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上的比利和懷特

2021-02-17 裸雀

過兩天要去臺北,參加一個論壇活動。翻出這篇關於綠島的舊文。

2012年,三個人去臺北看電臺司令的現場,順便去了趟綠島。算得上排名前五的一次旅行。

2012年之後,同去的三個人都各自有了變化,也沒想到又和黎文做起了貓王音樂臺。

和當初發在城市畫報上不一樣,改回了原來的標題。

1

從綠島回來,我想,海灘可有可無,生活裡還是多點信任和感恩好些。

但如果讓我再裝模作樣地詮釋一下真正的信任以及如何感恩,則有點像不可預知的叢林探險,既危險又可疑。因為我們對困苦總有說不完的抱怨,然而一旦描繪起幸福,則往往抓不住重點。

這是我在案板上,從黃鱔那裡領教出來的。

我們搭乘的遊船在綠島靠岸,走出船艙,與過分清爽的天氣相比,碼頭就像一臺60年代的福特轎車。

那些低矮的房子缺乏設計感,按照過往的海島經驗,總覺得這裡少了點什麼。

在那些權威的海島生活雜誌裡,綠島是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按照我們對勝地的當代主義理解,總覺得該在這裡加蓋點什麼,也許是四季或者是麗思。

然而,歷史比現實要清醒一點,綠島是個相對意義上的旅遊點,島上至今還有監獄,用於囚禁臺灣的重刑犯,比如黑道大哥。再把歷史往前翻幾頁,柏楊、李敖、施明德都是這島上神秘的過客。

也許明天,我們就會去參觀一下。和歷史相比,更吸引人的是那些成排成堆的機車,作為島上主要的交通工具,它們負責接待遊客。

我們在朋友的帶領下,跨上機車,突然就在路上了。

對於我們這幾個毫無計劃的遊客來說,不得不面對尋找旅館的事情。現在是7月尾,是臺灣的旅遊旺季,家庭、情侶、不可知的單身漢,孤獨的人都擠在這個夏季最美的旅行拖箱裡,從別處來然後再回到別處去,從而創造出一種平時沒有的溫馨感。

然而,我們的麻煩事來了,整個臺灣社會都顯得太有規矩和條理,綠島也不例外,民宿的房間需要提前預定,在朋友的幫助下我們終於找到一間叫微風的民宿,但被告知,明天這裡客滿,還得繼續找。

海洋是忘記煩惱的迷藥。

微風民宿對面是一段海堤,走幾步上去,就看見了太平洋。就是離這不遠海域和同樣的風裡,胡德夫曾經寫了首《太平洋的風》,「當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來真正的太平。」

比這個詞更難解釋的是另外兩句,「最早的一片感覺,最早的一片世界。」眺望遠處,我難免疑惑,難道我就這麼一不小心走進最早的世界,捫心自問,要完成一次真正的時光穿越是如此艱難,而對現實低頭則簡單有效。

負責接待我們的朋友叫包子,他把我們帶進現實,在一個由海堤圍成的天然遊泳池,我們真正丟開了那些煩惱的瑣事。

不過,對於並不善於遊泳,膽子也沒那麼大的我來說,到底要不要從3米高的跳臺上往海裡跳確實讓人浪費了很長一段時間,那種站在高臺上往下看的感覺就像是一場漫長的告別。

總之,人是在不斷克服恐懼中獲得神秘經驗的。

最後,我狼狽不堪地滾進了海水裡,當我浮出水面的那一刻,既驚又喜。

我們在夕陽下回到微風,碰上了古老的死亡儀式,不知道懸掛在哪裡的喇叭傳出哀傷的誦經,在一個道士的帶領下,婦人和孩子慢慢地將那些用紙紮成的房子、汽車、冰箱、電視一件接一件地扔進燃起的火堆裡,風由東往西,將靈魂慢慢吹向那片海。

整個儀式古樸,當所有的東西燃盡,一群白衣人在道士的帶領下,緩緩走向他們的家,陪伴他們的還是那從喇叭裡傳來的哀鳴和遠方天海間那奇異的藍。

2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臺灣,我已經不急於把腦袋靠在飛機的舷窗上往下眺望,到底要去哪裡還沒有最後決定,也許是墾丁和它那比基尼的夏天。

