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98年美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實力成為世界第一以來,相繼有英國,德國,蘇聯,歐盟,日本五個世界老二妄圖把美國從世界第一位置上挑落下來,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成功,且下場都不怎麼樣,除歐盟外,其它幾個的現狀,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先來說說英國,雖然1898年經濟規模被美國超越,但此時畢竟坐擁3000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經濟實力和美國差不多,軍事實力和影響力則遠遠超過美國,如果國家政策實行的恰當,至少也是世界頂級玩家,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被卷了進去,雖然勝利了,可是實力卻被嚴重削弱,從世界最大債權國直接跌成債務國,隨著自身實力下滑,對殖民地的掌控也大不如前,1940年納粹德國敢主動進攻英國,恰恰說明此時英國已經和一戰前不可同日而語,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美國的有意打壓下,英國各殖民地相繼獨立,成為一個個獨立國家,其中大部分都成為了美國的小弟。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國目前領土只有24萬平方公裡,連日本的面積都不如。
英國淪落到如今地步,可以說都是自大妄為造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本來只是奧匈帝國和賽爾維亞之間的衝突,塞拉耶佛事件後,英國非要橫插一腳,結果把德國,法國,義大利,沙俄,相繼卷進來,美國就比較雞賊,雙方做生意,大發戰爭財,直到1917年才加入,仗都快打完了。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可以說,德國能從55萬平方公裡國土縮水自如今35萬平方公裡土地,也是自大狂妄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有好幾次機會可以停戰談判,都被他放棄了,英國,法國,沙俄都不傻,可以說,只要英國和德國有一個放下面子和談,沒有哪一方會傻到把戰爭繼續下去。
本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還不至於完全沒有翻身機會,希特勒1933年上臺後之1939年為止,可以說,德國在和蘇聯一起聯合起來收復東普魯士失地後,如果不頭腦發熱去主動挑戰英國,法國,而是消化吸收固有領土,那麼德國絕對有機會成為世界頂級玩家,1939年德國在合併奧地利,收復東普魯士,佔領蘇臺德區和捷克斯洛伐克後,領土已經高達80萬平方公裡,且瑞典,丹麥,土耳其,西班牙,芬蘭,挪威,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王國都是其勢力範圍,假以時日統一中歐和北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納粹德國非要同時挑戰蘇聯,英國,法國。這樣不失敗才怪。德軍再厲害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啊?
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美國安全威脅最大的國家,主要表現在軍事上,在二十世紀70-80年代實力到達頂峰,其軍事實力一度讓整個歐洲瑟瑟發抖,很多人都以為蘇聯是軍事投入過大,和美國進行太空爭霸而解體的,其實不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經濟制度僵化死板,國內權大於法,各級官員貪汙腐化嚴重,老百姓生活水平一般般,除了當官,下層百姓沒有其它上升通道,民族矛盾也比較尖銳,這些都為日後蘇聯解體埋下伏筆,美國和西方勢力不過是讓這些矛盾更加激化而已,戈巴契夫改革不過是隔靴搔癢,沒有多大作用,因為他沒有解決國家的主要問題,失敗是必然的,後面俄羅斯為何主動放棄中亞各國,主要原因是他們自己也覺得被窮兄弟拖後腿了,而沒有考慮到國家要規模大才是最大的本錢。
歐盟想要挑戰美國地位可以說不太現實,畢竟不是一個國家,扯皮的事情太多,最多就是一幫小兄弟在美國大哥的陰影下報團取暖,提高話語權而已,在歐盟裡面,德國和法國是雙龍頭,一個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大,一個是經濟影響力大,加上一個面和心不和的英國,註定歐盟難以成為一個頂級玩家,因此被美國挑落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日本經濟規模一度接近美國,以至於很多國家包括日本人都誤以為日本可以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其實他們忘記了一件事情,日本處於美國的嚴密控制之下,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都被美國控制的死死的,和殖民地沒什麼區別了,也只是名義上是一個國家而已,可以說,美國想怎麼樣治理日本就怎麼樣治理日本,他們根本沒有多大選擇餘地,日本經濟能達到如今水平,主要還是勤奮,努力,加上東亞人特有的智慧取得的,如果日本是一個各方面正常國家,獨立自主的國家,即便有廣場協議,也不至於從天堂直接掉到地獄,當時德國,英國,法國都一起籤訂了協議,為啥只有日本受到傷害最深,背後原因值得深思,1985年籤訂廣場協議,1995年日本各種矛盾才開始全面爆發,可以說這裡面沒有美國不遺餘力的各種手段,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中國實際經濟規模,農業實力,工業實力已經大幅度超過美國,也就名義GDP有一點差距而已,軍事實力上也是世界絕對的世界第二,科技實力,研發投入也直追美國,甩開其它國家一大截,可以說,只要我們保持冷靜頭腦,擁抱世界其它國家,和他們經濟上打成一片,連成一體,必要時反擊一下美國,可以說,只要再給我們5-10年,重新回到世界第一根本不是一個夢想,而是必然,我們人口規模是美國近五倍,有效國土面積也比美國大,這就是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