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菊」戰疫映初心——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護士長...

2021-01-13 新華社客戶端

「安全第一,首先我要確保她們防護到位,培訓是必修課,了解護士的內心所想也是我要做的。」說話時,她語氣平和而堅定。

初見肖紅菊,口罩上方,她的雙眼布滿血絲。

發熱門診篩查出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以來,她一直堅守崗位,已連續奮戰40多天。

是什麼使她面對危險不畏懼、對工作如此負責?是什麼支撐她在壓力大、風險高、條件艱苦的發熱門診一幹就是17年?

肖紅菊平緩的語調滿含深情:「我已經和這個集體深深融合在一起。」

↑除夕夜,肖紅菊(右2)和同事接診患者。孔令佔 攝

「零感染是底線,我們一定要守住」

在北京五棵松橋東南角,與雄偉現代的門診、住院大樓相比,非典肆虐時臨時修建的急診科發熱門診板房卻顯得十分「低調」,讓慕名而來的患者有種陌生感。

2003年肖紅菊臨危受命,被「加強」到發熱門診,本想只幹一陣子的她,一幹就是17年。

面對兇險的新冠病毒,為了給醫院把牢第一道關卡,守好首都的「防疫大門」,肖紅菊把崗位當戰位,執著堅守,精細防控。

1月21日,一位61歲患者在晚上9點被檢測出新冠病毒弱陽性後,肖紅菊率領護士晝夜值守,直到患者被安全轉診到定點收治機構。同時,她們抓緊對與患者有密切接觸的所有人員採取了消毒、隔離和嚴密觀察,不放過任何一點「蛛絲馬跡」。有非典防控經驗的肖紅菊說,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肖紅菊(右1)在發熱門診護士站檢查。李靜軒 攝

發熱門診是醫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經歷過抗擊非典和伊波拉疫情的肖紅菊,反覆告誡護士零感染是底線,一定要守住,必須加強自身防護,嚴格規範穿脫口罩、隔離衣、護目鏡等防護用品。為了確保環境安全,肖紅菊查閱資料、諮詢專家,確定各類物品及空氣、物體表面、地面的消毒方法和頻次,制定表單,逐一落實。每天定時對門診留觀區、重症區及診療區洗消殺,加強通風換氣,確保醫護人員零感染。

針對門診保潔員、外送員、保安員等特殊人群,肖紅菊建議在崗前培訓和考核的基礎上增加監督環節,發熱門診各區域各班次設防護監督員,固定人員監督,並發動大家互相監督,安排雙班上下,多種措施讓科學防護形成自覺行為,確保萬無一失。

考慮節後「返京潮」可能帶來的就診壓力,在上級大力支持下,發熱門診改擴建工程啟動,在科主任帶領下,肖紅菊和同事天天鉚在滿是塵土的工地上,查漏補缺,嚴抓質量。

新發熱門診啟用後,肖紅菊和同事緊前落實救護方案,一旦患者高峰期來到,立即加快分流速度、高效集約救治,最大限度快查、快篩,確保零感染。

↑肖紅菊(左)與科主任黎檀實交流工作。田琳 攝

肖紅菊說,近幾年來,急診科立足臨床,不斷優化患者就診流程,通過研究建立發熱門診患者標準化就診流程,創新開展傳染病早識別研究,建立傳染病早識別評分,製作傳染病管理信息化系統,一系列舉措實現了傳染病早識別,平均縮短患者滯留時間12分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接診發熱患者7000多人次,始終保持零感染。

「只要對病人有好處,我們就努力做好」

一個人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奮鬥史;一個人只有溫暖了別人,自己的世界才會更加精彩。這是肖紅菊對職業的認知「密碼」。

奉獻是軍人本色,白衣戰士在救死扶傷中不斷詮釋奉獻的意義。

↑肖紅菊在接診。李靜軒 攝

去年臘月二十九的晚上,一個醫學觀察的重症病人突發病情變化,出現喘憋,氧飽和度急劇下降,發熱門診的空氣頓時緊張起來。肖紅菊迅速做好防護衝進病房,憑藉多年的護理經驗,忙而不亂,當即為病人進行了緊急氣管插管。經搶救,她們又一次把病人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醫護人員插管被感染的風險極高,但肖紅菊沒有絲毫猶豫。她常說:「選擇了救死扶傷這個職業,就要努力付出,只要對病人有好處,我們就努力做好。」

