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娛樂圈紮下腳跟,對於女孩子來說,太難!
在演藝圈打拼多年終成一代巨星的吳京就曾勸告那些想進入娛樂圈的女孩:
我建議女孩不要進演藝圈,這個圈子太亂。
娛樂圈是大染缸,是名利場,充滿競爭,也充滿誘惑。
可是,越危險的地方,利潤就越高,因此,依然有很多人打破頭想進入這個圈子。
在娛樂圈,想要出人頭地,需要「資本」。
靚麗帥氣的外表,深厚的家庭背景,或者其他的因素。
毫無疑問,柳巖最初的成功,離不開她的性感。
可是,成也性感,最受爭議的也是因為性感。
1980年,柳巖出生在湖南衡陽一個普通的家庭裡。
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可是柳巖卻是家裡的「頂梁柱」。
長大之後,家裡的開銷基本上都來源於柳巖。
母親被查出身患癌症,柳巖為了獲得1萬元的獎金替母親治病,參加了光線傳媒舉辦的選秀節目。
遺憾的是,成績並不理想,只拿到了第七名的成績。
柳巖獲得的,只是光線傳媒的一紙合約,籤約到光線旗下,成為一名主持人。
當主持人時,走性感路線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儘管她具有先天的身材優勢,卻只能將自己包裹在嚴嚴實實的主持服裝裡。
有時候,甚至需要刻意「保守」。
在這段辛酸的歲月裡,柳巖很努力,為了爭取到主持的機會,她一次次將家搬到離公司最近的地方。
目的,只是為了獲得更多主持的機會。
可是她的努力就像石沉大海,悄無聲息。
不是每塊金子都能發光,當她徜徉在街頭的時候,心頭略有些失落。
三十歲出頭了,依然一事無成,未來在哪裡?
直到2011年,她出演的電影《畫壁》上映,柳巖終於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在香港首映禮上,柳巖身著一身低胸禮服,奪走了所有人的目光。
連她都沒想到,拯救自己事業的,是自己一直排斥的「性感」。
連公司的副總裁劉同都感慨:
「她北漂6年,連過年都在工作的一個女主持人,那麼辛苦地工作,那麼多的節目都沒有被人記住,就是因為穿得很性感,被人記住了。」
那段時間,她受好友大鵬的邀請,出演《屌絲男士》,不少導演向她拋來「橄欖枝」,邀請她出演影視劇。
大多數觀眾找她的片子看,也是奔著她的身材而去。
「性感」成了柳巖的標籤。
公司有活動,也常常找她救場。
那段時間,她小心翼翼做好防走光措施的同時,努力扮演好「性感的柳巖」。
然而,享受著「性感」帶來的紅利的同時,非議也開始撲面而來。
她每一次露面參加活動,幾乎都會被冠以「炒作」二字。
性感二字,成了柳巖的標籤,也成了柳巖的「原罪」。
就像柳巖說的那樣,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她是「穿著泳裝走在街頭」
甚至有不少人用極其難聽的話來謾罵柳巖。
面對謾罵,抵擋不住流言蜚語的人早已投降,柳巖也只能苦笑。將一肚子委屈埋藏進心裡。
2018年,包貝爾大婚,柳巖受邀成為伴娘,本來是一件大喜事兒,結果因為婚禮上伴郎們的鬧騰,變成了一場「鬧劇」。
在玩鬧的過程中,伴郎們試圖將她丟到水裡。
柳巖大聲呼救,卻無人理會。
周圍的人都拿著手機拍照,試圖捕捉到「精彩」一幕。
最後,還是賈玲看不過去,替她擋住了鏡頭。
事情鬧得很大,最後,包貝爾、韓庚等人先後出來道歉。
但道歉的對象卻不是柳巖,而是包貝爾的好哥們兒。
作為受害者的柳巖,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被質疑接婚禮炒作。
為了自證清白,柳巖被逼到上節目發毒誓。
「為了炒作,毀了人家的婚禮,如果我有借璧人的婚禮炒作這件事,就是不得好死。」
然而,被質疑的聲音並未從此而停止。
在大部分網友的心目中,柳巖的一言一行,依然是在炒作。
連柳巖的父親去世,柳巖發文悼念,都成了炒作。
惡毒的人,出言不遜,將她稱作「炒作女王」,連父親的去世都能炒作。
面對種種強盜邏輯般的指責和猜疑,柳巖欲哭無淚,再後來,還在出演的《煎餅俠》裡不惜自黑。
包貝爾婚禮事件之後,柳巖似乎也怕了,不再「性感」了。
每次受到網友的謾罵,左右鄰居都會告訴她的媽媽。
「哇,你女兒又上新聞了!」
媽媽知道那是她的工作,可是,回頭還是會給她打電話,希望她保守一些,別再被罵了。
感情上,柳巖也不是很順,2018年,她還自曝「被分手」了。
而分手之後,前男友很快便找了一個新女友,速度快得驚人。
深受感情和事業的雙重打擊之後,柳巖在節目中說,自己已經不想再成為一個「被調戲的柳巖」了。
同時,她也漸漸意識到,自己必須有一個代表作,讓觀眾認識到,柳巖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演員。
2019年,柳巖終於獲得了證明自己的機會。
電影《受益人》拍攝期間,面對導演、編劇的誇讚,她有些不敢相信,直到電影上映,很多觀眾誇讚她。
「這是打開柳巖的最佳方式」、「兩次為柳巖的演技落淚」,柳巖才逐漸意識到,自己被觀眾接受了,認可了。
不僅有觀眾的認可,還有來自專業人士的認可,憑藉《受益人》中的出色演技,柳巖還首次拿到了第1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佛家有禪語云: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答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如今的柳巖,如同涅槃重生,她不再被迫性感,而是有了選擇的權力。
儘管非議依然還在,好在接下來的路,她可以選擇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