但所有的一切都在龍華的飯桌上被改變,臺北的朋友勸我們去綠島,好吧,就這樣。

了解一個地方的日常性,首先得和朋友說再見,和朋友在一起的好處是便捷,好玩。壞處是,去哪裡都像是去朋友的客廳。

於是我們3個人,揣著去臺東的車票,開始了自己的旅程。

車廂乾淨,整潔,對號入座,與內地的火車是兩回事,而由臺北至臺東的鐵路,有很長一段是沿海修建的,因此,我們特別選擇了早上的班次,以便親歷這迷人的景觀。

儘管是旺季和出行高峰,但人比我們想像的少得多,想到臺北朋友前一晚的擔心,看來是我們已經被日常訓練成全球最抗擠壓的人。

而與這整潔車廂相稱的,則是紙盒包裝的臺鐵便當,盒子一開,幸福感就來了。看來內地鐵路的壞印象並非一無是處,至少當你遇見好體驗的時候,能夠怦然心動。

離開臺北,一路下去,再沒有見過摩天大樓,無處不在的田野,山谷,村落,以及那些小地方。

臺東也不例外,這個臺灣島上第三大城市,看起來也像小地方。

我們吃了簡單但足夠可口的午飯,趁著等船的閒暇瀏覽了一下這裡,吸引我的是一間捷安特的單車店,店面整潔,零件齊備。再想想臺鐵上還有專門運載單車的車廂,可見騎車遊臺灣並不是一件苦行僧才幹的事情。

而當我們坐在綠島最東邊的羊肉爐專門店吃起鮮美的羊肉時,白天已經被時間碎片化。

此刻,羊肉和飛魚這兩種綠島最為多見的食物才是所謂旅行的意義,用最通常的做法還原食物的原味幾乎算得上整個臺灣的飲食秘密,然而所有的一切都要基於食材的新鮮,可靠。

假如食物真的可以看到一個地區的靈魂,出於一個媒體人的職業習慣,那就更有必要一躍而下,看個究竟。

但這種責任感來得快,去得也快。此刻,我更樂於以旅行者的姿態,迎著日出的方向享受眼前的一切,它們足夠好,而我足夠餓。

夠滿意的了。我們騎著機車鑽進黑夜裡,迎來漫天星鬥。

那天的銀河若隱若現,倒是獵戶座格外顯眼,包子給我們講真正的星座,而不是算命。

包子現在的工作是守燈塔,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包子開始開始以IT從業員的身份在臺北上班,後來回鄉考取了現在的職位,8小時工作以後,他也靠帶人潛水賺多一份收入。

不過這工作更像是種預言,他大學期間,拍攝了陳昇的一首MV《塔裡的男孩》,沒想到若干年後,他真成了塔裡的男人。

守燈塔這工作有著某種世襲的意味,父傳子,親戚換親戚,綠島太小,本地人之間也許都算得上親戚,或遠或近,年輕人視乎不理這一套,村長引來開發商,包子還是和他的朋友們遊行抗議,事情不了了之,村長還是他的表叔。

他一個勁地和我們說臺北太擠太忙,看得出他享受現在的生活。

3

既然下雨,不如就這樣吧。

我停下機車,脫掉T恤。然後,迎著雨向前,就像比利和懷特那樣的逍遙騎士。

電影《逍遙騎士》於1969年在美國公演,動蕩而敏感的政治世代卻成為嬉皮士的溫床,比利和懷特騎著機車上路,是追尋自由還是被社會放逐?我都快忘記這電影的意義,卻記得很酷的比利和懷特,還有他們很帥的車。

世代早就變了,我騎著享樂主義的機車,沐浴在太平洋的風雨中,在環島公路上漫無目的地開著,擦肩而過的比基尼讓夏天變得更像塞尚的畫。

我剛剛在綠島山莊前稍作停留,原本打算走進去翻翻柏楊的簡史,小時候就讀過他的書,是父親從地攤上買來的,書名太過刺眼——《醜陋的中國人》,書讀得似懂非懂,只知道作者不如古龍出名,然後這本書成為某種經驗,則是後來的事。

