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把我們黨建設好,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從邏輯建構上看,唯物辯證法關於「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是理論邏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歷史邏輯,對黨執政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是現實邏輯。從實現路徑上看,必須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錘鍊「關鍵少數」。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收錄了《繼續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這篇文章,文章強調:「要把我們黨建設好,必須抓住『關鍵少數』」。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關鍵在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管黨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就黨的建設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一、抓住「關鍵少數」的邏輯理路
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具有必然性。
第一,理論邏輯——「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唯物辯證法認為,在分析複雜事物的矛盾時,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是指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重點論」就是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並以此作為解決矛盾的出發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因此,把我們黨建設好,不僅要把「絕大多數」作為大頭來管,而且要善於抓住重點,把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作為關鍵來抓;不僅要求「絕大多數」見賢思齊,而且要求「關鍵少數」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抓住「關鍵少數」,也就抓住了「牛鼻子」,堅持了唯物辯證法的「重點論」。抓「牛鼻子」是習近平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把「關鍵少數」作為治國理政的關鍵詞,主要是指中央政治局、省部級幹部和縣委書記等主要領導幹部和高級幹部,儘管人數不多,但他們身處關鍵崗位、關鍵領域、關鍵環節,手中掌握著人民賦予的權力,是治國理政的中流砥柱,在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和事業發展中負有重要責任。抓住「關鍵少數」,往往能起到以點帶面、引領全局的作用,把「關鍵少數」的引領示範作用與「絕大多數」的規模效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向縱深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因此,把我們黨建設好,必須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了唯物辯證法「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論。
第二,歷史邏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近百年歷史的大黨。近百年來,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從改革開放新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回顧歷史上的危局困境,總結黨的成功經驗,其中重要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培養造就能夠擔當重任的幹部隊伍,在各個歷史時期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領導幹部。正是這些「關鍵少數」帶頭衝在前、幹在先,發揮了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我們黨能夠保持著凝聚力和戰鬥力,能夠成功化解危局困境,從弱小走向強大,並長期穩定執政,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因此,抓住「關鍵少數」是對我們黨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
第三,現實邏輯——對黨執政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中國共產黨從當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擁有近9200萬黨員,作為世界最大的政黨,在14億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正面臨走向百年大黨的時代關口。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因素也是複雜的,黨內存在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尚未根本解決。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具有長期性、複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因此,管黨治黨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必須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發揚鬥爭精神,勇於直面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全面增強黨的執政本領,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因此,抓住「關鍵少數」是對我們黨執政規律認識的深化。
二、抓住「關鍵少數」的實現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必須做到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這「五個過硬」,不僅宣示了我們黨勇於自我革命的責任與擔當,而且充分彰顯了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的高度自覺自省自信;不僅是對領導幹部的根本要求,而且是各級領導幹部的基本遵循。
第一,補足精神之「鈣」,做到信念過硬。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之「鈣」,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中央委員會成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必須堅定理想信念,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帶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始終堅定「四個自信」,以此來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提高抵禦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以實際行動讓廣大黨員和群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強大力量。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這個「高線」,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和涵養,持之以恆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特別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學而信、學而思、學而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始終在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在大風大浪面前立場堅定,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第二,把穩忠誠之舵,做到政治過硬。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著黨的建設的分析和效果。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領導幹部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講黨性,站穩政治立場,把準政治方向,堅持政治原則,夯實政治根基,涵養政治生態,提高政治能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牢固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守紀律、講規矩上作表率,自覺做黨紀的踐行者。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要帶頭嚴格遵循黨章,增強「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絕不能有絲毫含糊和動搖,守住黨的紀律規矩這條「底線」。
第三,扛起崗位重任,做到責任過硬。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領導幹部特別是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身處重要工作崗位,手中掌握著人民賦予的權力,因而要增強使命意識,強化責任擔當,時刻把崗位職責牢記於心、外化於行,以身作則、以上率下,在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等關鍵時刻,能夠挺得上、扛得住、幹得好。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領導幹部必須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既要對黨負責、對國家負責,更要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
第四,歷練幹事本領,做到能力過硬。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要求我們黨不僅要政治過硬,而且要本領高強。政治過硬是靈魂、是方向,本領高強是基礎、是保證。黨的領導是否堅強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黨的領導能力和領導水平,取決於黨的執政本領。特別是面對各種複雜局面和繁重任務,本領不夠、本領恐慌、本領落後,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都有所表現,由此帶來的不會作為、不敢作為、亂作為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要樹立本領恐慌意識,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姿態,抓緊時間努力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補強知識貧乏、能力不足等本領短板,不斷提升幹事創業能力,切實增強完成使命任務的各項本領,應對新形勢和新任務發展帶來的新挑戰,努力成為幹事創業的「領頭雁」。
第五,心繫人民群眾,做到作風過硬。我們黨歷來重視加強作風建設,領導幹部應是作風建設的主動參與者和積極踐行者。「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領導幹部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密切聯繫群眾,心繫人民冷暖,做群眾的貼心人。要深入群眾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在為人民服務中提升政治站位、提高工作能力,在向人民學習中拓展工作視野、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水平,在傾聽人民呼聲中接受人民監督,在服務人民中不斷完善自己。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掃除歪風塵垢,自覺做到作風過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經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吹響前進號角。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抓住管好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把目標牢記心中,將使命扛在肩頭,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就一定能夠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勝利。
作者:張雅光 陳兆紅 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