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以來,連續五個世界老二挑戰美國失敗,說明了什麼?

2020-12-22 小強在昆明

自1898年美國經濟總量和工業實力成為世界第一以來,相繼有英國,德國,蘇聯,歐盟,日本五個世界老二妄圖把美國從世界第一位置上挑落下來,但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成功,且下場都不怎麼樣,除歐盟外,其它幾個的現狀,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先來說說英國,雖然1898年經濟規模被美國超越,但此時畢竟坐擁3000萬平方公裡的殖民地,經濟實力和美國差不多,軍事實力和影響力則遠遠超過美國,如果國家政策實行的恰當,至少也是世界頂級玩家,可惜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被卷了進去,雖然勝利了,可是實力卻被嚴重削弱,從世界最大債權國直接跌成債務國,隨著自身實力下滑,對殖民地的掌控也大不如前,1940年納粹德國敢主動進攻英國,恰恰說明此時英國已經和一戰前不可同日而語,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美國的有意打壓下,英國各殖民地相繼獨立,成為一個個獨立國家,其中大部分都成為了美國的小弟。失去了殖民地的英國目前領土只有24萬平方公裡,連日本的面積都不如。

英國淪落到如今地步,可以說都是自大妄為造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本來只是奧匈帝國和賽爾維亞之間的衝突,塞拉耶佛事件後,英國非要橫插一腳,結果把德國,法國,義大利,沙俄,相繼卷進來,美國就比較雞賊,雙方做生意,大發戰爭財,直到1917年才加入,仗都快打完了。

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可以說,德國能從55萬平方公裡國土縮水自如今35萬平方公裡土地,也是自大狂妄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有好幾次機會可以停戰談判,都被他放棄了,英國,法國,沙俄都不傻,可以說,只要英國和德國有一個放下面子和談,沒有哪一方會傻到把戰爭繼續下去。

本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還不至於完全沒有翻身機會,希特勒1933年上臺後之1939年為止,可以說,德國在和蘇聯一起聯合起來收復東普魯士失地後,如果不頭腦發熱去主動挑戰英國,法國,而是消化吸收固有領土,那麼德國絕對有機會成為世界頂級玩家,1939年德國在合併奧地利,收復東普魯士,佔領蘇臺德區和捷克斯洛伐克後,領土已經高達80萬平方公裡,且瑞典,丹麥,土耳其,西班牙,芬蘭,挪威,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王國都是其勢力範圍,假以時日統一中歐和北歐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是納粹德國非要同時挑戰蘇聯,英國,法國。這樣不失敗才怪。德軍再厲害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啊?

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美國安全威脅最大的國家,主要表現在軍事上,在二十世紀70-80年代實力到達頂峰,其軍事實力一度讓整個歐洲瑟瑟發抖,很多人都以為蘇聯是軍事投入過大,和美國進行太空爭霸而解體的,其實不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經濟制度僵化死板,國內權大於法,各級官員貪汙腐化嚴重,老百姓生活水平一般般,除了當官,下層百姓沒有其它上升通道,民族矛盾也比較尖銳,這些都為日後蘇聯解體埋下伏筆,美國和西方勢力不過是讓這些矛盾更加激化而已,戈巴契夫改革不過是隔靴搔癢,沒有多大作用,因為他沒有解決國家的主要問題,失敗是必然的,後面俄羅斯為何主動放棄中亞各國,主要原因是他們自己也覺得被窮兄弟拖後腿了,而沒有考慮到國家要規模大才是最大的本錢。

歐盟想要挑戰美國地位可以說不太現實,畢竟不是一個國家,扯皮的事情太多,最多就是一幫小兄弟在美國大哥的陰影下報團取暖,提高話語權而已,在歐盟裡面,德國和法國是雙龍頭,一個軍事和政治影響力大,一個是經濟影響力大,加上一個面和心不和的英國,註定歐盟難以成為一個頂級玩家,因此被美國挑落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挑戰失敗後的蘇聯,德國,英國

