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地和領土有哪些區別,為什麼不統一稱呼為領土?

2020-12-25 搞笑瀟灑弟

【殖民地】和【領土】其實沒有直接聯繫。前者是一個比後者複雜很多的概念,因時代和語境不同有很多種定義。在部分定義當中,「領土」是殖民地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在另外一些定義當中,兩者互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在當下的網際網路當中(無論中外),關於「殖民」的討論往往是大型獅虎鬥現場。參與討論者在對殖民的概念缺乏共識,甚至只有感性印象的情況下,就對某些問題產生爭執。這種基於混沌前提的討論也很難產生有價值的結論。為此,本回答在此簡單整理一下【殖民】的幾個主要定義,希望對感興趣的讀者有所幫助。

概念整理這件事乍看複雜,其實,只要記住下面這一句話,就能串聯起殖民的幾種關鍵定義:

兩千五百年來,西西里一直是殖民地。

這句話出自義大利人朱塞佩·託馬西·迪·蘭佩杜薩(Giuseppe Tomasi di Lampedusa,1896-1957)。這位出生在西西里島的作家說出這話,主要是在為自己家鄉的命運鳴不平。然而,這句話其實也很巧妙地揭示出了殖民一詞的多重內涵,因為西西里島的每個歷史階段恰好對應著不同的定義。

一、前11世紀-前210年——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時期——殖民的第一種特殊定義:人口遷移

二、前210年-10世紀——羅馬人時期——古代殖民主義:農業墾殖

三、10世紀-1298年——阿拉伯人與諾曼人時期——殖民的第二種特殊定義:異族統治

四、1298年-1861年——西班牙人時期——近代殖民主義:商業控制

五、1861年至今——統一義大利時期——現代殖民主義:工業優勢

應當注意,以上只是一個非常粗糙的分期,把具有過渡性質的較短時段(如汪達爾人/安茹王朝等)統統合併省略了。不同定義的殖民也並不是有此無彼得,而是交疊存在的。

以上五個階段,可以整理為一個「3+2」也就是古代-近代-現代這三種核心特徵不同的廣義殖民主義定義+人口遷移與異族統治這兩種常見的狹義殖民主義定義。日常討論當中的「殖民主義」基本跑不出這五個定義。問題在於,經常有人用其中一種定義去強行嵌套不合時宜的歷史語境,或者認準一種定義而罔顧其它,忽略了概念和事實的複雜性。

接下來,本回答將以西西里島歷史為主線,簡單說明【殖民】五個不同定義的語境和特徵。公元前11世紀-前210年——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時期——殖民的第一種特殊定義:人口遷移

你的船槳首先得在三角島外的波濤裡劃蕩……然後你才能在安全的國土上建立城邦。——維吉爾《埃涅阿斯紀》

在中文語境當中,如果有人把殖民簡單理解為移民,肯定免不瞭望文生義的批評。

但是,應當承認的是,至少在一種特殊語境下,「人口遷移」確實是殖民活動的主要特徵。

在公元前11-前8世紀之間,腓尼基人和希臘人在西西里島上分別建立了大量的定居點,部分定居點演化為城邦,成為西西里文明活動的基石。

這些殖民城邦的特點在於,它們往往是獨立的政治實體,與母邦之間沒有從屬關係,更非領土,主要是母邦疏解人口/拓展貿易的產物。

在殖民的第一種特殊定義當中,「人口遷移」本身就構成殖民的充要條件,不強調政治從屬和土地開墾。但這一定義語境相當局限,一般僅用在各地區古典時代的移民活動當中。

在20世紀初的語境下,「殖民地」這個詞意味著原材料、廉價勞動力和市場。它可能是某個歐洲帝國的海外領地,可能是某個落後國家,也可能是某個國家「本土」的一個地區。西西里就屬於最後一種。對於現代殖民主義來說,領土是不必要的條件,各帝國一度擁有過的龐大殖民地是表徵而非本質。只要工業優勢這一核心特徵依然存在,現代意義上的殖民主義就有繼續闡發的可能性。