↑肖紅菊(左)與同事掃碼為患者做治療準備。李靜軒 攝

一個從山東轉來的病人,重症破傷風,給予氣管插管、鎮靜、抗炎支持一系列治療。患者神志清醒,頻繁的強直抽搐讓他痛苦不堪,完全的鎮靜又會增加併發症風險。由於肌肉不協調,患者咳痰困難,輕微的刺激就可能引起長時間的肌肉強直抽搐,吸痰的操作更讓患者害怕。治療矛盾重重,護理難度極大。由於病情危重和對疾病的恐懼,患者家屬幾次要放棄治療。肖紅菊一邊安排好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吸痰,翻身,抽血,輸液儘可能動作輕柔不引起患者抽搐,認真觀察病情儘可能減少鎮靜劑的使用,一邊反覆給病人和家屬做思想工作,鼓勵他們只要好好配合,就一定能戰勝疾病。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患者渡過了一個個難關,順利拔管康復。出院那天,患者和家人激動得淚流滿面。

17年來,肖紅菊的救人故事很多。每次,當一個個康復病人前來向她致謝時,她都會覺得自己的職業是如此有意義。

17年來,在發熱門診工作,她搶救、護理過多少患者沒統計過,但她一直踐行「患者需要我、崗位需要我」的理念,用真心真情為患者服務。

「絕不能因為工作有風險,就選擇當逃兵」

發熱門診工作風險高、強度大,但護士離職率卻很低。

17年來,肖紅菊以真情實感融化了數以萬計患者的心扉,以科學帶教、嚴格要求來感化、帶出了一個團結向上的護理團隊。

自從2003年非典至今,人們大都談「疫」色變,更是對發熱門診充滿恐懼。

發熱門診究竟能不能呆?肖紅菊用親身行動給予了回答。

2008年,已在發熱門診工作5年之久的肖紅菊懷孕了,好多人勸她:趁機會調動一下,肖紅菊搖了搖頭。

2009年4月,女兒順利降臨,好心的同事再次勸她:為了孩子的安全,挪個窩吧,肖紅菊還是搖頭。她愛這個崗位,更捨不得離開一個個親如姐妹的護士。

對專業的自信而非盲目情感用事。

她說:「我是發熱門診第一位懷孕的護士,如果我帶頭先走了,其他護士也會接著走。絕不能因為工作有風險,就選擇當逃兵。我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發熱門診不僅是安全的,而且是幹事創業的好平臺。」

↑肖紅菊和護理團隊(資料圖片)

為強化發熱門診「含金量」,她與每名護士共同謀劃職業規劃,確定人生發展目標,讓她們帶著希望幹工作。同時,給她們提供學習和鍛鍊機會,儘可能多地推薦她們到院機關和科室當小教員,這樣既鍛鍊了口才,還發現和培養了人才。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肖紅菊對護士的關心和嚴格的帶教,贏得了發熱門診十多名護士的真誠回報。她們幹起工作來從不含糊,也從不患得患失,人人是業務能手、個個能「單飛」,發熱門診的護理團隊成為一個和諧向上、能打硬仗的戰鬥集體。

↑肖紅菊和護理團隊(資料圖片)

護士田琳按合同今年1月底聘用期滿,她5歲的孩子遠在太原老家,老公又在天津一家醫院上班。剛好,春節前她原計劃回老家陪孩子。疫情發生,發熱門診又成主戰場。看到姐妹們在微信朋友圈個個爭當「最美逆行者」的戰鬥動態,她立即給護士長電話請戰,並在當天趕回北京,返回崗位,「戰鬥」至今。

護士宋玥,老公轉業回湖南她不得不同行,她哭得像個淚人,走時難捨難分。宋玥憑著在總醫院當過小教員的功底,登臺演講不怯場、有思路,很快找到了理想工作。

護士李莉,為照顧孩子上學而重新應聘到離家近的一家醫院,她一開始很不適應,非常苦惱。肖紅菊開導她:自己認為正確的就堅持,當一個有影響力的人。重燃自信火焰的李莉,在技能比武競賽中連獲三項冠軍,當場就被該院護理部「挖」走,當年還報考了碩士研究生。

