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人生的無常

2021-02-19 正心正舉

人生無常,自古存在。

古人有「四大喜、四大悲」,今人的「喜」沒變,「悲」卻越來越多。

而且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與人的交流越來越密、越來越快。一種「無常」經過網絡渲染,常常變成千萬人的「無常」;而千萬人的「無常」接著又被網絡擴散,形成隨時隨地的「無常」、千變萬化的「無常」。

所以我們常常能夠見到、聽到「眼見著起高樓、眼著見宴賓客、眼見著樓塌了」。

現代人的人生真是滄桑、悲涼;「無常」真是無解、無奈。

總之——人生無常,無所不在。

那該如何面對?

心靈雞湯告訴我們:人生無常,一切隨緣。

這話聽起來不錯,但不解決實際問題。

一是「隨緣」如何操作?是我們自己「隨」呢,還是被人生逼著「隨」?;

二是「隨緣」的程度是什麼?「隨」到見好就收呢,還是人生就這麼一直「隨」下去?

所以所謂「隨緣」,實質就是「隨便」。

「一切隨緣」的說法,實質是宿命論的觀點。宿命論對「人生無常」毫無作用力,因為宿命論是對「人生無常」的消極逃避。

還有另一種聲音告訴我們:人生無常?那就起來嗨吧!

這話有了方法,是種進步,但對「人生無常」依然於事無補,甚至會加深「人生無常」的程度。

首先,「起來嗨吧」需要成本,金錢成本、時間成本、社交成本統統包括,如此巨大的成本一次還行,多則困難,況且籌措該成本的難度係數,大概與「人生無常」相當。

其次,「起來嗨吧」作用有限,即便可以無數次的「起來」,但不可能保證無數次的「嗨」。久而久之,當「起來」不再、「嗨」也消失之時,人生被打回原形,「無常」卻依然挺立,這才是真正「無常」的事。

所以所謂「嗨吧」,實質就是「逃吧」,「起來嗨吧」的說法,是享樂主義的觀點。享樂主義對「人生無常」同樣無計可施,因為享樂主義,是對「人生無常」的積極逃避。

而我們的目的,是要正確面對、積極解決「人生無常」;我們不需要心靈雞湯,我們需要智慧。

這個智慧,就是「三全」思維——全息、全觀、全程。

全息

息,即信息。全息就是:全方位的信息匯集。

全方位匯集的好處,是可以透過事物的表象,接觸本質,只有接觸到了本質,才能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回到「如何面對人生無常」,這個問題十分精妙,耐人尋味。

精妙在於:「如何面對」的主語——「我們」被省略了。

耐人尋味在於:省略「我們」的做法,恰恰是高明之處——要求我們跳出「我們」的身份表象,接觸「我們」的哲學本質。

那「我們」是誰?

我們是「人」。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是創造、經歷和體驗。

創造、經歷、體驗貫穿了我們生命的全過程,所以我們的生命歷程,叫做「生活」,而不是「生存」。

而無論是創造、經歷、還是體驗,都需要原動力給予支持,沒有原動力,我們僅能做到「生存」而不是「生活」。這個原動力中,有金錢、地位、名氣的成分驅使,但這個原動力的本質,是「情懷」。

「情懷」司空見慣。

狗都能做到「不嫌家貧」,那是不是說狗也很有情懷?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為什麼會說人才是有情懷的?因為人的情懷是:敬畏生命、敬畏天地。

而之所以敬畏的原因,一是因為「敬畏」規定了創造、經歷、體驗的方向性,沒有「敬畏」,創造、經歷、體驗便會被濫用,快樂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禍害。

更為重要的是,「敬畏」本身,就包含著敬畏「人生無常」。因為在創造、經歷和體驗的途中,必然伴隨風險、壓力和失敗。

這些伴隨而生的東西,就是我們認為的「無常」。

生命的無常是悲歡離合、天地的無常是陰晴圓缺。無常本來就是自然而然、難以避免的事情,無常本來就是創造、經歷、體驗的孿生兄弟。

所以無常的本來面目,並非「無常」而是「有常」。它是我們生命歷程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生經驗的寶貴財富。而我們只有先敬畏無常、先承認無常,才能去認識無常、去改造無常。

因為敬畏無常就是敬畏生命、敬畏天地,最終敬畏我們自己,激發我們解決「無常」的能力。

全觀

觀,即觀點。全觀,是要求我們從點到線、從線到面,儘量全方位、立體化的看問題,只有這樣做,才算是觀點,否則就是盲點。

聯繫「如何面對人生無常」,既然無常的面目是自然而然、無法避免,無常的本質是有常、經常,那我們為什麼還是「談無常色變」、被「無常」反覆折磨呢?

