支持建州。最近一次的公投則在 2017 年,在僅有 22% 的投票率下,97% 希望成為美國的一州。

2017 年,波多黎各慘遭瑪莉亞颶風襲擊,有近 3 千人因此罹難。美國總統川普當時未能迅速救災,甚至揚言撤出救災資源;在勘災時,他丟擲紙巾的舉動,皆飽受抨擊。

英屬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

被稱為「避稅天堂」而吸引各國到此開設「紙上公司」的開曼群島,是英國在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的海外領地。

開曼群島與英國的關係要從 17 世紀說起:1603 年西班牙連同牙買加將開曼群島割讓給英國;直到 1962 年,開曼群島都仍是牙買加這個殖民地的一部分。但這年,牙買加獨立,成為大英國協會員國,因此開曼群島便獨立成為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1972 年修訂憲法後,開曼群島獲得更多的自治權。《2002 英國海外領地法案》(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Act)也讓開曼群島人獲英國公民身份。

開曼群島的最高元首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實質行政首長「總督」(governor)也由英國選定人選,現任總督是英國外交官 Martyn Roper。另外,實行雙首長制的開曼群島還設有由總督任命的「總理」(premier)一職,現為開曼群島兩大黨之一「人民進步運動黨」 (People's Progressive Movement)的黨魁 Alden McLaughlin 擔任。

國會則設有 21 席,其中 2 席由總督提名,另外 19 席交由人民每 4 年直選一次,其中 7 席將成為各部會首長,「總理」也就是從 7 位中的一位主要政黨領袖擔任。開曼群島國會通過的法案,皆需英國當局核准。

人口約有 6 萬人的開曼群島,有近 10 萬家公司在當地登記。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

「你是否希望新喀裡多尼亞島獲得完整主權,成為獨立國家?」

法屬新喀裡多尼亞(New Caledonia)(以下簡稱「新喀裡多尼亞」)是法國的海外領地(overseas territory),曾在 2018 年舉辦獨立公投,約 17 萬選民中,高達 8 成的選民參加投票,最後以 43.6% 贊成脫離法國獨立、56.4% 反對,獨立公投失敗。

但當時法國媒體 Frances 24 以「新喀裡多尼亞公投讓獨立運動充滿希望」(New Caledonia referendum leaves independence movement hopeful)為標題,因為選前民調顯示將有 63% 的選民投下反對票,最後的投票結果超出預期。根據 1988 年與法國的協議。在 2022 年之前,新喀裡多尼亞還能再舉辦 2 次公投。

新喀裡多尼亞位在南太平洋,首都是努美亞(Noumea),人口約有 27 萬人,其中 42% 是當地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30% 歐洲人,另外 11% 是玻利尼西亞人。

法國從1853 年開始殖民新喀裡多尼亞,納入法國版圖。二戰過後便正式成為法國 13 個海外領地之一。在法國的統治期間,新喀裡多尼亞實施種族隔離政策,造成原住民卡納克人與歐裔白人的對立。

1988 年發生的「烏韋阿島事件」(Ouvéa cave hostage taking),獨派的「卡納克社會主義國家自由陣線」(FLNKS)挾持多位法國軍人作為人質,要求與法國政府展開談判,最後 19 名卡納克人和 2 名軍人死亡。

法國當局經過協商之後,在 1988 年籤下《努美阿協議》(Nouméa Accord),將新喀裡多尼亞改制為海外特殊集合體(Special Collectivity),使他們能有自治政府及屬地自治議會,更因此使新喀裡多尼亞能在 2022 年前舉辦 3 次獨立公投。根據報導,下次公投可能在今年年底舉行。

新喀裡多尼亞不是唯一一個近年尋求獨立的法國海外領地,像是南美洲的法屬蓋亞那(French Guiana)和莫三比克海峽的馬約特島(Mayotte)居民都有對法國的抗議聲浪。

加泰隆尼亞(Catalonia)

「對外人來說,巴塞隆納是西班牙第 2 大城市,但是對加泰隆尼亞人來說,巴塞羅納是他們的首都,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和歷史。」某媒體近日在報導「巴塞隆納的戰鬥:歐洲其中一個最和平的城市如何走向混亂」中,梳理了西班牙自治區加泰隆尼亞的歷史與現況,並直截了當的點出當地人的想法:我們與西班牙不同。