殖民】一詞,最令人迷惑的一點是,即使是專業的學者,也常常會脫離原本的語境化用以上五個不同的涵義。但是只要讀者拎得清楚,就可以很容易識別出文章的語義。

例如「在12世紀,英格蘭是尼德蘭的殖民地,前者提供穀物,後者提供紡織品。」這句話其實是用現代殖民主義的邏輯(工業優勢)去解讀古代。

「印度經歷了兩波殖民者的洗禮,一波是突厥人,另一波是英國人。」這句話其實是把異族統治和近現代殖民主義雜糅在了一起。

類似的例子十分常見,也無可厚非。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要甄別「殖民」的具體含義。不然,價值和事實判斷很容易混在一起,雞同鴨講也是沒辦法避免的結局。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土,為什麼丟掉了?
    相比之下,義大利是個晚來者,1871年才完成統一,但義大利對巴爾幹也是有領土要求的。古羅馬帝國滅亡後,威尼斯共和國曾在13-19世紀初統治過巴爾幹西端的部分領土,直到被奧匈帝國吞併。趁著奧匈帝國在一次大戰後覆滅,義大利在1919年收復了這些領土,可為什麼又會在1952年劃給了南斯拉夫?
  •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
    中國至今還有哪些領土沒有被收回?佔領我國領土的國家有多少?文/九月讀史在秦朝之前,我們中國還處於諸侯分封時代,廣闊的土地上分散著大大小小的國家,最多的時候一共有上百個國家,這是因為在夏商周這三個朝代,我們的生產力不夠,所以人口不夠,地廣人稀,而且交通不便,統治者根本無法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所以只能分封出去,而到了戰國時期,經濟文化科技爆炸式的發展,已經具備了統一的條件。
  • 世界上領土最支離破碎的國家,曾經是荷蘭殖民地,如今是二流國家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土都是相連的,除了島嶼、海外屬地等情況,但是世界上有個國家,其領土絕對是世界上最支離破碎的,因為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這個國家就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
  • 世界霸主中混得最差國家,如今領土丟失98%,將退出發達國家行列
    世界潮流浩浩湯湯,每一段歷史總有獨領風騷者,比如大航海時期的西班牙、工業革命時期的大英帝國、拿破崙大帝統治時期的法蘭西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德意志第三帝國,以及後來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等。這些昔日王者發展到現在,大多依舊是世界級強國,混得也非常不錯。
  • 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
    領土主權對一個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不僅代表國家領土的壯大,同時代表一個國家的顏面。自古以來領土不斷壯大的手段都是「戰爭」,哪個國家的領土眾多,表明軍事實力越強大,但是這也並非決定性因素。美國擴大了10倍的領土,為何不一鼓作氣統一美洲,成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呢?
  • 哈布斯堡家族的秘密2686《大航海家》無敵艦隊擴張領土
    2686《大航海家》逼真重現了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貿易,海盜和戰爭,展現了海洋時代的崛起。全球獨創的股票式貿易系統(玩家交易行為影響商品價格)。有超過30種船隻供你組合你的無敵艦隊,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基德的寶藏,成為壟斷歐洲的巨商,建立無敵艦隊,統治整個海洋。
  • 關島在遙遠的太平洋西岸,美國是如何把關島變成本國領土的
    一旦有戰爭需要,這些島鏈又能成為進攻亞洲大陸的跳板。 為此美國煞費苦心,建立起著名的三大島鏈軍事基地群。這些基地作戰半徑交疊,相互連為一體,牢牢控制著西太平洋的航道。而在三大島鏈基地中,最為重要的基地,當屬第二島鏈上處於核心位置的關島。 和三大島鏈中的衝繩及菲律賓群島不同的是,靠近亞洲大陸的關島,是屬於美國海外的自治領地。
  • 清朝年間,臺灣領土為什麼只有一小塊?康熙派使者談判是想拋棄它?
    " 這句話放在中國古代康熙年間亦然成立,國家統一一直都是歷代統治者追求的目標。清朝年間,清朝領土裡的臺灣領土,為什麼只有一小塊?主要因為大部分的領土都在驅逐荷蘭侵略者,成功收復臺灣的鄭氏集團手中。
  • 楚國坐擁戰國中最大的領土,幾乎全佔南方,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那麼,如此強大的楚國,即使秦始皇也要以全國兵力全力應對,在亡國後尚且有傾覆秦朝的力量,為什麼當年就沒能統一天下呢?其實,楚國的國土面積雖大,但在當時來說,卻算不上什麼非常好的因素。因為先秦時代的楚國疆域,大多數南方領土還是完全沒有開發的狀態,兩湖流域也不是後世的糧倉,而是一大片無法耕種的沼澤溼地:大名鼎鼎的雲夢澤。
  • 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發起,但丟棄40%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
    在這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國需要支付戰勝國所有消耗的費用等要求,面對這種戰敗的局面,德國前後丟掉40%的領土,國土面積越來越小,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兩次世界大戰給德國帶來了沉痛的打擊嗎?1871年,德意志經過漫長的政權鬥爭之後終於取得統一,從此一個面積為54萬平方公裡的德意志帝國冉冉升起!