弗洛伊德的「詭惑論( The uncanny)」,可以告訴我們其中緣由。

詭惑論認為:人類的自然屬性是「趨利避害」,所以當生活中出現負面事件之時,人類總是下意識的逃避。一旦逃避形成了習慣,當某個無法逃避的時刻出現,當不得不直面負面事件之時,其引發的負面情緒會變的更大、更猛、更加陌生、更加可怕。

這個因逃避而被強化的「負面情緒」,就叫做「詭惑」。而「詭惑」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長期逃避問題、忽視問題,致使認知力長時間得不到鍛鍊,最終退化、斷裂的結果。

「無常」也是一樣。

比如愛情失意、事業挫敗,經常會讓人感嘆「人生無常」。但無論失意還是挫敗,總會有原因。

原因若是在己,就是沒做好準備、沒用心經營;原因即便在對方,也有自己遇人不淑、舉查不明的成分。

人們經常感到「無常」,是因為大多數人缺乏全觀思維,從而沉迷在當下所得,被眼前現實困住了頭腦。感嘆的人越多,恰恰說明並非「無常」,而是「有常」、「經常」,之所以被「無常」折磨,是因為跳不出自我感受的束縛,不能從全觀的角度認識無常。

全程

當然,人生的「無常」千變萬化,程度不一。最讓人感嘆「無常」的事件,絕不是愛情失意、事業挫敗那樣簡單。

比如自己飛來橫禍、親愛之人突遭變故,此時生命的脆弱、命運的多舛,會同時撲面而來,這才是真正可怕的「無常:

讓我們我們感慨萬分、不能自已的重大突發事件。

如何面對這樣的「無常」?——我們需要全程思維。

程,即歷程。歷程不僅是狹義的物理概念,更是廣義的時間概念。全程思維,是要求我們從時間的緯度看待「無常」,從過去、現在、將來的層次分析「無常」,才能真正做到認識「無常」,改造「無常」。

而從狹義的物理概念看,人的確脆弱,命運的確難以捉摸;

但從廣義的時間概念分析,人又非常強大,命運有著明確的方向。

比如我們常常發現,當我們詢問他人,什麼是真正的成功時,回答總會以失敗的故事作為基礎;

而當我們緬懷一位親人時,不會反覆渲染他離世時的痛苦、我們當時的悲傷,而是不斷想起他可親可愛的音容笑貌,訴說他精彩有趣的在世時光。

這是因為我們運用了「全程思維」,將「無常」的事放在過去、現在、將來的尺度上考量,雖然這種考量的舉動,是不自覺的、是下意識的。但我們都將感情的寄託、未來的期望放在時間緯度上,於是面對「無常」時的感嘆、沉溺「無常」時的軟弱,都被「全程思維」打磨得閃閃發亮,顯露出了「無常」背後的本質——人性的光輝。

「人生無常」無所無在,但並不代表「無常」就無從把握、無從控制。

因為「無常」的本質,不是無動於衷、怨天尤人時的情感呻吟,「無常」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需要科學的態度、認識的方法、改造的手段。

這也是網絡金句、心靈雞湯的局限之處:

它們只提供「無常」來臨之時,渲染痛苦態度的渠道,從不給出認識「無常」的可靠工具。

三全思維,就是針對「無常」的可靠工具:

「全息」確定了「敬畏無常」的態度,確立了認識「無常」的方向;

全觀解釋了「無常」的發生原理,為改造「無常」提供了方法論——提高認知力;

最後「全程」揭示了「無常」的本質,以及「無常」的實質,為我們最終改造「無常」,提供行之有效的緯度。

於是三全思維讓「無常」不再陌生、不再可怕,三全思維讓「無常」更加客觀、更加可以把握。最終,三全思維讓我們認知、接受、理解、運用生命中的「有常」,不再被「無常」的情緒左右,用認識「無常」的力量,去創造美麗的日常。