日本經濟規模一度接近美國,以至於很多國家包括日本人都誤以為日本可以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其實他們忘記了一件事情,日本處於美國的嚴密控制之下,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都被美國控制的死死的,和殖民地沒什麼區別了,也只是名義上是一個國家而已,可以說,美國想怎麼樣治理日本就怎麼樣治理日本,他們根本沒有多大選擇餘地,日本經濟能達到如今水平,主要還是勤奮,努力,加上東亞人特有的智慧取得的,如果日本是一個各方面正常國家,獨立自主的國家,即便有廣場協議,也不至於從天堂直接掉到地獄,當時德國,英國,法國都一起籤訂了協議,為啥只有日本受到傷害最深,背後原因值得深思,1985年籤訂廣場協議,1995年日本各種矛盾才開始全面爆發,可以說這裡面沒有美國不遺餘力的各種手段,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中國實際經濟規模,農業實力,工業實力已經大幅度超過美國,也就名義GDP有一點差距而已,軍事實力上也是世界絕對的世界第二,科技實力,研發投入也直追美國,甩開其它國家一大截,可以說,只要我們保持冷靜頭腦,擁抱世界其它國家,和他們經濟上打成一片,連成一體,必要時反擊一下美國,可以說,只要再給我們5-10年,重新回到世界第一根本不是一個夢想,而是必然,我們人口規模是美國近五倍,有效國土面積也比美國大,這就是巨大的優勢。