根據最近的調查,39% 的加泰隆尼亞居民認為自己「是西班牙同時也是加泰隆尼亞人」,但更有各 20% 的居民認為自己「是加泰隆尼亞人多於西班牙人」或就「自認是加泰隆尼亞人。」

加泰隆尼亞成為西班牙的領土要從 15 世紀說起,當時伊比利半島上有兩個主要王國,亞拉岡和卡斯提爾。1469 年,亞拉岡王子費爾南多二世(Fernando Ⅱ)和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Ⅰ)達成政治聯姻,使得西班牙王國統一、加泰隆尼亞也就成為西班牙國土。王國建立後,包含加泰隆尼亞在內的不同地區有一定的自治權,但仍是以相對強勢的卡斯提爾為中心。

但是將時間轉至 1700 年,統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波旁王朝長達 14 年的「王位繼承戰」,加泰隆尼亞在初期支持法國,但後來轉向支持哈布斯堡王朝。戰爭後期,加泰隆尼亞獨自對抗法國,1714 年 9 月 11 日效忠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的軍隊攻陷加泰隆尼亞,之後他除了廢除上百年的自治特權,更禁止說加泰隆尼亞語:這天便成為加泰隆尼亞民族日(Diada),直至今日許多獨立運動抗爭都在這天進行。再看到 19 世紀晚期,加泰隆尼亞逐漸成為西班牙的工業重鎮,更逐步爭取回自治權,1933 年才重新成立自治政府。

加泰隆尼亞地區有近 700 萬位居民,卻貢獻了高達 19% 的 GDP。因此當 2008 年金融海嘯時,加泰隆尼亞收到來自政府的補助款從 16% 降至 9.5%,甚至要倒貼財政困難的中央政府共 140 億歐元:這也成為加泰隆尼亞走向獨立之路的原因之一。

2017 年 10 月加泰隆尼亞不顧西班牙當局反對,舉辦獨立公投。最後投票結果雖然顯示 9 成選民支持獨立,但投票率僅有 47%。隨後加泰隆尼亞議會仍通過獨立,中央政府以宣布解散議會和接管自治區與其對抗,最後更有 12 位獨派領袖遭以「叛亂」、「煽動叛亂」和「濫用公款」等罪名遭到起訴。繼西班牙接管與解散國會後,新任加泰隆尼亞最高首長,由重選後的國會議員互相選舉出的「自治區主席」(president)Quim Torra 在 2018 年就職。