相關焦點

  • 面對人生無常 Keep這支紀錄片給你力量
    人生無常,是 2020 年上半年許多人的感悟。多變的疫情、肆虐的洪水、下行的經濟形式,接踵而至的變故拉扯著人們的神經。當生活向我們發起挑戰時,我們該如何應對?在 8 月 8 日全民健身日來臨之際,運動科技品牌 Keep 聯合《人間世》團隊共同推出系列紀錄短片《無常》,以「Keep,可以破」為主題,講述四位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堅持自律,用運動成就更好自己的故事,引導大家日常蓄力,以「練日常、戰無常」的信念和堅持,在「無常」頻出的時局下找回自己對生活的掌控。
  • 佛說人生「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們該怎麼辦?
    有一句話叫做,誰也不知道無常和明天究竟誰會先到來。是的,佛說人生無常,對於我們的未來,所有人都無法預知。哪怕就是精確到下一秒鐘要發生什麼,我們也無法準確地知道。當生活遭遇無常,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個時候的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十分清楚。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拿人來說,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 平常理:面對無常隨遇而安
    無常乃是人生的常態,無法避免、也無法躲藏!人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這世上沒有誰的生活是一成不變的,沒有誰的人生是年年如一的。一年四季、季季不同,人呀!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面對無常,隨遇而安乃是人生最智慧的心態,一切隨其自然,才可以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 《馬文的房間》是如何以喜劇的手法敘事人生的無常、死亡和命運
    在檢驗期間,三代人共處在一個屋簷下,由此織成平面承載故事的內容,即在馬文的房間裡演繹了面對人生的無常和死亡時,眾人執著各自的命運如何面對。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長大兩分鐘多的長鏡頭,屏幕上介紹演員名字時,故事就開始進入軌道,可謂是分秒必爭。鏡頭往右跟進,呈現在屏幕上的是一罐罐排列緊密的藥瓶。
  • 人生無常,努力奮鬥還有意義嗎?
    我們都知道人生是無常的,世事難料,我們最終都會死亡,那麼努力奮鬥還有什麼意義?我們該如何面對無常呢?
  • 《哈納萊伊灣》面對無常,渺小的我們如何渡過。。。。。。
    人生沒有答案,我們承受,我們只好努力渡過。 夏威夷的那家飯店又讓我想到了長澤雅美拍的關於每天記憶重複一遍的故事。竄起來就好像夏威夷每天都會發生的小故事。 相對歐美人、藏族人等對死亡的樂觀、平常心,日本和我們一樣,面對死亡,總是悲痛的,難以承受的。面對死亡,面對無常,因為措手不及,因為永不再見,所以我們常常無法平常面對。
  • 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隨緣方得自在
    有人驚嘆人生無常,一切發生得太突然;有人感慨珍惜生命,健康最為重要;也有人回憶往昔,訴說自己與逝者交集的點滴…… 詩人北島說:人生就是個接送
  • 讀《金剛經》,看人生無常
    站在任何一個時點回望過去,時常能夠感到時光的冷酷無情,昔日的青蔥少年,而今已兩鬢滄桑,有些早已物是人非……無論人間如何滄桑,人類都無力改變事物的流轉,偶然的相遇註定是短暫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發生著改變,無從把握,如此一想,不免心生幾許哀傷。
  • 面對無常不要逃避,不妨轉換心境,擴大心量,接受它、治癒它
    然而,正是因為人深切地認識到了人生的苦短,才因此而學會精進、勤勉、為創造更精彩的人生而努力奮鬥。所以,苦的本質不是障礙,而是一種催人奮發進取的動力。可以說,無常是常態,苦更是好事。一切事物的和合都是無常,有無常便有苦。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但無常絕非壞事,苦雖然不可以消除,但可以減輕。
  • 人生無常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瘟疫讓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家破人亡,可能,那些遭遇災難的人從未想到人生的結局會是這樣。 其實,人生無常,命運無常,有好多時候,我們的命運並不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沒人知道,災難會在哪個時刻降臨,也沒人能預料,末日會在哪刻突然出現。
  • 無常是人生常態!