相關焦點

  • 《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攝影》英文版權在法蘭克福書展成功籤約
    當天上午,由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主辦,浙江攝影出版社承辦的《二十世紀以來的中國攝影》英文版版權輸出籤約儀式在法蘭克福書展浙江出版聯合集團的展臺隆重舉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呂迪恩出版社社長彼得·拉菲萊爾以及集團參加本次法蘭克福書展的相關人員出席了籤約儀式。
  • 金觀濤:我們生活在「新世紀」嗎?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整個世界都陷入混沌之中,正如《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所指出的:「疫情暴露出全球治理的無政府狀態。法國和英國在隔離檢疫規則上爭論不休;美國則繼續為貿易戰磨刀霍霍。儘管在疫情期間有一些合作的例子——比如美聯儲貸款給他國央行——但美國並不願意擔當領導世界的角色……世界各地的民意正在拋棄全球化。」 這不禁讓我們疑惑:世界到底怎麼了?
  • 二十世紀香港樂壇十大女歌手:五個時期,歷盡黃沙始到金!
    如果拿香港女歌手和男歌手做個比較,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儘管男歌手佔據了多個時代的樂壇掌門人寶座,但其音樂風格卻是墨守成規五十年不變式的傳統情歌;與之相映成趣的,香港女歌手雖然長期處於歌壇天王們陰影之下,但其形象、風格卻隨時代的潮流千變萬化。
  • 外國教授: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那美國如何體面地做好老二?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就非常的快,有著蓬勃的生命力,軍事和各方面的實力都是有著舉足的進展,而在未來的世界格局當中,有許多人紛紛猜測中國最終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而美國也一直非常忌憚中國,就是擔心中國會搶佔美國的大國位置。
  • 音樂在二十世紀發生了什麼(六):前衛音樂、大師名演與流行音樂
    經得起「歷史與公眾審判」、讓人無可厚非的作品在二戰後急劇減少——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本專欄開篇時,我們就再三強調,西方藝術音樂一開始就是為極少精英而存在的音樂。這少數精英最早指的是教會以及王公貴族,到了十九世紀成了有一定教養的市民。
  • 《野性的呼喚》公映 「二十世紀福斯」徹底作古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創作於20世紀初期的同名小說,講述一條雪橇犬歷經磨難,最終由人類世界重歸大自然的故事。原著曾多次被搬上銀幕,而對於這一次的最新版本來說,其歷史意義更在於,它將成為二十世紀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Studio)發行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 《野性的呼喚》公映,「二十世紀福斯」徹底作古
    該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傑克·倫敦創作於20世紀初期的同名小說,講述一條雪橇犬歷經磨難,最終由人類世界重歸大自然的故事。原著曾多次被搬上銀幕,而對於這一次的最新版本來說,其歷史意義更在於,它將成為二十世紀電影公司(20th Century Studio)發行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今天的中國...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到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必須培育世界胸懷,必須做出世界貢獻。
  • 死亡逼近20萬,《時代》周刊封面:一場美國式的失敗
    封面上僅有的紅字,是這三個大寫單詞:AN AMERICAN FAILURE(一個美國式失敗)!對這個封面,《時代》周刊主編愛德華·費爾森塔爾解釋說:「美國很快將跨越一個毀滅性的裡程碑——有20萬人因疫情而死。」現在美國死亡已達到19萬,也就是說,到這一期雜誌正式上市時,美國死亡將達到20萬。
  • 「十四五」時間的世界變奏
    中國發展即將步入「十四五」時間。未來5年,全球經濟增長態勢大概率會出現劇烈的數字轉型與分化,大國格局的權力重心將加快向亞洲轉移,西方政治體制會遭遇意想不到的衰敗,傳統的全球治理體系不得不面臨必須改革的前景。從經濟動能、政治體制、大國格局與國際體系等四個重要層面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未來5年將加速演進。
  • 《野性的呼喚》:二十世紀福克斯到迪尼斯
    《野性的呼喚》,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生產的美國膠片,改編自傑克倫敦同名小說。既然這是一部同名小說,讓我們來談談傑克的原著倫敦。傑克倫敦是歐洲大陸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之一,也是中國讀者中最受歡迎的外國作家之一。
  • 家裡三個小孩排行老二是種什麼感受?
    今天不煽情,來討論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家裡三個小孩排行老二是種什麼感受?」劇中的女主人公德善的家裡就是三個孩子,不巧,她排行老二。姐姐脾氣暴躁的不行,弟弟慫慫的但又特別受寵。爸爸會偷偷的帶弟弟去吃好吃的,媽媽也偏向姐姐。早上冰箱裡只有兩個雞蛋,最後也分給了姐姐和弟弟,德善沒的吃。
  • 美國實力到底有多強?百年內4個世界老二被終結,其中一個已滅國
    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一事實從未發生過變化,但是美國在這個位置上從來就沒有安穩國,時時刻刻都要提防他國的超越,尤其是僅次於美國的國家更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才剛剛冒出芽就被美國扼殺了,那麼美國實力到底有多強?百年內4個世界老二被終結,其中一個已滅國。
  • 美國給反恐戰爭劃句號還有多遠?BBC盤點21世紀兩大戰事得與失
    參考消息網3月3日報導 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2月29日在卡達首都多哈籤署了和平協議,外界認為這將讓長達18年的阿富汗戰爭步入尾聲。只是未曾料到,塔利班3月2日稱,他們正在恢復對阿富汗安全部隊的進攻行動,結束部分停火協議。這場21世紀開始以來最曠日持久的戰爭,並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畫上句號。
  • 美國共和黨成立「中國特別工作小組」,五個支柱小組開始工作了
    他於2012年7月成為華為在美國分公司的首席安全官,同時也擔任美國網絡安全隱私委員會主席。當初華為請美國網絡安全隱私委員會主席出任美國分公司首席安全官,也是為了打消美國的疑慮。珀迪提醒主持人,美國有4萬到5萬個就業崗位,取決於300家美國公司將產品銷售給華為的能力。這部分美國人失業很可能是長期的。
  • 新世紀以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的五次大比分慘敗
    如果說上世紀亞洲球隊面對世界強隊還略顯青澀的話,那麼隨著時代的推移,亞洲球隊徵戰世界盃的機會越來越多,他們和強隊的差距應該越來越小才對,但事實上,新世紀以來,亞洲球隊還是難逃被屠殺的厄運。今天我們就來回憶一下亞洲球隊在新世紀的世界盃上經歷的五次慘敗。
  • 趙毅衡 :二十世紀中國的未來小說
    世紀末悲觀主調的一個原因,是「單向度未來」階段在中國已經結束,經過二十世紀的各種烏託邦實踐狂熱,各種借未來目標之名實施的酷行,進步歷史觀,早不再是價值和理念可靠的使者,無論未來悲觀還是樂觀,不再能無條件地拯救今日。
  • 梅劍華讀《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從羅素到克裡普克
    溫德爾班是一個典型的康德主義者,在他眼裡西方哲學史分為三個階段:康德之前的哲學、康德哲學和康德之後的哲學。以此類比,當代美國語言哲學家斯各特·索莫斯(Scott Soames)的兩大卷《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史》可稱得上是以克裡普克為中心敘述的哲學史。在索莫斯眼中,二十世紀前七十年的分析哲學歷史不妨可以劃分為:克裡普克以前的哲學和克裡普克哲學兩個階段。
  • 金觀濤: 今天人類的思想狀態, 正倒退回19世紀
    二十世紀的科學哲學家——從卡爾納普(Rudolf Carnap)、波普爾(Karl Popper)到庫恩(Thomas Samuel Kuhn),他們對於科學革命的解釋最後都被證明是錯誤的。可以說,二十世紀對「什麼是現代科學」的哲學探索都以失敗告終。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失敗與第二輪全球化中思想和價值基礎遭受挫折是一對孿生兄弟。
  • 四個世界老二都曾被美國搬倒,為何對現任老二無可奈何?不同以往
    儘管美國的歷史不長,但它們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在這麼多年的歷史中,美國創造了許多人難以置信的奇蹟,時至今日,它已成為世界上超級的大國。在這一過程中,美國與太多其他國家競爭,這使美國得以確保其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美國也非常擔心其國際地位受到威脅,因此它們將專門針對那些可能威脅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