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舌頭位置的重要性,讓聲音飽滿有穿透力

2021-02-07 歌唱家

舌頭的位置擺放,在歌唱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當舌頭位置正確擺放時,舌面非常飽滿,舌尖輕抵下牙,舌根部高高舉起,這使得在演唱高音時非常輕便,且富有穿透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很多人演唱時舌頭的位置並不正確,這會直接影響到歌唱的發聲和咬字,同時,也會影響我們歌唱的腔體、聲音及歌唱的狀態,得到的結果就是音色不動聽,高音也會擠壓上不去。那麼歌唱時如何正確的擺放舌頭位置呢,本期美聲課堂邀請到的是留學于波蘭比得哥什音樂學院的紀宇航老師來為大家講解舌頭位置的擺放及如何在實際演唱中運用。


【主講老師:紀宇航】

2008年參加「全球華人藝術風尚盛典」,在國際華人藝術大賽國際總決賽中榮獲專業青年A組美聲唱法金獎。

2010年參加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感恩中國,唱響綿陽」大型文藝晚會的演出。

2011-2016年在波蘭比得哥什音樂學院學習,在校期間參加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並多次在比得哥什博物館、比得哥什音樂廳演唱,獲得好評。


12月25日(本周日)晚上8點

美聲課程

《歌唱中舌頭位置的重要性,讓聲音飽滿有穿透力》

上課內容:

1.舌頭擺放對於歌唱的重要性

2.演唱時什麼樣的舌頭位置是錯誤的

3.舌頭如何正確的擺放,怎樣自檢

4.歌唱中如何結合

5.學員互動提問


上課安排:

上課時間:12月25日(本周日)晚上8點

上課費用:19元

上課方式:視頻直播

特色:上課視頻會永久保存,可隨時複習


報名方式:

長按下方圖片二維碼

選擇「識別二維碼」

點擊進去【報名】即可


報名後請一定要加客服微信:music8321

或者直接掃下方二維碼加微信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也可以進入報名頁面。

相關焦點

  • 歌唱中舌頭的位置
    舌頭的位置擺放,在歌唱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不正確的舌頭擺放,會導致吐字不純正、聲音不向前、聲音笨重等一系列問題。舌頭的正確擺放:在歌唱時,能夠做到舌尖輕抵下牙,舌面平展飽滿,舌頭後部保持向前的趨勢,就可以了。在演唱美聲唱法時,有許多老師會有更為高級的要求,那就是舌面的中部呈現凹槽狀,因為這樣會更為充分的擴大口腔的空間,當然,那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達到。
  • 用丹田之力來唱歌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
    歌唱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的變化,全靠呼吸肌肉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靠氣傳」。不能說高音越高就是唱得越好,可是,很好的高音卻能給歌曲的高潮部分添彩,增加渲染力。
  • 輕聲演唱訓練對歌唱的重要性
    在歌唱教學中,常遇到為了追求音量而大聲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真聲大聲喊唱,這種聲音位置低、喉音重、聲區不統一、缺乏美感,到了一定音高就受限制,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難聽。      著名的歌劇女高音金克·米蘭諾在介紹她的聲樂學習過程時說,她的老師從不允許她把聲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練習都是小聲唱,這種方法有顯著效果。
  • 唱歌時,舌頭的位置該在哪裡好?
    例如,有一個練習是把舌頭儘量前伸,然後慢慢收回。能對著鏡子練此練習。試把舌頭,不只舌尖而是從舌根前伸,保持舌邊是擴展的。另一方法是用手指抓住舌的兩側把它輕輕外拉。做這兩練習時結合「下咽上提」帶鼻咽、口咽、喉咽的分階段、分步驟做發聲練習,這對增強發聲機能的威力和科學地練就根據不同作品,不同音高,不同風格的演唱中就應該採用不同的「著力點」來歌唱很有功效,這一理論具有先進的裡程碑式的歷史意義。
  • 【音樂百科】淺談歌唱中的胸腔共鳴
    美國戲劇男高音詹姆斯·麥克拉肯卻對歌唱位置問題做出解釋說:「要小心對待面罩裡歌唱的問題,因為它包括不同的部分,而有些部分就是起不了作用。如果一個人還不懂怎麼歌唱就決定要在面罩裡歌唱,他們把聲音引導進入面部前方,而沒讓聲音在頸部後面和頭顱裡面和胸腔裡出現。許多人想在面罩裡歌唱,想唱得很好,預示開始有一點點鼻音,聲音單薄。然而竟有那麼可怕的教師在教這個方法。
  • 唱歌速成九式之「聲音的穿透力」
    點上方歌唱藝苑↑↑↑輕鬆關注您的關注、分享就是最大支持!感恩有您的關注和分享!祝福您與喜悅平和同在!如果你要歌唱,第一個步驟就是練聲。練聲的目的,並不是「開嗓子」,它更是為了要訓練許多歌唱技術中的細枝末節,歌唱家們有太多的演出,但是又必須保持良好的聲音狀體啊,他們是靠什麼練聲呢?
  • 高位置歌唱,聲帶要完全閉合嗎?
    「面罩唱法」其實是一種歌唱時的感覺它是鼻竇、上頜竇、蝶竇、額竇的共鳴腔體同時打開唱通所達到的一種集中、明亮富有金屬性的、很強穿透力的歌唱聲音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高位置歌唱」「面罩唱法」是目前國際聲樂界最流行最科學的一種歌唱發聲方法,也是義大利美聲唱法的靈魂和精髓,盛行於 20 世紀的歐美國家。
  • 哼鳴的練聲技巧,是重要的歌唱訓練!
    二、哼鳴練習有助於體會聲音共鳴的感覺,進而獲得高位置的「頭聲」恰當的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讓聲音通過腔體振動共鳴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會使原本單薄的聲音獲得共鳴的效果,從而達到美化聲音的目的,從而獲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優美動聽,具有穿透力的聲音。
  • 歌唱技巧:「微笑」在聲樂歌唱訓練中的特點與作用
    所以,在歌唱時要經常保持「微笑」狀態,這是很多聲樂教師經常在教學中提到的問題,特別是我國戲曲界的藝術家們在道白和演唱時大都保持「微笑」狀態,因此「微笑」對於民族聲樂的演唱更有其重要的意義,但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歌唱著並不了解「微笑」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總是不願做或做不到位。  在聲樂培訓教學中,「微笑唱法」被列為聲樂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我們常說的抬笑肌。
  • 王力宏:聲音為什麼極富穿透力?
    曾經他和妻子在杜拜酒吧玩的時候,被駐唱歌手抽中,邀請他即興唱一段。王力宏一開口就驚豔了在場的人,駐場小哥驚呼:「我的天!他是誰啊?是不是很有名?這簡直是天使的聲音。」在這樣的一個事例下,更證明了王力宏的演唱實力。金曲製造機被稱為「金曲製造機」的他,很多作品傳唱度很高,並且都禁得起時間的沉澱。
  • 哼鳴練習的好處及重要性!
    通過學習,深刻體會到哼鳴練習不僅容易感覺到聲音高位置的存在,而且還可以逐漸改善我們歌唱的共鳴,擴展音域,提高歌唱的能力,以及對喉頭、氣息的穩定等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二、哼鳴練習有助於體會聲音共鳴的感覺如何控制音色的豐富變化,掌握良好的共鳴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恰當的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讓聲音通過腔體振動共鳴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會使原本單薄的聲音獲得共鳴的效果,從而達到美化聲音的目的,從而獲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優美動聽,具有穿透力的聲音。
  • 淺談美聲唱法男高音整體歌唱訓練技巧
    許多聲樂界的世界級前輩名家都對歌唱方法做過總結。筆者通過10餘年的美聲演唱經驗及自己聲樂教學實踐得出結論:正確的整體歌唱聲音概念,應該是腔體保持打開,聲音、氣息、共鳴、咬字、吐字都要通暢、流暢、鬆弛、飽滿、圓潤、堅實有力度;柔亮、響亮,如金屬球般;乾淨、平衡、平穩、適度用聲帶;輕巧、清脆、富有彈性。
  • 如何讓你的聲音更有穿透力?
    《梨園春》「擂響中國」2017全國戲迷擂臺賽成人組半決賽第二場用丹田之力來唱,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通常我們所說的是下丹田,所謂丹田用力是靠身體的內部深層肌肉在做運動,也就是位在丹田位置後方的深層肌肉在用力。
  • 《聲樂知識》:金魚嘴、壓舌頭、收下巴、企鵝身,4招練除好聲音!
    所以唱歌前請按摩臉部的肌肉,要不然太僵的臉除了唱不出好聲音外,觀眾看了也倒胃口,事實上在臺上面帶微笑會讓你心情放鬆,聲音也會較輕軟溫柔地好聽。 二、壓舌頭:把舌頭往下顎壓緊,注意不能太用力,全身要放輕鬆,只有丹田可以用力,這樣做在你口腔中會多出更大的空間,會讓聲音不受阻撓的發出去,自然不用太多力氣就可發出相同的音量,聲音也較圓潤,相對地要發出更高亢或更大聲時,才有足夠力氣可用。
  • 打開喉嚨歌唱,是你必須學會的技能
    前面的文章,是對呼吸支持的一個系統的學習,首先橫膈膜在哪裡,它在歌唱時的整個運動過程是怎麼樣的,又有什麼優越性,最後怎麼體會橫膈膜的呼吸支持,怎麼鍛鍊咱們這個橫膈膜的機能,大家應該是對歌唱時的呼吸支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了下面我們聊一聊為什麼要打開口咽腔
  • 正確運用丹田氣歌唱,聲音才會更有穿透力!
    用丹田氣唱歌,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同時,這也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式。那丹田在哪裡呢?丹田位於我們的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的地方。所謂用「丹田氣」唱歌就是以丹田為著力的支點去發聲。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請先看完下面簡單的訓練方法:
  • 歌唱速成32法,非常有用的唱歌技巧!
    本文較長,建議收藏後閱讀歌唱技巧32法1.歌唱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抬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抬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 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裡去。
  • 流行唱法的氣息運用,流行唱法的聲音位置
    其風格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追求自然、隨意的風格,強調最真實的聲音,從而體現聲音的個性化與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強的即興性和煽動性,主要利用話筒等音響設備擴大製造聲音效果,並且經常藉助舞蹈、和聲、電子樂隊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臺氣氛。是一門集音樂、形體、舞蹈、表演等於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
  • 科學的發聲位置是唱歌的關鍵,怎麼才能找到正確的發聲位置?
    唱歌並非張嘴或一朝一夕就能唱好,大家要在學中探,探中思,不斷的反覆實踐探索學習,切不可心急!無論唱歌還是說話,只要出聲,發聲點都是靠聲帶振動發聲,只是平時我們說話發聲的位置較低。發聲位置就是我們用自然的氣息引導到對應的共鳴位置能把聲音發得好聽自然的地方。簡單地來說,發聲位置就是共鳴位置。那麼共鳴位置是什麼?共鳴是我們的聲音以聲帶的振動為基礎(稱為基音)通過集中有穿透力的氣息傳導到人體的各個共鳴腔體裡發出更大的聲音(稱為泛音)的現象。
  • 給你6個最實用的歌唱技巧!(建議收藏)
    歌唱技術大致分以下幾部分:身體姿勢、氣息運用、歌唱腔體、聲音位置、咬字技術、音樂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