    人生,上車下車,有太多的不可控,緣分很奇妙,你遇見的也許是他人窮極一生都遇不到的。擁有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世事無常,無常才是人生常態,除了生死,其他都是過眼雲煙。是啊,除了生命,其他的真的都只是擦傷而已,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前行,路上的風雨,是給自己的鍛鍊。生活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身邊的人來來往往,有的時候真的不能想太遠,未知的路,不知道會遇到什麼,誰也陪不了誰走到最後,總有一個人會先走,珍惜眼前人,享受當下。
  • 人生無常之下,誰能逃脫死亡?
    編者按:「無常」二字,讓人不由聯想到世事無常,生命無常,變化無常,黑白無常等等。在歷史的長河裡,人的生命如孤獨的葉子,瞬間飄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在老,物在衰,花開花落,鬥轉星移……無常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一起來體會作者視角的「無常」。
  • 感情的背叛,「是人生的無常」,這一切都是來度化我們的
    沒有苦,只有更苦,無常的八苦當中,我把愛別離的情之苦,抽絲剝繭般,位列第一苦當之無愧。為何「情苦」位列第一?因為在人生無常當中,你遭遇事業破產,大病一場,幾年就能走出來,大不了寄人籬下,還能活著,雖然痛苦,但也能慢慢適應。
  • 《百萬美元寶貝》:無常,是人生的常態
    影片帶給人太多的思考,關於親情、夢想,也關於自我和死亡,而令我感慨最多的,莫過於「無常」二字。,此前她已經做到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她願意選擇死去,卻不願面對漫長而痛苦的餘生。 二、在有限的人生,做無限的事,抵禦無常最好的方法,就是為夢想拼盡全力麥琪走得安詳,主要因為她生前已經得到她夢寐以求的東西,登上了擂臺,獲得多次冠軍,最後的比賽也幹得漂亮,如果當初她沒有走進訓練館,沒有日復一日的練習,沒有為自己爭取到法蘭基做教練,沒有上過一次擂臺,沒有得過一次冠軍
  • 球星科比去世:擁有的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常態
    現實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更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無常人生作家白先勇說過一句話:擁有的從來都是僥倖,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所有的成熟都是從失去開始的。人生無常,生命有時就在轉瞬之間。它很脆弱,甚至來不及一聲告別。宮崎駿在《螢火蟲之慕》中也提到過:珍惜今天,珍惜現在,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
  • 茶語館 | 人生無常,亦是尋常
    尋常事裡,諸多無常憂惱,無常緣際,不過尋常世情。一處飛花,已是春盡氣象,一盞茶涼,原來暮之將盡。說無常,落花、急雨,不知遇由何至,不覺緣之將盡,才憐春夜短,又遭夏日炎,老友久,他鄉再遇,一場歡,轉手揖別。嘆人生,飄零不定,榮辱無常,得失裡不知何能長有,爭辯中茫然世故虛情。尋常生活,喜悲皆有,不如意處常有,無常亦是尋常事。
  • 54歲女星兩年後再次露面,葉子媚憶男友:人生無常,要面對現實
    葉子媚在採訪中回應:「現在一切安好,人生無常,都要面對現實,都要接受。」現在獨自一個人生活的葉子媚,已經和普通人差不多了,她喜歡現在平淡的生活,不想有太多的壓力,只是現在沒有男友的陪伴會有些孤單!
  • 情感|無常君,別來無恙?
    他是如何從成佛的?在讀完東方先生導師.講述的.《佛法修學基礎導讀》中,(釋尊的修持)這一篇章,才知道原來釋尊是依無常法則出家修行,釋尊看了苦樂的無常不堅固,而出家解決生老病死的苦,釋尊的出家的目的是滅苦,而後釋尊學了當時最高的禪定發現不能了生死,還是依的無常法則,當時釋尊死心了,死心後在菩提樹下發誓:我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然後經過七七之日睹明星而悟道,「緣起性空」。
  • 人生無常,且行且欣賞
    人生無常,且行且欣賞。也許你常抱怨,生命無常,苦多於樂;也許你時常感慨,人生太過乏味,缺少激情燃燒的歲月;也許你會遺憾,愛情不夠唯美浪漫,不曾轟轟烈烈的愛過;也許你曾傷感,人生起伏,不曾好好的享受過生活。
  • 一首《空》, 人生無常
    成敗聚散,都是人生中的一種成長人,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價值,各有各的理念,各有各的世界觀,各有各的人生觀,各有各的價值觀。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都是人生的一種成長,看淡,心情才好,看開,日子才美。無論時光如何流轉,守住心中那一季春暖花開,其實,我們想要的幸福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