……

一路辛勤付出,一路精彩相伴:總醫院第二屆「十佳青年」,優秀護士長、優秀共產黨員,個人三等功,每一個榮譽的背後都閃現著一段動人的故事,肖紅菊一直都很低調,但心繫病患的初心從未曾改變。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個集體愛得深沉。」肖紅菊說: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心無旁騖去工作,把每件事做到極致,即便再普通的崗位,也會幹得出彩。(鮑志偉 羅國金 洪建國)

編輯:蔡琳琳

相關焦點

  • 戰「疫」一線守門人——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黎檀
    從2020年1月21號,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的發熱門診確診第一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他就再沒睡過一個完整安穩的覺。↑黎檀實指著5歲小女孩給醫生畫的畫,一邊讀一邊感慨。張赫 攝↑貼在急診科辦公室門上的5歲小女孩的承諾:我們在家玩,把口罩留給醫生用。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首都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首都疫情防控的「守門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聞令而動,黨員骨幹衝鋒在前,為數千名發熱患者進行檢測診斷,為守衛首都人民群眾和官兵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凌晨兩點,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的發熱門診依舊燈火通明,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進行的核酸檢測已經持續了一整天。
  • ...最前沿——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戰「疫」記事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題:衝鋒在首都戰「疫」最前沿——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戰「疫」記事新華社記者黃明、張汨汨北京豐臺嶽各莊,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駐地。這裡,每天都上演著生死較量。第五醫學中心是國家和軍隊傳染病防治拳頭力量,專職與「細菌」「病毒」打交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作為北京市確診患者定點收治「主戰場」之一,以過硬技術和擔當作為,努力實現「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
  • ...人——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朱震宇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題:勇攀生命禁區的「舞刀」人——記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肝病醫學部副主任醫師朱震宇戴欣、肖蕾、韓早遠包蟲病,素有「蟲癌」之稱,死亡率高達94%,在我國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發病率高達10%以上,嚴重危害藏區人民的生命健康,不少群眾因包蟲病致貧返貧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舉行「基因·德術·軍醫」主題演講比賽
    用紅色基因擦亮信念的底色——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舉行「基因·德術·軍醫」主題演講比賽為認真落實解放軍總醫院開展「賡續紅色基因、當好新時代人民軍醫」專題教育的部署要求,有效激發廣大官兵和醫務人員勠力強軍、矢志奉獻的決心勇氣,5月28日下午,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基因·德術·軍醫「主題演講比賽。
  • 長泰縣總醫院急診科:與時間賽跑 與死神交鋒
    急診科是醫院的前沿陣地,擔負著各種急危重症的救治及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等工作,是和時間賽跑守護生命的第一道關口。疫情就是命令。長泰縣總醫院急診科不但承擔著院前急救、院內搶救、急診留觀、急診病房、重症監護室診療護理工作,而且要承擔發熱病人等患者轉運接診時的醫護人員隨車護送、每個入科病人的第二次預檢分診和午間、夜間就診發熱病人的預檢分診工作。據統計,一個月以來急診科共完成預檢分診316人次。所以說,急診科的醫務人員時刻面臨著高風險、高壓力。
  • 不忘初心堅守「醫」線——航空總醫院醫務人員國慶假日堅守崗位
    不忘初心堅守「醫」線——航空總醫院醫務人員國慶假日堅守崗位發布時間: 2019-10-09 14:50:4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張豐10月1日清晨,伴著一縷陽光,120又送來了一位昏迷病人。航空總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們,又開始了平凡而忙碌的一天。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5G遠程超聲診斷常態化 為守疆官兵解決...
    呂發勤主任(右一)正在為西藏那曲地區官兵進行5G遠程機器人超聲診斷 攝影:王紅嶺5G遠程機器人超聲診斷現場 攝影:王紅嶺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紅嶺):今年10月,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超聲科向武警西藏那曲支隊開啟了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泌尿外科 完成首例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
    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獲悉,該院泌尿外科近日運用最新一代達文西Xi機器人,完成了中心成立以來首例機器人手術。這標誌著泌尿外科醫學部實體進駐第三醫學中心開展業務邁出了新的一步。這次新型機器人的成功引進,將進一步促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泌尿外科醫學部微創技術的發展及整體實力的提升,造福更多軍地患者。(劉喜梅)編輯:韓松豫