幾年前,柏楊過世,就像一個老拳手被遺忘。

綠島山莊囚禁過的思想,足夠編出大部頭的傳奇,但有時,你不需要鑽進苦難的行囊裡假裝虔誠。我轉身離開,就像一隻在荷葉上尋寶的青蛙,行囊已滿,追逐飛舞的蜻蜓去了。

比起那些能夠被歷史像樣記錄下來的人,我更喜歡這樣一個老故事」當年,綠島上的首席美人愛上了接受思想改造的一名囚徒,可是,負責改造囚徒的軍官也看上了她。愛是嫉妒這種千年的鐵律一旦發酵就勢不可擋,軍官威脅美少女,如果不嫁給他,那名被改造的囚徒可有罪受了。美少女被迫點頭,新婚之夜,墜樓自殺。」

包子給我們講的故事,越過那些乏味的形容詞,讓我對綠島的過去有了某種意識,民間故事生動、原始而不乏戲劇裡渴求的張力。

包子還說,那為愛而死的姑娘,是他遠房的姑姑。那時候,我們正喝著冰涼、回甘的臺啤,品嘗鮮美的鮪魚,這故事與芥末混在一起,似乎可以殺菌。

對於新的時代來說,壞日子已經結束,綠島還原成本來的樣子,歷史刻下的烙印變成滿上的莊稼地和梅花鹿,那些思想的囚徒也帶來現代主義的醫療和教育,一代人長大,一代人老去。

要說綠島,未必可以將其視為臺灣社會變遷的盆景,但了解再多一些,總可以視為某種經驗。

內斂和知足的島民,終究不像60年代的比利和懷特,美國精神和地方主義之間總有無法融合的時候,然而,不管是西方的嬉皮士,還是東方的小島居民,終究都不滿意高懸在腦門上的不公和禁錮。

4

說實話,我總覺得像包子這樣的年輕人很難安守燈塔。

那座白色的塔位於小島靜謐的角落,剛刷過油漆,餘味尚存,椅子還是過去的,大人物都來過坐過。塔裡的洗手間則是為蔣經國臨時加建的,後來洗手間留下,思想自由,還不錯。

我們攀上燈塔,這裡視野極佳,看得見更遠的蘭嶼,此時燈尚未點亮,雨後的天空仍有沒有散開的烏雲,明天還是雨天,傳說中的颱風則沒了痕跡。

在這裡呆久了,很難看不懂天氣。

包子的女友在臺北,過幾個月就要去澳洲打工留學,他們和世界聯繫的方式比我們方便許多,馬英九也為臺灣的世界通行證背書、代言。

我們投宿的藍色城堡,裡面的服務生全都是來打工旅遊的,畢業在即,利用在學校的最後一個暑假,和社會黏在一起。

背心從彰化來,來的時候穿著背心整日暴曬,等到幡然醒悟,脫下背心的時候,老天給他開了個玩笑,那肉色的背心像刺青一樣奪目,但滑稽。

藍色城堡是仿地中海建築,白與藍的3層樓從鄉村建築中突顯出來,極易辨認。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來自花蓮的阿能。

他的故事都是他說的,作為樂手,阿能目前為止的最大成就是在某一年接到電話,讓他去做張惠妹世界巡演現場的吉他手,但是,在公主太太的勸告下,他放棄了這個機會。對,他的太太是原住民,某個部落的公主。

後來女兒出世,他和太太貸款在花蓮開了間賣手工啤酒的酒吧。還貸、養女,日子向前,他的音樂夢想陳列在藍色城堡後院的倉庫,好幾個音箱和一排吉他。

旺季的時候,他常駐綠島,做潛水教練,水底的照片拍得極好,最大的獎勵是潛水雜誌選用了他的照片。

當教練也是這兩年的事,來了一次綠島,愛上潛水,然後逐級考試,拿到執教的牌照,既是自己的興趣,收入也能為還貸出一把力。閒暇時他就在倉庫裡彈吉他,就像活生生的車庫搖滾。

阿能的夢想是組一個穿潛水服的搖滾樂團,和弦樂團在綠島辦一場音樂會,然後他們就開始批判起保守的鄉長,只會辦馬拉松和鐵人三項,島上僅有的兩次音樂會都是陳昇辦的。

最著名的一次是2005年,陳昇和當時還沒有風靡起來的陳綺貞,如今還可以在《你一直在玩》的MV裡見到當時燈塔下音樂會的現場狀況。

今年的馬拉松海報招貼已經到處可見,叫做火燒島馬拉松賽。火燒島是綠島原來的名字,島上到處是紅褐色的火山石,這座由火山爆發以及地殼運動而成的小島,沒有像樣的沙灘,但由於歷史的用途和以後的保育得當,海底世界美好而豐富,這就是這裡成為世界潛水勝地的原因。