  • 一戰戰敗國損失的領土,都進了誰家的「口袋」裡
    眾所周知,一戰之中,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是同盟國的主要成員(義大利是二五仔),二戰之中日本義大利和德國是主要成員,一戰二戰過後這些參戰國都有一定程度的領土損失,但是具體都損失了哪些地方,其實才真正折射出這個世界關鍵的變化。
  • 距離美國本土1萬多平方公裡的關島是如何成為「美國領土」的
    同時關島又位於菲律賓與夏威夷的連線上:西距菲律賓2200公裡,東距夏威夷6000公裡,距離美國本土則有1萬公裡左右。別看關島距離美國本土如此遙遠,然而關島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目前美國已把關島建成了美國空軍第二大航空燃油儲庫,關島的空軍基地是美國戰略轟炸機的前沿作戰基地和彈藥、航空燃油儲存站。
  • 放眼世界,究竟還存在哪些「非典型領土」?
    波多黎各適用部分美國憲法且自組政府,但因為不是一「州」,不適用選舉人制度,因此無法參與美國總統大選,不過仍能參與黨內初選,因此許多總統候選人都會到波多黎各造勢。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時,哥倫布經過加勒比海時發現了聖胡安島(San Juan),這便是現在我們所知的波多黎各,從此開始長達405 年的殖民史。
  • 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卻丟掉40%領土,為啥會國土越來越小?
    在人類歷史上,世界發生過兩次最大規模的戰爭,這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德國的參與,雖然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但為什麼德國的領土越來越少呢?如今的德國領土面積是35萬平方公裡,而在一戰之前領土面積高達54萬平方公裡,如此一來領土丟失了40%。
  • 一句話總結美國領土擴張史:有錢就是任性
    美國,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相對於中國、埃及這些文明古國來說美國是一個十分年輕的國家,從建國到現在還不到300年的時間,不過別看它年輕,它卻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美國的領土共有937.3萬平方公裡,是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的世界第四大國。
  • 關島位於西太平洋,距離美洲將近1萬公裡,怎麼變成美國領土了?
    (關島地理位置)關島總面積549平方公裡,比北京朝陽區略大,是香港的1/2,人口17.8萬,原住民是查莫羅人,首府阿加尼亞,是美國「非正式的領土」。西班牙在殖民時代一直奉行屠殺主義,對於各地原住民毫無憐憫之心,查莫羅人很顯然不是西班牙人的對手,他們的反抗引來了西班牙人殘酷的屠殺,查莫羅人數量從10萬銳減到5000人。到19世紀末,隨著西班牙國力的衰落,美國人開始對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打起了主意。
  • 新中國成立後收復了哪9塊領土?其中一塊領土相當於176個澳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建立後,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穩步提升,成功收回了許多土地,今天讓我們來細數一下中國已經收復的失地有哪些?旅順港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中心白玉山南,地處黃海渤海要衝,為京津重要門戶,與山東廟島列島、登洲頭共扼渤海海峽咽喉,為天然的北方不凍良港,自古就是中國領土。1894年被日本佔領,直到1945年8月22日,旅順港才由蘇聯紅軍解放。
  • 全世界丟失領土最多的國家竟然是大韓國
    大家可以自行對不上,韓國究竟失去了多少領土,恐怕至少失去了一個蘇聯大小吧。據說,韓國的歷史曾經有一位無比牛逼的君主,叫做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定都平壤,包括當今中國東北在內都是其領土範圍,這樣就是為什麼會有韓國人說長白山是韓國的。
  • 臺灣,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歷史上四次收復的始末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雖然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我國自1949年以來就沒有實現兩岸實質性的統一,但是這阻擋不了我們強烈的統一祖國的願望,這不是個別沒有底線,忘卻民族大義的臺獨分子所能阻擋的,正如余光中老先生在詩中所言,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關島離美國本土有1萬公裡,怎麼會成為美國的領土
    聯繫到菲律賓差一點成了美國「第51個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如此遙遠的關島會成為美國的領土了,原因很簡單,就是「殖民時代」的延續。 然而諷刺的是,回到美國當初奪下關島的1898年,它的重要性卻不那麼強,連奪島戰爭都打得極不慘烈,甚至還鬧出了笑話。 時間回到1898年,當時的美國經歷建國以來一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個不輸老牌列強的新興國家。然而放眼世界,幾乎所有的土地都被歐洲列強給瓜分掉了。為了獲取殖民地,美國就把目光轉向了正在衰落中的西班牙——第一代的日不落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