  • Mako機器人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立
    消費日報網訊(柏林 胡文山 吳俁 記者 鄭紅梅)12月7日上午,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成功啟用Mako關節機器人實施手術,並成立Mako亞太培訓中心三亞分部,同時舉行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授牌儀式。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主任護師王瑩:「硬核」護士長的武漢抗疫記
    有32年護理經驗的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主任護師王瑩,日前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硬核」護士長的武漢抗疫記&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個子不高,身材瘦弱,她說自己是一個缺少情商的人
  • 文職風採丨87名文職人員分流,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熱烈歡送
    第七醫學中心熱烈歡送交流文職人員根據總醫院改革落編工作部署,第七醫學中心部分社會招聘文職人員分流至第二醫學中心。接通知後,中心黨委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宣傳教育,紮實組織遴選推薦,在確保中心醫護工作連續平穩的基礎上,把交流分流作為優化文職人員結構難得契機。最後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在總醫院黨委機關指導下,中心共有87名優秀社會招聘文職人員交流分流至第二醫學中心。
  • 中國科學院/解放軍總醫院等合作發現高效新冠中和抗體
    2020年5月26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嚴景華團隊、高福團隊、王奇慧團隊聯合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北京地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等機構,在Nature上在線發表了A human neutralizing
  • 解放軍總醫院醫保「脫卡結算」時代,來了!
    12月14日,由北京市醫療保障局、豐臺區醫保中心和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對第五醫學中心南院區醫保卡「脫卡結算」和HIS系統改造進行現場認證,該中心順利通過技術和業務驗收並籤發驗收書。
  • ...懸壺濟世秉初心——記航空總醫院腦血管病診療專家金永健
    原標題:救死扶傷從醫志 懸壺濟世秉初心——記航空總醫院腦血管病診療專家金永健中國醫師節是經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的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節日,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衛生與健康工作者的關懷和肯定。正是因為有這些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的醫師,許多人才能從各種意外中脫險,從各種疾病中康復。
  • 守滬者|浦東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徐英:「火眼金睛」 把好發熱門診「第...
    浦東醫院作為浦東新區境外旅客醫學觀察定點醫院,昨天,記者採訪到該院急診科護士長徐英,她和小夥伴們承擔了發熱預檢的「第一道關口」,在高危區,「火眼金睛」發現每一個可疑病例。圖說:浦東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徐英 受訪者供圖(下同)沒去成武漢仍衝在「一線」「疫情發生後,我曾經報名去武漢抗疫,家人都表示支持。丈夫說,能去武漢很光榮,家裡有我,放心吧。兒子說,你是護士長,又是黨員,當然應該去。」
  • 【事業單位】2021民航醫學中心(民航總醫院)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62...
    本文整理2021民航醫學中心(民航總醫院)招聘高校應屆畢業生62人公告,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中公教育國貿學習中心。民航醫學中心(民航總醫院)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事業單位,下設民航總醫院、民用航空醫學研究所、民用航空人員體檢鑑定所和航空醫學系培訓部,是一所設備先進、科室齊全、服務優良、集醫教研防於一體、具有航空醫學特色的三級綜合醫院,也是全國民航唯一一所三級醫院。作為中國民航航空安全的重要技術保障支持部門之一,承擔著全國民航系統空勤人員體檢鑑定、航空醫學研究及民航體檢鑑定醫師培訓工作。
  • 政務 |崇左市各級醫院優秀護士、護士長擬表揚名單,天等大新貝儂看看你都認識誰?
    黃晶晶   寧明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黃秋瑩   寧明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吳奇豔   寧明縣人民醫院婦科護師周麗園   寧明縣中醫醫院急診科護師寧小珍   寧明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管護師農麗華   寧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控科副主任護師黃小凡   寧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辦公室主管護師
  • 巾幗戰疫展芳華 以楷模之光凝聚奮進力量
    (援鄂醫療隊員)韋靈花 橫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援鄂醫療隊員)羅淑秋 橫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援鄂醫療隊員)林 樺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特殊區域護士長、手術室護士長兼青秀分院副院長周碧燕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檢驗科主任黃天霞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