燈塔下有一個齊腰高的窪地,形成一個天然的海水泳池,一頭紮下去,就能見到悠閒的魚群,遊客來了又去,但沒有人留下垃圾。

到處都見不到垃圾便是這個外觀上並不光鮮的小島所呈現出的現代文明。年輕的一代到外面讀書,再回到家鄉,日子過得悠閒,但也懂得保護家園。

去年,就是藍色城堡的老闆阿忠牽頭,包子那樣的年輕人才會聚集在環島路上,讓鄉長的計劃落了空。

5

夜幕下,我在地中海房子的沙發上看著從太平洋飄來的雨,我不清楚這種混搭風格的旅行生活究竟有何指引性的啟示。

趁著雨勢變小,我騎上機車,去郵局邊上的冰店叫上一份古早味黑糖冰沙。老闆娘正在打烊,但還是給我來了份分量十足的冰。

她說,今天是周末,比平時收得早,多包涵。望著店裡的人忙前忙後的收拾,打掃,我大口吃冰,少了點悠閒,多了點冰塊滑落的刺激感。

確實是周末,街上的店鋪收得比平常早,再賺錢的生意都要適可而止,休息一下,大概是和內地最不一樣的地方。

下午,我想去天天光顧的臭豆腐攤點上一份鋪滿鹹酸菜的美味,隔壁那家店主告訴我,今天他們休息。那個小檔口由一對中年夫婦經營,大概從下午4點多做到晚上10點,刻意地告別常常會變成旅行的負擔。

晚上,我們再次光臨了那家「老闆釣的魚」,小餐館是在地家常味。與別家不同,有塊小黑板,上面寫著老闆今天釣的魚的種類,他告訴我們,一般都是4、5點起床去海邊釣上來的。

我們點了那條沒見過的紅色斑點石斑魚,魚味鮮美,盡情享受靠海吃海的生活古訓。

我了解過當地人的生活。旅遊季開始的時候,當地人都在小島上各盡其責,民宿、餐館、禮品店,小超市小商店都按照各自的節奏進行,冬季來臨,大部分島民都離開綠島,住在更便利的臺東。

我問包子那時候會不會很孤單,他說,生活一直都是這樣。我也搞不清這算不算答案。

我們離開綠島的時候,除了離島的遊客,別的人還沒開始呢。包子讓我們把租來的機車扔在碼頭停車處,鑰匙放在車頭前的小儲物盒裡就好。

我們猶豫了半天,不會被偷嗎?

不會,反正它就在島上。永遠都在島上的機車和夜不閉戶的民宿、民宅送走了我們這樣從外邊來的人,我們重新被那種旅行式的溫馨所包圍,這和來的時候有多少不同?