根據今年 5 月的報導,當時民調首次顯示反對獨立(48.6%)大於支持(47.2%);獨派政黨也在今年 4 月的選舉拿到不到 4 成的選票。

相關焦點

  •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文/九月讀史在秦朝之前,我們中國還處於諸侯分封時代,廣闊的土地上分散著大大小小的國家,最多的時候一共有上百個國家,這是因為在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我們的生產力不夠,所以人口不夠,地廣人稀,而且交通不便,統治者根本無法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所以只能分封出去,而到了戰國時期,經濟文化科技爆炸式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 建國後,我國收回了哪些領土,最大的地方是這兩個城市
    剛成立的新中國面臨諸多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領土問題。當時我國有很多領土由於歷史的原因被外國佔領。新中國成立後,一直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到目前為止收回了眾多領土。我們看一下一共收回了哪些領土。首先是銀龍島全部和黑瞎子島一半。這兩個地方是由於1929年中東鐵路時間導致的,張學良和蘇聯開戰,結果失敗,這些地方被蘇聯佔領。2004年,我國和俄國協商,收回了銀龍島全部和黑瞎子島西部。
  • 馬雲對話寶島學子:紮根臺灣 放眼世界
    馬雲對話寶島學子:紮根臺灣 放眼世界 2015-03-03 20:13:59  來源:
  • 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地和領土有哪些區別,為什麼不統一稱呼為領土?
    【殖民地】和【領土】其實沒有直接聯繫。前者是一個比後者複雜很多的概念,因時代和語境不同有很多種定義。在部分定義當中,「領土」是殖民地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在另外一些定義當中,兩者互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當中(無論中外),關於「殖民」的討論往往是大型獅虎鬥現場。
  • 世界第一大領土大國俄羅斯,邊界接壤國家數量竟然比中國少
    身為全球第一大領土大國俄羅斯,俄羅斯國土面積竟然跟南美洲差不多,南美洲陸地面積1784萬平方公裡,俄羅斯國土面積1709萬平方公裡,那俄羅斯究竟跟哪些國家接壤挪威挪威是俄羅斯處於西北邊界第一個國家,因島嶼眾多,被稱為千島之國,俄羅斯著名港口摩爾曼斯克便離挪威俄羅斯邊界不遠
  • 非典型孤獨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個超級超級超級棒的劇它的名字叫做《非典型孤獨》網飛(Netflix)出品 豆瓣8.4分一共八集 一集30分鐘 小編看完第一集後覺得真的好看死了!短小而精悍這部劇可以算是一部雞湯劇了 相信大家應該都會記得前段時間火遍微博各種雞湯視頻截圖的雞湯劇《This is us》 至今豆瓣仍保持在9.5的高分狀態下可是小編並不覺得這部雞湯有多麼的好喝 不 是太好喝了 好喝過頭了就膩了導致我在看《This is us》後來的時候只要bgm一響起即將開始雞湯的時候就忍不住快進但是這部《非典型孤獨
  • 新中國成立後收復了哪9塊領土?其中一塊領土相當於176個澳門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實力不斷增強,收回了哪些固有領土?中國古代一片繁榮,但自進入近代以後始終被列強入侵,而清政府卻無力阻攔,列強們要求清朝賠款、割地、租地,中國丟失了大量的土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穩步提升,成功收回了許多土地,今天讓我們來細數一下中國已經收復的失地有哪些?旅順港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中心白玉山南,地處黃海渤海要衝,為京津重要門戶,與山東廟島列島、登洲頭共扼渤海海峽咽喉,為天然的北方不凍良港,自古就是中國領土。1894年被日本佔領,直到1945年8月22日,旅順港才由蘇聯紅軍解放。
  • 普京果然說到做到,主動歸還佔領我國領土,比44個釣魚島還大
    這些國家當中需要提到一個霸佔我國領土最狠的,該國就是沙俄,也是俄羅斯的前身,俄羅斯目前大部分領土都是搶奪的其他國家的。不過這是不存在的,因為普京表示國內沒有任何一寸領土是多餘的,可見,俄羅斯對領土是十分痴迷的。而我國也在清政府時期就被沙俄搶奪了大量領土,對於這些被丟失的領土,我國是一直謹記在心,想著總歸有一日會將其收回。
  • 《東離劍遊紀》的典型與非典型
    也不是不可能這樣,但你要考量篇幅,還有你這戲要演的、要搞的是什麼,這就決定你哪些地方可以出奇,哪些必須按套路來,還有哪些地方可以讓兩三種套路互相碰撞一下。說到這裡,就不是廢話了。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無疑的是,虛淵寫這部戲,是要將布袋戲介紹給日本人;確切點,用類型而非媒介來說,他是要寫武俠劇、劍俠戲。
