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永嘉三江教堂未強拆前信徒們禱告,(圖:微博資料圖片
編者按:最近數月來,最牽動中國教會信徒的一件事情就是溫州三江教堂被強拆、以及上百家教會遭遇十字架被強拆的風波。這一系列事件引起各地基督徒的關注與思考。本文為一位廣州的基督徒律師王紅傑2014年8月25發表的博文,原文標題為《法律去哪兒了?——就拆教堂、拆十字架系列事件致溫州弟兄的一封信》,在同情教會損失、愛護教會信徒的同時,亦從法治與社會的角度談到了教會該如何看待並該如何處理時下的風波,值得廣大基督徒閱讀與思考。基督時報蒙允轉載,與讀者共享。
正文
最近溫州教堂被拆、十字架被拆,甚至有弟兄被打到頭破血流。我們該怎麼看這些事情?又該該怎麼辦?
我們若說這是政府在逼迫基督教,政府則堅持說這不是針對基督教的,而且是在依法拆除違章建築。顯然,現在政府開始站在了法治的平臺上、使用法律的語言對我們說話,我們也要站在法治的平臺上,使用法律的語言和政府對話。
說到法治,大家都非常灰心,甚至會說這種想法不合實際。我做律師快二十年了,中國的法治環境與我的收入息息相關,我很清楚中國的法治狀況。中國法治水平低,政府要負主要責任。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什麼樣的模式更符合我們的信仰?什麼樣的做法更符合聖徒的身份?經過多年的思考,我覺得法治的模式更契合我們做光明之子的身份;現在政府以法律之名來處理我們的事情,我們也要適應法治的潮流,學習用法治的方法來應對。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我們之前對待法律的態度,可以大致總結為:無視法律、迴避法律、勾兌法律三種。
當遇到一些事情時,我們常常憑著感動,憑著呼召,傳福音,建教堂。法律怎麼規定的,不太理會。這就是無視法律的表現。
遇到打擊,要麼東躲西藏,要麼以患難為榮譽,不去主張自己的權利,這就是迴避法律。
又或者花錢找關係疏通關係換得一時平安,這就是勾兌法律。前陣子微信裡傳,某中央領導視察杭州,叫停拆十字架,聲稱到此為止。這也是勾兌法律的表現:我們的十字架怎麼能託庇在某人之下?他不在位了怎麼辦?這個問題許多教會領袖已經發覺。有一個弟兄就是如此,當某領導向他承諾:只要我在位,你們就不會有事;該弟兄反問到:您不在位了怎麼辦?甚至聽說幫過我們的基層官員都,被採取法律措施了。官員自身往往不保,又怎能保護我們?何況,勾兌又如何符合我們聖徒的身份?
現在,弊端凸現了。因為無視法律,被政府採取法律手段,遭受了許多損失,在法律面前吃啞巴虧,世人還要說:難道教會有特權?十字架都要拿下,我們又要往哪裡躲避?中央下力氣整頓,又和誰去勾兌這個事情呢?
所以,我們要處處以法律為思考標準,尋求法律的保護,要做到守法、用法、護法。
守法就是處處考慮法律的規定和法律的後果。如果我們合法,就不會仰賴某個領導的好惡,就能在任何情形下站穩腳跟。另一方面,由於我們有不合法的地方,讓政府抓住了把柄,導致事後處處受制於人甚至不敢維權,你敢維權就扒了你家的違建!全國教會都要吸取這個教訓。
用法就是自己的權益被侵犯,要使用法律武器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尤其要勇敢的監督政府,對於政府的任何違法行政行為,要遵守法律的程序進行追究。目前溫州開始聘請律師採取法律手段維權,這也是非常好的開始。
護法就是要眼光放長遠,維護法治制度,並積極參與推進法治進程。比如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宗教法,或者說宗教法律體系尚不健全,我們要積極關注和推動,不能總是被動地受惡法挾制,倒要積極推動廢除惡法。
此次事件,真的是一次洗禮。政府用放大鏡尋找我們的弱點缺點錯誤,在末日審判的時候,我們豈不是更站立得住?而且,現在我們所有的問題都被發現了,都改正了,從社會層面上看,從此教會建立在了法律的根基上,會成長的更大更穩,教會將迎來報復性、反彈性大復興。
最後要說,現在溫州的弟兄該怎麼辦?第一要緊的,就是採取法律的思維和法律的手段,對這些問題做法律的梳理,看看我們哪些合法,那些不合法,有哪些補救措施;對於歷史遺留問題、地方特色問題,我們也要有策略性的做法。對於政府的合法行政要配合,對於不合法的要堅決維權。
十字架與我們同在!十字架與法律同在!我們與法律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