綠島到底有多少東西值得留念,也許根本就沒有。

但有時,我的確會想起燈塔、美味的食物,還有那條陪著我跑了大概6公裡環島路的流浪狗。

綠島的生活證明了一些我之前的疑惑,美好的生活與現代建築、高級酒店或者某些科技並無必然聯繫,但也並非疏離和陌生。

美好的存在,是因為其無法定義的多樣性,在這個多少有點封閉的島嶼中,隨著舊制度的解體,人們對生活向好的需求創造了一種綠島式的生活形態,樸實和平靜。

這兩個廣泛意義上的詞彙,也許能夠在某一刻在我們的生活裡出現,但要像綠島人那樣經年累月地圍成,則是另外一回事。

現在,當我使用物慾橫流這個詞語的時候,會偶爾想想綠島式的寧靜。

刊於《城市畫報》

攝影|黎文&GARY

關愛中年人從掃碼做起

相關焦點

  • 綠島監獄
    提起「綠島」這個名字,自然會想起鄧麗君當年那首風靡大陸膾炙人口的《綠島小夜曲》,其實,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的這首歌曲中的「綠島」,在作者潘英傑的筆下指的是綠意盎然的島嶼——臺灣島,而現實中的綠島,卻是個山丘縱橫的火山島
  • 戀上綠島 //我的第一次都與你有關
    @倩文第一次來到東北;第一次體會到近40度高溫的夏天,和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第一次談戀愛(儘管結果不盡人意);第一次學會逃課;第一次獨自坐幾天幾夜的火車;第一次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可愛們相處(結果也是特別棒呢)@不凡動力第一次一個人到瀋陽,體會到這裡的風土人情;第一次一個人坐火車,幾天幾夜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第一次時刻都想著放假,第一次出門在外,第一次好長時間不回家
  • 那狗懷特——獻給愛犬懷特
    哪知道,車才剛開動,懷特呼哧呼哧追上來了。四如再把它弄回家,它再追過來……如是者三四次,我們意識到非帶上它不行了。一開車門,懷特騰地跳了進來。問題還在後邊。到了縣一中,學校安排我們臨時住在二樓的一口教室裡,樓上怎麼養狗呢?叫懷特睡哪裡呢?不過,懷特還算善解人意,隨遇而安,晚上我們指給它牆角的一塊地方,它也就乖乖地躺那兒了。
  • 《綠島小夜曲》
    「綠島」是臺灣島現年83歲高齡的潘英傑,在榮總醫院病房中說,歌詞就是寫臺灣,「綠島」指的是臺灣。他說:「我不想用寶島,綠島比較有詩意,不俗氣。」潘英傑覺得臺灣是個綠油油的島嶼,因此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綠島」的標題,只是一種想像的情境,毫無他意,更無關政治。
  • 臺東-綠島
    時間上會比較耽誤,從臺中出發會走臺南高雄繞一圈,真的很惱人啊。。。因為小馬哥此行主要是為了去綠島,所以沒在臺東過多停留。綠島和蘭嶼都是離島,蘭嶼更大,離岸更遠所以受風浪影響也更顯著,淡季也更早到。綠島面積不大,甚至你在富岡碼頭都可以遠遠的望見它。
  • 綠島沒有小夜曲
    大概是這樣的機緣,註定綠島成為臺灣行中絕不能省去的一站。直到行前攻略才知道,這首創作於1954年、一甲子流行不衰的歌曲中所詠唱的「綠島」泛指臺灣,詞作者潘英傑藉由自己對臺灣的印象,將這個綠意盎然的寶島喚作「綠島」。歌中「椰子樹的長影」,也是潘初到臺北時的所見。陰差陽錯,來到現實中有著同樣詩意名字的小島。不同於小夜曲的沉靜柔美,真實的綠島有另一番風情。
  • 臺灣行-環遊綠島
    白色恐怖綠島園區介紹牌綠島以前叫做火燒島,是一座火山噴發形成的小島,島上遍布黑色的火山巖,黑魆魆的,綠色其實不多。1949年,為了綠化火燒島,改名為綠島。從1951年起,島上設置了保安司令部新生訓導處,實際上是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一直到現在,島上仍然有一所還在使用的監獄,因此,這座島被稱為監獄島。1965年,曾將政治犯遷移到臺東泰源監獄,不料1970年,臺獨分子勾結獄警進行了暴動,之後為了安全,將所有政治犯重新關押在這座島上。
  • 海石灣今冬能否吃上窯街綠島的「冰抓」