  • 距中國僅有3000公裡的關島,為何變成了美國領土?有一個人很關鍵
    一個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往往就是最重要、最不容侵犯的存在,無論什麼時候,談論到主權和領土問題時,各國都不會輕易妥協和退讓。通常來說,各國的領土就是眼前的這一塊地方,距離也不會離得太遠,但在太平洋西部有這麼一個小島,它的名字叫做關島,關島也是非常特別,因為它其實是美國的領土。
  • 《非典型少年 第三季》Sam的堅守
    《非典型孤獨》(《非典型少年》)講述的是患有孤獨症(自閉症)的美國男孩Sam成長的故事。圍繞著Sam,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妹妹,以及Sam的醫生、朋友、同學、愛人,每個人的生活也都面臨著各自的問題。生活到底是怎麼回事,所有人都在探尋著。Sam不是最嚴重的「孤獨症」,所以他可以相對自由地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 蘇聯最獨特的加盟共和國,專為鄰國領土設立,改頭換面後延續至今
    不過在推翻沙俄帝國後,蘇聯也繼承了斯拉夫民族的傳統基因,依舊對周邊鄰國的土地充滿興趣,為順利搶奪其土地並予以有效管理,蘇聯還專門建立了幾個加盟共和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 我國還能恢復清朝領土麼?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存在和發展的最大基礎,其實就是領土,領土的大小,直接決定了國家的未來。所以古代多數的戰爭和戰亂都是因為領土,即使到現在,世界範圍內之所以還有那麼多的矛盾,那麼多糾紛,也都是因為領土問題,而且還多數因為固有的領土,很多國家都想要收回自己的故土,以保障民族的發展和不辜負祖先的創造,最典型俄羅斯就是如此。
  • 世界上很多國家存在領土爭端,而這塊2060K㎡土地,卻無人認領
    世界上很多國家之間都存在著領土爭端。但是,居然還有一塊地方沒有人認領。這個地方有2060多平方公裡,位於非洲,在埃及和蘇丹的交界處,這個地方的名字叫比爾泰維勒(Bir Tawil)。但英國佬在實際治理這兩個殖民地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原來當時在埃及南部一個叫做阿吧嗒的遊牧部落還在這塊不毛之地上放牧(可見當時比爾泰維勒還沒有這麼荒蕪)。與此同時,在北緯22度以北的一塊地方,叫做哈拉比,卻有一個叫貝沙的蘇丹部落放牧。
  • 《企鵝公路》:非典型少年幻夢
    辛冶/文 源於網絡/圖當我走進電影院,看到大部分觀眾是低年級的孩子時,有點意外,不過,我是領著更低齡的雲娃娃去看這部影片的……結果,這電影在我看來還真是偏低幼了些,情節有點故弄玄虛,主要人物形象也很單薄,就靠著萌萌噠企鵝來撐場子了
  • 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
    領土主權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不僅代表國家領土的壯大,同時代表一個國家的顏面。自古以來領土不斷壯大的手段都是「戰爭」,哪個國家的領土眾多,表明軍事實力越強大,但是這也並非決定性因素。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一鼓作氣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呢?
  • 歷史上真的存在古朝鮮帝國嗎?韓國:面積比四大文明古國還大!
    這一點是否有據可考,在社會上還飽含爭議。我們先從紀錄片來看起。視頻是從倍達國開始的,它是一個神話國家,據說是由太陽神帝釋天創立的。這個國家在歷史上還存在了長達1565年的時間,由公元前3898年到公元前2333年,先後一共有18位國王,可見傳位之久。
  • 一款「非典型」RTS手遊——《戰爭藝術:赤潮》
    到底遊戲有哪些亮點和有趣的玩法吸引玩家?請跟著手遊那點事一起來體驗這款全新的遊戲。頂尖的美術設計,宏偉的戰鬥場面初進遊戲,映入眼帘的便是2分多鐘的片頭動畫,通過豐富的鏡頭和特效向大家簡單的交代了遊戲背景,已然一部好萊塢大片的即視感。遊戲的背景設定於太陽系第四紀文明,「人類」為了發展需要不斷擴張,邊際觸及到了同樣需要繁衍而擴張的「神族」。
  • 《非典型少年 第三季》非典型少年第三季
    《非典型少年》是一部成長題材劇集,講述了 18 歲的自閉症患者山姆(凱爾·吉克瑞斯特飾)尋求愛與獨立的故事。山姆踏上有趣而感人的自我發現之旅,而其他家庭成員也不得不應對各自生活的變化,他們遇到了同一個主題:什麼才是正常的人?珍妮佛·傑森·李飾演山姆的母親艾爾莎,她也在尋找真實的自我。麥可·拉帕波特飾演他的父親道格。布裡蓋特·蘭迪-佩恩飾演山姆的妹妹凱茜、奧田艾米飾演心理醫生朱莉婭。
  • 軍史:俄羅斯前後4次歸還我國領土,我國究竟收回多大面積?
    到1760年時,平定準噶爾之後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清朝還領有臺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