    手抓羊肉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切片後上籠蒸熱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後直接蘸精鹽)、煎吃(用平底鍋煎熱,邊煎邊吃)。十幾年前,窯街大十子的南面 有一家手抓店叫綠島,手抓做的肉赤膘白,肥而不羶,色澤誘人,用手抓吃,雖然吃得嘴油手滑,但仔細品味,肥而不膩,油潤肉酥,質嫩滑軟,十分可口,遠近聞名。
  • 看看綠島小夜曲的誕生
    紫薇靠著《綠島小夜曲》走紅,周藍萍也因此替電影《梁祝》配樂。《綠島小夜曲》曾被評為二十世紀"百年金曲十大排行榜"的第三名。周藍萍過世時,潘英傑給他的輓聯是:"低吟綠島小夜曲,永懷家在山那邊。"潘英傑對紫薇主唱也有絕佳的推崇,他說:"紫薇的音色婉麗,音質特佳,技巧熟練,以及情感適切的運用,擅長演唱抒情歌曲,她唱這首歌時,其中的詞句及旋律,也如清澈溪水般地從歌聲中流出,沁人心田。
  • 告白微電影《我愛綠島》暖情發布//你對綠島的愛 要大聲說出來
    人們總是深情脈脈地向戀人、向家人說「我愛你」,可作為綠島人的你,是不是忘記了,和你的母校,你的綠島說一聲:「我愛你!」「你愛綠島嗎?」答案只有一個愛告白綠島 告白我們共同的青春校團委特製告白微電影《我愛綠島》靜靜傾聽共同的綠島人對綠島的不同愛戀▼
  • 綠島小夜曲.
    《綠島小夜曲》是由周藍萍作曲,潘英傑填詞,胡以衡演唱的歌曲,發行於1954年。歌詞中的「綠島」指的就是臺灣島。      當年潘英傑和周藍萍創作《綠島小夜曲》的緣由很簡單:1954年盛夏某夜,他們在單身宿舍聊天,談到外國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小夜曲,但華人尚缺。
  • 【合唱欣賞】《綠島小夜曲》
    歌詞中的「綠島」指的是臺灣島,並不是指臺灣省的火燒島(又稱火燒嶼、綠島)。在EMI 出版的老歌合輯「流聲歲月」Vol.1中,於第15首收錄了司馬音版本的「綠島小夜曲」,此版的音色古舊,編曲完全依據晉秦版。「寶島歌后」紀露霞也在臺灣中廣電臺演唱過「綠島小夜曲」, 當時還獲得中廣年度聽眾票選的第一名。歌曲背景歌曲誕生於1954年仲夏夜。
  • 探訪臺灣綠島:隨處可見的監獄文化
    【解說】提到綠島,人們會想到那裡的藍天、碧海、白沙和綠草,想到它是臺灣的海上樂園,但是綠島的出名卻不是因為它的美麗,而是與之相反的東西——監獄,聰明的綠島人將監獄開發成為島上的文化景點之一,吸引遊客觀光遊覽。
  • 妮可醬擔任「綠島觀光大使」 ,為美麗綠島打造時尚輕舞曲〈Green House〉
    為擴大旅遊商機,臺東縣綠島鄉特邀請知名型格電音女團妮可醬NekoJam擔任年度「綠島旅遊大使」。
  • 沌口綠島廣場項目今日正式開工!
    提起「綠島」,可能大家會搞混淆 在沌口,我們聽到過這些關於綠島的 「綠島大廈、綠島市場、綠島園林、綠島花園...」 //2019年 「綠島廣場」拿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綠島廣場項目是由武漢發總實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由武漢建工集團承建。
  • 大環島之小環島——綠島小夜曲
    綠島為臺灣第四大附屬島,行政上屬臺東縣的綠島鄉。島上居民以清朝中期從小琉球、東港移民而來的漢人(閩南民系)為主。但由於島上氣候溫和,陽光普照,到處一片綠色,充滿了自然美的情調,故稱綠島。而島上飼養梅花鹿400多頭,所以又有「鹿島」之稱。島上沒有噪音,也沒有紅綠燈,來到這兒的遊客每每為它那份清新、淳樸的自然美、原始美所深深吸引。
  • 「綠島」模式為中小企業解難題
    原標題:「綠島」模式為中小企業解難題   今年2月,江蘇在全省啟動「綠島」建設試點
  • 臺灣綠島,蘭嶼度假,驚現青青草原!
    臺灣寶島富饒美麗,風景秀麗的海岸線有著眾多的小島嶼,如澎湖灣列島,綠島,蘭嶼等,其中綠島和蘭嶼是遊客熱愛的休閒旅遊勝地。
  • 綻放|2018綠島之星頒獎盛典
    21日晚綠島講堂
  • 【大人物】肖恩-懷特:神也會流淚!他最後一跳賭上性命
    但他坐上直升機,依舊淡定看著昏迷的自己今年2月,國際雪聯最後一站奧運積分賽全美大獎賽,肖恩-懷特及時復出。他的前兩輪都不甚順利,最後一輪站上出發臺時積分墊底。為了拿到冬奧資格,肖恩-懷特不得不拿出曾給自己留下「心理陰影」的1440。一系列眼花繚亂的空中技巧結束後,他得到了人生職業生涯中的第2個滿分,搭上平昌冬奧會的「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